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不撤姜食(一) -- 燕人
共:💬44 🌺159 🌵1
复 真的要恕我愚钝了
从字体演化过程中得出姜姓与植物姜写法分化的时代,至少要到隶书时代吧。
隶书前面还有篆书啊。孔子的年代用的是大篆。
这句话值得抄一遍
复 真的要恕我愚钝了
上面楚秦汉简的字形和字源那个图本来差距就很大,那个过程一开始就贴出来了,没必要强调吧?关键在于没有任何相关证据两者曾经同用过一个字形,也没有文献佐证用过同一个字形。还特意把通假拿出来就是为了说明连通假都没用过。没有证据,也就没有建立联系的必要。
倒是可以把疆的顺便贴出来。
肩水金关汉简的薑
姜即便是组合最多也就是有一个方块比较像田,头部还是连起来的。而薑实际是至少两个田加草头,通假也能看得出来,所用的都是相近字形比如畺、彊、橿,或者这个,没有用姜的。
复 有明显区别
补 关于姜的起源地
我本文中最后一段
【我们都知道“姜”是上古华夏文化的大姓。传说中神农氏就是姜姓。我们知道周朝有个强大的姜姓公国齐国,是姜子牙的后代。我们没有文字记载关于姜是何时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但是人们用历史上一个半人半神的姓,一个当今强大诸侯的姓来命名这个新事物】
是错误的,特此声明。好在看来没有同学上当。
复 谢谢,受教了。
比如姜为什么用畺有很多说法,因为来自边疆什么的……进而这个边疆是什么地方?
这个发帖限制有毒……现在才能发
复 主要还是证据不足
吕氏春秋说蜀姜。蜀地对黄帝他们来说是边疆吧。
复 这是个通假字
齐民,就是普通百姓,见“编户齐民”。
《齐民要术》就是对普通百姓生活很重要的小窍门😂
复 还有一解
“齐”在儒家概念-中国政治文化中有明确的意义。
那个通假字的说法是强求。
复 还有一解
“齐民”作名词时,指代平民。但“编户齐民”中,“编”和“齐”都是动词。
编户齐民是个历史事件。
指从战国开始国君将国民纳入纪录,以户为单位来掌握人民,是谓“编户”。同时废除过去封建体制下地方上原有的贵族、长老、族长等地方领袖,所有人统统是国君的臣民,是谓“齐民”;所以总称“编户齐民”。
这里的“齐”作“一视同仁”解。
复 编户齐民的意思
早期是形容政策的,但后面编户和齐民都名词话,泛指普通百姓。
前者“编户”,常用来指刚刚改土归流地区可以纳税的那部分民众,后者泛指无特殊地位的百姓(既非奴婢,也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