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潘建伟的公司要上市了 -- 南山东沟
是在知识产权和新产品开发上逐渐超越跨国公司,不少领域国外公司已经处于追赶状态。
基于你对化工行业的评价,你对潘的评价可信度也打问号了。谁告诉你只有芯片业才有高精尖的,才有技术革新的。石油业、轻重化工都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区别只是多少不同而已。
一旦突破,现有金融体系土崩瓦解。即使接近,比如说破解一个银行间清算密钥,需要5天,你怎么办?恐怕每天都要更换密钥。
以我的比较肤浅的理解,加密是恩尼格码机那种。参与清算的银行各个有一台或几台秘密机器,到时候约定好的中央系统产生一个密钥,发到各个行里,事先调整好机器,定好时间一起启动,就可以通信,进而安全结算了。
如果按照这样做,密钥就算写到本子上,我感觉也不要很多时间。印刷铺一天还印不了十万本?白天印完晚上上飞机,五天内怎么也抵运到世界各地了。可能费点纸,但是我觉得五天一换,不是做不到,而且经济账也不一定那么差劲啊?
如果再把密钥网络分发,那连五天也不要,一按键全世界就分配好了。那么暴力破解还要五天,也不至于立即搞崩溃的地步吧?恩尼格码机也不是很难调啊?
所以不是很理解,难道银行间结算的加密是铅封或者水泥封的?
请指点迷津一二
突然又想起一个问题:这世界是不是除了五大善人(五常)和某些八家大户(G8),就没有再有超算的了?
一般而言满足,缓慢进步,到突然爆发,然后再缓慢进步,再突然爆发这样的情况。
技术与科学的进步满足木桶原理,有一个条件没有满足,科学就会徘徊不前。
例如中世纪时期的科学进步非常缓慢,根本原因在于希腊人发明了几何,但是没有发明代数。
等到印度人,阿拉伯人发明了代数,代数和几何相结合,就产生了解析几何,然后顺理成章的产生了微积分(微积分的基本定理,求切线与求面积是互反运算,这个费马这个解析几何发现人之一就发现了,牛顿不过是将其系统化并且运用于力学,天文学中)。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20世纪初爆发的量子力学,一直到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不断的完善,高能物理可以说经历了一个繁荣期,但根据杨振宁的看法高能物理的game is over,盛宴已经结束了。
就量子力学而言,其最大的瓶颈在于其理论基础的不踏实。
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并不太令人信服,爱因斯坦等人提出的Epr佯谬也没有解决。
目前的量子计算机实际上是依赖于超导技术这种凝聚态物理学的进步,但是超导基本原理人们并不完全理解。
同样的还有核聚变,人们同样利用超导体,但核聚变什么时候可以商业发电,可以说是遥遥无期。
以经典力学而言,湍流这样的经典力学问题几百年来进展就非常缓慢。
因此量子计算机是否能够成功,是不确定的,个人认为它与核聚变一样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永远还差50年)。
科工力量的公众号有几篇文章论述得很清楚。
目前量子计算机还没有能够构建一个逻辑位(为了避免量子态被干扰而将几十个量子位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位),为了避免退相干,成本非常高昂,输入输出存储等等由于测量本身对量子的干扰而变得非常困难。
看了几个人的解说,感觉,一部分特定应用也许可以量子计算,插上对应的计算卡,可以生成真随机数或者搞因数分解(胡伟武称之为“量子算盘”);但是通用量子计算机恐怕很难。
量子计算破解密码,说的是RSA算法这种不对称加密方式。求两个质数的积很简单,反过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分解就难得多。15等于3乘5,这个人一眼也能看出来,但是8633的因数分解人就一眼看不出来了。如果是两个1024位的质数的乘积,那现在的电脑也算不出。
http://tech.cnr.cn/techgd/20160305/t20160305_521541909.shtml
然而,这和破解对称加密无关。
「化工行业的中国公司的竞争已经让跨国公司心惊肉跳」和「中国化工产业非常劝退」完全是可以同时成立的。「技术密集产业」和「技术停滞产业」也是可以同时成立的。
这几年产业转移,产自东南亚的衣服之类的东西变多了,但是机电产品还都是made in china,遥控玩具车这样的东西东南亚貌似造不出。可见,遥控玩具车的技术密集度必然比服装高。
即使是通用量子计算机,也没有脱离图灵机的范畴,所以理论基础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真正会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应该是超计算,不过这玩意儿现在还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
只等一台足够强大的量子计算机出现。。。
Google/IBM/Honeywell都这么说,应该不是空穴来风。但其实行业内心里也没底,比如说俺前几天就听到某位量子计算的专家嘲笑Honeywell,说Honeywell拿了大把军方的钱,却什么信息都不透露,谁知道Honeywell是不是拿钱造温控器去了(在广大美国人民心中Honeywell恒等于空调温控器)。。。
