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惊闻腾讯30岁开发大神跳楼 -- 燕人
真要想,中性笔、裁纸刀就解决了,不行加强到改锥和水果刀。枪支意义不大,反而更不容易过安检。远距离射击,更不可能给你环境。而且现在3D打印成熟,图纸公开,再车几个金属件,自制一把也不难。虽然是一次性的。
以前弓箭和吹箭都不管制,现在机械弓和吹箭也管制了。
武器最大的便利就是让你少考虑一下,不像没有要多考虑一下。
所以我认为关系不大,社会因素比武器管制的制约大。放开,问题最大的或许是基层。
那些当年被米哈游的友商带了节奏,后来才入坑《原神》的玩家,不可能不讨厌带mhy节奏的某些友商。
你猜那些在战场上自杀的士兵,
为什么临死也不肯向敌方射击,
好歹能拉几个垫背的?
【混个脸熟】
【氨基酸浓汤】
余亮因为八百没有喊他的口号“发展工业文化”
八百很工业,很熟捻,很工业时代,但是很反动。这种貌似民族叙事的东西,细品就是一嘴屎味。
另外,去年的抗美援朝电影,就是一群貌似并不了解题材的人在卖弄题材,进了影院之后,或者离开题材之后,也是一嘴蜡味。以为是鱼翅炒饭,实际上是于赤炒饭。
这些负面的感觉,都是咱们这种用心于意识形态的人、有一定阅历的才会关心的。对于很多人而言,要么看爽片,要么以为自己看“红色电影”以为自己得到了“升华”。甚至我想,创作者投资者,是不是以为找到了一个题材,自己就随之得到 “升华”?就好像之前说武训,那些积极颂扬的,显然并非全部是暗戳戳否定革命的。
问题是喧嚣冷静之后,到底在意识形态的画布上留下了什么底色呢?!
网络时代,评论、批评的大喇叭不再垄断了。可是创作高价值文化产品的权力,并没有真正属于每个人。文化产品的创作,依旧有着不低的门槛。也许AI时代能够令每个人都能创作高价值文化产品吧。不过文化产品的传播,可能又被“平台”“推荐算法”控制了,矛盾又转移到这里了。“平台”“算法”将成为意识形态本身了
问题意识形态也可以工业化,看看好莱坞,看看阴间滤镜。问题还是立场不正……
以前我觉得创作门槛不算太高,但后来才发现,不是很高,是高到足以让绝大多数人写不出来任何东西。编号兄说的可以一观——我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认识到得语文者得天下。
比如马前卒,有观点有思想,但是不是特别会说话。近来的小约翰可汗、曹大佐,说话的艺术还是明显高出不少的。
但接触的转型都太明显,除了被封和退出的。比如有些人18还是17年前后的差距实在太大。明显有为了黑而黑,为了热点而找事的感觉。
会不会说话不是关键,反正最后多半临时工写的。问题还是,是不是昧着良心,出于某些目的讨论特定话题?至此一点,绝大多数人都可以不看了。
还不如直接百度,看看排名往前的百家号、搜狐号。实在不行,澎拜新闻也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