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邓小平时代:我所见及所思 -- 钛坪樽逾

共:💬334 🌺1960 🌵11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真的被抓过啊

我还以为就是敲打一下

家园 笑话

邓任上开始搞计生。连发展经济最重要的人力这个要素都计划,还谈什么市场经济?

中国从来没搞过计划经济,就新中国早期那种人才储备,根本搞不了计划经济,那个时代只有指令经济和自然经济。真的市场经济只有这些年才真正发展起来。

家园 反驳一下。

兄弟,你这句话替换你赞成市场经济?

这是邓和毛的最大区别 ,露怯了。说明无论对邓还是毛,你都没有起码的认识和思考。建议你起码先读一下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分析形势,制定战略的基本理论之一。正是基于这种阶级分析的理论,通俗地讲 也就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社会规律,他才敢于把《论持久战》公之于众,明确的告诉对手自己准备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送对手上西天;他才敢于说“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他才能够以一个数学都不及格的师范生说出“核武器是用来吓唬人的” 等等著名的论断。因为根据阶级理论,你即便知道了我要准备干你,只要你不改变你的阶级谋生手段,你最终会到我的碗里来,成为我的盘中餐。对毛主席这样的哲学大神来说,无论计划还是市场,都是小儿科的东西,一切皆为我用,不唯书,只唯实,哪个有用我就用哪个,如果都没有用,那我就创新一个。

邓三七了毛,放任敌人对毛无耻的污蔑和攻击,是为了解放思想,达到先富的目标,从政治操作层面来说,有其合理性;现在,同样是为了解放思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对邓时代的批判和反思也是必然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规律如此,释然吧,兄弟,因为:人民万岁,一切都要为人民服务!

通宝推:青青的蓝,踢细胞,审度,红军迷,阴霾信仰,拿不准,ziyun2015,赤之忤逆,TKwang,empire2007,脚歪不怕鞋正,陈王奋起,不如安静,方平,qq97,西安笨老虎,寒冷未必在冬天,
笑话
家园 确实,市场都没有搞什么市场经济

没有毛时代的苦干,连改开的基本条件都没有,另外改开的方式也是很多种的。我也来个暴论,上面有网友说民心不值钱,呵呵,本朝没有毛以前人民都不值钱,因为你没有市场,不具备消费价值,要什么市场?

家园 呵呵,我从来就是个打工仔,很大概率,到退休也是 -- 有补充

说我是“站在资本主义角度上看问题”,恕我不能接受。

难道我正好赶上了那个年代,进入资本家的工厂,就成了我的原罪?好吧,我承认是自愿被剥削的。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果然异端比异教更可怕吗?我一被剥削的,咋成了资产阶级了? -- 补充帖

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政治的智慧,在于怎么令敌人越来越少,令同志越来越多。”

家园 你这个话实事求是
家园 你这是想让我年轻二十岁?得先问我老妻答不答应

我七十年代末已经上小学,可以记事了。那时大道理还不甚了了,可是啥叫穷、啥叫苦还是知道的。

狭义上说,邓小平时代确实应该到九十年代中为止。但接下来的江、胡、习并未改弦更张,仍然走的是同一条路。广义来说,现在中国仍然处于邓小平时代。

见前补充 4577617
家园 邓小平时代是什么样子的

心平气和的讲,中国的农村面貌从解放以来一直就在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总的来说是发展的。

我们家六十年代中期开始跟着学校被下放到偏远贫瘠的辽西,我也是经历过下乡知青。我所见到的辽西农村从六十年代低矮的土坯房,大部分窗户都是报纸糊的,极少数人家窗户中间可能会放一块透明玻璃,那是很讲究的了。农民们冬天的棉袄棉裤可以看出来是穿了好几年,表面已经有乌黑发亮的部分了,只有十七八岁的大姑娘穿的会讲究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无论男女都是抿裆裤,老太太大都还是小脚。农村吃的主粮是玉米面高粱米,几乎没有大米白面,因为辽西干旱不产小麦稻子。过年过节的细粮主要是小米或者黏米面。也曾见过老乡到了秋季青黄不接时,用榆树叶或者地瓜叶掺玉米面作为主粮吃,还有就是用南瓜等。那个时候农村基本见不到自行车,老乡出远门就是骑毛驴了。生产队也是只能栓起一两挂马车,根本没有拖拉机。到了七十年代,可以感觉到窗户在变化,从报纸到白纸再到塑料布,有的人家半扇或者一扇都用了玻璃。人们穿的开始棉衣的外面罩个单衣,大多是蓝色棉布的。棉裤也开始改抿裆裤为立裆,看着不是那么臃肿不堪了。而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有些人家开始过年过节卖粗粮换些细粮了,说明温饱已经不是太大问题了。生产队里虽然没有大拖拉机但是可以看到手扶拖拉机出现了,文革后期各个生产队也开始搞副业,烧砖或者用马车到县城帮助拉东西赚钱。

