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来自吉林的抗疫见闻 -- Swell

共:💬211 🌺1493 🌵1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没考虑到候诊人员间的传染

去医院的人本来身体就可能免疫力低

在这里推广抗原检测盒快速检测会不会好点?

家园 等人死多了,楼里这帮抱怨的人就是另一种抱怨了

“难道就让我们老百姓眼睁睁的送死”?

家园 今年一月初郑州有一波疫情

我们小区对面就有3个阳性。我被封在家里20天。

我们国内的人还没说啥,你们身在国外,就别替我们操心了。

你们爱躺平躺平,爱共存共存。

别拉上我们。

我们惜命,我也不想我孩子年纪轻轻就感染,不知道啥后遗症。

我们是种种不方便,种种损失,但是跟健康比起来,我愿意承担。

家园 早就不封城了。

除了2020年初新冠刚来那一波。

之后哪还封城?

现在都叫精准防控。

分区分级:封控区,管控区,防控区。

大数据和5G结合流调。

去年7.20郑州大暴雨之后,六院发生院感,迅速传播开,也没封城啊。今年1月初又来一波,也没封城。

家园 你要是愿意花点时间认真了解一下国内的防疫措施

就会少了很多不必要的抱怨。

国内现在基本都是精准防控,除非大规模扩散了。一个城市小规模扩散,靠的就是精准防控+大数据5G流调+健康码控制。

精准防控,就是按照疫情严重程度把各区域分成防范区、管控区、封控区。

封控区,实行14天的区域封闭。居民足不出户,所有的物资送货上门。在核酸检测方面,前7天,每日开展核酸检测;后7天中,第3天、第7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最后1次“双采双检”。

在管控区,实施的是14天的居民不出小区、严禁聚集管理。居民原则上居家,如果有特殊情况,要向社区报备和登记,进行特殊的安排。在核酸检测上,前7天,隔日开展核酸检测;后面7天,第3天和第7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管控区内如果发现了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管控区就会立即转为封控区。

在防范区,居民是可以外出的,但是会限制人员聚集规模,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限制人流,餐饮场所禁止堂食,其他娱乐密闭场所暂停营业。同时根据疫情动态情况,对防范区内开展多轮区域性的核酸检测。

一月初我们小区就是管控区,如果需要上班,或者特殊情况要出去,单位开介绍信。

期间每日检测一次。

家园 在长春的见闻和一点感想

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都居家办公了,社区工作人员(每栋居民楼都安排了一位负责的,叫网格员)在微信群里通知,大家就到附近的检测点去做核酸(实际是采样),今天已经是第六轮了。排队要求保持2米距离,地上都划着白线。早上6点(有时是7点)开始,赶早的或最迟的都很快,几分钟就完事,赶上人多了大概排一个小时,反正在家呆着没事,就当出来透透气🙂。

社区的小超市开着,物价跟平时一样,蔬菜店、水果店也都正常营业,单价比平时贵1-2元,说是进价涨了。完全理解,可以接受。不过据说各小区要完全封闭3天以实现社会面清零,今天屯货的人多了。我刚刚买了一棵大白菜,一斤3块5。

居民们很平静,没有恐慌,完全配合政府的要求,没有听到什么抱怨。穿白色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大白”)很辛苦,领导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好在长春气温低,穿防护服不难受。政府也在努力,新闻报道中官员都撤了好几个,虽然为啥撤的除了含糊的套话没有明确具体罪行😜。

一点感想:我感觉政府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只是完全靠命令。就是突然间通知,要做第X轮核酸检测了,大家快去!要发抗原试剂盒了,都来领!那么现在长春是什么情况,我们打算采取什么对策,为什么要这么做,完全没有解释。群众只是服从命令,被动配合。

幸亏咱们的老百姓是最好的老百姓,完全信任政府;现在本地的疫情估计还不严重,光靠体制内的人员还顶得住。相信本地的疫情能很快控制住,大家恢复正常生活。

通宝推:大神盘古,非鱼,唐家山,方恨少,审度,不远攸高,桥上,
家园 解释在电视台啊

小区内基本就是该办何事办何事。

大家也都了解了一些了,不昂出去乱窜总有吧。

完全封闭有通知,楼长,网格员都说了。

还可能国家提供菜品,大概如此。

都算正常啊,就是听从政府指挥,该干嘛干嘛呗。

家园 不封城,就解决这些问题了吗

不封城,病例能让医疗资源瞬间瘫痪,什么病也别看了

家园 我没看懂你这段话是啥意思

“一点感想:我感觉政府没有充分发动群众,只是完全靠命令。就是突然间通知,要做第X轮核酸检测了,大家快去!要发抗原试剂盒了,都来领!那么现在长春是什么情况,我们打算采取什么对策,为什么要这么做,完全没有解释。群众只是服从命令,被动配合。”

