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毛泽东年谱》看长津湖战役(第二部分) -- 回车

共:💬42 🌺89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从《毛泽东年谱》看长津湖战役(第二部分) -- 有补充

9月15日,美军仁川登陆。

美军为什么选择仁川登陆?

此时朝鲜人民军的主力正全力围攻釜山包围圈中的美军和韩军。

麦克阿瑟就是赌朝鲜人民军的后方空虚。

更重要的是,仁川距汉城咫尺之遥。

一旦成功登陆仁川,便可迅速夺取汉城,不仅使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还能切断其补给。

点看全图

麦克阿瑟认为,“战争的历史证明,一支军队的溃败,十有八九是因为它的补给线被切断。我们正是力争如此。”

麦克阿瑟赌赢了。

朝鲜人民军守卫仁川港的滩头部队不到一个营,美军陆战队几乎以零伤亡的代价冲上了滩头。

美军仁川登陆之后,十来天便拿下汉城,朝鲜人民军实行战略退却,向北夺路狂奔。

10月5日,上午,让邓小平去北京饭店接彭德怀到中南海,谈中国出兵援朝问题。

毛泽东问:你看,出兵援朝谁挂帅合适?

彭德怀反问:中央不是已决定派林彪同志去吗?

毛泽东谈了林彪的情况后说:我们的意见,这担子,还得你来挑,你思想上没有这个准备吧?

彭德怀表示:我服从中央的决定。

下午,在中南海颐年堂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决定由彭德怀率志愿军入朝作战。

遥想15年前,毛主席就写词赞曰“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可为什么彭总居然是排在粟裕、林彪之后的第三位出征挂帅人选?

当时三人在中央军委的任职分别是,彭总为军委副主席,林彪为军委委员,粟裕为军委副总参谋长。

军委副主席除了彭总外,还有朱老总、周总理和刘少奇。

大概可以这么理解,粟裕是军委委员以下的理想人选,林彪是军委委员中的胜任人选,而彭总则是军委副主席中的唯一人选。

在粟裕、林彪均不能到任的情况下,所以,毛主席才对彭总说:这担子,还得你来挑。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为了出征胜利,毛主席是把压箱底的统帅搬了出来。

10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美国人后来总是很费劲地为越过三八线找借口,其实都是鬼扯,只不过当年尚未发明出“大规模杀伤武器”之类的“洗衣粉”来。

美国人之所以将我们的警告扔在一边,很简单,就是狂傲。

我就越线,你能咋地。

10月12日,致电陈毅:“请令宋时轮兵团提前北上,直开东北,何时能开动请告。

同日,阅周恩来与斯大林会谈的电报,电报说,苏联空军尚未准备好,须待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后才能出动支援。

同日,致电饶漱石、陈毅:“宋时轮兵团仍在原地整训。”

周恩来与林彪此时正在苏联与斯大林商谈军事援助的事情,包括请求苏联出动飞机。

从红军时期开始,我军就吃够了飞机的苦头,毛主席自然深知制空权的厉害。

估计毛主席在看了周总理的电报后,心凉半截,一下变得犹豫起来,以致朝令夕改。

但是,对九兵团来说,这种朝令夕改才刚刚开始。

10月14日凌晨一点致电陈毅:“宋兵团后尾部队全部离开上海、常熟地区是可以的,宋兵团仍照前定计划在泰安、曲阜区域集结整训一时期待命开东北。”

同日,致电周恩来,通报入朝作战方针和部署,“为着准备在11月内在敌进攻德川区域时打一个胜仗,我们决定还是出发26万人(12个步兵师,3个炮兵师)均开进为好。在工事已经修好,敌又固守平壤、元山不敢来攻的情况下,再将军队的一半左右开回中国境内练兵就粮,打打仗时再去。”

在短暂的犹疑之后,毛主席展现了伟大的决断力,没有被动地等苏联人的飞机,而是决定9兵团继续北上待命,志愿军按计划出征。

作为领袖,无时无刻不处在决断之中。

犹疑不定的人常常左顾右盼。

左顾右盼的实质是相信外部条件是决定性因素。

而毛主席相信内因才是根本,没有苏联人的飞机难道就不能出兵了?

