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谈郎平教练这8年对中国女排的贡献 -- Swell

共:💬24 🌺11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谈谈郎平教练这8年对中国女排的贡献

从小就是看着中国女排的比赛长大的。当年8寸还是12寸的黑白电视机(可能比今天的IPAD还小的屏幕),整整一个门洞的人围着看,年幼的我既看不清,也看不懂。反倒是宋世雄老师的声音给我的印象更深。 “郎平,郎平扣球,郎平得分”。弄得我以为郎平就是排球。后来真正能看懂的时候再看到郎平已经是在“八佰伴”联队同中国队打球了。那个基本上是职业末年了,以地板为主了。说实话当时还是有几分失望的。郎导的执教还是看得很多的。五连冠之后拿得出手的成绩大部分是郎平和陈忠和的,特别是最为看重的奥运会冠军。

但是8年前的形势应该是最严峻了。陈忠和基本上沿袭着中国“高快结合”的思路,但是更加强调“以快变制高”。由于太成功以至于所有后继者都想复制这个思路。具体一点就是副攻上发掘下一个赵蕊蕊,接应上找下一个周苏红。可惜最后弄一个四不像。不但和世界强队落下一个身位,更糟糕的是连日韩都开始打不过,泰国都开始虎视眈眈。当时采访日本的二传,颇有不屑的说“中国的传球非常好判断,到位就打背飞,不到位就给王一梅”。这倒也没什么难猜的,球迷都看出来没道理专业的看不出来。

这么一个大坑郎导来接,说实话就是最乐观的球迷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把精气神提一提,不要输的太难看。争取把亚洲冠军夺回来应该就是比较乐观的了。但是郎导在这个位置上展示了作为世界最佳教练如何步步为营,带出冠军球队的历程。

中国队过去的特点是基本功扎实,特别是一传和防守是传统亚洲强队的安身立命之本。但是没了基层体校的输送,运动员往往身体素质不错,但基本功粗糙。过去教练非要坚持快变,但是没了一传快不出来。而郎平磨合一段时间后,果断放弃了过去的打法,千头万绪从拦网抓起。我其他的东西再差,你也得过了我的拦网才能得分吧。结果效果明显,不仅拦得好,连防也帮着带起来了。对方不敢打熟悉线路了,球的威力下降了,自然就有机会救起来了。第一个世界大赛就拿了亚军,队伍的士气就起来了。

当然这一步的成功也和中国出了一个罕见的天才朱婷有关。关于如何使用朱婷的声音很多,基本上大部分是建议加强进攻威力,只有郎导坚持要求其接一传,走全面路线。这个说实话作为球迷都没有看懂。明明有核武器在手,保姆接应一大把,浪费她接一传干什么?这不是放着靶子让对手打吗?但是这又证明了世界级教练和普通人的区别。郎导看到了朱婷身上的潜力。没了接一传的弱点,可以更久的呆在场上,而且可以更加丰富进攻的套路,从而使其威力更大。可以说不能接一传的朱婷是世界级,而能接一传的朱婷就是MVP。 同样关于其他新人的挑选和培养也是可圈可点。比如力排众议提拔的龚翔宇,现在成了唯一拿得出手的接应。

最后就是历次大赛之前的选人。这历来是中国女排的难题。无数的利益纠葛在一起,最后总是弄的一地鸡毛。郎导的做法,在我看来差不多是接近最好的。首先强调竞争。联赛打得好就给机会进集训队,进了集训队就给一些小赛的机会。还表现好就可以去争大赛替补。真的是不拘一格。所以队员里有大器晚成的,实现三级跳的,老队员回炉的。队员淘汰的很惨烈,但是很少有莫名其妙的。基本上是状态不行,或者和郎导的建队思路冲突(二传要高的,副攻要篮网好的...),总之是有一个明确的理由的。这八年真的基本没有看到过去那些撕来撕去的事情。

作为一名郎导的球迷觉得里约之后就退休是最完美的。但是作为唯一夺冠的集体项目。恐怕郎导能不能走已经不是排协,甚至体委能决定的了。下一个周期就确实很难了。身体不行了(手术休息了一年),精力也差了。过去郎导比赛叫暂停都非常准,往往比对手领先一步看出问题,但这个周期有点钝了。更何况队伍在老化,新人上不来(各种原因就不细说了),而队伍的锐气在丧失。开始患得患失。 可以说前面两个大赛就已经看出端倪了。而东京主力受伤,状态出的太晚,赛程太可恶就导致了这个结果。其实我觉得还是这些对手,把阿根廷放在第一个,俄罗斯放在第二个估计就出线了。但是王朝就是如此,总是在还没有准备好时登基,而又在万众瞩目是跌倒。体育比赛,总靠运气是不行的。

