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海子《九月》解读 -- 线上线下

共:💬12 🌺36 🌵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海子《九月》解读

本人不太懂诗,更不会写诗。

2019年中国好声音的决赛上,李健帮旦增尼玛改编的《九月+牧歌》听起来很不一样。一查,词曲作者都不一般。歌词为诗人海子的诗,《九月》。

当时听的时候,总觉歌词有点什么在里面,具体是什么,又说不上来。

直到近日,想起来再听,忽然有了一种解释,也不知是否合理。

看了一些海子的正经阐释,一般从荷尔德林的影响、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入手,也许没错,总觉隔靴搔痒。

海子生于1964年,一个彻底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童年少年时期,从人类历史发展角度,还是那个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原始的共产主义社会阶段。79年(15岁)考入北大法律系,83年(19岁)年到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任教,89年3月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时代背景,对海子的影响应至关重要。

看看海子写于86年(时年22岁)的《九月》。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只身打马过草原

79-86年,海子在京求学、工作,期间经历的,可能不完全是思想解放带来的欢愉,诗人往往是最敏感的群体,他可能更加深刻地觉察到了社会的变化,也感受到了学生的思想起伏,甚至目睹了一些活动。

还是看诗。

目击

--诗人是时代亲历者,亲眼目睹

众神死亡的草原

--那时的中国是不是可以如此相比?众神差不多确实已去

野花一片

--剩下的只有野花,众神已去

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草原需要风,而这风现在如此遥远,比远方更远,看不到希望……

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诗人无尽的悲哀

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诗人希望风再回来,无风的草原,不成其为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马头琴头尾分离,支离破碎,诗人对当时社会的绝望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众神离去后,野花聚集,无奈……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映照华夏数千年的朗朗苍天,依然在上,看得清楚

只身打马过草原

--无奈,孤独走过这已无神灵护佑的草原(意即离开)

李健也是一位浪漫主义音乐人,他把最后一句改成了

只身打马阔草原

--虽然孤独,还是留在草原上

再加上民歌--牧歌

蓝蓝的天空上

飘着那白云

白云的下面

盖着雪白的羊群

--浪漫时代不能再回去,李健用古典意象来替代

自己的解读,谬误之处,请河友不吝赐教。

关键词(Tags): #海子#九月通宝推:普鲁托,
家园 你这个解释比诗本身更让人难以理解

比如:众神指啥?他为啥悲哀?风是啥风?为啥叫《九月》?等等

家园 解读体会

1. 用生命写的诗,终究是有生命力的

有兴趣的可以找找周云蓬和旦增尼玛的版本听听。旦增最后拿了冠军,好声音虽然是娱乐选秀节目,好的音乐也不会埋没。

2. 二十五岁的生命,留下的不仅是惋惜

海子早逝,令人扼腕。然而,海子的逝去,相信已成一种力量,和一个多世纪以来成千上万的牺牲者一道,在契约的那一头,捍卫人间正道。

或者说,海子也属于那广场上的纪念碑。

3. 海子留给世界的,是最沉痛、最警醒的思考

诗人的心,敏感,脆弱,如此沉痛

“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在诗中出现了三次

契约这一头的我们,需要读懂他。

关键词(Tags): #体会
家园 没关系

看不懂我的解读没关系。

欢迎把您的《九月》解读分享出来。

家园 周云蓬版本出来差不多都有10年了,丹曾缺乏厚重。

记得当年听乌兰巴托的夜,不知道从哪带出来九月,莫名觉得这俩曲子还听挺类似。

家园 是不是拔得太高了?

年纪轻轻的,又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事,就放弃生命,真的是不负责任。当时考个大学不容易,对自己的家以及家乡的学子都是一个极大的鼓励。结果,他在北京这个令人向往的地方,轻易地走了,我是真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

作为一个对文学诗词外行的人,我无法评论他的诗词有什么价值,但我觉得作为一个人来说,他这样做是不值得的。

70年代末80年代初,文学经常有“轰动效应”,作家诗人都自视甚高,社会也给予较高的待遇。但在经济发展后,社会评价多元后,作家诗人有些失落。作家诗人还想启蒙大众,结果发现大众都奔钱去了。是谁的问题?