但并不是说毛主席就不考虑外部条件,不在意苏联人的飞机。

在苏联人的飞机未来之前,对于志愿军进入朝鲜之后,毛主席的设想是先打防御战,利用工事化解美军的空中优势,甚至我军可以轮替作战防御。

为什么要轮替?毛主席的考虑是回国练兵就粮。

毛主席已经预见到部队在朝鲜会找不到吃的,要全靠从国内运往前线,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后勤补给线难以保障,必须尽可能减少一线部队的部署数量。

常常有人质疑长津湖战役发起时,作为预备队的26军部署离前线过远,实际情况是20军、27军两个军在长津湖地区的后勤补给都异常困难,再上去一个军,根本没法想象。

饥寒交迫,饥在寒前,肚里没食,穿得再暖,也无济于事。

10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意见后说:“现在敌人已围攻平壤,再过几天敌人就进到鸭绿江了。我们无论有天大的困难,志愿军渡江援朝不能再变,时间也不能再推迟,仍按原计划渡江。”

会议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按预定计划于19日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同日,“联合国军”占领平壤。

毛主席会上还在说美军正围攻平壤,散了会,美军就占领了平壤。

美军的推进速度无比迅猛。

如果为了苏联人的飞机,等上2个月,美军则早已打到鸭绿江,那时再动手,面临的形势会完全不同。

10月21日,鉴于志愿军渡江后,美军和南朝鲜军迅速大举北进,直向中朝边境逼近,毛泽东决定放弃原定先组织防御的计划,改取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方针。

计划大概永远赶不上变化。

只有对美军来个迎头痛击。

10月23日,致电陈毅:“(一)请宋时轮同志即来北京。(二)宋兵团从速进行政治动员和军事训练,并准备先开一个军去东北。”

毛主席对宋时轮面授机宜,相当于把宋时轮当作一个方面部队的指挥者。

10月27日,致电彭德怀并告高岗,“宋时轮已来京面谈,九兵团定11月1日起车运梅河口地区整训,前线如有战略上急需可以调用,如无此种急需则不轻易调用。”

梅河口在沈阳东北方向,到鸭绿江的距离与到沈阳差不多。

毛主席对彭总的交代有两点,一是9兵团为战略预备队;二是彭总可以调用。

10月29日,早晨6点,致电彭德怀、高岗:“东面伪首、伪三及美七师由咸兴向北进攻的可能性极大,必须使用宋时轮主力于该方面有把握,否则于全局不利。请你们考虑第27军11月1日由泰安直开辑安或满浦,直上前线外,余两个军是否接着开通化、辑安地区休整待命,以备必要时使用,盼复。”

毛主席判断美军会从东线北上,如果不加防御,东线美军直抵鸭绿江后会切断我军西线后路。

点看全图

于是征求彭总意见,是否改变10月27日的计划,即9兵团11月1日到梅河口变为9兵团27军该日直接由山东开赴前线,其余两个军开赴边境待命。

辑安现名集安,紧挨着鸭绿江,对面不远就是金日成的临时首都江津。

10月31日,上午10点,致电宋时轮、陶勇,并告陈毅、饶漱石、张震,彭德怀、邓华,高岗、贺晋年:

“(一)九兵团全部着于11月1日先开一个军,其余两个军接着开动,不要间断。

(二)该兵团到后受志司指挥,以寻找各个歼灭南朝鲜首都师、第三师、美军第七师及陆战队第一师等四个师为目标、该敌现位于城津、咸兴、元山及以北一带地区,有分路向临江、辑安方向进攻模样。

(三)兵站事务须自设机构办理。”

与彭总商定后,命令9兵团11月1日由山东直接开赴朝鲜。

9兵团到朝鲜后受彭总指挥,承担东线作战任务。

但是兵站事务9兵团自己解决。

这不能不说是个问题。

抗美援朝胜利后,彭总说要感谢高岗和洪学智,高岗是东北负责人,洪学智是志愿军副司令,后来还是志愿军后勤司令,以这二人的位置领导后勤工作,自然要比一个兵团管后勤要强很多。

陶勇后来和26军在后面征调物资就遇到很多困难。

这个问题也就导致11月21日,毛主席还让周总理问高岗,9兵团要的棉帽、棉鞋、棉手套、棉大衣送到前线没有。

11月1日,审阅修改中央军委致宋时轮、陶勇并彭德怀、邓华,高岗、贺晋年等电。“以宋兵团为第二线兵团,决定改变集结地区于沈阳及其周围,以便今后机动使用。”

