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看了《黜龙》以后的一些感想 -- 真理
主要是后来人把杨广描得太黑,杨坚的问题被掩盖了。
做同样的事,结果不同,评价不同,当中的各种因素不影响评判结果。杨广作为一个亡国之君,要什么黑材料,也是能搞到的,所以说他暴也好,昏也好,也都有足够的证据。这个口水仗打不打其实无所谓。
历史无非是为当前服务,胖大叔和从来等强调必须用阶级叙事,也是为当前服务。也就是说,目前政治文化经济需要在古人怎么样,那么就从什么角度去看。个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同样也是出于自己的需求来进行。当然,个人会受社会的主流影响。
绝对不是白领必隋亡跟隋文帝杨坚也有关,这个是自然的事。每个人都做不到任何角度来看都是完美的,最厉害的人,无非就是条件之下把事情做得对尽可能多的人尽可能的好,条件一变,又不一样了。
而且还能平稳着陆,秦皇汉武都算,但是像杨广这样做出很大的历史功绩但最终把自己给赔进去的案例,还是应该好好研究一下。
最典型的就是发动100多万人去打高句丽,竟然还没打赢,也是坑到家了。
今上有一切条件成为明君,他也为明君做了大胆激进的尝试,最后他的评级是,(这里暂时是逗号)
有人批评他没有雄才大略,我说别,小民就怕这个
就是隋炀帝心大,故意同时消耗关陇集团和关东门阀两大门阀体系的私兵。但是,隋炀帝嫡系心腹也是 基本消耗殆尽。不然哪里有破野头和支颓耨出头之日。
其实看隋唐,唐高宗纵容 武后滥杀门阀,几十年后一样扛不住神龙之变。曾经看唐中晚期门阀贵族出仕介绍。大体有阀阅出身的,武将出仕多走给亲王贵族出殡做门面的执戟郎中的路子。出仕就是从六品武职,再去边疆走一圈,四五年有军功就是大将军然后出任藩镇。再回京师基本就是政事堂做宰辅了。这就是韦皋成名的路子。而科举出身没有寄身靠山终其一生上限就是从六品中下县县令。这格局直到黄巢起兵,秦宗权翼随,最后朱温集大成才把数百年门阀积累一扫而光。再之后,是北宋数代君主才真正完成杯酒释兵权终结武人乱政的 遗患,要知道直到宋真宗时期,军头还有对赏赐不满动则兵变的军头冒泡,这军镇割据的问题可想而知。
说到这里问题就清晰了,隋炀帝所有大略基本就是后世唐宋明清直到雍正时代才大功告成的体制建构。他想自己一个人完成,不玩脱是见鬼。
雄才大略的帝王背后,是无数屁民累累白骨
妨碍人灭了太平天国
但亡,百姓更苦
汉武帝,有资历为后世子孙称颂
我眼里今上就是明君。
不是我抠字眼,今时今日,君君臣臣,我是不愿接受的。
到目前为止,习近平无愧是优势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包括搞经济。虽然没盖棺定不了论,我觉得就是有没有机会把“优秀”改成“英明”,“伟大”估计有点困难。
葡萄兄说得好!
咋能跟李二相比呢。李二是李唐最大的军头,历史上最牛的军事家了,可以这么评论的;杨广为上位前最的功绩就是挂名讨灭了南陈;也只是挂名;灭高句丽这事为啥不靠谱,杨广不是知兵的人;更谈不上治国了;
李唐最大的敌人是突厥,王世充,李密这几拨敌人,突厥是最大的敌人,突厥几次南下,李渊打算迁都南下,如果迁都那又是小朝廷了。李唐大概率是个割据政权;李渊和李建成没有能力对付突厥,而偏偏李二可以对付突厥;这才是李渊无法下狠心废除李二的根本原因;
至于宣武门之变,我看过不少资料,我认为这是成本最小,对国家,对庶民,对李家最好的办法,宣武门这事最大的政治需求是告诉李渊,李二才是帝国唯一继承人,因为李唐是李二打下的;当时长安内宫的宿卫是靠府兵制轮换的十二大将军府来负责的,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大唐能打天下的野战军都是李二带出来的,每仗之后的论功行赏,李世民和房玄龄这些人都做了很多的动作;比如宣武门守将常何的墓志铭
“( 武德) 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賜金刀子一枚,黄金卅挺,令於北門領健兒長上,仍以數十金刀子委公錫骁勇之夫。趨奉藩朝,參聞霸略,承解衣之厚遇,申繞帐之深。九年六月四日,令總北門之寄。”,人早就是太宗的人了;太子府和齐王的兵马到了后,皇宫的守卫竟然跟着李世民一起作战。这说明李二早就谋划多年了;至于如果不成功,去洛阳拉野战军回来;这是保底的下下之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