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土华海华,一根藤上七朵花 -- 陈王奋起

共:💬332 🌺3529 🌵69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各为其主当然也可以叙亲情

我给你举两个例子:

第一,两家仍然可能结成统一战线,这样就可以像诸葛亮、诸葛瑾兄弟一样一面各为其主一面叙亲情。

第二,两家的斗争中,总会有局部告一段落的时候,这时候仍然可以叙叙亲情。例如,陈赓把他的好多黄埔同学抓进了“解放军官训练班”,然后去看望他们,叙叙旧,送点好吃的。

至于真打起来了,那当然是“各为其主”,该砍就砍该炸就炸,千万不要有心理负担。例如,核战军官接到命令核平纽约的时候,当然应当机器人一样坚决执行,而不应当心潮澎湃“我二叔、三叔都在那里,我怎么下得去手啊”。

家园 敌我矛盾没有化解的必要

长成中国人就是原罪。川普同志会教海华做人的

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我同学带着娃走在大街上被人骂“中国病毒”,她当然骂回去了,还教自己的娃不要怂,遇到这种情况就是得怼回去。回国之后从广州入关,一家人被隔离了14天。这是初期的情况,等到疫情全部结束,那就该西方国家要求中国赔偿把病毒传播到全世界的庚子赔款了。舆论轰炸一来,黑叔叔白叔叔3K党就都可以白天吐你口水,晚上一群人冲进你家,干你老婆和女儿......

所以谁是敌谁是友,是由海华自己选择的,做为内地土鳖,当然时刻欢迎海华回国报效祖国,只不过海华现在还不想回来罢了

再退一万步说,现在的中国人口结构已经变了。当年的海华,在中国有N个亲生的兄弟姐妹,现在的海华父母大多已经去世了,在国内的都是堂表兄弟姐妹,最亲的老婆和娃,已经在自己身边了。

大道朝天,各走半边,应该尊重海华的选择,是敌是友未来见面一念决。毕竟中国疫情前大妈已经全世界旅游,就类似80年代日本广场协议之前的状况,除非中国混到全世界经济军事第一,这种现象明显是不可持续的,未来要么中国人给西方继续做牛做马,吃污染,得美元;要么全世界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人类共同体,没有中间选项

海华和土华一样,同样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局。做为大时代中的一颗尘埃,海华或早或晚,是敌是友,终归会选择一次

通宝推:johny,
家园 我觉得不是我们有优越感,而是我们在首富处长面前不感到自卑

剩下的那帮人不仅是不和我们仨来往,也不愿和首富次富处长院长来往。结果就是只有我们仨和他们混。我觉得不是我们有优越感,而是我们在首富处长面前不感到自卑(或者心理不平衡),你好像把因果关系搞混了。

当然,还有就是次富、首富还有一美国哥们和我在学校里就是铁杆。其他人,在学校里就没那么铁,毕业后又各忙各的事,渐渐疏远了。比如说那些女生,有两个在米国,也没有联系。院长处长加入的原因我不清楚,那是我离开北京以后的事了。大学副院长也不跟我们混。

我觉得,就是心态不同。国内的人活得有点累。举个例子吧。n年前我妹在来我家住了几周,感慨了一句:你们把80%的钱花给自己,我们是把80%的钱花给外人。比如说,他们搬新家,首先盘算的是跟自己有人情来往的人会送些什么。比如说A家搬家的时候我们送了他一个大平板,估计这次他会送我一个xxx,盘算完这个后然后决定自己需要买什么。当然他们是3.5线城市,一二线城市在方面会好很多。

这边的整个社会相对更加公平(比如养老金制度跟倾向于穷人),人与人之间相对更加平等,生活相对简单,生活似乎一潭死水,因此活得更加随性一些,对面子得失看得对淡一些,外在表现可能就是你说的所谓“心里优越感”。其实多数情况下,真不是。

==========

就拿这次“生分”来说,起因是什么呢?我举了俩例子:

---------------

例一:

A:你那边这么样?

B:托您的福,挺好的。

A:好就好,好就好。多保重啊。

B:谢谢,谢谢,常联系。

---------------

例二:

A:你那边这么样?

B:托您的福,挺好的。

A:不可能!你怎么可能好!

B:真挺好的。

A:别装了,你肯定不好!

B:。。。

C:就算现在好,也马上就不好了!不要装鸵鸟,想想印尼华人。

D:长成华人样就是原罪!川普同志会教海华做人的!

