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吃的:各国伪餐 -- 宝特勤
里面东西大多数吃不习惯,但是杏仁饼是一绝,非常推荐爱吃面食但是怕油腻的姑娘们。因为吃这个杏仁饼没有吃到油的味道,然后才知道印度烤饼可以用很少的油甚至不用油脂(B站视频特地去看印度怎么做烤饼的 )可以做出绝佳口味的烤饼。非常推荐,3年前这款杏仁饼已经可以点外卖了。大沽路目前就一家印度馆子很容易找。对了,他们家的馆子冬天去有个很走心的细节,盘子是烘烤过的 ,非常温暖。其实 各国餐饮的优点只要相互尊重,彼此之间的优点为啥不可以学而为大众服务呢
因为看到西方豆腐开始流行,主要和日本人开发工艺去掉豆腥味有关系。
有嘛差别?就是豆奶听着高大上点。致于味道口感,不同人做的自然不同。
或者任何类似的。大家都懂。
据家里老人讲“毛嗑”最早东北话里是叫做“毛子嗑”的
名字有像Bombay Chopsticks,Bamboo Garden之类的。
大馄饨是菜肉小馄饨是纯肉的,即使是小馄饨还是很扎实的。
第一次去上海被馄饨和大排档里的红烧肉惊着了,合着以前吃过的馄饨就是紫菜虾皮榨菜面皮汤。这个文化震惊比后来出国见到的震惊还厉害。
1.老西门大富贵一楼小吃店
2.东泰祥人广店(东泰祥其他分店都不行)
老上海吃的小馄饨除了精肉和因为碱面泛着金黄的皮子外,一般汤里除了紫菜还有虎皮。虎皮其实就是蛋皮,虎皮地方俚语的称谓。加虎皮口感不觉得多好,但是真好看。
另外推荐苏式本帮面的极品,逸桂禾。19一碗的阳春面还要 10%的小费。但是绝对物有所值,我一般都是逸桂禾一碗面,然后去大富贵吃猪排(梅子酱的炸猪排是特色)
的碱水皮子和大锅里煮的肉皮和骨头汤做汤料的小馄饨。可惜马上就要被拆迁了。你说的那两家只能说还行。逸桂禾的阳春面我没试过,但俺的吃客兄弟说是还没小时候阳春面的味道。
啥都可以往里放,说是乱炖没错。
说到汤,中国大多是清汤,老外第一次见到像水一样流动度的汤,很难和soup联系起来。Gumbo也是浓汤,他的特点在于面粉和脂肪一起加热产生的味道和颜色,可以从炸薯条和炒糖色来理解。调味上怎么来都行,也不是非辣不可,cajun和creolo也不一样。
今晚晚饭是大馄饨,内人比较擅长。小馄饨也做过,不如大馄饨受欢迎。
去过一次,感觉太咸了。
之前去南印度,和中国一样,北方面食,南方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