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人物】我们来讨论周星星吧! -- 9527
对了又是我这只死不了的苍蝇,这次讨论的是以前周星驰滥拍的那些港片,如“千王之王”,俗称烂片。但是说的不是它们如何烂,而且提出其中一些个人反而非常喜欢的亮点,因为好像从来没听人提过。
台湾有位作家说过他认为如果要体会周星驰天才的喜剧演绎,甚至应该专门从那些剧情苍白质量不过关的旧港片(如白面包青天)着手,因为那些戏如果抽掉了周星驰的表演,就完全是不值一提的烂片,可是如果有了他的表演,就偏偏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大意是这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爱周星驰”一书里面蔡诗萍那篇)我对这种说法是百分之两百赞成,那些烂片我也是看得津津有味。那种表演方式和影片本身质量的反差于融合实在是很有趣,试问还有谁可以有此功力用表演的自然魅力把整部戏升华,这是周星驰的厉害之处。
下面说一些暂时可以想起来的我自己个人很喜欢的烂片中的闪光点,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各位有什么需要添加的欢迎一起来。
行运一条龙 - 闪光点1:回忆阿水初恋时情形的那一段。郑秀文那首“为何又是这样错”加上周星驰到位的表演(虽然外形离学生好像有点距离,大哥,专业点,先把白头发染一下好吗),让我百看不厌。那种青涩,憧憬的感觉,让人会心一笑。(粤语版在学生舞会那里是说“我要做个:飞仔!”老石怎么翻成我要做个酷哥?还说得那么没味道,有时候真是对老石又爱又恨啊,跟周生本人对老石的感觉差不多)
闪光点2:阿水蛋挞王子式的拉风出场。天下也只有周星驰可以集嚣张,潇洒和猥琐(只是角色,他本人和猥琐没什么关系,因此更要夸他的表演魅力)于一身又浑然天成让你想笑又想踩。试问有哪个喜剧演员可以明目张胆的那么帅,又有哪个偶像明星可以一边耍帅一边猥琐,这样分裂又融洽的组合只有在周星驰身上看得到。他对那种表面上是神实际上是低俗得不得了的小人的角色已经是拿捏得游刃有余(如食神),那种角色我看他演多少遍都不会腻,看一次爽一次,不知道为什么。= =
白面包青天 - 不用说了,当然是周生的口才。我靠,听起来国语好像已经挺了不起了,其实粤语版更厉害,几段话劈里啪啦连不用换气,好功夫,好功夫。(这种台词取胜的电影通常都是地方语言有趣很多,翻成国语那么正经八百的就失色很多,听说唐伯虎点秋香的闽南语版是搞笑非常,比粤语更厉害,有机会真想见识下)那里面我最喜欢的一句(粤语版才有)是他把砒霜倒进糖水然后嘟囔着“顶你个肺,比芝麻糊还劲”,实在是太太太可爱了。
整蛊专家 - 和华仔达叔过生日的那场父子情深戏,很有趣,也很感人。王肥晶拍那么真情流露的东西让我有一点点错愕。(不太看他的戏不知道是不是反常= =)三个人的表演都很出彩,也是一段看了会不知不觉微笑的东西。
千王之王2000 - 又TMD是王肥晶,真的不是很喜欢他。这部戏我一直都是跳着选只有周生的地方看,其他那些地方简直是浪费时间。而周生就是这部戏唯一的闪光点,他的表演和主角张家辉一对比,真的有云泥之别(我也喜欢张家辉,但是他演正剧,特别是奸角,比演喜剧好太多,喜剧果然是最难的一种表演方式,其难度就在于你越努力去做,出来的效果就越差,幽默感和性感一样,是无法努力去做到的,是要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有就是有,没就请放弃)而且周生在里面的扮相真的酷到极点,为什么没人照他演教父一样的角色呢,我觉得他完全可以胜任。(好像有导演跟他提过,但是不了了之。实在可惜啊,他现在已渐渐转入幕后,不大有机会会尝试新的角色和戏路了,我们要看经典的周式角色大概也只能翻翻旧碟,这无疑是天大的遗憾。他要是着重于表演方面,绝对还有很多空间可以突破,很多惊喜可以创造,可惜,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导演。)
顺便说一下“济公”这部戏,实在是烂片第一名。烂在整部戏的结构和风格,可以说是九唔搭八(牛头不对马嘴),松散苍白不对劲不过瘾到非常。还真的没有什么闪光点(我个人讨厌这部戏到非常,如果一定要删除一部周星驰的电影,我希望是这一部),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结尾处降龙香港小姐冠军式的加冕仪式,周生演得真是让我下巴碎了一地,好像真的没有哪位可以把那么抵死的表情演绎得那么精确(最要紧的是演出来还不会让人觉得厌恶,只觉得实在是有点拿这个人没办法,吹他唔胀),活脱脱就是一个香港小姐佳丽上身,我没话说了,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好累。。。。。哪位有兴趣帮我补充吧,我去会另一位姓周的去了(周公)~
作者: 如FA姐姐 2005-10-4 06:30
周星驰在香港比大陆更红,但大陆的大话热远胜香港,这是什么原因? 为什么无里头在产地只是商业电影的搞笑招数,在大陆就成了文化现象?要说剧情/美指/配音....,与同期港片比大话并不拔尖,单说古装片就有新龙门客栈/黄飞鸿/东邪西毒等等, 为什么只有大话热得那么火暴?
关键的原因只能在产生大话热潮的土壤, 大陆市场的特点中寻找. 大陆背负了太多的历史包袱,太多的条条框框限制,太多的所谓正统思想的禁锢,碰上个可以解构一切戏谑一切的无里头,配合网络时代大众言论上的便利,万众的需求就如同山洪终于找到了一个决口爆发出来. 所谓无里头解构,其实就是搞破坏,是遇强愈强遇弱愈弱. 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限制越多,它越能发挥作用. 大陆抱守的祖宗成法比香港这个殖民地多太多,被压抑的反抗愿望累计得太深,无里头解构的浪潮也来得比港台猛烈得多,影响也深远得多.
