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讨论】好政策与坏政策 -- 从来
2013年,3年期满,是2016年。这没错吧?
李克强的发言,你引了是2015年。这也没错吧?
李克强是怎么知道,武汉2015年“看海”,2016年继续“看海”的?
既然李克强在2015年发言的时候,不会知道武汉2016年继续“看海”。
那么,武汉的官员紧张什么?
再说了,你看看,又是一份武汉媒体自己以“看海”来描述武汉内涝。
自己说得,领导说不得?
我真不明白,你到底在纠结什么?
你们武汉人自己的贴子,回应2013年的3年之约,发表于2016年6月。
跟你们讲个笑话:武汉投资130亿治排水,一天下15个东湖都不怕
就这种情况,领导说几句又怎么了?
难道老外搞政治都不斗争的?
就拿川普大统领来说吧,抗疫之前的表现,在美利坚历任总统中算得上优秀吧?结果被民主党作弊搞下去,更离谱的是被社交媒体“噤声”,堂堂灯塔国的总统连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权力都保不住。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斗争,美国人的《纸牌屋》,不也是斗来斗去?换句话说,一尊要不是抗疫成功,恐怕现在也是川普的下场吧?
发明了个“瞪眼班”,3小时一轮看监控。
老傅也是基层一步步上来的人,搞这一套不知道啥意思。
团团伙伙的规模不小啊。这背后的大领导,一个M应该是打不住。
再往上,简直不敢猜了,郭总的名单,一个个的应验了,就剩下最后一个了……
我只是回答你的疑问:“时间上对不上”。因为强总理2015年在国常会上讲的,就是针对当年几天前武汉出现的“看海”----这一点,武汉市委市政府心知肚明。
2015年强总理在国常会上讲了“看海”,2016年武汉再次看海,也说明武汉市当年确实没有改进。
之后,有关纪委来武汉水务部门调查,抓了人,判了刑。我认为这非常正确。
不存在纠结,论述事实而已。
16年工程才验收。
15年小强就算批评了武汉,也不可能知道工程的事。
你引的海外媒体,差了一年时间。
当然,不能全信。尤其是文件柜的话。
他们放料,无非是为了自己,或者奉国内某派系的命令,试图影响国内,真真假假,以假为多。但是呢,某些细节,即使是故意歪曲的解读,而细节本身,也有一点参考,就看看的人对国内相关体制的熟悉程度了。
文件柜跑路到美这么多年了,还能在中美之间反复横跳,可见当年的政法系统有多烂。康师傅的责任当然是第一,但是当年的总书记的姑息放纵,那个“九龙治水”模式,确实是遗患无穷,结果连自己身边的人都管不住,身边人的弟弟至今滞美,带走的那些文件,应该比文件柜真实多了,可想而知,对国家的危害有多大,那可是中办的文件。
司法部在傅政华去之前更烂。在胡温时代,出过《卢恩光从农民升迁到副部级》的荒唐事,连《官场现形记》都写不出的情节。
习总上台之后,把女部长处理了。
美国当然也有权斗。但是中美的权力结构和边界清晰度是不一样的。总体而言,美国权力边界的清晰度比中国高得多。例如,在美国,州的权力和联邦的权力是分得很清楚的;而在联邦和州各自层面,三权也是分得很清楚的。遇到权力边界,大家查法律,看谁越权了。换言之,美国的权力分界基本是静态的、书面确定的。
而中国的权力边界是很模糊的。我们不说大的,就说基层。基层常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X长大还是书记大”。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理论上这俩是平级的,但是常常又互相挂对方的副职,还常常要一起开会用“领导班子集体”的名义下指示。那当这两个领导观点不一致的时候,下级支持谁、听谁的就成了一个问题。上下级之间也是。比如,按道理,上级X长是可以更改下级业务处长的决定的,处长不能说“这是我的业务,你只能签字同意”。但是你如果老更改,那下级处长就会不干活了,他事事请示上级X长,烦得X长最后再授权给他。所以,中国的权力分界,是模糊的,动态的,需要在一次次的博弈中不断调整。通俗地说,是斗出来的。讲好听点呢,就叫“磨合”。
我以前一直没想清楚这个机理。直到方平说了,我才想明白。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逊色于“血酬定律”的成果。我打算管它叫“方平原理”,或者“方平-达雅原理”。就是政治不正确,不能公开发表。
另外,我这里不涉及中美那个更优越。中国的情况太复杂,搞得好的和搞不好的例子都很多。
也根本不敢信。
但是他开的名单就剩最后一个了吧?而且这人的外围已经扫清,这有点……
或者你简单提炼一下也行
90年代中期血汗工厂高速发展是真的,被剥削者是被逼的
虚报收入抢提留、好好企业整垮大下岗、三大产业化,就是李科长卸任总理前
[url=/article/4665617]方平。
发现个问题:我手机,引用和举报是邻居,刚刚如果不是多看一眼,就变成举报方平河友了。
不过觉得达雅这个“斗”总结得偏差挺大的。
还有好几个吧,柱子哥,八爷,铁帽子王......
才发现自己更深刻的理解了毛主席的那句"领袖不是自封的"
M。
江湖传闻说就等官宣了。
20不知道谁来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