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大风渐起,风沙扬 -- 临时大侠
这是我第一次壮着胆儿,在西西河发帖。
以前的我,是不大关心国际政治的,虽然见到了此类有营养的文章,也看,也想,但终究是没有发言的欲望。
去年二月始,因为国内的疫情蔓延,感觉微信同学群的活跃度陡然上升,都在聊此事。因为我曾经的母校是本地最好的高中,如今呆在海外的不少,有多少呢,四十有八。大学群比例还要高一点(广东一985)。
因为有了很多海外同学的发言,聊着聊着,气氛就变了,我平时在群里,都是聊什么人生际遇拉,生活感悟拉,到了那时,我的火气也开始慢慢冲了起来——因为我受不了三两个同学的言语,他(她)说,天道好轮回,因为国人爱吃野生动物,现在把十四亿人关在家里,好报应。
就是这句话,让我从此的话题内容,越来越往时事政治上靠,因为这种话题不是自己的擅长,于是,那段隔离的时间,发疯似的,在网上恶补各种知识,疫情传染病方面的,国际政治,近几十年一些重大国际事件的分析等等。要发言,就至少要有基本的背景知识,至少,我是这么想的。
来西西河,也是因为这里的帖子有分量的不少,结合着知乎和一些军事论坛的内容,再加上自己一些浅薄的历史,如今,大致的观念已成型。假使,以后还有机缘,我会和大家慢慢交流自己的想法。
去年年尾,开始和老婆一起看的大秦帝国电视剧,如今,刚好看完前三部。有种感觉就是,大争之世,风沙渐起。
因为是第一帖,加上今天家里有事,写得仓促,以后有时间,一定把自己的想法好好整理整理,分享与大家。
等看高论。
国内的隐忍政策转向,在这一两个月表现得特别明显。
对此,我是持赞同意见的。世界舞台上,国与国之间,就如同寻常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一样——大善的预期是,人人有分寸,懂得以心换心,即便是观点欲求有差异,彼此留些余地,便是所谓的“礼”,这是一个交往的缓冲垫。
只是,现实生活中(包括婚姻),哪怕再亲密,有些底线是须要亮明的,用言语也罢,强烈的表情或行为也罢,因为部分人的心意揣摩能力差,或干脆就是,习惯于不尊重别人的感受。这样的情形,一定要示之以强。这时候的示强,反倒是仁的一种表现。为何?止他无德之步也。
这和得胜同志的“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是一个道理。关键的地方是,强度和时机的把握。
而疫情一年多过去了,我们的对手展现出来的,智慧之举甚少,反倒是恼羞成怒,胡言乱语的成分多。这个时候,还讲什么容忍,礼让,境界,就是一个昏人。
如果,我们反击了,招致冲突乃至更严重的后果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行吗?