但即使这个失败,也丝毫不能影响郎导作为最优秀,最成功的女排教练的地位。她在90年代就提出的高大化,男子化的方向已然变成了现实。她帮助中国女排从自己的传统打法过渡到了更现代的打法。同时也没有丢掉对队员全面,细腻的要求。虽然冠军丢了,但这个队伍还可以帮助女排撑起下一个周期。女排的前途是光明的,强大的国力必然放映在体育的成绩上;但是道路似乎依然是曲折的,排协在市场还是专业体育的道路上犹豫不决,重女排轻男排,重成年轻青年必然导致距离真正的排球强国(巴西,美国,俄罗斯)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郎导的这些工作会为中国女排这个不太稳固的房子多打上一根桩,也许这就是关键的一根呢?其他的项目,比如足球和篮球,恐怕就是缺郎导这样一个世界级的,既懂技术又懂国情的教练呢?

通宝推:铁手,假日归客,普鲁托,阴霾信仰,大眼,七天,擎箭天使,唐家山,
家园 郎平教练的队伍大概在两年前达到了这一周期的高峰

很多网友都说2019世界杯水平一般,这没错,但中国队当时磨合得确实好,冠军也拿得风光无限,随后危机却悄悄到来了。

现在的中国女排尽管有一批不错的队员,但真正顶级的球星一直就只有朱婷。现在李盈莹在国内比赛威力极大,但在国际比赛中输出就没那么出众了。

说句得罪人的话,这一届女排的右侧显出了郎平教练的短板。女排右边以前靠副攻打快,副攻厉害的时候甚至主攻负责的左边都是辅助。

这一届女排的进攻一直是左强右弱,副攻主要管拦网,右侧进攻要靠接应,右弱的毛病就被对手死死抓住了。大家可以看看这些年的比赛,打强队中国队的接应和副攻成功率太成问题了。一传接好了也不敢指望右边得很多分。

好在前几年朱婷状态超强,用郎平本人的话讲,比赛中出现困难,朱婷啪啪就打下去了,在左边解决问题。副攻袁心玥也是一个让人困惑的球员,大高个,拦网却一直找不到点,怕球打到脸,一跳就低头,爱谁谁。有一段时间就有人拿出袁的拦网数据给她起了一个“拦零王”的外号。袁心玥右侧的快攻更是......其实郎平教练自己也是很重视数据的。

以上都是队员的表现,不完全是教练的责任。但是既然这些问题存在这么长的时间,郎平教练的团队一直都没有解决好也是事实。

还有一点,对朱婷的使用是该总结的。打菲律宾印度越南的比赛都要上朱婷,实在看不懂。常年不休对一个有伤在身的绝对主力是狠挖了一个大坑。

家园 2 正是很多的不完美,突显了教练的功力

如果经常看体育比赛,经常会有如果这个球员在某些方面再前进一步的话,那他就成为世界巨星了。但是往往是终其整个体育生涯,就是难以再前进一步。其实真的不应该苛责,已经是百尺竿头,哪那么容易再进一步。人类的极限如果随意突破,也就不叫极限了。比如说袁新月,都知道她身高出众,身体也算灵活,但是进攻就是打不出来。不要说对比前辈赵蕊蕊,就是同时代的其他运动员都不突出。 主要原因就是核心力量差。跳到空中需要用腰腹的力量把姿态调整一下才能发上力。美国的阿金可以在空中直接把身体拧成S形,所以就是拦不住。但是小袁做不到。 是不重视,不想解决吗?关注女排都知道副攻和接应是这几年人员调动最频繁的。只要是稍微有点希望,都拿到国家队试试。 但是出不来也是没有办法。而对包括小袁的培养,也是肉眼可见的。 最佳副攻都拿到了,也不能要求更多了。 人员方面郎导已经算了榨干毛巾的最后一滴水了。上一届的老将,自己拉扯的新人,甚至有几个在地方队还没打上球就拉到集训队培养的。像姚笛,第一次集训就拉进去,8年之后才用上。 没法要求更多了。