90年代香港无里头电影很多,但大多数都是一派商人作风,大话突围而出独受追捧的原因,在于它表面是插浑打科谐谑一切,骨子里是文人式的自怜自伤自恋,切中一众自以为有文化的观众的要害. 大话热是从内地高等学府中发起,大批小资白领文化人在网上妙笔生花为大话热添砖加瓦, 正是缘由于此: 文化人自然支持文化人的无里头. 别小看这拨文人写手,他们在网上的妙笔解读直接促成了大话热潮.
大话解构功能正应和了大陆观众破除成规的强烈渴望,它搞笑外衣下的文人内核, 周星驰的强大号召力和精彩演绎, 我以为这三点才是大话被捧上神台的主要原因.
作者: 妙龄乳鸽
梁款是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吴志雄先生的笔名,兼写文化专栏。
地道当系宝 功夫练得好 ( 访星爷 谈《功夫》)
1月 16日 星期日
【明报专讯】2004年12月,《功夫》上画,打破香港电影票房所有纪录。上星期三,特首施政报告出台,主张推动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并将电影业点名成当中的龙头旗舰。此时此刻,向周星驰取经提问,意义重大。
地点是中环一幢古老平房的天台,四周是高楼大厦、不绝的车声,和偶尔蚀骨的凉风。因为是周星驰,我做足准备,一早在桌上放了早一天才特别买下的录音iPod和一大堆问题。不知是因为风实在太凉,还是星爷带来的川贝枇杷露太过养眼,整个访问没有依计划进行,糊涂地分成三个小节。
第一节星爷自发批判传媒,内容一针见血,日後有机会在我的文化理论课再讲,在此不赘。第二节我访问星爷,由《功夫》的一招一式、讲到港式创意产业的终极精神,和华人电影在全球化底下何去何从的大问题。第三节星爷访问我,问谈情说爱如何可以做到「虚无缥缈,又荡气回肠」?
一个有心有脑的电影人
近两小时的聚面过後,同行的编辑成功地取得了星爷的亲笔签名,我也成功地确认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一)周星驰是一个有心有脑的电影人。想真正了解星爷的电影世界,不要问他《西游记》是否代表後现代,大理论他自认不在行。也不要一本正经地问他特区政府究竟如何可以振兴创意产业。(我们试过问他,他露出一个石坚式的怅惘表情,然後望我说:「不如你答」。)相反,问他如来神掌第二式和第八式有何不同,赵薇(相关新闻 - 网站)光头前和光头後的心情因何有异,他会举一反三、如数碗碟。我对《功夫》提出不少批评,他明显地全部想过,而且想得很多、很细、很入肉。我问世界电影市场霸道底下,如何可以坚持本土地道电影特色?他说坚持本土地道特色,「揽住这个宝」,就是打入世界电影市场最好的方法。三分精灵,七分确切,十分周星驰。
谈创作,想得通的,他会双掌齐发、绘形绘声,想不通的,他会说「给我一点时间,过两天通电话再答你。」田启文说周星驰「自觉不是一个天才,需要时间去想事情」、「对自己及影片的要求是一种艺术家的『慢工出细货』」,星爷说自己「每天都会遇到创作枯竭」,「有时候一个(笑话)也想不出来」,说电影「好玩」,正正因为它有这种「痛苦」与「挑战」。访问那天,望星爷,这种电影人的血肉心情,和本地创意产业自我更新的野蛮能量,活现眼前。
一个有情有趣的香港人
(二)周星驰是一个有情有趣的香港人。不少人说星爷真人很严肃,甚至有点害羞。这几年跟他碰过几次面,印象中他的确相当严肃,有时又实在几害羞,但他更加是一个如假包换的奇人:为人极度风趣、说话不依牌理、口味奇形怪状(喜欢独孤九剑和波板糖)、外表和思想同样既善良又不。从许多方面看,周星驰是一个会行的香港文化地标。香港一代人最奇怪的特徵,他有,香港一代人少有的魅力,他超额拥有。访问那天,望这个奇人,想起他由庙街陋巷奔向上海滩头,再直冲哥伦比亚,并变成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生招牌的神奇旅程,我不禁会心微笑。活在香港,四周是高楼大厦,车声不绝,偶尔还寒风蚀骨,能够遇上星爷,真的不枉此行。
在以下的专访,你会见到一个有心、有脑、有情、有趣的周星驰。《功夫》对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启示,莫过於此。
文:吴俊雄
(一)功夫是怎样练成的?
吴:吴俊雄 周:周星驰
吴:《功夫》上映後评论很多,有批评指这戏不似周星驰的电影。他们说以前周星驰的故事性强,小人物性格很立体,无厘头的笑话很厉害,但今次这些东西相对较弱。有一个内地网民说《功夫》特技太犀利,情节反而被压下去,小人物的性格含糊,你是否同意?