虽然还很原始,但做些简单编程并不困难。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100个量子比特以下,值得用量子计算机解决的问题非常少,所以对于这些特定问题可以用专门电路固化下来。就好比电子计算机发展早期,所需应用只是做个计算器,这样一来造个通用计算机还真不如专用的固化电路设计。
只要能造出100个比特以上的量子计算机,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多了,通用计算机肯定就成为主流。关键是这样的计算机什么时候能出现。而且还有个问题是噪音,也许量子比特多了,噪音太大导致这样的机器P用也没有。。。
春秋战国衔接了中国从西周封建制到秦汉大一统中央集权的转变,是一个社会剧烈变动的阶段,人们通常将春秋与战国合在一起谈论,在这里我试着作出一些改变。
春秋时期的变法革新之所以能持续两百多年,是因为有可以扩张吞并的对象,扩张吞并获得的利益反过来维持了春秋时期变法革新的持续。这个过程其实与近代殖民主义的发展基本一致,春秋五霸的说法与葡、西、荷、英、法、德沿时间维度依次递进发展的形态是可以相互呼应比较的,反映的是社会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各个层面互动发展的成果,及这些发展在从时间到空间上的体现形式。简单地理解,就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在旧有社会形态中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过程。稍有不同的是,殖民主义以海洋贸易为基础,造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清晰的边界划分。
战国时期的变法革新与春秋时期不同。进入战国时期,东周初的两百诸侯被吞并得所剩无几,最后秦灭六国也仅耗时十余年,历时两百年左右的战国时期大部分时间里是七雄之间互有胜负的僵持阶段。所以,春秋时期那种扩张吞并与变法革新之间的正向互动已不存在,那么,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革新是靠什么力量推动着持续不断地进行的呢?
首先,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革新是春秋时期历史经验的延续。春秋时期的两百诸侯,不进行变法的甚至变法动作慢的都亡国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在整个春秋时期持续发生,那留给还生存着的诸侯国的选择就只有如何变法革新的问题了,是否变法革新已经没有讨论的空间。而且,进入战国时期还存活着的诸侯国都是经历了变法革新,并通过变法革新获得了发展壮大的诸侯,即我们说的战国七雄。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后果将贪婪与恐惧这对矛盾调整为同一个方向的力量推动着战国七雄沿着变法革新的道路加速前进。
其次,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争鸣,说明这个时期除了政治经济方面的剧烈变动,思想文化方面也配合有相应的调整。这里单说春秋时期对社会思想的塑造,具体的考据非我所长,举一个现代的例子。今天的人们如果遇到大的经济危机,除了讨论社会分配问题外,还有两个常见的讨论方向。一个是期望立刻有一个重大的科技创新出现,另一个就是出现星辰大海来提供新的资源以供开发。其实,这正是春秋时期扩张吞并与变法革新之间的正向互动对社会思想的塑造,当然也同样是殖民时代对欧洲对全球思想的塑造。就是说,经过了春秋时期之后,变法革新与扩张吞并之间的正向互动已经从经济运行模式、政治组织形态、文化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塑造了社会思想。尽管进入战国时期后,变法革新与扩张吞并之间的正向互动整体看已经停止了,但是春秋时期的深刻影响仍然保持着巨大的惯性在持续发挥着作用。
第三,囚徒困境。进入战国时期,创新与扩张的正反馈整体上停止了,但是对于战国七雄中的一个个体来说,可以简单划分出三种情况。一,个体最优,自己继续创新与扩张,其他人主动接受被创新与扩张;二、个体次优,整体最优,大家一起约定好同时停止创新与扩张;三,大家一起继续创新与扩张----不同于春秋时期的战争。历史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战国时期诸侯国继续变法革新的动力就是今天工业革命发展还没有结束的原因,但工业革命这一波发展总会结束的,问题只在于如何结束?
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动
EDVAC之前的电子计算机都可以认为是专用的,而且主要用途还就是破解密码,比如英国的”巨人“。而通常所说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每次重新编程都要重新连接电路,和专用电子计算机也差不太多。
巴贝奇的分析机实际上从来没有实现过(倒是出现过几个缩水版),而第一台通用计算机应该是德国人的Z3(这个河里介绍过),它已经可以用打孔胶卷输入程序。然而这台机器是基于继电器的所以不属于电子计算机。
看今天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当初电子计算机起步的时候还是很相似的。
RSA这种算法就是大质数分解,本质是可以并行计算,所以可以被量子计算破解。现在也有很多研究不能并行的加密算法,强制每一步的计算都依赖上一步的结果,这样的加密算法量子计算机从理论上就不能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