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不绝如缕-2002年香港電影《男人四十》 -- 燕人
话不投机半句多
香港片拍的情感戏,似乎没一个是正常的,都是变态。看得累人。
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是脱节的,对传统充满了一厢情愿的想象,自己的行为和传统文化哪里能够统一一致呢
这个时候,所谓的传承,不绝如缕,反而看起来像个虚伪的笑话了。如果这就是传统文化,那么传统文化只是虚伪。
所有的人都会为自己辩驳。男主的婚姻表现为一种单方面的付出,养别人的孩子、自己的亲生孩子却并不满意、自己的妻子对别人意难忘,这个时候放纵自己一夜情太理直气壮了。年轻一代和自己不一样,是她主动的、不会感到被伤害辜负,又是一个理由。而回头去抱紧想象中的传统,则像是告解室一样,成为了一种“我还是好的、我还是我”的自我安慰。
演员是好演员,表演是好表演,但是文化主旨,并不值得赞同。
我也算是个闷骚,但是还是提醒自己管住自己的。
正如人民的名义里面,在窗户上背共产党宣言一样,我觉得这可不是仅仅丑化了一个半个贪官。
会背诗、会用典,当然算是一种文化素质,但是这应该不是文化的全部。能够放在展览柜、放进数据库的,不是文化,是死了的文化,是考古资料。文化最根底的东西,是世界观价值观。
而电影里体现的用赤壁赋产生的意象,说实话更类似日本式的“物哀”,更重要的是沉迷于这种物哀一样情绪。
只有资产主义时代里小资产阶级的虚伪
诗歌和摆在多宝格的花瓶是一样的,是装饰、是寄托。
诵读赤壁赋,是对于青春美好年月的回忆;最后在赤壁赋里,他们体会到了一种孤独、隔绝的感觉,才会有共鸣。然而这是占用篇幅最长的“客”的主旨,却不是“苏子”的主旨。他们仅仅取了一半,却没有苏东坡豁达开朗的另一半
因为感情不是药😄😄😄
没市场有怎么会有人拍呢?
你提出的问题达到更高一个境界。应由导演来思考。
传统文化是农业社会的产物,与现代生活越来越格格不入。这不是香港的问题。大陆何尝不如此。
导演的尝试至少说明她的努力。对传统的继承,哪怕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也是一种努力。
不能同意你对男主的心理分析。男主并没有心安理得。
关键在“不绝如缕”。你若说他做作也行。但你说他们只去取一半赤壁赋的意思,未免强人所难。
也许人家也是一种暗讽呢
我也得看看电影,按照我的做法分析分析文本,看我是不是有道理、是不是牵强了。
但是男主和女生在一起那种拘谨却拖沓的跟屁虫的样子,表情凝重低头进入旅馆的样子,我是熟悉的。说的难听点,就是“劝妓女从良”,女生不仅是作为一个学生、唤起了老师的某种道义,更是有着青春活力的吸引力、美貌的吸引力、叛逆的吸引力。
女生嘛,说实话其实比那种“师兄这个怎么弄嘛”的好太多了。
达萨兄感情经历是否比较丰富?我一直怀疑爱情片是给那种毫无感情经历,但是又充满幻想的年轻人,或者是那种经历比较丰富的,这两种观众最容易有共鸣。
我真的就是拍过一次拖,然后结婚,简简单单,平淡如水,或许是这个原因,对这种片子实在提不起兴趣。
想当年,老婆想我变得浪漫一点,逼我陪她追剧,看这些片子,我如坐针毡,不停的点评男女主角或者剧情不合理之处,最后老婆怒而把我踢走,不让我干扰她。
我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上西西河玩耍,那可是有趣多了。😄😄😄
相对卖座的电影,例如《投奔怒海》,是个反共宣传片。正好契合了当时港人对回归的患得患失心理。《女人四十》、《桃姐》基本算是正常向的家庭伦理剧。
《男人四十》的票房可就不是差了一点两点。可见就算加了师生恋、接盘侠,观众还是不买账的。
许鞍华的水平也就拍拍反共片和家庭伦理片了。像《书剑恩仇录》这种 大IP,集合了当时大陆的顶级老戏骨,大陆全力支援,居然搞出个票房大扑的结局,随便换个会拍武侠片的上去都比她强吧。《玉观音》这种一女多男的片子,又有小说加成,当时最红的男女明星主演,总是她最熟悉的套路了吧,居然扑到不能再扑。
所谓中华文化不绝如缕,真是个笑话。像《玉观音》这种片子,一女多男,完全是反中国传统道德和文化的,那里有什么文化传承。《男人四十》更是如此,难道中华文化就是睡女学生,当接盘侠,勾引老师?然后念几句古文就算传承中华文化啦?
糟粕罢了。
【许鞍华的片子讲票房就是冷笑话了】
许鞍华的片子票房不好,难道是她自己不想好。她又不是新入行,专要讲艺术性。
还是见仁见智。好比大街上一个美女穿着超短裙,我看了感慨好美的一双腿,保不得有人会起歪心思。
你如果对超短裙也要抨击为资产阶级立场,那我就只好屏蔽你了。
可能稍微偏离正态分布一点点
不过男人四十不是纯粹意义的情感片。里面的东西,怎么说呢,味道很足。生活不易,充满字里行间。
真正打动我的不是林嘉欣充满诱惑和不羁的眼神,反倒是夫妻俩背诵赤壁赋。
那一瞬间,我忽然意识到,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小市民之城,依然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份子。同文同种,这个词一下子有了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