发动群众,没有解释,这两点吧。发动群众,你觉得这么多志愿者,医护还有外地支援设施设备及人员,都哪来的?这个都有预案的。我印象里,大约四五年前开始,民政、团委分别从机构和人员两方面开始引导公益机构及志愿者了。各社区也都在成立自己的志愿者队伍。等到检测出阳性了再来动员志愿者,你不觉得晚了吗。人手不够肯定是早期,也只是暂时的。最早的动员是社区完成的,其实也就是安排大规模核酸。我们这16号发现一例,我是17号凌晨1点半接到的电话,朋友圈还有很多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凌晨敲门要求做核酸的照片。

至于解释这一块,做核酸,封楼封小区封城,这个需要什么解释?疫情都第三年了,为什么这么做有什么需要解释的?各地都有公众号的,随时可以去核查消息。

你的这两点疑问,听上去感觉怪怪的。各地可能会有一些资源及人员上的差异,但路数是差不多的。

通宝推:qdst2008,
家园 将来应该考虑开放香港居民来内地就医

让香港的保险支付。

家园 平时已经绷的很紧了,再绷就折了

我这一两年相当于对吉林市的防疫政策不断追踪,因为一打电话往往就是先聊这个。

这么说吧,我觉得吉林市最松懈的时候的政策也基本上超过所有中国以外外国“疫区”的政策了。

只要是个地方,必须带口罩;必须打疫苗,不打差不多就哪里也进不去,所以基本上是应打尽打;必须有行程码,只要出行就必须扫码;一旦有变黄什么的又哪里也不许去。说实话,我觉得就这三样,应该差不多就可以保证不会形成指数级别的大流行了。

一旦有了一到两例阳性,就会加码到去医院要做核酸。甚至进一步加码到一天最多出去一次。我觉得到这里应该差不多可以保证R<1了。你再继续加码,也就是把两个月缩减到一个月,但是会给群众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困难(这里用的是困难而不是不便)。

这是我认为封城没有好处的原因。我不是希望它变成大家不打疫苗,不戴口罩的原始状态,那是很多人说的“医疗挤兑,死很多人”的前提。我是希望它的政策停到“有不便,但是还谈不上困难”的地方,可能代价就是清零的时间长一点,但是好处就是次生的灾害少一些,经济损失少一些。特别是后者,对于不太发达的地区很重要。

家园 打疫苗不是必须的

今天这一千多的确诊案例还是很令人担心的啊?

注意吧,加油吧,我们测八轮了。

家园 防疫就是一份工作而已

人手不够就配人手,物资不够就采购物资

再坚持一百年都没问题

家园 再更新一下 (III)

首先写的都是听来的,听我妈说的。她也是坐家里听的,所以有误也绝对正常。还有几个长春的河友,也请多指正。

这次打电话她也多少有点慌了,不再那么风轻云淡了。跟我说一天一次核算,甚至有一次一天两次,做的不光有点烦,甚至有点怨言了。大家说:我们天天在家里,没有就是没有。你给我们测这么多遍干什么啊? 终于有一天给发抗原检测的试剂盒了。她学了2,3个小时,一步步做到上传。刚以为行了,结果第二天又改回核酸了。

一点点的加码,现在封到屋子里了。过去在网上联系到的买菜不好使了。那些卖菜的也不让出来了。物业搞了一个买菜接龙。她这老眼昏花手又慢,没一次抢到的。最后不行了给物业打电话,说70多岁老人要不照顾照顾,多亏了物业,才给留了一点。

为啥有点慌呢。因为消息一天一变。开始说小区只要没有阳性可以在小区活动,还好;后来说没有也得封,最开始说封三天,一看家里的东西还够,结果三天完了又加五天,这就有点害怕了。不知道是先加5天还是最多加五天。我家的这个小区还属于服务非常好的。吉林市很多小区根本就没有物业,还有更老的家属楼也是没人管的,他们那里怎么样就不好说了,反正应该不会更好。

