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给河友们的一点小建议 -- 吴用

共:💬65 🌺423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达不到那还都会死了?
家园 抬杠谁不会

光是分地就吃饱了?

如果让他们不要用良种,

或者不让用化肥,

或者不要用集体化时代农田基本建设整平、治洼、改碱、换土等等改造过的良田,

或者不要利用集体化时代集体组织农民肩扛手挑建设的大小水利工程,抗洪体系,排涝体系,防旱体系,

或者不要利用集体化小水电建起来的灌溉设备,

分地还能吃得饱不?!

上面这些,有的在八十年代还在延续发展,比如良种、化肥,

有的就基本上就地躺倒不干了,光是享受集体化时代、学大寨时代留下的余泽,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比如农田基本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冬季农闲再也不用上水库工地肩扛手挑了,换谁谁不感叹这样的日子比原来的日子好过多了?

就算是小平同志发的大红包,如果只分地,粮食征购仍保持高指标,农产品收购价格不提高,还能那么高兴么?

大红包是小平同志发的,加大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是小平同志之功,应该感谢。但如果要谈对农业生产力的推动,就要分清大红包的大部分是前面的时代干出来的,尤其是水利建设、农田基本建设这样自己辛苦三十年造福后代几十年的福业,主要是前三十年干出来的。

通宝推:陈王奋起,
家园 这个贴也值得投诉?

投诉者涉嫌破坏讨论秩序,与诬告同类,应与惩罚。

家园 怎么没有

过去的网易中华网甚至一些军坛都有人掰碎说稻总改开,结果被人驳的一地鸡毛,最后插出杀手锏向版主告状,如果版主持中立立场,那么就威胁向管理部门举报,就和这段时间那个归化美国人一样

家园 他们本身就是4v政战, 又不是第一天了

被抓包的多了去了, 人家就靠这个糊口呢

家园 不用扯那么多, 解放前霍邱和周边啥样子又不是没人知道

姥爷姥姥分别是23和22年人, 小时候老人家偶尔能提到解放前前啥样子.

最早知道淠史杭就是很小的时候看到老人家抽烟抽佛子岭提起来的.

朱元璋为啥好好的要出家? 金寨为啥叫将军县?

那会哪个不是分田单干的?

能活下去的话, 哪个会闲的蛋疼出去干随时掉脑袋的事?

通宝推:qq97,
家园 没否认第一个包子第二个包子啊

吃十个包子吃饱了,就说前九个包子没用固然不对,但现在河里的情况是,谁敢说第十个包子有用,就要封人家的口。。。

家园 何必费那么多口舌,对比前苏就清楚了

前苏化肥、机械啥都不缺,集约化农场天下独步,偏偏就是要饿肚子,所以这是外部条件还是人的问题,一目了然,为啥老人家都把功劳算到包产到户上?人的积极性上来了比啥都重要,要是化肥这些外力能那么重要,那么美械老蒋早该把TG赶尽杀绝了。

家园 纠结的是集体劳动这么高尚的生产方式

这么高尚的生产方式,怎么会斗不过小农户单干?怎么可能斗不过?

其实分田并不是单干,绝对不是。

但是如果不认那是单干,就没得可吵的了。

家园 俄罗斯直到苏联解体前的90年还能人均消耗70公斤肉

解体以后到了97年,只剩48公斤了,而且主要肉食品从牛肉转为了鸡肉。90年代苏联由于戈地图的胡乱改革已经很混乱了,和80年代数字没法比。

到了90年代后期,俄罗斯粮食生产干脆掉到了俄罗斯帝国1913年的水平。(按相同国土面积计算)

顺便说一句,2017年,俄罗斯粮食产量达1.35亿吨,俄罗斯花了40年时间,终于追平了苏联时代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的最高粮食产量1.35亿吨。

按照国内的一包就灵的宣传,废除公社...啊不,集体农庄。实行包产到之后,不是应该大大促进农民朋友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种养猪致富、养牛发财的农民致富经将遍布俄罗斯大地吗???

最后对比一下,我们十一五的目标是人均肉类消耗65公斤,还没到人家苏联90年的消耗水平,更不用和人家80年代比了。

苏联饿肚子,这种公知编的笑话河里还有人信啊。

进口粮食就等于饿肚子???

那我们现在也是粮食净进口,印度是粮食净出口。到底谁在饿肚子???

家园 看到提腐败就想起叶文福79年的那首诗了

私字一放开,确实很难再收拢了。

又有高干子女做表率。那整个社会自然是老实人吃亏了。

家园 前苏和俄罗斯是一回事??

俄罗斯90年代被全世界打秋风,等于是被抄家,这种时候你谈粮食产能有什么比较意义?然后俄罗斯是不包含乌克兰的,乌克兰号称欧洲粮仓,长期占据前苏粮食征集量的30%!没有乌克兰的俄罗斯、年均寿命大幅下挫、人口锐减的俄罗斯结果竟然到2017年就可以追平前苏巅峰时的粮食产量,你这算是贬还是褒,自己想清楚。

ps:你的2017年,俄罗斯花40年是什么鬼?1991年解体,到2017才26年,短短26年就干到前苏巅峰,你还想怎么样?

家园 怎么可能那俄罗斯和整个苏联比,你这也太不动脑筋了。。。

我这里补充一下吧,之前帖子所有统计数据的范围都是都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十五加盟共和国之一)——俄罗斯联邦(苏联解体后,苏维埃俄罗斯更迭为俄罗斯联邦)

至于后面一个数据,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产量巅峰是在1978年,算算到了2017年是过去40年了。

1990年俄罗斯谷物产量虽然没78年的1.35亿吨多,好歹还有1.1亿多吨,解体以后谷物产量直接减半,只剩6000多万吨了。最惨的98年,产量只有解体前的三分之一。

然后再花了快20年时间总是恢复了苏联时期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水平。仅仅是总产量恢复了,人均消费量还没回到1990年水平,更不用和1970,1980年比了。

家园 苏联的数据问题很大

我上贴就已经指出,苏联20%的食物直接烂在仓库里,当然这是一笔糊涂账,因为里面牵涉黑市交易,但早就有研究表明苏联粮食的实际消费量远远低于生产量,因此苏联人才占着世界第三的粮食生产量,却要满大街排队领面包,而且一度每年花黄金储备的1/3用于进口食物,所以你举的那个人均肉类生产量75公斤(注意是生产量)的数据完全就是一个笑话,基本可以归为智商检验器,因为中国今天人均肉食消费量也没到50公斤,我们的肥胖率已经怎么样了?

通宝推:北纬42度,
家园 苏联排队领面包是戈地图胡乱改革之后才出现的事

连苏联二战中的贡献都有一堆人来抹杀了,只能说欺负死人不会说话。

苏联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他的粮食必然是大幅波动的(苏联主要产粮区不但纬度高,而且距海远,所以雨水必然不稳定)

苏联解决了主粮自给(即便是歉收年也可以),接下来无非是两种一是按歉收年产量规模确定畜牧业规模,丰收年的超额产量出口二是按丰收年产量确定畜牧业规模,那么到了歉收年自然要大量进口饲料粮。

只要苏联希望提高居民肉的消费量,那自然就是选择第二种办法——进口饲料总比直接进口肉类便宜。

点看全图

也不知道这么清楚明白的事实还要说多久。就知道拿着过去的公知地摊文出来胡说八道。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