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真有钱(7) -- 七天
上周末,再一次感叹:中国人真有钱。
----
3月份买了一套小公寓,靠近大学和金融街。5月过户的时候正赶上居家令,全家上下一致反对我在这个时候冒险。所以一直等到上周五Repen第一天,全家出动去整理新买的小房。为了熟悉公寓周围的环境,我们决定在里面住两晚,带上了睡袋和气床。
孩子们下午网课结束后,收拾一下出发,很快抵达,立马碰到第一个问题:车位。
市中心寸金之地,车位是稀缺资源,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我们这栋楼只有买大户型才有资格买车位,我这种小户型没有,只能找Visitor Parking。
我们到的时候,所有的Visitor Parking都是满的(我高度怀疑Visitor Parking被保安偷偷租给附近的上班族了)。由于我们带的东西比较多(除了气床、睡袋,还有打扫卫生的工具、高梯、电水壶、基本的碗筷等等),车子停得太远不方便,只能等。
等的过程中,先后有三辆车进出,看样子都是中国小留。第一辆是小姑娘开的Audi SUV, 后座拉了两条狗(太太告诉我,是英国女王养的那种狗);第二辆是一个男孩开一辆奔驰SUV;第三辆有点搞笑,是一个小姑娘开一辆粉红色路虎(车身粉红色、车顶黑色那种)----之所以觉得搞笑,是因为在我的印象里,这个车一般是骚里骚气的老白男钓年轻姑娘开的。
还好没等太久,我们就等到了一个Visitor Parking。由于车在Visitor Parking过夜需要在物业登记,我带了一盒巧克力去找大堂的保安,并顺便聊了两句。据保安大哥说,这栋楼里至少有1/3的业主是中国人。
学工科养成的坏毛病,总想找点数据、得出个结论。我在不同的时间(晚上10点、12点、凌晨5点、早8点)数次到地下停车场查看车位的使用情况,发现车位的使用率也就40%的样子(总共地下5层,我只看了2层,还是不够严谨)。前面说过,有资格买地下车位的,都是买大户型的。市中心车位非常紧俏,这个位置的车位,每月租2、300没有问题,这么空着,绝对是不差钱了。
我怀疑,很多业主压根就不会开车。而不会开车的,中国小留的概率比较大。因为鬼子不会开车的极少,更不会买个车位空着。
======
住了两天,吃饭自然是到中国城点。每天到了吃饭时间,我们全家一起背着双肩背去中国城,找家中餐馆点餐,然后在附近溜达。等饭菜好了以后,放在双肩背里步行背回家(室内餐饮还没有开放)。
我们吃饭的时间,也是小留们的吃饭时间,我们每次回去,楼门口都有一大群外卖小哥。小哥的电动车和保温背包颜色不同、以区别于不同的送餐平台。有红色的、蓝色的、粉色的,不一而足。
由于病毒,外卖小哥们不能进楼门,于是乎,小留们会下楼取餐。身上穿的家居服,绝大多数一看就是大牌。
这里多说一句大牌。有人说买大牌不值,这话对、也不对,得看谁来说。
以入门级大牌Gucci为例,其价格大约是中档货色的20倍,然而其质量差别则远远不到20倍,可能是5倍、甚至是3、4倍,这样的性价比在我们穷人看来,自然是不值。但是有钱人不一样,他们对钱不敏感,对生活质量非常敏感。
对于9头牛来说,1根毛和20根毛其实没有区别,但是生活质量却是3、4倍,甚至5倍的差别,你说他选啥?
住位置最好的公寓、穿大牌、开豪车、养宠物,这种留学生活,真让人羡慕。
中国人真有钱。
刚到美国时买菜总是双肩包背回家,当时出了地铁站回家路上有超市,偶尔坐公交去中国超市,都是背过去。
最近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开比较高级的车,或者吴波打车去买菜。
去年有个项目,带着一个实习生小留学生小伙子,呵呵,穿的衣服好像就两个牌子,一个是格子英国的品牌一个是我不认识,我女同事都知道是个很贵的衣服。今年春天回国了,竟然把宠物猫带回去,搁我们那个年代难以想象。
大牌和普通品牌的质量差别还是很大的,虽然没有价钱的差别那么夸张。比如说,价格差20倍,质量差4、5倍;价格差50倍,质量差8、9倍。仔细看能看出来。
有钱人见得多了,即使不认识牌子,也能看出是大牌。
是露一丁点特征的那种,应该是比全格子的更贵吧。那个小朋友的一个爱好是吃米其林有星的餐馆,在我看来消费水平高一些。他工作质量还是不错,我想留下他。可惜他思念家人,还是回国了。
同时还有另外一个美国小朋友,是公司合伙人介绍来做实习,看上去很老实的小孩,很勤奋很会来事儿,情商极高,后来才知道他老爸是十亿级的大款。
这个牌子是入门级,除了经典款风衣,其他的算是奢侈品的低端了,而且会打折(真正的大牌只会涨价、不会打折)。
说明这个孩子属于富裕中产家庭,沾花富翁那个级别的。
好久没去英国了,但记得伦敦靠近金融城能步行到soho唐人街的2b的小公寓,租金在每月3000镑左右(至少3个gucci了)。
老兄能空一季不住不租,也非常了得了。
光看到gucci,下意识以为老兄在英国
因为疫情导致的居家令,使房子多空了一个月,但在计划之中。
由于疫情导致的逃离市中心运动,导致市中心房租崩盘,现在租金很低,赔钱。正是因为赔钱,才有机会入市。过程之前写过:
西河副国级比较多,对这种和老百姓生活相关的话题不感兴趣。
国内如果有这种帖子估计论坛都会被封,微博账号都要被删;
朋友是房地产经济,俺原本想在温哥华买套房,朋友给介绍了个经纪,结果房子没买,交了个朋友。
正吃着,经纪朋友接了个电话,然后问我:9000万刀的豪宅,想不想看?原来他的经纪朋友帮客人买了套9000万刀的豪宅,那天过户,帮客人go through房子。我们可以去开开眼界。
这种房子可不是想看就能看到的,当然要去看。
于是乎,俺看到了买家,背着手、迈着四方步,非常熟悉的味道。唯一的问题是看到谁都不见外,戴谁使唤谁。大概是习惯了别人被他使唤是一种荣幸。俺一看势头不对,匆匆看了下,就溜掉了。
这套房一年的地税+维护费用,按1%算,也要差不多100万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