海子也属于那广场上的纪念碑。
能到这个程度?

家园 一语中的。有胖大叔解读说诗人是写理想——我看未必

就诗人走上工作岗位倒去世几年算起来,有这么几项可以列举的:

第一、学历——亚克西;

第二、法律专业做了哲学教师——爱读书、冥思、自我意念较强;

第三、恋爱——多次失败,最后一次由于自我中心观念而被无情厌弃——就不算社会传闻被多次修理的事了;

第四、学气功;

第五、死亡法医结论:精神分裂。

就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来说,和第一无关,受第二第四影响,如普鲁斯特一样由于第三条的缘故写成此诗,造成第五结果。

由此,标题“九月”可想而知。

家园 见识,担待

金庸在《鹿鼎记》中有一段印象很深。陈圆圆求韦小宝救女儿阿珂时为他唱圆圆曲,并恭维韦小宝是才子。韦小宝自知狗屁不通,大字不识一个,要说是才子也是狗屁才子。陈圆圆说,能写诗词只能算小才子,有见识有担待才是大才子。

这个说法深表赞同。

诗人的见识不好说,担待没有。

家园 谢谢,握爪

谢谢金台直言。

先握个爪,很久以来,我确实也是像你这么想的。

如果不是好声音的一首歌,我可能以后也就这么认为了。

那首歌听起来如此不一样,引起了我的好奇。

为什么一首简单的诗,唱出来会如此不简单?

上面的解读也是忽然间悟得,不能说我解读的就是真实的海子

不过可以肯定,每年去海子故居的人,理解他的可能不多

至于纪念碑,请不要误解

不是对这种离世方式的鼓励

海子是平常人,又不平常

无法鼓励或是不鼓励

他的存在方式是无法复制的

再次感谢分享

关键词(Tags): #平常又不平常
家园 谢谢分析

谢谢GZ河友的分析。

从物理世界角度看,GZ对海子的了解比我更多。

而且看起来海子更像荷尔德林了

也许海子确实受到荷尔德林的影响

不过还是有他自己生存的土壤

事件的发生一定会在物质世界留下痕迹

这也是我们可以追踪到思想状态的手段之一

然而,物理事件的总和一般不好直接用来解释精神世界的全部

这里面的因果关系不一定会那么直观

而且,海子应该是一位极其敏感的诗人

往往能先于常人觉察到社会的变化

您说的也有可能是主因,更大可能是叠加因素

从九月这首诗来看

个人认为

源于狗血事件的概率还是不大

谢谢分享

能否解读下标题九月?

关键词(Tags): #谢谢分享
家园 海子和陈子昂

看到陈王谈到海子和陈子昂

海子的这首诗去掉水分就是:

原来寄希望神,

神死了。

原以为还有希望在远方,

现在远方的希望也没了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长叹一声,千古之后尤有余唉。人啊,都太把自己当回事。按我说,把有限的人生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人类不亡,我就不会输。

这就是太祖积极的人生哲学核心

个人感觉,海子这首诗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境遇还是不同。

海子像一个孩子,有着超乎常人的悟性和聪慧,忽然间觉察到慈母不在而惊慌失措;而家中兄姊并无异样,或全然未觉察母亲的缺席,或似未有过慈母,或从未觉母慈,或觉新来姨母年轻漂亮,从此更多愉悦欢乐。

更要命的是,孩子终于笃定母亲回不来了,永远回不来了。而姨母本是与母亲不和的,孩子亲近不起来。

于是,天塌了。

孩子夭折。

陈子昂则好比从小出来闯荡江湖多年的老司机,无遇知音,愤懑,登上前人招贤纳士的幽州台,来一个宇宙大吐槽。

吐完槽,子昂还是杀回战场。

不可同日而语。

关键词(Tags): #海子#陈子昂通宝推:何求,
家园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