另外值得称道的就是临场的指挥和变阵,在上一个周期简直是门艺术。一直以来我的印象就是排球就是7个主力在打的一个运动。替补的作用要么是有一两个专长(发球,拦网,进攻),要么用来临时替换状态不好的主力。到了郎导手里就变成主力替补一起打比赛。对方适应了,立刻换一个节奏;一会打快一会打强攻。总之就是不能让对手舒服了。对一些重点对手,更是做到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往往开局就主攻一个有弱点的队员。往往抓个5,6分对方才开始应对。 强队之间的差距也就是5分左右,一局偷几分结果就不一样了。这些年中国队对其他强队的胜率很高,但是对手往往不怎么服气,觉得实力在我们之上。这也恰恰证明了郎导的功力。 这个周期(不仅仅是奥运会)这个地方明显弱了。一个是替补的成长确实没有跟上,无人可用。另外这些要耗费巨大的精力体力,年龄的增长也是没有办法的。

另外郎导的一个贡献就是把比赛分成两种,三大赛以及其资格赛,这些是必须要赢的,就坚决赢。 谁强就用谁;其他的比赛都是用来锻炼的,不在乎输赢,坚决给新人机会。过去的问题就是女排只能赢不能输。往往一些瑞士女排精英赛,大奖赛打的很好,但是一到大赛,状态体力都没了。特别是大奖赛,往往是主力去找状态,打了一个预赛第一,而派替补去打决赛,彻底的不在乎成绩。最后效果很好,这几年都被其他世界强队学去了。 另外以赛代练也是强项。对于队员而言,有时候训练更累,比赛反而是消耗小一些。郎导很少搞长期集训,往往练一段时间,比赛一下,调整一下人员,效果很好。这8年属于伤病控制的很好的,当然一下子直接就伤了朱婷,也算是时也命也。

这次东京之前,被迫长期集训本来就有些担心,大奖赛的表现更是让人乐观不起来。这种半主力阵容居然可以输加拿大,过去直接进决赛也不是过分的要求。奥运会实际上后几场状态已经出来了,但是赛会制就是如此。论实力上届我们也不应该是冠军,运气也不会总站在你这边。

家园 女排的战术有些呆板

变化,节奏不是很好,快攻,左右侧位,后排强攻结合的不好,没有那种变化莫测的感觉,我觉得是二传的缘故,丁霞疯起来发挥的好,但在国内联赛排名不高,因失误啥的常常被换下,姚笛刁琳宇有些循规蹈矩

家园 人才储备不够,

二传,退了魏秋月、上了姚笛。非科班出身、脾气毛躁、传不好4号位的丁霞成了主二传。

接应:少了杨芳旭,换上了主攻出身的刘晏含。刘晏含外号刘三梅,属于力大活糙的梅系主攻,现在年龄大了,力气小了活还是一样糙。她和刘二梅(刘晓彤)一起入选,是我对这次阵容唯一不能理解的地方。

副攻,王媛媛、杨涵玉、高意,练了4年还不能接班。28岁才入选国家队、上届奥运会和小袁一起顶起一角的颜妮5年后反倒挑起了大梁。

自由人,林莉状态不佳,王梦洁锦上添花可以、雪中送炭不。而且还被各种网暴(郎导说的网爆太厉害了,就是她),心态更加失衡。

与上届比,除了主攻线以外,其他位置全线下滑。

==========

我觉得郎导的一大贡献是:

大大拉高了女排的品牌价值,激活了女排市场,使女孩子打排球成了有名有利的事情。

反过来看男排,我之前提过:壮年早逝2个,瘫痪2个。朱刚尸骨未寒,老婆和老妈就因为财产分割发生纠纷,导致死后2年才入土而安。郑亮瘫痪后,老婆很快改嫁,经济上捉襟见肘无法支持治疗,最后只好到抖音上众筹,结果还被抖音封了号。

有这种例子,谁打排球?男排现在打台湾都费劲,是有原因的。

家园 宝推一下。并提些不同意见:

1、龚翔宇是郎导此次执教少有的看走眼。

接应位置,兵败亚锦赛后,郎导招入杨芳旭,和曾春蕾搭配。杨芳旭受伤后,郎导招入张常宁顶替。惠若琪因心脏病离队后,郎导把张常宁改成小主。江苏队就汤下饭,把张常宁改成大主搭配许若亚,把龚翔宇从苏青提上来做接应。