E:。。。。。。

。。。。。。

===========

到底是谁在找“居高临下的关怀”的感觉?

通宝推:心有戚戚,甘丹,
家园 回到1月份,等着我们切尔诺贝利的也不少,彼此彼此
家园 中国文化比较内向

在海外的华人,恐怕多数会想这是人家的地方,我们只是住在这里。这个观念要转变过来。

英美民主政治传统强调的是纳税者必须分享政治权力。这也是美国独立的基本逻辑。我认为非常有道理。

华人在海外多数都是中层人士,依法纳税。入籍后,完全应该要求相应的政治权力。

那怕是没有入籍,就借他们的地方生长,也要像土耳其老大爱多玩说得那样:多生孩子,把中华血统多多扩散。这是我们的人权。

我以前在底层混的时候,常有小鬼子不知深浅问我,中国和英国足球队比赛,你为哪个队加油。现在我借陈王这个帖子想,中英如果进入战争状态,我选那一边?答案虽然很大可能,但不会一定是中国。毛主席说了,小道理服从大道理。

家园 我并不同情那些被抓的中国学者

甘蔗没有两头甜的道理。

家园 唉,就算有优越感,本来并不是啥大事

本人生长在广州,全广州充满对“北佬”的优越感和偏见,从语言到意识。上海人民歧视全国人民,全国人民敌视上海人民,那就更不用说了。

我一直说,这种婆婆妈妈档次的矛盾,演变成一个社会最高级别的政治矛盾,是当局的大棋。

一个旁证,例如“黄虫,废青”满天飞,全世界有哪个像点样子的当局会一声不吭?对灯发誓,以前没有搜索过,这一刻用“黄虫 废青 ifeng”搜索,搜索结果第一篇是胡大V的发言,去年8月的,很清晰的在鼓励双方,足够说明问题,再高的级别当然不好亲自发声。

https://news.ifeng.com/c/7pXVdRBuNwa

家园 我认为是好事,确实起到统一战线的作用了
家园 不肯定,但国内同学以为在美国的人必须站边,估计有点想当然

不肯定,但国内同学以为在美国的人必须站边,估计有点想当然。

选哪边是一件事,是不是必须选,向谁交代,在西西河选,还是在现实生活里选,是另一件事。

英国不清楚,美国来说,像点样的环境里,不单没有这个压力,而且大体上不允许涉及政治的表达或表态。有关同性恋,堕胎,喜欢哪个总统候选人,支不支持打伊拉克,议论都得很小心。下了班,你可以参加反战游行,可以参加挺战游行,但肯定没人逼你参加。

至于中美冲突会发展到多么特殊的情况,担心也担心不过来。历史上有珍珠港,抗美援朝,美苏冷战,911,也不过如此。

家园 CNN记者可否支持川普?下班就戴KAG帽?

下了班,你可以参加反战游行,可以参加挺战游行,但肯定没人逼你参加。

你真的相信这个?

家园 能回国,多是有本事的;留海外,也就是谋个生而已

陈王这个帖子写得好,好就好在这句宗旨,好就好在一个”雾“字:

这几天我看河里起了,海华和土华居然有了生分

在海外华人费心费力维护的可以畅所欲言的论坛上,把一些本不应该是论题的事情弄成问题,甚至激烈争论之,意义真的很大吗?

其实,到海外谋个生,当年便谈不上意气风发,现在更无所谓心生落差 ---- 其实哪里来的什么落差呢?无非是早就认清的现实罢了-----我想这种感受,应该是很多有了点年龄与与生活体验的西河海外河友的共鸣罢。

就拿我自己来说罢,当年出国的时候,也是想着回国的。而且,2005年母校校长 根叔 刚任校长时,带着六个系主任(另外一个敏感专业的系主任被美帝拒签)来美国考察美帝版的华工时,作为向导之一,我及婆娘曾经有幸在宾馆校长房间(很普通的两人间)里,聆听过校长用家乡方言武汉话,对我们这两个学生的一次推心置腹的私谈:

我当年(87年)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毕业的时候,曾经有两个选择:一是在美国留下来,年薪大概时四万美元。另一个,是回华工,月薪100多人民币----我回去了

于是,15到20年时间,作为个人成就,根叔由院士而校长,到国家实验室(副)主任,且不说学术上的成果,对国家与人民的直接贡献了。

我举这个例子,只是说明一点:作为中国人,尤其是出来读书的,对回国与留下,对将来发展的差异,不必用今天没出国的同学中有多少亿万富翁,有几个厅长部长来衡量,但凡出国时对中美两国走势有点脑子的,都明白。

