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科技部通报院士论文作假 -- 菜根谭
2月2日,教育部人事司发布了教育部党组和教育部的通知,免去詹启敏的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党委常委职务。北京大学官网中的“现任领导”介绍一栏也已做出调整。
有多少错误的理论?连诺贝尔奖都有错误
诺贝尔奖都有很多年之后证明是错的或者不是很严密的颁奖
葡萄牙神经科医生、科学家安东尼奥·莫尼斯 ,因“发现了脑白质切断术对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疗价值”而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现在对前脑叶白质切除术所做出的评价一般都是负面的,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简陋条件下,对大脑所实施的手术精度很低,对术后效果的评价也没有客观、可信的标准。而且手术对象在经过手术后往往丧失精神冲动,表现出类似痴呆、弱智的迹象。并且也有一定的死亡率
193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费米,因为费米通过中子辐照技术产生了新的放射性元素。但当时所有的人都没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费米在实验中产生的新元素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个。
在网上查了一下,有个董建瑾是北京观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现在不能确定与饶毅夫人董建瑾是否是同一个人,年龄范围匹配。
是先礼后兵。
饶如果写了letter to editor 在PNAS上发表,一是裴刚必须回复,不然PNAS可以撤稿;二是饶毅再向中科院举报,他的letter to editor做为实质证据提交。我奇怪的是饶,为什么要避免这个途径,直接在自媒体上挑战裴刚。
至少目前有一点是清楚的,饶毅对裴刚的质疑,是没有实质证据的。这是中科院对举报裴刚调查,审核了20年前原始实验记录都没有发现的。也是裴刚在法庭上告饶毅获胜的基础。
在我看来,没有实质证据,饶毅死磕裴刚这一出戏,和特朗普指控他的选举被拜登偷走了,本质上没啥区别。
詹从协和空降到北医,想干的事情推不动,想改革的事没人理会,肯定做不长。
生物系统太复杂了,变量太多,实验结果应该期待不确定性。从某种角度,我觉得应该用统计学的角度去看,而不是看个别研究。好比现在热门的COVID疫苗,完全同样的疫苗,在每个人身上的效果不一定相同。如果单纯从个体效果的角度来说话,那完全可以找个病例来说疫苗无效,另外找个病例来说疫苗完全有效,而实际的统计结果可能是百分之多少有效。而真正有意义的也就是这个统计结果。
问题是,基础研究,多数情况下不会做大量重复,特别是同行中的重复,现实毕竟那里,重复实验不受重视。
这种情况下,也许应该形成一个共识:不存在100%的可重复,也不存在100%的不可重复。要比争论是否造假有更多价值。
这点极其赞成。
说这些,也是因为西西河本身现象有感而发。
在罗兄那个楼下。
“我奇怪的是饶,为什么要避免这个途径,直接在自媒体上挑战裴刚。”
这事你的原话。
而我噢已经不止一次的告诉你没有这回事了
举报院士,刻意造成一定的公开舆论氛围,能全身而退就是不错的结果,还是沾了学术圈的光。也许是为了自保?饶毅的学生以后怎么找出路?出国也避不开的。
想想如果一个百姓或干部,举报省市级领导。。。再往上。。。其实举报村长也是难事。
“ 而我噢已经不止一次的告诉你没有这回事了”,
另外问您,您是把向期刊写评论与向中科院举报当做一回事吗?
我最后一次回复,真的最后一次了!
你说的是:饶毅利用自媒体道德绑架;我告诉你没有这回事。因为他是利用正常途径举报的。
你质疑为什么不向期刊写信。我告诉你给期刊写信仅仅是举报途径之一。不是唯一。
如果这么说还不清楚,我也就没啥可说的了
十几家实验室尝试重复,至今没人能重复出他的结果。
张曙光想给他洗地,结果自己的实验与裴钢的结论完全相反,被饶毅一顿臭。
这个没法洗。裴钢有本事,自己重复一遍不就行了?2021年的实验环境,能比1999年差???
裴钢这个,就没法重复。他这类实验,结论是直接根据现象一步到位的,没那么多弯弯绕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