可能是认为大军直接开赴朝鲜战场不妥,毛主席又推翻了前次命令,让9兵团在沈阳附近集结。

11月2日,晚上7点,复电彭德怀、邓华并告高岗:“宋、陶先头27军主力(两个师及军部)照你们意见开辑安,其一个师则依高岗同志建议开朔州从正面对付大安洞之敌,保障后方交通线,俟任务完成后再开辑安归队。”

此时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激战正酣。

点看全图

为保护西线的侧翼安全,彭总让42军顶在东线。

可能是担心42军扛不住,彭总要求9兵团27军在辑安待命,随时支援。

高岗又要求派一个师开赴朔州,保障后方交通线。

朔州在辑安的西南方向,距辑安约130公里。

11月3日,下午三点,复电彭德怀、高岗并告宋时轮、陶勇:“(一)同意彭建议27军使用于新义州东北方向;(二)九兵团其余两个军应位于沈阳附近休整待机。”

仅隔一天,彭总的意见又变了,要求27军到新义州。

新义州距离辑安约180公里。

可以想见,这段时间9兵团司令宋时轮的头一定很大。

不断改变任务和集结地点,对于15万大军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传达命令的时间都来不及。

11月5日,凌晨一点,复电彭德怀并告高岗:“德川方面甚为重要,我军必须在元山、顺川铁路线以北区域创造一个战场,在该区域消耗敌人兵力,把问题摆在元山、平壤线的正面,而以德川、球场、宁边以北以西区域为后方,对长期作战方为有利、目前是否能办到这一点请以情况酌定。”

同日,晚上10点,就第九兵团的作战任务和指挥问题,复电彭德怀、邓华并告宋时轮、陶勇及高岗:“江界、长津方向应确定由宋兵团全力担任,以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为方针、尔后该兵团即由你处直接指挥,我们不遥制。九兵团之一个军应直开江界并速去长津。”

同日,阅聂荣臻11月4日关于第九兵团行动问题的报告。批示李涛:“即以20军开辑安、江界待命、宋时轮应去江界指挥。27军暂在现地待命(南市洞、安东一带)、26军即兵团部在抚顺一带休整。”

这一天,第一次战役结束。

毛主席也理清了战略思路,即将战场推到平壤元山一线,将德川球场宁边一线的以北以西地区作为志愿军大后方,以利长期与美军作战。

但是对于9兵团的使用,一方面要求其全力承担东线方向,按理说应该往东线集中;

可另一方面三个军却分散在三处,尤其是27军、26军的集结地距离长津地区路途遥远。

点看全图

很可能还是考虑便于部队分散就粮。

甚至不排除27军有做西线预备队的想法,因为在毛主席的战略思路中,西线是主攻方向。

11月7日。第九兵团三个军十二个师秘密入朝,担负东线作战任务。

9兵团的一个军按4个师加强配置。

大部队行动应该非常复杂。

即便按师为一个行动序列的话,加上军部和军直属部队,每个军就有6个行动序列。

所以,说是11月7日入朝,但实际全部进入朝鲜境内,时间拖得很长。

20军由辑安、临江入朝,12日全部进入朝鲜;

27军、26军由临江入朝,27军是18日,26军是22日才全部进入朝鲜。

回顾9兵团前一周来接到的各种命令,可以说,9兵团的将士们不是在火车站,就是在火车上。

很多部队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内一直处于频繁的调动中。

如果当时,就按毛主席10月27日的电令,9兵团全部“11月1日起车运梅河口地区整训”,然后不做任何变动,准备可能会好很多。

20军早几天入朝,在战役发起前,就能全部穿插到位,将美军分割包围。

点看全图

而作为攻击部队的27军,晚了几天入朝,却让宋时轮将进攻日期推迟了一天,从计划26日发起变为27日,就是因为攻击部队没到位。

这一天在东线阻击美军北上的42军后撤。

彭总打算将美军引入长津湖地区,利用长津湖的独特地形,对美军分割包围歼灭。

11月9日,复电彭德怀、邓华并告高岗:“争取在本月内至12月初的一个月东西两线各打一二个仗,共歼敌七八个团,将战线推进至平壤、元山间铁路线区域,我军就在根本上胜利了。请高、贺用一切可能方法保证东西两线粮弹被服(保障御寒)之供给。”