无论观众如何评价 我都同意
周:特技太犀利,都同意,特技都几犀利的。小人物性格……基本上观众无论有什麼评价或者感想,我都是同意的。戏拍了出来,观众去看,就是观众话事,你只能做一个调校,有那些有用,我需要再改良,有那些是我要取舍的。
吴:以前的戏你由头带到尾,场面很多细节,人物很立体,但在这戏,你12分钟之後才出场,好多群戏,变成放在无赖星仔身上的戏相对短少,有人就批评主角由无赖变成好人的过程酝酿并不足够。
周:当然我拍时是觉得够的,出来後如果有人觉得不够,这个要跟进一下,希望下次连这方面都做好。你拍每套电影都有一些不同的东西想试,讲明是群戏,相对来说你自己的戏就会少点,你就要贵精不贵多。当然有人觉得这不足够,但以我现在的程度,我觉得OK。我觉得有些东西我已经铺排了进去,但当然要观众觉得「是啊」才是……我自己好怕一件事:喂!不是啊!呢——记得起吗?我在第32分钟呢……喂,我那裏不是有个这样的场面,我那裏的意思不就是什麼什麼来?这样就死了,你要这样每格告诉他,我这裏有个「啦」字,那裏又有个什麼东西,你都get不到……观众看不到,是你做得不够,你再去告诉他是无用的。我只能说,这个要再研究,再跟进。
多看几次《功夫》 可能另有发现
吴:我明白你不喜欢「解画」,但有两点我想追问。第一是周星驰的角色由一个烂瘫避世的人,忽然变得好有正义感,与梁小龙做一个那麼大牺牲的搏斗,那个性格转变从何而来?第二是主角最後弹上3万英呎之後,忽然顿悟,然後一个如来神掌打下来那段,其实我小时也是功夫片迷,我常觉得一个普通人能够变成一个厉害的功夫人,中间一定有一个过程,我觉得戏中对此缺乏交代。
周:那无法不解释一下了。我原本的想法,是那人正站在一个边缘,他本身是一个好的底子,不过环境令他以为想走另一条路。由第一场开始他在挣扎,可见他根本不是一个坏人,他不断在说「我不是个好人,我要如何如何」,但坏人怎会说这样的对白?一个坏人,他怎会说「我要杀人,我要做坏人」。那一下他砰一声打下去火云邪神处,其实他是随时都会这样做的。他处在边缘,站在钢线上,就在等人推他一把……那谁去推他一把呢?就是那个女孩子,那女孩告诉他:喂,你忘了呀,你救过我。其实那真正的台词是:喂,你忘了呀,你是好人来的,为什麼你打劫呀?於是他就好矛盾,之後隔了一两场戏又去到最後那个转捩点,先前推了他,是否就即是让他明白:我明了,原来我是个好人?不是的,戏剧上不是这样,要去到某个位,某个抉择的位,一是这边,一是那边,他就回去自己所属的地方,那一棍结果他打下去个坏人那裏。於是最後,我又在破庙round up,元秋元华问点解你会突然间这样?你还有什麼话说?然後他画了一枝波板糖,其实这就等於告诉大家:其实我就是这样。又是归位的意思。
这些东西,我是第一次说出来,大家不明了,我认为是有技术上做得不好。不过,《西游记》一开始上映时,人们没有那麼疯狂,後来多看几次,呀!这个是这样;再看,呀!那个是那样。有时,我觉得《功夫》会不会有这个可能?多看两次,你会觉得,咿——全部有齐喎。这个不出奇。
日度夜度 都是帮其他人度
吴:这次你的确少了用对白,多用了波板糖。
周:其实这个也是我想尝试的。尝试有时需要有胆量。那些人说:哗,你差一句对白,为什麼不说出来?你说出来又无人话你,说出来是天公地道,为什麼不说?想试试,看又如何。那时我认为不应该说出来,譬如有些位,像波板糖,我想不到一句对白,我想了很久,呀,他应该说些什麼?说那个波板糖令我走回正义的路上,你怎样说?未必没有这样一句对白,是我想不出吧。
关於收起星仔这一点,我不知是否因为导演的工作。其实我自己要求好高,作为一个导演,第一你要讲整个故事,第二你要处理每一个演员的部分,你要他们每一个都特别一点。我记得拍《功夫》时,好多东西,日度夜度,大部分都是帮其他演员度的。以前自己拍戏,每一秒都在想自己跟?那句可以怎样,跟?的动作可以怎样,但现在大部分时间我都在想他要怎样,我总觉得我自己「是但啦」,「得啦」。我自己都想再发挥得好一点,再劲点,再「出」一点,但有时顾此失彼。这个情?在每一天拍摄都是如此,我最留意的肯定不是自己,我最留意的一定有其他演员,即使在看荧幕,都是在讲其他人,然後有个人来告诉我,「喂,你唔掂喎」,大家都ok了,但自己「唔系好掂」。
(二)如来神掌打出全球化
吴:这套戏有好多招式,如铁线拳和如来神掌,全部都是我们小时候见过的东西。《功夫》成功的地方,是将这些模糊的印象变成一些我们看得见的东西。但是有关练功这件事我想追问一下。功夫片我觉得最紧要不是最後的输赢,而是练功的过程。例如《少林三十六房》其实完全是讲练功的。练功令一个人的性格改变,思想道行更上一层楼,片中见到的如来神掌是一个好超级的武功,但好像突然出现,是不是你想了3日也想不到如何表达,因此放弃练功?
周:其实不是想不到,是今次不想做练功。练功是功夫片必备的东西,我个人尤其有兴趣,因为我都是练功的。我的经验是,在电影中有一样主力的东西做得出来,已经好难得,千万不要想?做两样,或者三样,是不能的。其实我最想做是好多高手,有高手,又有高手,跟住再有高手,这卧虎藏龙的感觉。哗!原来他又是,跟住有个再劲点又出来,这也是以前看功夫片自己很?迷的。我想今次主力做这个,所有东西都神秘点,不是你看?他苦练3年有成。
吴:这套戏拍了很久,你觉得最困难的部分在哪?
正正要选最地道的
周:最困难是你要决定做这些东西。首先我要决定拍功夫片,然後是什麼功夫片?裏面打什麼?是虎鹤双形还是如来神掌?因为好不同,功夫范畴好广,你要有实有虚,该如何处理?当我最後决定做如来神掌、狮吼功和六指琴魔时,都有好多不同的意见。你要告诉别人,为什麼我觉得是work的。我实情认为这些是我们香港好地道的文化。当然也有人认为是太地道了,除了香港,谁会明白什麼是如来神掌?但我正正要拣最地道的东西,将它做到适合其他地方的人的口味,因为其他地方的人,正正就要他未看过的、不知道的、听也未听过的。譬如你为外国人煮食,难道你煮汉堡包给他?你当然弄个烧卖、排骨叉烧饭加只煎蛋——太阳蛋、云吞面、「有咁地道得咁地道」。我亦相信他一定喜欢这些,他无理由来到你处,食你的东西,无理由又想你做个汉堡包或煎件扒来食吧!