龚翔宇冒头是16年瑞士赛(王梦洁冒头是13年瑞士赛)。中国队参加16年瑞士赛的目的很清楚:考察惠若琪、魏秋月、杨珺菁三位伤病初愈的老将的状态。

没想到龚翔宇表现亮眼、表现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同时曾春蕾状态又不太好(有可能是大赛前故意压状态),被龚翔宇取代。郎导选龚翔宇的客观原因我之前说过:由于惠若琪的回归,张常宁随时可以回去打接应,让郎导冒险少了一层顾虑。主观上原因有两个:1、龚翔宇弹跳好有高度(她开始是练跳高的,练排球是因为王晨玥);2、年轻,为东奥储备人才。

然鹅,龚翔宇在里约奥运第一场输荷兰后,心态失衡就再也没有调整过来。虽然技术越来越全面,但是在比赛中缺乏那种你死我活的拼劲,最后落了个“彩虹”的外号,郎平当初选她的两个目的一个都没有达到。

我之前提到过,上届奥运会她就差点让郎导折进去:

上届奥运会,郎导最后时刻放弃曾春蕾,带上了当年瑞士赛表现出色的19岁小将龚翔宇,试图使用强力接应战术(上届奥运会龚翔宇是不接一传滴,朱婷主接6轮一传养龚翔宇进攻)。龚翔宇那场球数据不错,但是焦灼时的关键球一个都没打下去。这场球下来,自信心受到毁灭性打击。雪上加霜的是,魏秋月第一场比赛也拉伤了。离开了魏秋月高质量的传球,龚翔宇的网口实力大打折扣,无法承担强力接应的任务,又不能接一传,郎导只好换杨芳旭主打;然后杨芳旭旧伤复发,郎导只好调张常宁打接应;张常宁打接应,惠若琪只好首发主攻,问题是惠若琪刚刚经历了两次心脏病手术,缺席了漳州培训和北仑集训,状态尚未调好,发挥很差。

1/4决赛对巴西,如果不是绝大多数时间不靠谱的刘晓彤突然爆发、打出了比朱婷还高的效率,如果不是第二局局末杨芳旭被换上去打下了2个平快拿下第二局,如果不是巴西队主场压力过大、率先崩溃,上届奥运会我们就交代了。

=======

2

二传要高的,副攻要篮网好的

郎导的选副攻,还是以进攻为主。否则无法解释为啥颜妮28岁才第一次入选国家队。徐云丽受伤之前,对角杨珺菁、小袁都是攻强守弱的,杨珺菁外号杨大缝、小袁后来叫拦零王。另一个拦网高手王晨玥也一直没入郎导法眼。这次没带杨涵玉也是同一个意思。杨涵玉拦网比王媛媛好,但是没有身后球。

二传,魏秋月、姚笛、丁霞都不如冯坤高。

家园 感觉不怎么用天津女排的人

其实这次奥运会,感觉姚迪要比丁霞强不少,李莹莹早点当主力用会更好,起码对俄罗斯不会输。

对意大利那场,才真正把水平发挥出来了。

家园 女排选人困难,是不是又是人际方面的原因

96年郎平带女排打亚特兰大奥运会拿了银牌,回来以后辞职走人。原因嘛人家说了,一个是待遇太低,每月工资500多块钱;再一个就是中国的人际关系实在是复杂。

家园 龚翔宇身高不够

不到一米九

家园 竞技运动,有压力和没有压力发挥是完全不同的。

意大利那场是完全没有压力下的发挥,不能简单类比。而且那场球,意大利一方面准备不足,另一方面想把主攻调出来。

姚笛的问题是胆小,关键球死传主攻,与副攻配不上。还有就是颜妮守强攻弱,只有丁霞可以和她配上。

之所以一直用主力阵容,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小组出线,而是夺牌、甚至夺金牌。为了这个目标,我们要通过前面的比赛把主力队员的状态调出来,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靠替补,可能趁别人对你不熟悉赢两场球,但是无法坚持到最后决战。

里约奥运会我们就是这么做的:惠若琪小组赛、1/4决赛发挥都不好,半决赛依然首发,终于在半决赛和决赛爆发;小袁直到半决赛发挥都不好,被颜妮换下,决赛依然首发,终于在决赛中爆发。决赛我们打出了朱婷、惠若琪、徐云丽、袁心玥4个点,否则赢不了塞尔维亚。

