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求助】孩子教育 -- 宝特勤
孩子的印度小姑娘朋友家送来他们的家教。这个家教以把人送进顶尖学校闻名。
她第一次来上课,拿着给那个小女孩的教材。然后遁走,说我孩子的水平远高于预期,她要备课。第二天也不来了,整个星期都不来了,要面壁备课一星期去。因为她不想乱讲搞得孩子觉得无聊。
带了几堂课以后她告诉我们一个问题。孩子的智力水平是N grade. 但是这对他人际关系发展造成一定挑战。因为他在连幼儿园都还不是的班里,看看别人都傻得可爱,没有动力和他们玩。老师看着他不需要照顾不需要教,也不会怎么理会他。他整天一个人在那里面壁。
这是个问题。河里培养了无数天才的大牛们望指教。
学校的要学的课程不需要特别往上教。维持成绩就好。掌握自我学习能力才是正途。编程,短视频,人工智能自学都没有上限。
印度小朋友的家教,期待值快速增长
看完全文,长长的感叹:大牛的孩子还是大牛
孩子的人际关系能力非常重要。人的品格和展现品格的能力对前途的决定作用不亚于知识。中国外国都这样。
家教是对的。我孩子是有点呆。
我家老大情况和你家孩子类似,小小年纪就非常佛系,也不太和人交;老二4年级的时候还是1小时45分=1.45小时,怎么都改不过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切都慢慢回归正常。有些东西,是靠年龄改变的。
下班回家详细说。
和同级别的人在一起可能会好一些;和低级别的没有交流的兴趣,也算正常。
贵公子需要专业性大运动量,疲累精力。
送他练芭蕾,以专业方向为最终目的,那样练。
然后----
以后再说。
内容大家都知道,就不献丑了,就说一下汉字。
文字是一切的基础,是认识世界的根基。可以一通百通。
就教育而言,主要是一种思路。也就是讲解一个字的源流和相关概念,展现背后的那个世界。现在已经有一些童书在这样做了,比如孟琢《汉字就是这样来的》。
小学通义理。汉字不仅沟通生活,这也是理解人文和科学的基础,所以很重要。因为教的内容太多,所以建议按需定制,也就是每次根据主题设计内容和方法,而不只是简单的识字。
简单来说,文字通往诗词,之后带上音乐、图像,背后又有历史,历史发展一些个人感悟。大抵如此。每次都可以根据一个媒介展开。还可以带上外语(是学语音)。
由于许多常用词是从音乐、绘画中发展出来的,直接展示更容易理解,也能够借此学习音乐和绘画知识。其实所有知识都是如此。
通过汉字,可以传达价值。比如性本善。什么是性?什么是善?为什么性本善?然后就可以讲解孟子是怎样为道德奠基的。也可以讲解对于一件事情来说,是从什么角度判断它是好坏的。建议从奔波儿兄的帖子汲取思路。
在讲物发展的时候,比如「车」这个字,可以展示古代到今天的所有车子,面对孩子的疑问,也要解释为什么它们都是「车」?想要科学一点,就可以讲「原子」。历史上有那么多原子,为什么都叫这个名字,它们有什么不同?
进而也就讲解了意义的生成,我们是怎样知道某物是什么的?判断的基础是什么?通过对事物的了解,我们能够通晓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吗?借此机会,还可以讲讲感觉是怎么来的,情绪、情感,还有人的生理是什么样子的。
再往下就是根据孩子的喜好来决定讲解的方向了。比如某件事情要怎么做,为什么要有顺序,要有流程,还要遵循一定的规范?为什么要考虑大家的感受?