我一定要最地道的东西,但我要用最好的技术,将它做到最好的quality,所以我一定用那些东西,包括音乐。有人会问,「唔系呀嘛?又如来神掌?」我就系,一定要系,无得唔系!你千万不要功亏一篑,最後弄首贝多芬来衬如来神掌,这就「死畀你睇」!我的想法是:最地道的东西,是「宝」来的,好多都是「宝」来的,只是我们不当它是一回事,它就不是一回事,但你当它是一回事,其实它真的可以是「宝」。现在我们在所有的地方都破了华语片的纪录,在经济的角度看,其实我是做了很好的事,但没有人意识到,可能大家只觉得我在香港自己跟自己斗。当然我不会说电影是十全十美,不过要留意今次,虽然这个片叫《功夫》,但它是非常有香港色彩的东西,以往人们所谓不要太localise,说太过本地化,一定不成的。我觉得未必如此。我今次是掉转来想,不 localise的不用,暂时来说,so far so good。
(三)不懂创作的创意工业
吴:《功夫》是哥伦比亚投资的,规模很大,这令我想起过去几年,香港电影市场萎缩,1993年有200多部港产片,去年只得60多部,留下来的是《功夫》、《新警察故事》,没有了以前的《小男人周记》和《逃学威龙》,有些人会担心,香港电影,以前什麼都有,奇观大片有,特色小品也有,但现在没有。你看香港是否已不能再拍小本、本地的电影?
香港电影最缺乏大胆创新
周:那又不是。我认为电影是创意行先。大又好,小又好,都应该有它的市场。现在香港电影界的确有些欠缺,特别幕後人才很缺乏。香港电影从来有个风气,就是缺乏大胆创新。拍电影有时不到创作人话事,是付钞的话事,付钞的本身不懂创作、不懂电影,但懂得计数,好多时看?盘数话事,看track record,「你不要同我讲创作,我说这样便这样」。这本来无可厚非,但始终电影是创意工业。创意这两个字是主力,这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当你要将它变成一个倒模式流水作业的东西,那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但这个要假以时日,要有一些好有远见的老板,其实我们以前有的,香港电影工业有个时期,邹生、邵氏,他们年轻时香港电影都好蓬勃。
吴:香港电影有趣的地方是八、九十年代市场表面风光,但背後有好多创作上的限制,现在《功夫》给我的想法是整体上市场机会少了很多,但真正有做创作的能力,或者制度对创作人的支援,可能比以前做得更好。《功夫》那种面向亚洲以至世界市场,向外集资、慢工出细货的模式,是否正在体现甚至开创一个新的出路?
周:这裏不能不讲讲我跟哥伦比亚之间的经验。我刚才说在创作上的一些细节,比如我说要用如来神掌,要用铁沙掌,我要用这件衫,这只音乐,所有东西他们是支持的,好appreciate,会说「喂,好喎!」当然我相信我们同样想再望远点,想做些东西出来是worldwide的。作为一个大的 studio,他们固然想这样,能够跟他们有这样愉快的合作,我认为是一件很好的事。有时不是说他是美国大公司就一定好,未必的,我认为最紧要开心,如果你不开心,大家想法不一样,再大也无用……好多人觉得大公司会看住你,mon(monitor)住你,阻挠你,我自己的经验并没有。他们都是想做好件事,为什麼要阻你?有些东西,可能大家都是行家,都是创作人,一说出来便知这些是work的,这些是不work的,好容易解决到问题。我有事不明白我会问他,他又会回覆「咿,好喎」,「系高手来喎」。
(四)走向国际 遇到高手
吴:即跟你接触的不是行政人员,是创作组的人。
周:这个是好重要的。大家对事,尊重创作,你是创作人,他亦有最好的创作人,去跟你一同做一件大家都想做好点的东西。我在香港,没有这个经验,就是尊重创作人,就是我刚才说的远见。你想想电影是谁拍出来?最重要是什麼?最重要是识拍那个人,那个是「宝」来的,如果给我见到,我第一时间飞身过去「揽住佢」,不让他走,要「餵」佢,希望大家可以好愉快,这个好紧要好紧要。这个就是我觉得大公司好的一面;坏的,暂时未见到。
吴:在这方面,我觉得你都几幸运,试看吴宇森、周润发,他们去荷李活合作的经验就不同,那种典型的大studio,好多东西你要控制budget,好多创作上的掣肘……
周:控制budget是必要的。你做件产品出来,10元可做到,你次次要100元,是不合格的。
其实over budget好容易,over budget之嘛,你就系咁使罗,谁人都懂,但你要control到budget就好艰难,而且这是我们的专业,作为一个导演,应该在这方面做得好。
吴:你觉得《功夫》这个合作模式是否可做到你期望那种「用更好,甚至外来的资金,去拍一些中国人喜欢看的电影」?
周:第一是中国人喜欢看,第二是不是中国人也喜欢看。有些戏是外国人会比较易接受,但中国人觉得不过瘾,我自己就觉得这些片没有趣味。当然我想做,不代表我做得到,这个技术上都要好多调校。那个平衡有时总是顺得哥情失嫂意。不过,一是不做,要做便要这样做,想?「普普通通啦,都是那些啦」,是浪费时间。
吴:你有没有看过张艺谋的《十面埋伏》和《英雄》?很多人都拿这两套戏跟你的《功夫》比较,说大家都在做一个有中国文化特色,又有世界市场吸引力的东西。但有人批评《十面埋伏》是拍给西人看的,将一些表面上很中国的东西搞到很漂亮、很舞蹈化,但没有地道质感。你自己看这两套戏时怎麼想?