======

对俄罗斯那场,简单说就是“新革命遇上老问题”。

中国女排的传统大弱轮是第一轮,也就是所谓的反轮。这一轮主攻在2号位,接应在4号位,接应下撤到5号位接一传。如果反轮换位,2号位进攻就废了,小副进攻能力又不强,对方可以集中拦防4号位。所以这是中国女排的传统大弱轮。

朱婷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朱婷可以在2号位把就打走,所以朱婷出现后,我们开始反轮不换位。反轮不换位,朱婷在2号位吸引火力,则接应既可以在4号位偷袭,又可以和小副打3号位战术(冲进、交叉)。

这次朱婷因为伤病,威力大减。结果俄罗斯那场,我们就死在这轮上。第四局被卡的7分:第一个反轮不换位,朱婷在2号位被拦死;第二个反轮换位,朱婷打了个3号位战术,又被拦死;然后丁霞传了个副攻,又被拦死;李盈莹飞了两个一传;张常宁明晃晃地打后攻直接撞墙。

总体上准备非常不足。可见朱婷的伤发作得非常突然。

家园 赞专业

接应是老大难问题。一直就是脱离国际潮流,强力接应那么多年了我们连能打强攻的都少。龚翔宇确实没有达到球迷或者郎导希望的高度,但是目前国内最好的,而且似乎都没有什么替补(除非拿张常宁去顶)。我个人感觉她弹跳很好,可能核心和爆发力还是不足,很多时候看着打的挺漂亮的就是不下球,和李盈莹正好反过来。 所以看看人家塞尔维亚,意大利男子化的强力接应,这个周期这个成绩就算不错了。

我感觉副攻一开始还是犹豫的,但是后来越来越倾向拦网了。一个是传统的背飞反正也不一定能打出来,二是面对强队没拦网实在是形同裸奔。 但是实战中的确也有朱婷受阻,需要副攻分散压力的要求。就像上次奥运会,袁新月主攻,闫妮主拦,徐云丽一半一半。所以这三个人就不断的换。当时就觉得缺人,这回连上次还不如。江苏队的王晨玥,八一的高义,天津的王媛媛,山东的杨涵玉。都是给了不少机会的。但是说实话,连放心替补(比如像刘晓彤那样的)的标准都没有达到。有时候好球员就是一波一波的,没办法。

家园 解释太专业了

看来是圈子里的人

家园 3. 郎导留下了什么

感谢七天的回复。比我专业多了。最后再写一个吧。

就如其所说,最大的财产就是极大的增进了品牌的价值。过去我们的习惯是有人,没钱。现在渐渐的就要习惯有钱没人了。希望以体育为职业的最后就是那么些人,选什么很大程度就看能不能有名有利。郎导在这关键的8年为女排狠狠的挣了一笔。可能会影响未来几十年。

专业上的财产大概就是传统是可以改的。过去我们身体素质不行所以靠快变,现在我们身体素质上来了也可以打强攻,抓拦网。中国现在有点像细腻版的俄罗队,而美国队倒是有点像传统的中国队。 另外赛与练的结合,人员的调配都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如果跳出排球,郎导这8年的经历给我的启示就是面对困难,千头万绪先抓重点。重点抓对了就事半功倍。另外就是重视细节,重视每次机会。里约之前中国从来没有赢过巴西,就在香港大奖赛的最后一场,巴西买了一个稍微有点赶的机票(还是托大了)。结果中国就在那次把巴西赢了。事后证明这个看似无所谓的比赛就帮中国队过了心理那道坎,巴西也是可以赢的。一个细节做的好可能没什么效果,常年的重视细节就会最终得到回报。

最后,竞技体育就是以输赢论英雄。无论是谁,也没有输了也不许批评的道理。郎导的收官之战也有很多让我也看不懂的地方,比如二刘的一同入选。这几篇文章还是着重总结这8年的贡献。

家园 现在龚翔宇进步不小的

以前就是个快字,线路,手腕没变化,看她起跳就知道怎么拦她,打国内联赛都不太容易得手,这两年练得可以了,虽然力量不很大力,但是扣球变化多了,奥运比赛没看,我感觉应该比以前国际比赛打的好。

家园 这一波年青球员论个人实力

是比不上上一波的徐云丽,颜妮,二杨等,张常宁,龚翔宇算拔尖的了,高意特别奇怪,昙花一现,王媛媛,杨涵玉怎么说也是省队里的主力,高意在八一连主力都算不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