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来自吉林的抗疫见闻 -- Swell
一个姨父,胃癌,化疗了两个疗程,本来封城之前应该第三次。医院说先等等吧。等个一两周一想也没什么。这快一个月了,也有点慌了。正想办法呢。
今天刚听到的,我妈买的菜人家楼栋的志愿者说不好意思,可能得晚点送。咱们楼栋里一个老太太透析不及时好像眼睛看不见了。我这一天都在跑这个事情。
就如你所说,可以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有志愿者啊,在努力啊。但是当年网上骂西安的时候我就说:可别发生在我们那,我们还不如西安呢。执政水平这东西,上面督导一下也许能从60分变成70分,但是断然达不到90分。
我对基层工作者很钦佩,抛家舍业的,吃住都在外边,孩子都不能管。 对领导也很同情,每天的工作就像是开盲盒,期望自己管的地方不出事。 能上去的都不容易,这时候被撸了这辈子也就毁了。 但是对封城这个决定很失望。上边没有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困呐,市里领导没有能力顶住压力。 大家骂来骂去的上海,我倒是很羡慕。
我的意思不是选择好的角度,而是说我们其实没办法得出一个比较宏大的结论。因为我们不知道最后会怎么解决,解决了多少,甚至有没有解决。一旦超出经验材料所能提供的范畴,就变成观念或情感了。这是我的观点。
我在下面删除了一部分回复,其实就是说,医院被封、路被封、药被限、车被停、大冬天还要在外面等……只是一个流程就处处被卡。可想急症和重症病人的状态。何况后面还有更多问题。
你这还是化疗,可以等一等,不能等的怎么办?
但是这只能证明一个时空,很难就此推断整体。局部和早期都是蚂蚁乱窜,但整体和后期可能是平稳而有效率的。不在其位,不好说清楚。
生活常态也是。我这里反复出问题被封,生活常态早就变了。但只要解除,一切照旧。和那些年被摩擦性失业的情况差不多。个人就业或者服务性行业的问题,也不是一两句,几个人就能说清的。往大了说或许没错,但是也难精准具体,只能当谈资和督促政府,无法开具处方性建议。
其实就一句话,因果尚不清晰(系统影响),连描述都不清楚(只有局部,难以定性),处方是很难开的。
——
定性,定量,系统,推断。四项,多数人连一项都做不到的。何况运作。
中央集权有有点,也有缺点
但政策贯彻之后导致的改出困难时一大弊端
再西方,大家都攻击民主制度互相甩锅都不负责任
这是极大的缺点。
但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灵活性
政策需要调整,下台领钱就可以了,没有任何压力
中国则不行,一个政策,基本上是和领导绑在一起的
如果改出这个政策,相当于对这个领导路线的否定。
造成政策的僵化
计划生育政策的灾难是一个非常类似的例子
为了解决一个棘手问题,大家下定决心,做出决策
但是施行了很多年后,形成路径依赖,已经没人敢改出了
非常麻烦
还是利弊权衡
放在历史大背景下,可能现在死扛时最优解
但这其实和什么爱惜老人生命没有太多关系。更多是国家竞争力的思考
很多老百姓不理解中央思维的逻辑
但是也可以反过来说,更担心如果自己怀到一半封城,产检不及时怎么办?或者更严重,流产怎么办(报道都有了,一个人被蛇咬,所有人怕井绳)?甚至会不会产院受干扰(这还真会,我的同学就在产院工作)。
当然,我认同如果一个城市每天上百个病例,那产妇也是担惊受怕的,哪多哪少不好说。
反对没有充分准备,不顾民生,只顾清零而不惜其他一切代价
你反对的这个是自己假想的吧,几个无足轻重的问题硬是被你套上莫名其妙的解释,别人的生命在你眼里就是数字么,那“不过度的防疫”是啥标准,是不是你说的“美国标准”,或者是只要少部分人不舒服或者理解不了就是过度了,就是你说的“不惜一切代价”。
而在于管理层能不能自省,改变错误决策吧。
我不信国家说话了,换人了,不会变化,有点胡耀邦的力度,不可能不改变。
对基层力量使用过度,对老百姓的服从和忍耐程度透支过度。对疫情中弱势人群的关怀不够,对疫情变化准备不够。
另一个方向, 如果吉林事起时果断,会不会就不会导致封城?云南瑞丽事后有人说是因为受影响釆用躺平策略,导致后来漫长艰苦的抗疫过程。上海今天就数据是107(96内11外)+4382,这还是号称全国优等生,吉林整体医疗卫生和电子科技水平没那么高吧?吉林今天1055+812。
我真的觉得你是打错了板子。
其实说来说去也没什么新鲜的了。我们不妨继续看香港和上海,不过不同的是香港有大陆强力支持,上海可能被中央管制,而且它们气候地理要比吉林好得多。这两个因素可能要被考虑进去。
所有的大城市,第一次从正常状态转入抗疫状态,一定是鸡飞狗跳漏洞百出。就跟打仗似的,看兄弟部队打,好笨呀,这种低级错误都犯,等到自己上去,低级错误一样犯,甚至更低级。你看这次上海就是例子。
但是,等到第二次转入抗疫状态,那就有条不紊很少犯低级错误了。因为人总是会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当然,北京可能是个例外。
所以,作为一个理性人,怀孕前一般不必担心“我要生的那一天正好转入抗疫模式我没地方生”,这个概率很小,而躺平模式下“怀孕期间感染新冠”概率就大多了,就按5个月一波感染概率30%算,那怀孕期间感染的概率超过50%了。
甚至你叫封城也行,每天每户一个人出去买菜行不行。医院至少留两三个接待普通病人行不行?
好多的措施我感觉武汉的时候都是允许的,但是被加码加到比武汉还严了。
吉林果断不果断不好说,但是自2020年疫情以来是风声鹤唳。只要有一例两例疑似,密接就主动加码,一个礼拜的小封大概有两次,封小区,分片封要是夸张点都没断过。 过去吉林市自己人都认为自己是防疫标兵。往坏了说这就是中央反对的层层加码,光防疫破坏民生。但现在马后炮一下也许是对的,既然封不起那平事严点还是对的。
我从来也没有说不抗疫,就说有些极端手段别用,用了差不多就可以预见出人命。不用就凭这些手段应该也就是时间长点(当然这个没证据也不可能有证据,没法一次次的试)。
当然了,和很多河友交流了一下,我的总结就是如果民意就是要封,人民就是认为这病得了了不得,那更好,执政无难度。
对我而言,就是找个地方闲聊一下。并无利益纠葛。我妈妈现在也很开心,家里上百斤的面派上用场了。蒸了一锅一锅的馒头给楼里的年轻人送,换回了不少水果,蔬菜,巧克力,咖啡....
特别是基层,有钱做核酸,多少也给点加班费吧,哪怕几百块呢。
官方说法好像是得过的不适于打。
人家实在没别的东西,不要人家还不好意思。 我妈是不吃糖和巧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