周:《十面埋伏》我没有看。《英雄》我看了,《英雄》我自己是喜欢的。当然在中国东方的原素、题材,给我做,我觉得还有很多可以发挥,但我觉得都算不错。总之那时看完,行出戏院我朋友问我:得唔得呀?,我话「得!」,咁样罗。
我是中国的灵魂 从来都是
吴:有没有看过《标杀令》?
周:有。我看完之後朋友问我:得唔得?,我话「得!」,咁样罗。他(泰伦天奴)是一个好喜欢香港电影的导演,当然他拍的是一个外国片,外国灵魂,但用中国的东西包装。
吴:我想你应该正由另一边出发。
周:我是中国的灵魂。哈哈哈。从来都是。
後记—— 由张彻到Matrix
访问末段,我关掉iPod,星爷意犹未尽,问我要是再拍《功夫》,有什麼「需要留意」?我尽了功夫迷的责任,说想看多几式有板有眼的如来神掌。星爷回应,逐式解构,如数家珍,让我上了有关掌功和粤语长片宝贵的一课。我也尽了爱情专家的责任,挑剔了《功夫》那条爱情线不够丰富。星爷解释他原本拍了一段有关二人感情颇长的转折戏,但因为「意识不好、教坏细路」,和「不够荡气回肠」,所以删剪了,他说这些东西「很恶谂」,叫我「帮手想一下」。
访问两天之後,星爷来电,继续讨论。我说黄圣依的哑,跟猪笼城寨各高手的有口难言,和无赖星仔的佯狂大话,其实是不同形式的失语,他们之间其实有一条可以发挥的「感情线」。星爷说他有这个设计,但没有刻意发挥,说这点「很好」,叮嘱我「一定要写」。
我再问先涛特技与袁和平武功其实如何结合?他说「先涛跟得很贴」,「袁和平导演做足100分」,他自己觉得最富挑战性的部分,是如何将中国功夫片由传统的硬桥硬马,到超现实的飞天遁地,做一次服己服人的「巡礼」。他说「一端是张彻、另一端是Matrix」,如何渐进、不经意地展现这个功夫的流程,是「好困难好困难」的。他希望自己能够做得到。
立足传统,面向全球,奔往超现实。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做足工夫,再次起步。
什麼人问?吴俊雄
香港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专研香港流行文化,定期在《信报》以笔名梁款发表专栏文章,写及本土地道优质创作时,每每感动得轻则眼泛泪光,重则涕泪交流。过去曾两次在港大主持由周星驰当嘉宾的研究会,面对面详谈,今次是第一次。
大病初愈说人生 成奎安:生这个病也是福气
以前我的样子很凶,有一次拍完电影坐电梯,有个小姐跑进来一看到我立刻跑了出去,喊救命!我也奇怪,救什么命,我又没有对你怎么样……现在我的样子一点都不凶,人们看到我都对我笑眯眯的。”
13岁入行,40年打拼,活到如梦初醒时却发现自己得了绝症。“大傻”成奎安近日做客《鲁豫有约》,讲述他的戏梦人生。
13岁辍学17岁被判刑
在成名之前,成奎安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每天下午五点钟吃完饭,就到村里的水坑洗个澡,然后回家睡觉。因为没有好的衣服穿,记忆里小时候总是很冷……”那时候读书很便宜,两块钱一个月,但在成奎安一家人心目中,这已经是很可怕的数目,“我记得妈妈经常把塑料花拿回来加工,一个晚上一毛钱,赚两块钱需要好多好多天呢!”后来成奎安终于交不起学费,五年级都没读完就辍学了,那年他才13岁。
成奎安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电影厂做小工,“在邵氏,当时那是全东南亚很有名的电影厂”。成奎安至今还记得,他第一份工资是60元,他形容当时“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钱”。在电影厂,成奎安从一个最底层的小工慢慢变成了道具师、灯光师。17岁那年,他觉得自己做这一行没前途,就跟着几个人到旺角的夜总会打工,做打手,“差不多600块钱一个月”。当时四个人一起干,但成奎安的样子最好认,警察就把他给抓了。进监狱那天,孩子刚刚出生两天,连长什么样他都没看到。
被李修贤骂“祖宗十八代”
因为表现“规矩”,本来判了四年的成奎安两年多就出来了。让他心酸的是,孩子不认识他,叫他“坏人”。决心改过自新的他拒绝了夜总会老板的邀请,回到电影厂打散工。“周星驰的《功夫》里有个‘火云邪神’,记得吗?他叫梁小龙,当时在亚视当武术指导。看我没什么事干,他就说:‘跟我当武行吧。’”做武行是120元一天,成奎安不会打,梁小龙就叫他站在旁边,“我样子长得凶啊,站在那里就可以了。”
有一天,导演李修贤突然找到他,请他出演电影《皇家饭》。第一次演重要角色,成奎安天天被骂,尤其是他不小心把一辆100多万元的保时捷给撞报销了,当时李修贤的脸都黑了,当众骂了他几个小时,祖宗十八代都骂出来了。“然后我就跟他说,不要再骂了,我有尊严的。我脱衣服说,我不拍了。这是我第一次发那么大的脾气,但后来还是回去把戏拍完了。”
医生说我“活不过四个月”
后来,成奎安的片约越来越多,有一回甚至被提名香港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大傻”的外号也叫红了。在最高峰的时候,成奎安同时轧12部戏,一天赚50万港元。在总共600多个角色里,成奎安演的几乎都是反派。
就在人生开始顺利的时候,成奎安去年却查出患有鼻癌末期,已经扩散到肺了。他开始做电疗,“不能吃不能喝,我最高纪录是差不多五个礼拜没喝过一口水,差不多要死的样子,也不想说话,真疼啊,一个月之内瘦了60多斤。”虽然医生曾说他“活不过四个月”,可他最后还是挺过来了,“前阵子我还去了一趟拉萨,3000多米海拔,只有一点点高原反应”。如今,成奎安跟家人的感情越来越好了,“孩子本来一个月见不了一面,现在在家天天可以见,一起吃饭。我就说,生这个病也是福气。”本报记者李丽
(栩/编制)
乖,别淘气. 到一边慢慢玩去吧!