问题是:随着国家的发展,是做土华还是留海华,更多的时候,不仅仅是个个人选择问题,也是个被选择之后的个人选择。想想罢,拿奖学金出来读个书(那个时候没奖学金基本不用考虑签证),做若干年RA,到毕业的时候,一般的留学生,多大年龄呢?再考虑到严格一点的美国大学的淘汰率(比如斯坦福EE的75%),以及比较严格的导师对论文质量的要求----真正考虑过回国发展的大陆海外华人(主力是留学生),在选择的时候,从生理年龄到择业压力,都不是跟国内从本科一口气拿到博士的大多数20多岁的年轻的小年轻们,可以同日而语的。

(当然,也有在海外的年龄轻轻就毕业的,比如我一个同班同学的老公,也是校友,24岁拿的MIT的XX博士(师从美国X物理三大牛),毕业后去三大实验室做了3年,然后去斯坦福任教,任教第一年,就因为某某成果在白宫被小布什接见----那种青年才俊,只是特列,不在本贴展开了。)

我就不谈自己为什么没选择回国的个人原因了-----毕竟也不是典型案例,如果我回国了,不出意外的话,现在有很大可能性没有在西河里扯淡的自由了,弄不好,呆号子里了。所以呢,用婆娘的这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来说明一下。

我母校多年来非常重视海归,从前校长(前教育部长)到各系主任,几乎百分之百是海归(不是后来那种1年镀金的),这已经是几十年的办学传统了。比如我读研究生时的导师讲:”我在美国留学时天天埋头恶补数学(他刚来美国,被导师当众出过’洋相‘),而室友天天看电视里卡特与里根的辩论。“

那么为什么很多本来想回国的同学们,没有回”成“国呢?这个国,也不是说回就”好“回的。譬如母校每年都会来美国招聘,由于那次给校长作向导的缘分,因此那些年呢(05到10年),差不多每年都能与学校来人,尤其是人事处长/组织部长(现在已经是校党委副书记)见上一两面。一来二去,彼此也就经常能讲点真心话了。

大概从08年开始罢,这个国,就不是什么人想回就能回的了。比如我婆娘博士毕业的时候(华工本科/中科院模式识别实验室/美帝CS Top 10),我们曾经非常认真的联系母校,专门回国回母校面试(承蒙校长关怀,还曾专门派专车接到校长办公室一叙,然后吩咐秘书带去光谷,参观刚刚竣工的国家光电实验室,陪婆娘参观的,就是我们当年接待过的XX,时任实验室党总支书记)。

我们当时联系了两个系,一个是婆娘本科的系(系主任是日本海归),一个是我本科的系(系主任英国海归)。结果呢,前一个系给了个讲师待遇;后一个系主任托我师姐给我带话”我们希望是你本人回系,考虑到你婆娘的专业(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让你婆娘回她的系好一些“。

后来我们向那个分管人事招聘的人事处长请教,她那个时候已经升任组织部长了。她坦率的讲了一席话:”XX与XX,你们听我说啊,你们呐,就是现在时间有点晚了。04年,你们这种情况回学校,直接正教授;前两年呢,副教授是可以保证的;08年之后,只能从讲师开始了。08年之后美国什么情况,我们每年来美国,很清楚的,你看看现在都是些什么人申请竞争呢,很多都是之前在美国学校里大公司里有职务有头衔的,你们呐,真想回,应该在美国相关单位做几年(博士后)再说“。应该承认,这完全是作为朋友才会讲出来的私话,也是真话。

而我那位40不到即为博导、教研室主任的师姐,也跟我们讲了几乎类似的一席话:”现在的青年教师,从讲师做起,确实压力太大了,(与我当年比)有点不公平,你们再好好考虑考虑“。

说个题外话,我这个师姐,带出来的一个学生,来美国留学,现在已经在美国大学任职了-----你说国内学校对美国情况熟悉不熟悉?

