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2022年3月,上海疫情为什么爆? -- qqarly

共:💬323 🌺2331 🌵1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家园 如果把疫情必做一场战争

二战时期德国闪电战对付中小国家一帆风顺,可是对于有战略纵深的苏联就翻车了。同样上海精准防疫对零星病例管用,对现在大规模爆发不行了。看看现在上海疫情防控操作真是无语,管控期还能放六小时假让居民自行采购,难道上海方面还有跟病毒谈判能力吗?没准上海李被张网红带沟里了,最后连居委都没有混上

家园 据说是广东深圳死活不加香港人名额

倒是上海头铁主动接受香港人。只能说上海对自己那套防疫政策太自信,结果悲剧了

家园 就是一场战争,咱们从受益者来看就是

美国虽然只是有嫌疑,但是恐怕就是他干的。

家园 苏州没港口??

沿江太仓港,张家港都是大港口。硕放机场也是军民两用机场,容量很小,线路也不是江苏能决定的,你太小看上海对华东地区的控制力了。

机场需求缺口还很大,否则上海也不会建第三机场,苏州提供两个选址要和上海共建第三机场,结果还是落地江北南通。

苏州那么多企业,那么多商务旅行和货运物流,上海不可能放下这块大肥肉的

家园 张网红一吹精准防控,龙眼就感觉要坏事了

从龙眼自己和全家得过奥米克隆的体会看,这种病毒新变体非常难防,一是传播容易,很多人包括我家里的每个成员都是不知不觉就被传染了;二是检验结果拖后,明明已经染病开始不适了,试纸检验还是阴性,隐蔽性极强。这种情况怎么精准防控?

上海总爱以海派自居,但防疫问题上,西方各国都不是傻子,可为什么都做得不好?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疫情稍一好转就放松警惕,自我安慰,靠美好希望来当战略给自己松绑。有人总结教训就是HOPE IS NOT THE STRATEGY。

所以,任何防疫松动战术都要非常谨慎和经过反复检验才能大面积推广。

通宝推:liy41,
家园 不在位者,不言其政

上海这么安排应该有它背后原因吧,政策也不是一日形成的。

家园 上海真的没有大型中低档酒店

我印象中规模稍微大一点,就是4星。没办法,房价贵,房租高,搞低星级的亏死了。

家园 隔离中第一天,江苏中部某市

某公寓楼,坐高铁同车厢有个密接,作为次密接者也被隔离了,三餐宿费全免,盒饭2荤2素一🍎,有电视WIFI,无桌椅,整天趟床上。

家园 个人觉得上海撑到现在已经不容易了

这可是超级大城市。常住加流动几千万人口。各方面都要照顾到要考虑到,难度非常大。我觉得上海防疫各方面做的是比较好的。上海我个人觉得只有个别地方欠缺一些准备。或者可以说是全中国超大城市都有这个问题就是应急设施不够。像上海这种超大城市就不能将入境隔离场所散布全市。境外这么多,入境增加这么多,上海始终没有下决心兴建集中隔离场所而是没有出宾馆酒店征用隔离这个思维圈子,这是个大教训。这个教训对全国也是有用的。就现在国内的应急设施角度,现在看着是应对疫情不足,可将来如果万一出现比疫情严峻很多倍的伤亡或者应急情况需要处理,现有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家园 出事前几天上海深圳都是入境感染300多

而之前正常都是每天30多,等于入境感染渗透突然增大10倍,接待能力被绷紧,任何差错都导致严重事故。

原来上海养了3000多个专职流调,一发现感染者,马上隔离密接, 次密接,通过手机基站查找时空伴随者,密切观察,这种方法本身是有效的,但同时感染的人不能多,线状感染链可以追溯,一旦感染者多了,失去线索,马上完蛋。

家园 机场问题还是政治和经济的博弈问题

这其实还是政治经济博弈的问题。长三角国际机场够不够,肯定不够,这不上海开始建第三机场了。第三机场也是苏州、嘉兴、南通等几个城市在争,最后落户南通了。

南通给的条件好啊,管征地,管建设,交上海机场运营,还管修一条从海门到宝山的隧道。这样,南通就一越成为国内少数几个拥有两个国际机场的城市,而且两个机场相距就十来公里。

家园 +1,黎叔叹息说:大意了
家园 深圳也不容易啊,2300万人,而且好多口岸,直接往来。
家园 同意,应该兴建集中隔离中心

用宾馆应该是临时措施,救急用的。

家园 上海一年前就有规划

五大新城建一万五隔离设施,奥密克隆病毒出现后,规划规模升到三万。

这次在管理方面肯定是出漏洞了,我觉得有个问题,就是接种疫苗后许多被感染者轻易不发病,而正是因为这个情况被疏忽了,没有及时发现,隔离。所以造成了多点传染,爆发。

要知道上海每天的共交客流量就大的惊人,现在的病例数不能算太多,就目前来看,可能两周后能稳住,然后慢慢清零,希望会这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