西线是志愿军主攻方向,后勤保障资源可能会有倾斜。

加上西线的志愿军入朝时间又相对较早,经过第一次战役之后,后勤补给线初步形成,以及地域环境的优势,包括当地朝鲜民众的支前等,都不是东线所具有的。

所以,粮弹被服供给最困难的在东线。

11月12日,致电彭德怀、邓华:“美军陆战第一师战斗力据说是美军中最强的,我军以四个师围歼其两个团,似乎还不够,应有一个至两个师做预备队,九兵团的26军应靠近前线。作战准备必须充分,战役指挥必须是精心组织的,请不断指导宋、陶完成任务。”

在前线的后勤补给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增加前线的兵力部署对实际作战可能起不到很大效果。

尽管,后来在战役过程中,9兵团的一些战士在断粮几天的情况下,还能对美军发起进攻。

但这种突破人类生理极限的状况,只能是少数,否则怎么会让美陆战一师逃出生天。

11月21日,批阅彭德怀、邓华11月5日关于志愿军作战十天的情况给中央军委和东北军区司令部的电报,并送周恩来:“请电话询高岗,对宋兵团所要求的棉帽、棉鞋、棉手套、棉大衣,是否已在前线,送到什么程度?”

不是高岗不努力。

长津湖地区冰雪连天,加之“山高路滑,咫尺天涯,人烟稀少”,实在是物资运不上啊。

而且别说后勤,各部队入朝之后向作战区域行军都异常艰苦,几乎天天都是爬雪山。

也许此时,毛主席已经预感到9兵团会遇到各种问题,但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

第二部分的小结

从美军仁川登陆到长津湖战役发起的这一段时间,大概有这么几点可以总结一下:

(一)在苏联飞机未能助战的情况下,毛主席按计划果断出兵,并通过第一次战役,暂缓了美军的进攻势头;

(二)毛主席准确地预判了美军东西两线的进攻意图,作出针对性部署,9兵团的作战任务得以明确;

(三)毛主席关于志愿军入朝以后的战略构想初步形成;

(四)尽管9兵团的作战任务明确,但9兵团的指挥体系似乎存在问题,导致毛主席要不断予以协调,也给长津湖战役的准备造成了影响。

通宝推:伯威,常挨揍,北庄,史文恭,朴石,青青的蓝,梓童,红十月,天涯无,尚儒,唐家山,尖石,醉寺,天马行空,桥上,阴霾信仰,伏波将军,西安笨老虎,瓷航惊涛,大眼,盲人摸象,曲道自然,独草,潜望镜,燕人,曾自洲,起于青萍之末,非鱼,diamond,四十千,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尴尬,动图动不了 -- 补充帖
见前补充 4669084
家园 战争初期,形势险恶

太祖对战局也常常拿不定主意。

从战略上说,东线处守势。但是单纯的防御是抗不住美军的狂轰滥炸,42军已经证明,这样不行。

9兵团以攻为守,在战略上是成功的。歼敌数量是次要的。

尤其在战役的末尾,9兵团以最后的力量,仍然不停攻击,结果将美军吓得撤出咸兴港。

如果美军反扑,9兵团没有能力再挡住陆战一师。或者,陆战一师在咸兴港做出砥平里式的防守,9兵团无力拿下。

历史没有如果。

9兵团的将士非常伟大!!

通宝推:kekepei,唐家山,燕人,独草,呆头呆脑,
家园 九兵团将士的一息尚存就攻击不止的精神

彻底摧毁了美军的战斗意志,他们后来实际是被吓跑的,实际上九兵团后来的实力已经不足以打败美军了,兵力基本对等,物质力量对手强太多。

通宝推:唐家山,呆头呆脑,
家园 主席:极困难、完成巨大的战略任务、极为怀念

关于志愿军兵力使用的意见(一九五○年十二月十七日)

彭并告高及告宋陶:

  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条件之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由于气候寒冷、给养缺乏及战斗激烈,减员 达四万人之多,中央对此极为怀念。为了恢复元气,养精蓄 锐,以利再战,提议该兵团在当前作战完全结束后整个开回 东北,补充新兵,休整两个月至三个月,然后再开朝鲜作战。 在此期间内,即由西线六个军,配合朝鲜人民军,在南朝鲜 作战。每一战役,以歼灭美李军一万人左右至多两万 人为目标,兵力似已够用。因为在南朝鲜作战,补给线甚长, 好打的战役机会,须经过精心选择和充分准备才能获得,太 多的兵力也用不着。只有在进行最后决战的时机,才需要增 加大的兵力。如果在两三个月内有使用更多兵力的机会,亦 可照高岗同志提议,考虑将杨得志兵团使用上去。但 杨兵团亦须加强装备,补充人员(该兵团十一万人,能作战 者约九万人)。如使用该兵团,亦以在明年一月下旬或二月 开动为适宜。你们意见如何,盼告。

  毛泽东

  十二月十七日

  根据中央档案馆保存的原件刊印。

通宝推:唐家山,
家园 抗美援朝真是从头到尾的伟大

伟大的统帅,伟大的决策,伟大的战士,伟大的奋斗,伟大的精神。

现实版的后羿射日,人定胜天,中华文明 2.0 版于此升华成形。

所以当老北洋萨镇冰听到志愿军占领汉城,忍不住奋笔疾书,师入三韩大有声,海东形势一番新,美军数败终难振,华裔方兴孰敢轻。我猜他是泪流满面的。

通宝推:钱六,empire2007,尚儒,青青的蓝,衣香楚楚,老调重弹,金台夕照,唐家山,尖石,方平,独立寒秋HK,呆头呆脑,回车,盲人摸象,陈王奋起,ccceee,
家园 最高统帅仍然要为具体的军事部署殚精竭虑

公平地说,抗日战争初期,老蒋也是这样,可是,他的目标大部分都没有达到。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也还是不时有出色的见解,但是,昏招也不少,所以他的部下对他很多具体的干预并不服气。

毛主席本人是文人,但他极善于学习,在红军时代,短短几年,就练出超强的判断力,几个关键时刻,他比彭总看得更准。抗战时期,他的坚持是发展壮大自己,而不是图一时之快,事实证明因此有了TG争夺天下的本钱。解放战争时尽管被林粟顶回了几个命令,但全局指导清晰准确,甚至今天回看,也几乎每一步棋都接近满分,部下无不敬仰。

叶帅多年后一谈到主席就老泪纵横,光从军事上讲,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是再清楚不过的。

一手小牌,妙算加果断,对手一旦出错马上牢牢抓住,就是天才吧。

通宝推:冬晓,老调重弹,唐家山,
家园 为兄台名副其实的赞誉补充几条主席在美苏夹缝中腾挪制胜的时间线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访苏第一天会谈就直奔主题,讨论签订新的中苏条约,他对拿回中长铁路和旅大港信心满满,用他的话说是条约要“既好看又好吃”,但斯大林突然抛出雅尔塔协定作为理由给顶了回去,说“哪怕改动一款,都可能给美国和英国提出修改条约中的涉及千岛群岛、南库页岛等等条款的问题提供法律上的借口”。

然后就一直把毛泽东晾在一边。

数次提出讨论无果,12月24日后,主席开始神隐。

美国人为了争取中国作为围堵苏联的一环,完全不计较在华损失,并且入局表态,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美新闻俱乐部发表题为《中国的危机》的演讲,除了指责“苏联占据中国北部的四个区域”外,公开称国民党不是在战场上被打倒的,而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赤裸裸要拉拢新中国。并且生怕中国听不懂,把朝鲜半岛也作为价码抛出来吸引中国,声称远东防御圈不包括朝鲜半岛和台湾。

苏联反应激烈。斯大林要毛泽东发表一个官方声明反驳,据师哲的回忆,毛泽东故意只让胡乔木以新闻署长的名义发表一个非官方的与记者谈话来应付。声明见报后,斯大林莫洛托夫都非常生气,把毛泽东找去责问,说这种私人性质的谈话“一文不值”。毛泽东却不予理睬,甚至要师哲收回为缓和僵持紧张气氛而请斯大林去住所做客的话,“不请他”。

西方舆论对中苏关系现状议论纷纷,英国报纸甚至说毛被软禁了。迫于这一系列压力,斯大林最终被迫让步签订了新条约。中国土地上最后一个异国驻军及遗留的帝国主义影响彻底清除。

对于苏联,损失是巨大的,丢失了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唯一不冻港,苏联远东战略利益的支撑点,战略地位比现在的克里米亚还重要。