毕竟周星驰,一边寂寞一边笑
作者: 刺激机机 2005-6-25 16:57
《算死草》是部龌龊的片子,连最死忠的星迷也愤愤然指出:《算死草》太烂!毁了星爷!
开篇就是一片令人不开胃的黑灰色调:脏瀣,无聊,粗鄙,恶俗,屎尿屁,四处充斥着上不了台面的龃龉。直到陈梦吉的出现,被猥亵多时的视觉才开始明朗起来:周星驰1997年35岁的脸笑得阳光灿烂,蹦蹦跳跳地玩着跳绳这般孩子气的游戏。接下来,纯粹因为“样衰”而一脚把徒弟登开的从容潇洒劲是再典型不过的周星驰形象——于是我们看见一个肆意妄为得有些可恶的中国近代状师。一如周星驰许多角色,陈梦吉一样贪财,好色,狡黠,一样有着莫名其妙的神经质。似乎自从《算死草》之后,我们就再也没有看到过星爷从头到尾笑得喜气洋洋的脸了。
把一帮衣裳褴褛的乞丐作弄得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之后,陈梦吉敬重洪大哥是条“荡气回肠”的汉子,自认“契弟”,他说现在香港九龙落入西人之手国难当前我们应当抛弃私人恩怨……“得饶人处~~且饶人,”他对何欢言传身教道:“学到O野未?”本应该很热泪盈眶的一个场面,偏偏因为是周星星,这番意味深长的话竟也带上了几许戏谑的味道,听起来感动得想笑。毕竟周星驰,再经典的画面也经不住此人丧心病狂的解构颠覆——你看他一转身就嚷嚷“仲唔请我去跳舞?!”
还是周星驰,才能将恃才傲物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费煞心机设计出隔水“嘴”水莲花的机关,与其说是出于是为水莲花的美色所动不如说是为满足自己“当今世上窍王之王舍我其谁”的虚荣心理,你可以骂他空虚无聊,但“天气闷热,生活又枯燥”是事实。“搞少少把戏来调剂一下唔得咩?”当然可以。面对众人的质问,我们可爱的周星星在饭桌上理直气壮得把脸仰得高高的,嘴上还不住说“怕乜讲吖怕乜讲……”俨然一名做错事的孩子,自知理亏却还要死逞面子。喜欢极了这个镜头。其实《算》里,这样温馨得意的段子比比皆是,一不留神就触动神经。没什么比木饭桌,架子床,门槛,院子这些更亲切更生活的了。陈梦吉一口令人啼笑皆非的英文,能不能让你心里幽幽泛起几丝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亲情的暖意?当听到陈梦吉说“香港这个殖民地方不是人住的是西人住的”时候,我发觉中国人真是最可爱的一个民族。
但这个陈梦吉也实在是过分。他伤透了那个爱慕自己出众才华的女子的心;他与妻子闹着不温不火的别扭;连傻乎乎的徒弟也忍不住对他大打出手,最后离他而去。对于这样一个男人,你骂不骂他活该?
半夜从噩梦中惊醒,苦涩地问老婆自己是否如人所说般的冷血自私。
“我很孤独用英文怎样讲?”
“I LOVE YOU。”
周星驰扑在莫文蔚身上开始歇斯底里地一遍又一遍地喊“I LOVE YOU!I LOVE YOU!……”他带着哭腔的声音被棉被压得有些扭曲。哭喊着“我爱你”的这个人怎么也会这么的脆弱,这样的哀伤在这样的夜里蔓延凄离无以复加。原来一直以来自己身边的人是孤独的。他调皮捣蛋惹事生非把四周“调剂”得热热闹闹,原来只是害怕孤独。他穿上你送给他的衣服,本来很好奇地想知道外面的世界,听到你一本正经的纠正他蹙脚的英文之后脸色忽地就变了。你们开始象客人般寒暄,互相礼让,客气得叫人瞠目,眼神却在刻意回避对方。
我真不知道周星驰是想我们笑还是要我们哭。当周围看客发出的轻轻轰笑漾开,我却鼻子酸酸,眼角湿润。很想也象他那样抱个人哭个撕心裂肺的。也许只有真正孤独的人,才会对着这这样的“烂片”流泪,缘于一种不言而喻的共鸣。喜欢周星驰,就是喜欢心里总有些感觉与他有意无意地相逢碰撞。会心一笑也好,黯然伤神也好,无可奈何也罢,总归为有个投契的“朋友”可以稍稍奢侈一下而欣慰不已。
直到何欢被陷锒铛入狱,陈梦吉的真性情才逐渐显露——看到最后,你会发现他是那样的可爱又可敬,同时你会明白为什么星爷塑造的角色总是那样令人难忘。
《算死草》是周星驰的最后一部古装官司片。对比前面两部对簿公堂的唇枪舌战中将口舌功夫发挥到了极致的精彩《算死草》无疑逊色许多。但值得一提的是周更加成熟的演绎手法,还是让人倍感新鲜。我印象很深的是他在法庭上陈述他的推测时的一个冷笑,清醒睿智傲然凛冽,经过零下三十度低温冷藏处理,一般人是绝笑不出这个境界的。
解冻的,当然就是片中夫妻二人的脉脉温情了。“在你面前,我又能厉害到哪里去啊?”当老婆有些羞怯地笑着说出这些时,老公终于笑了。是一个戏剧性很强的笑,象以前老套的粤语残片,表示她这样讲话他喜欢听。哈哈。我们终于明白的这个家伙的心事了:原来在这个到过英国留学,“英文讲得O邦O邦声”的老婆还是很崇拜我的啊,还是没有我就不行的啊。说到底,他对她冷漠原来是怕自己的妻子见了世面看自己不起呢。于是冰山就此开始融化……二人也重归于好。记得吕忍结案陈词之后蓦地发现丈夫神出鬼没地出现后夫妻执手相看“泪”眼:“看,盲的都被你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呢!”不料此公不解风情举手道:“对不起,我眼患复发,流脓啊,要求退庭。”虽然又被弯了一下,大笑之余还是觉得温情至极。有时候很好玩,看见周星驰故意“矫情”比看见某些电影“真情流露”还要动容,可能是偏心?
