西西河

主题:2022年3月,上海疫情为什么爆? -- qqarly

共:💬323 🌺2331 🌵1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根据情况不断追加措施不是很合理的吗?

难道一有病例就要封城,全民核酸?

上海常住人口2400万,加上流动人口,估计在2700万左右,还有几十万在江浙每天跨境上下班的,上海要封城,损失是千亿规模的,肯定慎之又慎。

家园 应该按经济贡献组织防疫原则

为国家财政做贡献的精准防疫,尽量减少经济损失;

需要国家财政补贴的积极防疫,拿人钱了就别再另添麻烦。

我真的不是说反话,我认为还不如挑明了比较好。 你如果认为防疫一时半会搞不定,那就得想明白钱从哪来。

家园 如果真是某个敌人干的,那现在的政策就是鼓励他继续干

本小利大啊。

我的观察是,如果每天几十个就开始影响生活了,旅游,电影,体育就要缩减了。几百就基本有至少一个省要搞封城了。像现在这样几千就至少影响2,3个省了。

不管是由于大环境还是小环境,我感觉几十这种状态一年要占50%,几百要出现大概2~3次,几千是刚刚才有的。

来往人员可以,物流可以,甚至可以动物到人(动物可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这绝对是本小利大。

家园 生物战本来就这样

要不你防住,要不被人遛着。

若是你还能反击,把火烧到对方土地上,那才能化被动为主动。

要是放任,那就直接输了。

家园 添油战术不可取

一开始麻痹大意,使疫情扩散了,就要果断。

现在搞成添油战术,处处漏风。

至于说千亿损失,若是不尽快封住,还到处扩散,人类疫情避风港/避疫区就要沦陷,就不再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了,这损失就不止万亿了。

家园 根据情况

首先你得把情况搞清楚,不然根据的就是不正确或者是不及时的情况。

疫情初期在转播源头不明的时候,整天被动地在确诊病例秘接次秘接中做检测,天天报出来的新增都是已被隔离,这种情况可信吗?但凡早点采取主动措施,早做十天哪怕是一个星期,也不至发展到现在这种地步。

家园 人家的流调把源头列得清清楚楚

3000人团队,几个小时就把密接,次密接,次密接的密接全部找出来,该隔离隔离,该检查检查,有路线证据,有基因证据,有封闭检测结果为证,过去运行得非常好。

这次是开始是一个港人假冒澳门人到上海引发的传染,本身是完全可控的。

后来加上了华亭宾馆的大规模泄露事故。因为华亭宾馆的前台工作人员住在宿舍,每天地铁上下班才导致的外泄难以控制。

即使如此,地铁上下班都是戴口罩的,企业和学校都打过疫苗,经过几轮排查本次扩散应该还是可以控制的。

上海是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几乎每个月都有零星感染,动不动就封城,全员核酸,整个上海一年干不了几天活。

通宝推:朴石,
家园 陈王,这不是你去年还是前年说的嘛

原话是怎么说的我忘了,但大概意思就是一类错误和二类错误,在防疫过程中没有办法做到精准可靠,无非两个选择,要么存在“误伤”,限制一部分非感染者的活动空间,要么存在“漏网之鱼”让一部分感染者流入社会面,至于具体做出哪个选择,要看现有的成本和可以承受的损失代价

家园 上海的香港还有台湾人能量很大

在沪的众多金融机构里,有很多香港台湾人高层。

家园 你应该感叹上海的底层打工者头真铁,竟然现在还没跑
家园 上海是把抗疫的能耐用在别的地方了

上海的医疗资源是充足的,各行业人的专业水平也高,能耐也大。但问题在于,这次把该抗疫的能耐用在别的地方了。例如,一个在美国的哥们,写了帖子批评上海,结果被投诉了,他在的微信群被警告“!本群被用户投诉存在一定违规,请规范使用。”😁😥

人家上海是有能耐精准抗疫的,人家也能把这能耐用来精准收拾指出问题的人,就问你服不服。

通宝推:唐门凤去,
家园 封城之外的可选项很多,但上海的力度显然不够

去年南京禄口机场疫情时,就开始执行高、中、低风险去的政策。后来也很快控制住了。除了禄口附近的社区封控外,其它地方并没有封,只是大面积快速普筛。除第一次普筛因为缺乏经验比较混乱外,改进得很快,后面几次就组织得很好,速度快,队伍有人维持秩序。

上海的情况是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社区感染的情况下还在采用被动的精准防控的方法,流调显然是追不上病毒的传播的。而且,一旦社区感染到某个数字,我估计到100就能轻松突破流调的工作能力极限。

通宝推:审度,
家园 1个密接未带口罩就要封整栋楼48小时

1个确诊就要封整个小区,时空伴随者就要强制核酸加12天密切观察。

上海迄今没有封锁过全区,因为一个区就是几百万人,和一个三线城市规模相当,而且区和区之间联系密切,无法分割,封区等于封城,这样的力度不够就只能封全城了。

家园 感觉第一次的都混乱,可以理解。
家园 还是那个问题:疫情还是防疫造成损失?

防疫措施当然是要依据情况而定。事实上我国清零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手段方法是不断改善的。

目前上海我的感觉是以不变应万变,外界(不是疫情)压力大就往前挪一挪。

我们不妨放点耐心看看,反正是翻不了天。看两个情况:上海自身社会清零和上海疫情的外溢。

我不妨学学美国佬:上海社会清零后如果算这一波抗疫的成本,会不会怪中央迫着清零导致损失巨大?从网络上阴阳怪气埋怨(要)上海承担海外中转责任这个情况来看,很可能。无事夏迎春,有事钟无艳,不好。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