高论谈不上,一个本该是闲云野鹤的人,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而已。
外交技巧,施展之空间,背后无非是国家实力和民心所向。这个民心所向,既有国内部分的,也有国际部分的。奈何,因我们的发声阵地一贯孱弱,对中国来说,对外展示的姿态,在关键时候,须艳,须响,才能弥补不足。
话说回来,这个惊艳二字,背后还是要依托实力。否则,话说得太满,行动上达不到,终究招人诟病。目前来看,中国展现出来的变化,其实算不上强硬,只是从“面”切换到“不屈”而已。
但就是这个转变,已经让部分人接受不了,甚至还出现了枪毙赵立坚之类的言论。惯性思维的强大,有多难扭转。
好了,有事了,先写到这里。
吃完酒回家了,在本地一所不错的饭店,为年满七十的长辈过寿,饭余,打个车送父母回家,互道晚安。一切是那么温馨宁静。想我华夏,一路跌跌撞撞走到这步,如今的日子,虽说谈不上大富大贵,却也是安稳,祥和。
只是,将心中之聚焦点,切换到国际局势时,也有一种淡淡的隐忧——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岂是说着玩的?以后的岁月,必然会对国人心理造成冲击。未来如何,未可知。
国家之间只有利益交换,没有情怀交换。尤其是传统的西方欧美国家,你要讲以心换心,人家就只认为你是个凯子。
历史上强大,包括强大过的民族,不能说定是善辈,但肯定有些民族特性是胜过其他未彰显过的民族的。所谓的,德,智,不一定时时显效,但离德和慧太远,必然会招致危机。国家亦如此。
西方列国,把持世界潮流那么多年,肯定有它先进、近道和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近些年来,西方的自省程度不断在下降,内省被外归因慢慢取代后,自大便腐蚀了智慧。这个过程以前是极其细微的,如今,我个人感觉,其衰相之渐深,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增长。
最典型的,就是疫情压力测试下,西方展现出来的迟钝和怪相。这方面,河里说过太多,不再多言。
前段时间,看一本书,叫《出类拔萃之辈》,是一个美国记者写的,找到这个作者,也是偶然。当时在看关于朝鲜战争的书,此作者对于战场描述不多,对于美国政坛人物之描绘,倒是栩栩如生,而且剖析鞭辟入里,当时,我就来了兴趣,去找他写的书。于是,找到了这本。
其实,从六十年代起,你看作者的描述,美国的很多政治思维模式,就大致定型了——尤其是涉及亚洲事务时,那种傲慢,惯于考虑动武为首要解决方式,行事轻率之风,再对比一下现在,有何本质上的差别?
只是,那时的美国,实力尚在上升期,即便是草率,轻慢,一些策略的失误对实力伤害也不算太大。
换作今日,真是此一时彼一时。
谁知,这帮选上来的政客,思维轴心还是没跟着时势升级,此大患,在我看来,如火焰之彰,但从他们的反应来看,除了多几分急迫和恼怒,实质性的转变却不多。
有时,情怀和利益,其实不是断然割开的,比方说,诚信,是长期利益之基础,威信,是长期守信及践诺的结果。这个比喻不一定精确到每一件事上,但总体规律如此。
西方骨子里崇尚威势,加上高慢,这就让他们跨过兴衰分水岭后,更容易颓靡加深——世界上的事物挺好玩的,依仗威势的,会迅速跌落到颓势,高慢不自省,会带来自疑和不自信。
一上来,就胡写一通,毕竟是自己在西西河的首帖,望读者海涵。
“ 西方列国,把持世界潮流那么多年,肯定有它先进、近道和值得肯定的地方“ 其实和当年蒙古人先掌握了奇兵战术及技术类似。把全世界打了个稀里哗啦,也成不了大气候。要说非得整个西方文明,还有待考验。
整个西方文明,我个人认为,是历经了相当考验的。不然,也不会有百年以上的局势由他们强势。
它要殖民,要商品市场,求利润,以武装商人的思路来对待世界,进行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扩散,要树道义大旗,客观上,是对世界,尤其是落后地区,进行了一定的启蒙(先不说伴随的血与火)。
现在的核心问题是,厚利之下仍心无餍足,失去反思纠偏能力。这两点对于整个西方文明,是两个极难解开的死结。
我看时事政治问题,多半是从人心运作的大致规律为依照,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私下揣摩的人事,随着时间流逝,大多验证自己的推断,于是,便试着用此方式,看待分析国际事务。
初试之时,有很大偏差。才发现,看国事之类的宏观问题,涉及的领域更多,不同思维碰撞,产生的随机性也更强,一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素养不够,二来,很多东西的信息,传来传去,失真大,碎片多,各种真假信息搅和在一起,还能明晰的判断出事务端倪,真的很考验智慧,和阅历积累。
人生,不过是场学习。看错了,调整,修正便是。世界局势的起伏,不会因为我一人影响毫分,圆满自己的世界观系统,才是我谈时事最核心的宗旨。
作为一个华夏子孙,希望国家强大起来,能不忘初心和道义,也是我极为乐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