这个片子特别的还有它的时代背景。有一场夫妻二人私下嘀咕的戏大快人心。“口口声声大英帝国,香港是我们的,是要还的!……”还是那种孩子般的语气,听了却不禁暗自喝彩:好一个“要还的”!!看到这里你们有没有鼓起掌来?我们有!!
一部非常中国的电影,摄于1997,很不错。
片中何欢与水姑娘之间纯纯的感情也挺清新可人的。喜欢那首“心肝宝贝”,很童谣的感觉。
无论外界对《算死草》评价有多不堪,我对它始终情有独钟。
[转帖] 主帖气死人, 回帖很解气
主帖: 从中兴到末路 - 香港电影业的衰亡之路
看完《功夫》,随着人流步出影院的时候,抬头又看到了这个被称为“星爷”的小个子男人。从三楼一直垂到二楼的巨幅海报上,他一袭白衣,左手掌,右手拳,平蹲马步,俨然功夫大师李小龙再世重生的样子。只不过李小龙总是以短背心黑裤子的姿式出场,以展示他那斧凿刀刻般的肌肉线条。回想《猛龙过江》中痛扁洋鬼子和东洋武士的神勇,再回想李小龙在银幕上将日本人揍得鼻青脸肿而他们的同胞却起立鼓掌并高呼“武之圣者”的时候,再回想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宣传自己的徒手格斗技术的吹嘘:“即便是李小龙再世,也无法抵御我们”。这位以霸悍的风格开创写实主义武打片的香港影人曾经留给这个世界多么强烈的阴影啊,以至于他使用的二节棍也被美国警方列入了被严厉查禁的七种凶器之一,孰不知那些二节棍的爱好者经常将自己的脑袋打起大包呢?可海报上的这个小个子男人想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武打加特技还是怀旧兼煸情?或者仅仅是经典镜头的翻版与抄袭?当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东西汇集在一块向观众蜂拥而来让你目不暇接眼花缭乱时,除了似曾相识以外,我即没有激动不已,也没有狂笑不止。剧场内灯光亮起的时候,溜到嘴边的就两个字:完了?!当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才意识到那不仅仅是对一部影片、一个导演、一个学员的感叹,更多的是对整个香港电影业的失望与感喟。
怏怏不乐地回到宿舍,正巧有几个同学在电脑上观看《防弹武僧》,端详着发哥那张布满沧桑的脸,心里默默地记起他的一句经典台词:我们都老了,这已经不是我们的江湖了。说这句话的发哥,身体已经发福,已经坐在赌桌前微笑着玩他空空妙手的绝技了。这个身材高大的男人,英俊、潇洒,在身材普遍矮小的香港男演员中鹤立鸡群,风衣、墨镜、枪,是他在影片中出现的标准行头。他在他的世界里挥洒自如,当庄严肃穆的教堂风琴响起,大群的白鸽在烛光里拍响翅膀,他从容地扣扳机,枪口烈焰喷射,弹丸呼啸而出,那些狂呼着蜂拥而上的江湖马仔纷纷倒地,暴力与血腥就隐退到了幕后,美与崇高竟然会在黑社会火并中冉冉升起。当小马脸上浮着令女人无法抗拒的微笑,一手轻抚着舞女的臀部,另一只手却敏捷冷静地把一把把手枪藏入花盆中时,他的眼中闪烁鹰一样冷酷的光芒;当他用枪支撑着中枪的腿在廊道里拖行时,他轻轻地啐出了那根嚼了许久的火柴杆;当他再次翻手披上那袭弹洞斑斑的风衣时,一个英雄诞生了,在李小龙之后沉寂了许久的香港电影业再次创造了自己的英雄。在李小龙的写实主义武打以外,香港拥有另一种值得骄傲的片种:黑帮暴力,拳脚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已经是枪、风衣和墨镜席卷天下的时刻了。在此基础上,香港也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种电影文化品格:暴力美学,一种仅仅能够在吴宇森和周润发携手的影片中看到的风格,完全不同于后来使用西瓜刀和铁链互相对斫的黑帮写实主义。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黑帮浪漫主义,一种上升到纯粹的暴力的美,一种良心未泯的正义颂歌。周润发就如同中国古代的游侠或者欧洲中世纪的骑士一样,单枪匹马地向那个越来越坠落的江湖挑战。在这一点上,吴宇森就如同《英雄本色》中的小马一样执著,他迷醉于那些枪口烈焰与风衣飘洒的慢镜头中,丝毫不顾忌观众对于距离密集子弹射击中人物能否生存的真实性的疑虑,只专注于小马挥手出枪那一瞬间动作的完美程度。他决不在意在身中四五枪以后能否还有重新站立起来的力量,而只专注于小马将领带往胳膊上一勒时脸上显现的痛苦表情。我们可以说吴宇森创造了周润发;同样也可以说周润发创造了吴宇森。在好莱坞发展以后,吴宇森选择了约翰、屈伏塔作为周润发的继承者,可能是由于屈伏塔的脸上可能有着与周润发同样神秘复杂的面部表情,然而在《断箭》和是《变脸》中我们仅仅看到的是一个更加技术化的吴宇森,那种浸透着东方神韵的暴力美学已经消失得无影无综。后来取而代之的尼古拉斯、岂奇虽然是演技出众的奥斯卡影帝,然而在吴宇森执导的影片中,更像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西部枪手,只不过手中换了一对铸造精美的自动手枪而已。失去周润发的吴宇森,虽依然高山流水但却难觅知音,暴力美学如同逝去的黄鹤一样成为绝响。
