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新冠疫情发展的不负责推测 -- 菜根谭

共:💬2200 🌺19478 🌵150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7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有点明白你为什么在这里发帖了

我们普通人在这里发帖,也就是抒发情绪,讨论观点,多听多看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观点。

您挂个北大名号,什么热点都能长篇大论。

一开始我实在不明白。

现在明白了,您是在走马前卒的路。

什么时候成立工作室了来河里通知一下,让大家都祝贺一下。

家园 不是一般的差

以所在小区为例,组织能力,行动能力比起山东等老区差了五倍不止。

不纯是故意的,就是烂成这个样子

家园 看来是时候恢复供销社了
家园 安徽抽调人员

居然连乡镇卫生院的都抽调了。

家园 供销合作社并没有消失

有这么个机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而且我在上海见到过供销合作社办的小超市,不过确实是非常少见了。

家园 机构还存在

我这里的话,算是隐形商业大享,主要从事某些贸易。

但是在市面街边,基本上是看不见了。相当多人可能都没听过这个机构。

这么多年了,吃这么多亏了,应该意识到终端的重要性了吧。

家园 【整理转发】英国的新冠后遗症数据和拍总的焦虑总结 -- 补充帖

Prevalence of ongoing symptoms following coronavirus (COVID-19) infection in the UK

英国政府公布了新冠后遗症统计数据

***本文提到的新冠后遗症定义为症状持续》28天***

•当下,英国总人口2.7%,170万英国人患有新冠后遗症,;其中教育,医疗和社会工作者中比例最高

•其中78万(1.15%)患者的新冠后遗症已经持续一年以上;

•其中上一波Omicron新带来33万新冠患者报告持久后遗症,这还是2月之前的数据,2月之后的数据还没列入统计当中。

•其中,有15万儿童患者的后遗症持续4周以上,3万1000名儿童患者的后遗症持续一年以上。

这个大概就是与病毒共存的代价之一,至少1%的人口会患有长期新冠后遗症!

发文之后,忽然看到拍总也写了个总结,写的比我好多了。也放在这儿共享。

论,持久战(Omicron特别篇)

点看全图

通宝推:海外俗人,桥上,脊梁硬,心有戚戚,审度,真理,
家园 希望看到先生对目前形势的评说。
家园 拍总重点是,即使后遗症恢复快比例低(并不是)也没什么鸟用

只要新增,复发,重复感染速度快于恢复速度,那么这种后遗症的患病率就会缓慢累积,直到构成全人口层面的巨大健康负担。

家园 这个比例可不低,全人口的1.15%新冠后遗症持续一年

人群中总是有一部分人是新冠天然免疫的,由于疫苗,自己免疫力的存在,大概所有人群中有50%的人被感染过

这个数字够惊悚,也就是每感染50个人就有有一个人有持续的后遗症,全人口是1.15%

杀伤力钢钢的

家园 还有一个后遗症

社保基金充盈了。

家园 恐怕没有省钱

很多老人幸存下来,但是也是各种后遗症。他们长期看护社保负担比死去的老人节省下来的只多不少。而且为了抗疫,医保长期超负荷运转,多出来的费用百倍于死去的老人省下来的社保。

家园 略说上海的防疫 -- 有补充

自从上海的精准防疫失控于奥密克戎以来,对上海的批评乃至批判越来越严厉,甚至有点歇斯底里。

然而事实说明另一方面。

上海至今只有一例重症,至今无新增死亡病例。上海的疫苗覆盖率九成三,可以说领先全世界。这不是抓住了重点,什么叫抓住了重点?这不叫成就显著,什么叫成就显著?

那些批评或批判上海的,有一种声音重点就是要给上海扣上动摇乃至背离中央动态清零统一部署,向西方躺平共存失败防疫方略看齐、妥协、接轨,甚至是所谓一贯的买办派还在卖?

西方哪一个国家地区共存躺平后只有一例重症,无死亡病例,无症状率九成几?

有这样的买办这么样办事儿地吗?上海的"买办",就为了让西方彻底失去最后那块遮羞布?

动态清零你们办不到,怎么才叫正确地与病毒共存打开方式,也不是你们说了算!

奥密克戎覆盖全球几亿人已有一段时间了,目前形势已越来越明确了,情况已与一九年底二零年初时完全不同。及时研判适当调整已十分必要。

通宝推:燕人,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谁来回答一下奥密克戎在西方、港与买办上海的数据 -- 补充帖

为何完全是两个位面的差别?

那些义正严辞批斗上海买办的人士,有多少人心里暗蹉蹉地盼望上海数据与西方一致乃至更严重?

家园 北大神人,请别到本帖下宣扬你的共存论

第二次了,你要宣扬共存请自己开贴

别在这个帖子下做你的宣传

通宝推:不如安静,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