其中,价值问题是关键所在。不是说要灌输什么,是说为什么大家明明不平等,为什么古人却说万物齐平,生来无贵?也可以提一下众生平等。什么是生命?为什么是生命平等,其他的就不平等吗?理解了这点,也就愿意和人家玩了。
最后,上面的都是虚的。看到一堆孩子在玩,如果自己没什么问题,时间长了肯定想要加入进去。哪怕很幼稚,好奇心起码是有的。除非确实有什么原因。
对于这种情况,只能放宽眼界,以全球视野来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了。不管是自己看还是给孩子看。
我会让孩子参加团队体育活动。
孩子有点悟性。一次他踢足球,我可以看出他冲撞别人一方面没有严重到对手跳脚教练吹哨的地步,另一方面的确撞走了别人。我没有教过他。
他在踢球的时候和队友培养团队意识做得也可以。他踢进球可以和传球的队友一起庆祝。当然这种年纪出来跟教练踢南美风的,家长一般讲过团队意识。
小学上课的时候无聊,这个无解;虽然我们这儿已经分层加量了。但我的想法是他也需要发展人际交流能力,我们幸运地遇到一个数学课的老师也鼓励、引导他去帮助别人。
我们这儿的情况,从进初中在学习上你几乎就可以任意超前了,但我们并不想让小朋友往那个方向发展。我个人的观点,现代的科学已经发展到即使你真的遇到了神童,小时了了的概率也无限趋近于一。
我们家的特点是从小身高体壮,所以就去推体育,踢球没耗尽精力、就再加游泳,游泳完了还中气十足,就加冰球。这样白天上课的时候也能打点瞌睡。如果小朋友愿意和人打交道的话,可以试试各种校内外的社区活动。
另外,起码我周围遇到的有限的样本内,小朋友们如果没有到需要心理帮助的程度,他们自己其实能琢磨出怎么和周围环境打交道。我们一个朋友家的女孩,五、六年级时就对哲学思想很有感觉,但她不会随便抓住一个人就提有关的问题。
吹嘘一下,但在小学开始,明显比同学成绩要拔尖,她在我面前说过多次同学太dumb,颇有点瞧不起同学的样子。
于是我时常警告她,千万不要在同学面前说这话,跟同学交往,不要聊课本上的东西,就跟她们玩游戏,聊体育,聊明星八卦,聊啥都好,就是别聊课本上的东西,除非她们有问题问你,你就帮忙回答就是,她们懂最好,不懂也别勉强。
总体而言,她在同学中的人缘还算不错。
但还是要强调一下,小女并非天才儿童,以奥数为例,也就是中规中矩,常做的测验,大多是5题中3,4题那种,偶尔能5题全中,能高兴半天。
一点经验是,小孩如何社交,也是要家长引导的。
这只是家长自己教的角度,没说幼儿园……(自己)对体育不放心,对扎堆不满意,又不能让孩子面壁,总得给他找点事情……确实想不到什么了。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你看看人家孩子……这不是大家小时候的噩梦吗?怕闲呆着,可以用连环画、绘本、儿童文学和少年科普,或者一些玩具,也可能吸引一些孩子过去。想要交往,可以自己组织活动,比如上面的学习,比如设计探险和游戏,制造共同经历。想要主动……这个……真没什么办法了。而且是男孩子,真的不清楚。
体育运动是不够的,虽然要合作,但也会突出个人作用。有时候(别人家孩子、晚辈)吵架全是因为这个。但起码也是团体了。说实在的,只能听各路河友的专家之谈了。
就自己来说,共同经历的契机很重要,至于怎么制造……只能看孩子和环境。
孩子们都非常能够适应环境。
所以家长有义务安排最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包括学校、活动、朋友。
这不是说最高大上的环境,而是最有利成长的环境。孩子短暂有过一个很好的犹太家教,鼓励孩子和非裔西裔同性恋家庭孩子交朋友,因为喜欢或者不喜欢那是他要面对的美国的现实。我同意。
你作为一个2004年就下河的,前几天追着罗教主要数据,有没有扪心自问 :-)
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包括中科大少年班,试验的结果其实跟正常考大学上清北类似,发展没有特别的突出。
我个人觉得人生的际遇更重要,交朋友,交政治世家的子弟,父母再引导一下,比学透古今,更有机会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