其实罢,我们对学校给的讲师待遇倒没什么,但是一拿到那个任职要求就头大如斗:一年课时要求XXX小时,一年发表XX影响分子文章X篇,一年申请XX级别经费多少多少。

于是呢,我婆娘还真听了这个建议,以及美国导师的建议,去他推荐的CMU某实验室(主持那个实验室的女教授,是主持过《阿凡奇》特效的行内专家)去看了看,以决定是否读个博后。

这个时候呢,丈母娘急了,专门给我打了个电话:”你们还想不想要孩子了?“,于是,一言九鼎。

三年后,婆娘中科院同实验室的一个同学(本科北大、中科院硕士、美国博士、博士后)告诉说:”回国三年,没弄上副教授,于是去HK中文大学在深圳的一家分校了“。他回国的时候,没选择中科大,而是给予条件更好(当时还提供住房)的华工,主要是想跟着图像所的Z院士干出点成果出来,结果,可惜了。据他本人讲:比较适应不了复杂的人事关系。

我讲这个事,就是标题那两句话:

1、能回国的,多是有本事的

2、留海外,也就是谋个生而已;

最后,还有几个问题:

1、土华是一体吗?即使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土华是一体吗?比如蔡前教授,与习总都是土华罢,他们是一体吗?

2、海华,从诞生的那一天起,解放战争失败后逃美的、从台湾来美的,从HK来美的,大事件后,拿血卡来美的,贪官子女来美的...与普通靠打工谋生的海外,是一体吗?

3、美国人、英国人、加拿大人、澳国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也是一体嘛?

所以啊,海华还是土华,以地域划分,就跟区分现在的北京人有多少是解放前的土著,有多少是后来进城的一样,是比较荒谬的。

我记得当年在北京打工的时候,一个女同事租的房子(99年,月租2000,知春路上)漏水,被楼下的老太太为难,喊我去解围。当时那个拄着拐杖的北京老太太用一口河北方言恶狠狠的骂我们:”北京就是被你们这些外地人给祸害的“

谬哉斯言,谬哉此争。

最后补几张图,与本科同班同学,毕业后留校,现在负责论文统计的同学的一些对话: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通宝推:田昭明,chuchong,梓童,红军迷,三笑,dragonawake,领班军机,俺是老胡,初心,ziyun2015,hattie,一行,johny,独立寒秋HK,桥上,yandudu,strain2,米爹,摆一碗,方恨少,山景城,家住中坜,甘丹,审度,xhUserI,宝特勤,醉寺,云山,nettman,史文恭,TKwang,jhjdylj,阳春白雪,秦波仁者,夜雨行歌,心有戚戚,再闻鸡起舞,PCB,钱六,黄锴爱李莹,mezhan,唐家山,听松,钢铁飓风,风雪,
家园 然后二代海华成了吕超然

一代土华劝国人宽容。

二代成为吕超然。

既然是开枝散叶,怎么二代就变海华了?这明明用你自己的话术应该叫叛变投敌,你说孩子坚持中华文化教育,保留中华传统,那还差不多。

实际上呢,大部分一代已经恨不得是白皮。

可惜你们的后代要么黄皮要么更糟糕的混血,hapas。

就这还要宽容?不就是因为自己洗不掉中华文化,割不断习俗血统?

拜拜吧您那,宝推的几位估计也是,寻求个“情绪价值”,安抚下自己。

顺便说句我怎么记得陈王和一大堆“爱国人士”都是海华,后代基本上都是黄皮白心,在论坛里讨论海华生活其乐融融。

如今时代变了,得了便宜就别卖乖了。

家园 CNN记者本身已经是政治的一分子,也是个人作出的选择

CNN记者本身已经是政治的一分子,也是个人作出的选择

在美国社会,选择置身(政治)事外,又能有一块立足之地,这样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当然,有些人宣传,既当完全的无政府主义者,又有人给你开高薪,那是没可能的。

家园 我不是学术圈的,但也能猜想到

搞论文数统计,就是一个低成本的KPI体系,相对简单公平,但副作用也很大,容易让人钻空子,不能准确评估科研人员的贡献。

但我个人会谨慎乐观,共产党最好的一样能力,就是实事求是,既然弊端越来越突出,会改的。

家园 知道一个吕超然的名字让你如此兴奋?

不提一下显得你很没见识?看见海华你就认定一定会是吕超然?你那莫名的仇恨是哪来的?朝鲜战争中杀害志愿军烈士的“中国人”中,更多的是志愿军战俘中土生土长的叛徒吧?谷中蛟、李大安、马占奎,哪一个是海华?你除了知道海华中有一个吕超然,还能列出有谁?是不是还要列出一个金无怠?他可也是在战线的联合国军一侧工作的。抗战期间没出过国的汉奸,也比出过国的汉奸要多得多吧?就因为你是土华,就天然有汉奸免疫?偏激之人可是很容易叛变的,因为他不容于大多数人,对他人有莫名的仇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