周润发与吴宇森转向好莱坞发展以后,香港电影就如同抽去了支柱的大厦。即便有再多的资金支撑和再精良的剧本,然而缺乏第一流的导演和第一流的学员,却再也难以打造不朽的精品。在后周润发时代的诸多男演员中,虽然不乏侥侥者,然而身上不约而同地缺乏一种王者的尊贵之气。挑大梁的几个演员,刘德华有外形却无演技,梁韩伟有演技却无形,周星驰的表现更像是一个插科打诨的白鼻子小丑,虽然已经被人尊为“星爷”,却始终不脱其轻佻,观众有对其的亲近,但却难有钦敬。后周时代的香港电影界,当家花旦虽丛出不穷,然而当家小生却始终踪影难觅。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剧场的锣鼓即便再喧天盖地,然而缺乏了当家小生的剧团却只能小打小闹,再也难以搬演堂堂之阵。以周星驰为主打的香港影业,在后周时代始终显得捉襟见肘。周星驰的戏路纯以搞笑为主,在《大话西游》之后再也难见新意。对比之下,周润发当年的招牌虽是枪和赌,然而除去二者以外,他在爱情片与搞笑片上,均有不俗表现,而周星驰的戏路却再也难以拓宽。《功夫》在极佳的票房收入后面,隐藏的却是巨大的危机。整部影片没有任何新意,纯粹以各种影片的桥断接合而成,比如场景的设置来自《七十二家房客》,马路追逐来自金、凯瑞的《变像怪杰》、与火云邪神的打斗来自《黑客帝国》。桥断的结合虽然可以创造出一定的笑料,然而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对好莱坞电影《低俗小说》创意的一种抄袭,这完全不同于《大话西游》那种解构经典文本的智慧。当收租婆在汽车里叼着烟卷对着斧头帮老大模仿李小龙捏紧拳头时,我却没有产生丝毫笑意,给我的却是一种胃部翻江倒海的感觉。我很怀疑这个将李小龙奉为精神导师的小个子男人是不是真正理解了李小龙功夫电影的精神?大约李小龙在他的脑海中大约是象《如来神掌》一样的漫画而已了。
追捧周润发的时代不一定是深刻的,但至少是健康的。追捧周星驰的时代,即使不说是病态的,至少也是弱智的。 而从周润发到周星驰,香港电影走的路大约就如同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不过是从中兴到末路罢了。
再转回帖:
香港电影是正在衰落, 但要说衰落的原因是周润发吴宇森出走好莱坞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香港电影之所以衰落,只是应验了最基本的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整个香港特区都已从繁荣的顶峰跌落,本已深受盗版危害的电影业自然也成了重灾区.
周润发是好演员,也很有预见性,95年就已经部署跳槽好莱坞,陆续主演了好几部西片.离开了香港的发哥就象虎落平阳,再没办法重现他在港片中的潇洒. 论片酬自然是大翻番,但论其在西片中的表现,差可比拟港片目前惨不忍睹的现状。 其实要按楼主的思路,也可再写一篇: '从小马哥到防弹武僧,周润发在走什么样的路'
关于周润发和周星弛,还有个挺有意思的对照:周润发在好莱坞混了有快十年了,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地位,但从没见他往香港引入好莱坞的经验技术和资金;贵为最受港人爱戴的巨星,目睹香港电影业惨状,十年来也没出演助演一部港片来救市,尽管他常住在香港。 反观周星驰,虽一直在本土发展, 但这些年来一直求新求变力求打开港片的国际市场, 终于成功引入美国投资1.5亿港币开拍港片。 最难得的周作为监制导演, 台前幕后精英包括电脑特效全部用港人班底, 用老美的钱但仍保持影片地道的华人风骨。 结果是叫好叫座,大大激励了香港同业及国外投资者的信心。 ‘功夫’的成功运作模式,相信会对往后几年香港电影业的发展路向起到重要的影响。
香港电影从昌盛到衰落,每个香港电影人都面临考验和抉择。 危难来临之际,昔日影坛大英雄跑得比谁都快,管他说英语还是说中文,明哲保身最重要; ‘白鼻子小丑’则不离不弃艰苦搏杀,成了港片危难期的救世主。 当白鼻子小丑们把影市重新烧暖,以至港片重新付得起大英雄们已经换成美圆标准的片酬时,英雄们就会重返港片, 这不,李连杰已经回来了,吴宇森和发哥的赤壁也放出风声了。 可以预期,他们又会在屏幕上大展其英雄本色。 只是, 这样的英雄, 本色吗?
英雄,靠的就是身材高大/风衣墨镜的外包装? 搞笑,就一定是白鼻子小丑? 古人说,唯大英雄能本色, 当我们的目光透过那些外在包装光环直捣本色, 或许楼主抹段那句话该重新组合一下: 追捧周润发的时代好象是健康的,其实是弱智的; 追捧周星驰的时代,似乎是疯狂的,但骨子里是深刻的。
end
more回帖
爱不只一种
爱的人要宽容
不要贬低别人的爱
这些是我经过很多时间学来的东西
二周和哥哥我都喜欢
他们都堪称经典的男人。。。虽然类型不同
作者: 枕头难如其人
发哥挺不错的. 但借发哥之名踩星星就可恶了.
其实与发哥无关. NOTHING PERSONAL
作者: 妙龄乳鸽
做人不要太过分!老是捧一个踩一个!很恶心!
作者: 紫_梦儿
是铁手吧?还是仙驴?
习惯--无论男女爱搭人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