以上这些,我想说的是中国农村一直在发展变化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一直在不断的提高,其中就包括了所谓的文革十年也是一样。这个变化发展是有目共睹,不可否认。我们不能一提到农村,就是改开前苦大仇深。拿那个时候与现在或者退一步与九十年代比,进而得出改开前的农村落后是被政府耽误的结论有些不公平。如果用解放前与那个年代比,变化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巨变。人民公社的成立使得可以大面积的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粮食产量的提高更是成倍的增长。可是,虽然邓小平时代的农村农民的生活也是在发展提高,但这些发展提高的原动力是农民工到外面打工挣钱再带回去所以有了资本,并不是靠农作物或者农村本身的发展而提高的。而且由于分田到户的原因而影响了以后的农田建设及机械化。还有一个感觉,就是现在中国的富裕很大一部分是政府卖地卖矿的钱,而地和矿本身以前就在那里,只是那时考虑的是统筹兼顾,并没有仔卖爷田似的追求短期效益。

个人认为邓小平开启了潘多拉盒,让金钱成为中国人人追求的唯一目的,他的初衷有可能是好的,但是结果就是社会主义变成了资本主义。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不赞成邓。

通宝推:老老狐狸,阴霾信仰,醉寺,胡一刀,史文恭,不如安静,qq97,海中山,七天,
家园 这是个好主意。我先来试试

独生子女?支持。这又是个争议性的大坑。但是好好想想,如今的热点话题如医疗、教育、住房、就业、996、环保、粮食供应、甚至煤改气,等等,哪一个不和人口太多有关?嗨,其实就是俩字,“人均”。计划生育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另说。另外,我父母只生了两个,我和我妹妹。我和老妻没要小孩,靠自己攒退休金。

部队经商?反对。我觉得如果可以先把一些部队改制成为国营公司,把经商和军队切割,这些公司的收益大部分上缴作为军费。但实际做起来,大概行不通,摆不平军内山头。

分田到户?支持。分了以后粮食保持增产是事实,我家餐桌上主副食逐渐丰富起来也是事实。如果不分,还会增产吗?历史不能假设,我不知道。

两少一宽?反对。我是今天才查百度了解这个到底代表啥意思,感觉这是践踏社会公平和法律尊严。

有水快流?反对。知道小矿井、小矿坑这事儿,但还真不知道这由来。这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大干快上”,典型的病急乱投医。

国企承包?有保留的支持。我是国营工厂子弟,也受过外国资本家的剥削,相比而言,当时国企的生产经营方式确实太落后了。这个超大型的政府还要直接经营企业,不怕过劳死吗?

当然,现在看来,国企承包没做好,特别是防止资产流失和补偿职工下岗。相比俄罗斯搞直接贱卖,承包还算温和吧。

红二经商?这个不好说,知道红二经商涉及很多权力寻租,但不知道从啥时、啥事开始的。如果红二和普通人一样守法,不管做哪一行都应该允许。把红二当猪圈养,肯定不行。如果有政策明确让红二可以违法违规,那就另说。

价格双轨?支持。相比俄罗斯那样一步到位,这个起码算个缓冲。当然,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权力寻租。

恶性通胀?这个咋能算政策。应该是某些经济政策失败导致的后果。

通宝推:普鲁托,
家园 苹果中国实行的不是市场经济?

就因为他们不能单独制定中国区的销售价格?

在毛时代,凤凰,永久,飞鸽的价格都不一样,茅台,汾酒,洋河价格也不一样啊,他们找自己的控制者商量调整价格,最后得到各自的市场,这不是市场价格是什么?

稻公执政的时候,也有大量的价格不是企业能够单独制定的,能说稻公搞得也不是市场经济呢?

我早就说个,计划经济(command economy)和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本来就是经济运行的两种模式,在企业内部,实行指令经济,在企业之间,实行市场经济。毛时代的大型国企内部,就好像一个控股股东一样,各自协调价格,主要是指令经济。国企和集体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主要实行市场经济。

今天的韩国,三星的营业额占GDP的40%, 三星内部的互相买卖,是市场经济还是指令经济?非要把市场经济神圣化,绝对化,不过是对市场经济的盲目崇拜, 中国过去40年已经吃亏不少了。

家园 主席的家乡主席纪念堂的人流可不是网民

去看看网上刚过去主席诞辰纪念日,韶山和纪念堂的人群有许多年轻人。话又说回来邓的纪念日又有几人祭拜他?我只知道官媒发的纪念邓的文章下留言每次都是大型翻车现场

家园 修正当然有,但根本的大方向没变

中国的国体、政体没变,中共的领导地位没变。中共仍然是共产主义政党,党内仍然讲民主集中。各级政府依然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依然在推进深化改革。

笑话
家园 没钱,人再多,也搞不出商品经济的市场
家园 多谢提供另一个视角的观察

看起来,我眼中的农村,比你眼中的农村,落后了十年不止,大概正体现了发展的地域差异吧。

虽然邓小平时代的农村农民的生活也是在发展提高,但这些发展提高的原动力是农民工到外面打工挣钱再带回去所以有了资本,并不是靠农作物或者农村本身的发展而提高的。

这个值得商榷。不过,我没数据,凭感觉说。农村生活的提高,一方面固然有外出务工带来了收入,另一方面,粮食增产和开展农林牧渔副业提高了收入也不能否认。在八十年代,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应该才刚开始。记得当时宣传的农村万元户,基本上不是种粮状元,就是靠农林牧渔副业发家的。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现在中国的富裕很大一部分是政府卖地卖矿的钱,而地和矿本身以前就在那里,

这个就不对了。GDP世界第二、制造业世界第一这个成绩,可不是靠卖地、卖矿就能做到的。每年政府出的经济统计报告里,制造业的产出增加多少、利润多少、占比多少,都说地很清楚。另外,第三产业带来的财富也不能忽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