作为替代方案,朝鲜进入斯大林的考虑范围,由此一改此前勒令金日成不得进攻南朝鲜的态度,同意金日成的统一方案。

后面的事大家都清楚,不再赘述。

显然,出兵朝鲜,除了保家卫国打出战略缓冲带,主席有更深层次的考虑,事实上到最后不但得到了苏联的全方位援助,也嬴得了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敬佩,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在阵营的无私援助下迅速恢复元气并走上了跨越式工业化快车道。

谨此再次以层主的赞誉结尾:伟大的统帅,伟大的决策,伟大的战士,伟大的奋斗,伟大的精神。

通宝推:寒冷未必在冬天,红军迷,莫问前程,脑袋,报以琼琚,北庄,empire2007,梓童,老调重弹,红山,唐家山,尖石,陈王奋起,金台夕照,醉寺,燕人,崂山一道士,西安笨老虎,瓷航惊涛,起于青萍之末,盲人摸象,心有戚戚,
家园 哈哈!

正解,抗美援朝可归纳为:明拒美帝,暗送苏联。

家园 文明的2.0版应该也有个1.0版打底

或者说在对1.0版扬弃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

他既有儒家舍生取义的精神,也强调法家的纪律性和墨家的动手能力。

最近看《功勋》,李延年、张富清、申纪兰拍的真是好,有精神,讲纪律,动手能力特别强。

给黄晓明倒了胃口之后,都差点准备弃剧了,昨天又看了一下申纪兰,真被惊艳到了。

甚至觉得申纪兰应该翻译成普什图语送塔利班。

在旧中国,在老解放区,从女人不出院怎么后来得到彻底解放,这一段历史,以前真不知道TG咋办成的。

甚至以为就是搞宣传。

看了剧之后,发现真不是,居然是让妇女纺线换小米开始,妥妥的唯物主义做法。

纺线解决了前线部队的被服供给,换到小米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

地位一提高,解放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这点子咋想出来的,真的是令人佩服。

强烈安利《功勋》申纪兰。

通宝推:盲人摸象,红军迷,瓷航惊涛,唐家山,潜望镜,
家园 《申纪兰》拍到参加第一届人大就截止了。

这样,申纪兰的功勋也就截止在带领妇女参加劳动和男女同工同酬上,后来的文革中担任省妇联主任不离乡不脱产,改开后在实行包产到户的同时坚持集体经济之类的事迹都不敢拍了。就像现在电视上播样板戏,可以播反映建国前的《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被美帝逼急了的时候也会播播《奇袭白虎团》,但绝不会播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龙江颂》、《海港》。其实有什么好怕的呢?公知们前几年攻击申纪兰连续当选人大代表就说她是随政治风向倒的不倒翁,这部剧不应该给她辩诬吗?

通宝推:盲人摸象,寒冷未必在冬天,empire2007,潜望镜,
家园 主席从复杂纷乱的环境中

从哲学高度抓住事物本质的天赋和能力,不要说党内无人可比,就是放之全世界,恐怕也无人可比。

一般人看问题,主要是看表面,当前的短期因果;高手看问题,一般能不为事物的表象所惑,能够看到表面下面潜藏着的、影响食物发展的东西;而像主席看问题,他已经不止是不为表面所惑,还能看到事物的本源。打个形象的比喻,普通人看问题就像庸医看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发烧就给个退烧药,肚疼就给粒止疼药,只会缓解症状但不治病;好医生看病,就会研究发烧和肚疼的原因,发炎就给消炎药,肠胃不妥就开肠胃药,可以在一般意义上治病;圣手看病,就是要治病之未发,就像扁鹊见蔡桓公,病刚刚开始酝酿,扁鹊就看出了未来的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结果。不是从哲学意义上把握了事物变化的本质,是无法达到这种境界的。

通宝推:empire2007,衣香楚楚,
家园 你的结尾是我看主贴就想说的

不过没有你说的全面有气势。看了你的贴,加一个伟大的战略家吧。

家园 同意9兵团取得战略上的胜利

让那些嚷嚷志愿军美军战损比的去空喊吧。

家园 自甲午战争57年后重返汉城

得知志愿军进入汉城,当年参加了甲午战争的萨军门另有一诗更应景:

五十七载犹如梦,

举国沦亡缘汉城。

龙游浅水勿自弃,

终有扬眉吐气天。

甲午战后57年,在毛主席率领下,中国重新成为东北亚国际政治的推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