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茗谈186-天使怒涛 -- 本嘉明
没想到你在这藏了个大杀器呀。不过这玩意成本稍微高了一些,可以和那个我提的微型机混合作战。一个是对器械,一个是对人。下面看看quora 里面的人怎么回答这个CH 901问题的。这个作者是专门写有关这种武器一本书的作者。从他的回答,和另外一个估计是米饭特种部队退役的,在武器生产商或者情报届工作的人的回答中,口气中透露了很强的恐惧感,无力感。而且最后这个米特种兵,透露了估计和中国武器届一样的无奈,就是现行军方采购政策,由一些"老朽"的各种利益集团掌握,不对这种不同维度的武器感兴趣。最后这一段是我从他们说的话中分析出来的。
下面请看全文回答的问题,其中一个中国人的回答我就不转了。不过我在Quora 里面看这武器可以飞1小时,可是armyrecognition.com 上说留空40分钟,速度是40到80 mile/ hour.
What makes the Chinese CH-901 drone so dangerous to the US?
第一个回答者是, David Hambling
Author and journalist specialising in military technology and other interesting stuff.
另外一个地方介绍他是这样的。
David Hambling is a technology journalist and author based in South London. He writes for the Economist, New Scientist, WIRED, Aviation Week, Popular Mechanics and Popular Science among others。
他写了许多与军事,战争有关的书,其中一本书,叫做 swarm troopers----how small drons will conquer the world. 从此处可以看出,他对未来,不,应该说现代科技在战争中的应用可以给敌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有着深刻的理解。
As I wrote in Popular Mechanics magazine, the CH-901 is a real game-changer, not because it's the first lethal, portable drone — the AeroVironment Switchblade takes that credit — but because it's being produced by China for the export market.
This is a tactical weapon that can be carried by one soldier and launched from its tube from behind cover. The operator uses the video image beamed back by the drone to locate targets; it can cruise around for up to an hour at speeds of 40–80 mph at a few hundred feet. This long endurance, and the ability to find targets on its own, make it a loitering munition. Range is around nine miles.
Once a target is located, the CH-901 locks on and dives on it in a Kamikaze-style attack.
Two key things to note about the CH-901. Unlike the Switchblade, it carries a warhead powerful enough to destroy light armoured vehicles — anything short of an M1 Abrams in fact. At six pounds, it's a much bigger warhead than an RPG and will hit with much greater accuracy because it's a guided weapon. That means that Bradleys, Strykers, Hummers and everything else are vulnerable to a portable long-range anti-armor weapon which, unlike rockets and missiles, has no firing signature. You will not see this coming or know where it was fired from.
Of course, it can also target soldiers on foot. Lethal radius is several metres, and it has high precision. Every time one is used there are likely to be casualties.
Secondly, there are no existing countermeasures. It is hard to detect - no IR signature, minimal radar signature, and fly low and near-silently. It cannot be engaged by any existing anti-aircraft systems. Sure, you could try and shoot it down with a machine gun, but even if you know one is coming and where from, you have about three seconds to hit a tiny,fast-moving target.
Jamming is one possible solution, but only if you know exactly how it is controlled. And modern battlefield comms are extremely hard to jam, and getting harder. Optical comms or other counter-countermeasures would make it unjammable.
Being on the export market — and made by a company previously sanctioned for selling to enemies of the US — means that American troops are likely to run into the CH-901 sooner rather than later. And being made by the Chinese, it may be cheap enough to be sold in large numbers (unlike, say, guided missiles). Meeting a few of these would be bad news; a lot of them could be a disaster.
Read more in the piece I wrote for Popular Mechanics here:
Edit: The CH-901 has been upgraded. it now looks a lot more like the Raytheon Coyote. The upgrade may not have much impact on performance (though terminal guidance may have been improved), but is likely to mean it has been optimised for mass production at low cost.
他们真的是对此有很深的恐惧呀,几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制止这种武器呀。
再看看另外一个有特殊背景的 Larry Barnes 他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
It has been a long standing practice of the Military Industrial Complex to warn Americans of the danger posed by enemy weapons. This starts a long cycl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wasting billions of American tax dollars.