吃了还是有点太贵了,100块钱买不了多少菜,萝卜都4块多钱一斤了(这都是保底的菜,过去9毛左右的)。很多收入低的其实不怎么买超市的菜,买市场菜价钱更低的就更困难了。我有一个姨,她过去做保姆,她儿子送外卖,儿媳妇摆摊。过去一家人不算富裕,但是生活还是没问题的,现在挤在一起坐吃山空,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听说很多有点穷的小区,居民楼已经很有情绪,不怎么配合了。

最后这个不知道真假,但是我们那里都传一个区的书记跳楼了。领导也是天天熬夜,每天半夜数据回来开会,哪里多了就要问责哪里,听说一个想不开就自杀了。真的不知真假,反正是她们微信都在传。 亚历山大应该是不假的。

通宝推:唐家山,方恨少,假日归客,
家园 说说我听来的 -- 有补充

说说我听来的,从我妈那听来的。。。

坐标长春,规定也是两天一变,开始对行动没限制,就是一天一次核酸,测了三天,微信里通知,就是“叫到哪栋哪栋动”,我爸妈因为岁数大了,我妈又要做化疗,每次去了跟工作人员说一声就插队做了,不用排队,也没人说什么。

后来改成两天一测,不让外人进小区,建议住户不要出小区。然后是小区里能活动,除做核酸外不让出小区,每户每两天可以出一人出小区买菜。再然后是除做核酸外不让出小区,外卖快递送到小区门口,住户自己去门口取。再再后来改成上门核酸,在家等着就行。目前的情况还不知道,明天打电话问问。中间发过自测的试纸,测完自己微信上报,后来又取消了,还得做核酸。

我爸妈20年疫情初在家里整整呆了两个月,从1月末到4月初两个月房门都没开过,因为赶上过年,物资备的特别充足,要不是我妈要做手术,估计还能再坚持下去😅 之后他们就一直保持家里的物资至少够吃两个月的,前些天传出吉林疫情要爆的时候我问我爸要不要囤点东西,他说家里的东西,米面油,冻的鸡鸭鱼肉,各种干货够他们俩吃一年的,蔬菜水果够一个月的😅 小区门口的小超市还在营业可以订菜,价格略有上涨,他们东西囤的多暂时还用不上。

我妈20年做了手术,化疗,每天服药,因为医生不敢保证疫苗没有副作用,所以一直没有打疫苗,本来4月又要化疗,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做,因为没打疫苗,岁数大,又有病,属于高危人群,一直坚决支持严格防疫,在她看来最好就是直接封城,所有人都在家呆着,但是吉林经济又不行,停摆了经济更不行了,只能耗着。

我舅前些年疾病缠身,每两天要做一次化疗,本来前两年情况逐渐好转,20年疫情之后医院严格管理,进院检查繁琐,每次在外面挨冷受冻,担惊受怕,6月在家突发心梗没了,家里人都说要是没有疫情他也不能没这么快,但我舅妈现在也是支持严控。

另一个舅家的表弟,给亲戚担保贷款开饭店,结果疫情期间饭店全关门,白交房租,挺了一年全黄了,亲戚破产,欠了2000万,表弟夫妻俩也成了失信人,卡全被封,名下房子也被银行封了,等着法拍。本来自己也兑了个饭店,不赚不赔的,这下也关门了,干交房租,全家就靠我舅和舅妈的退休金和积蓄了。不过我弟也说上有老下有小谁得上了也受不了,还是在家躲着好,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

社会上总有不担心钱但怕得病的,像我妈我舅这样的,一个新冠或者流感,得上可能就是致命的,也有身体好不怕得病但怕没收入的,怎么办? 我看还是保命要紧,像我舅这样的病人,就算全面开放,一旦院感,得个感冒都是鬼门关。

德国老人本来可以算是消费的一大主力,现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候应该在外面喝喝咖啡旅旅游的,疫情以来我的观察,外面老人明显减少了,有些老人在室外也戴着口罩,敢不敢拿命浪他们自己也清楚。

钱没了可以再赚,身体完了就全完了,咱不能拿老人的命去赌,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哪怕是苦点,乱点也只能在家苟着了😂 吉林的数字已经出现下降的趋势,对比上海的数字,还是苟着吧。

通宝推:大神盘古,mhymark,菜根谭,普鲁托,liy41,唐家山,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才发现写错了 -- 补充帖

我舅是每两天一次透析,不是化疗😂 改不了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