哈哈,这种无奈看样子可不只是他有,我估计中国也有许多这类问题。从来没听说中国有这方面的演习。我就不知道中国弄那么多的坦克有什么用?包头二机厂应该转产了,搞些小的无人的火力支援车就可以了,根本没有必要要坦克了, 为了保护人员附加太多的重量 了。如果没有人员保护需要,那么装甲,发动机都可以减轻。油料消耗,后勤支援都可以减少。如果数据传输链建的比较好,那么军队完全可以坐在空调房里打着游戏,就把战争打完了。
老本,stop 你的误导吧,写点以这类武器的战争吧。和那个Dacid Hambling 学习一下。我准备看看他写的书。了解一下未来战争是个什么样子。
本大,您一直腔调方案要靠数量,低成本去冲击消耗对方,但是飞行员是很精贵的,我方损失不起这么多飞行员啊,毕竟我们没有通用民用航空的大批业务飞行员,所以不值得为了省钱就部署大量廉价战斗机去让空军精英送死,我觉得空军以后歼10C都不一定造很多,全部用20姬去干经国号好了,台巴子估计比我们更加损失不起飞行员
按我的设想,
1)“高雄特快”军团将拥有3800名飞行员,略超过7000架小飞机(各种型号,各司其职)。其中除了少数飞行水平达到空军歼击机队的到编到岗水平,剩下的基本就是飞完了K-8科目的。
2)“羽人军团”将拥有12000名士兵,约8000架旋翼机。这个军团里少部分是原来的伞兵,多数是普通步兵,经过20小时模拟器训练和50小时飞行训练。
这两个军团,有3个作用。一,辅助现有登岛作战部队,使得登岛顺利而且损失较小。二,预备大量初级战斗机飞行员,万一演变成世界大战,立刻加训后去飞歼-10。这是一个临时性的飞行员储备暴增,统一大业完成后,未来就不需要了。三,为彻底军改做好干部准备。
彻底军改,需要提拔大量信得过的少壮军官,提谁不提谁?看军功嘛。这两个军团的官兵,不但本来就是选出的精锐,而且作战方式孤单/残酷,分秒间就可能粉身碎骨,有敢死队的色彩,事后论功行赏,别人不能不服。由于在战斗过程中,这些载人小飞机夹杂在海量的无人机(作战无人机和迷惑敌雷达的诱饵无人机)中一起飞行,所以虽然单机空战能力很菜,真打起来,损失人数未必很多,但比起其他部队还是要危险得多。
而事实上,解放军能不能在较短的时间(5-7年内)组建起这两个军团,我看是要打很大的问号的,因为独生子太多,兵源有点紧。如果连1.5万人的敢死队都扒拉不出来,就不必打了,大家学学乔良,临老当个东厂的乔公公好了。
一,战争是年轻人打的,但战争是由爷爷和大叔准备的,这些老人家的知识积累是比较老的,最后一次操炮/操舰可能是20年前。没有任何一次国家级战争是从全新样貌开始的,而是:老式的开头;中段逐步(痛苦)地向现实低头,向敌人的创新低头,从而采纳新思想新技术;最后以资源的厚薄定胜负。
唯一的例外是第一次海湾战争,但那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而且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狂胜,给美军和美国军工在接下来30年(甚至可以说接下来的100年)的发展,产生了不可逆的伤害,是个亏本买卖。
我支持一个“老式的开头”,因为我们设想一场战争,绝不能空中楼阁。战争,至少说战争的第一阶段,是由参谋部的既有作战风格/传统,部队的日常训练,储备的第二波装备的清单,甚至再延伸到军工动员后的紧急补产能力,喂养军工的战略原材料的国土蕴藏量......这一系列条目来决定的,以相对“老式”的战争开局,能够打得比较稳,比较顺,比较容易为统帅部所理解所掌握。
我是硬科幻,我只设想在现实中可能会打得出来的战争。而且是比较近的未来。所以我认定下一场战争没那么玄乎。
二,先说你那个带3克炸药的微型无人机。那就是个“人造黄蜂群”,你遇到黄蜂蛰你怎么办?躲到密闭空间,潜到水里,就躲过去了,那太小儿科。CH901带来很大的突破,但它还不够厉害,你设想一下,台北市那么大一块地方,把地图网格化,每个网格的上空留置一架“CH901改”(CH901太小,我的改良就是增重到20公斤,电动留空时间延长到3.5小时),每架“CH901改”都有一个2人遥控团队(无非把全国各高校所有相关专业的老师和4年级学生都动员起来,够用),哪一架发现下面台军异动,或者菜菜坐装甲车要跑,扎下去自杀攻击,头顶上另一架立刻降低高度,填补到这个战位,继续巡逻。这里都不需要AI,只要卫星信道够用就行(当然临时要打几颗补星)。这是个什么场景?而且你不要忘了,除了这些CH901G,其余马照跑,舞照跳,各路统一大军都没闲着,按照老式战争的打法,奔着自己的军功章玩儿命呢。
但是,我在刚刚另一个帖子里说了,用相对老式的“战场小飞机”战法,不单单是确保顺利解放台湾,还有其他功用。一鸭两吃,台独固然是死鸭,废物多利用一下,也是勤俭过日子嘛。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世界已经几十年没有打大仗了,中国军队的时间更长了。按着你这种思维,对手一定会有一股力量研究用不同维度的思维打你。你继续用传统的思维解决问题,最后的结果就是被人给解决掉。咱们设想一下,你那个空中轻骑,如果台湾方面用那种3克炸药的黄蜂,或者再大一点,留空时间5分钟速度150km/hour. 几架B2载有10万这个玩意,南北飞一下,每隔100米撒出10个,沿着你的空中轻骑路线飞行,每10架黄蜂对方你一个轻骑,一下子就把你的轻骑全部消灭了。
另外如果对付人类,你在多少地域可以看见水,即使进入水里,你有多少人可以憋气超过2分钟?而且可能是在急剧运动后潜入水里 。所以你还是几乎根本没有解决问题。
现在是换思想的时候了,想想海湾战争时张局,他可是严肃的正规军事学院的专家,预测得离谱都十万八千里了,最后被网友们用阿Q精神给神话成战忽局长。如果连你这样的"科幻"专家,写文章还这么保守,怎么引领中国走向未来的战争。看看国内网友爆料说,中国轻武器研究所,有自己的情报研究室,那些老朽们,最后需要找科普杂志去了解国外武器进展。 看看沈飞,这么些年几乎没有什么研究进展,可是分出去的人去了四川,就弄出好东西了。这些说明中国的研究体制有问题。太多的人吃懒饭。弄了一个有背景的女的,研发了一只高阻,要26万。我儿子用于比赛的步枪也就2万刀,还是小规模生产的。国内的一个军用红点瞄准镜需要2,3千元,你可以看看有多少军方的子弟在变相搜刮国家资产。所以现在在传统的领域由于内部的利益集团纠缠不能进步,那就跳出圈子搞,用新科技,新人,年轻人另外搞一个圈子,把那些老人,思想僵化的人饿死,饿散伙了。只有这样国家,军队才能进步。可你可到好在这儿继续以各种理由搞硬科幻,应该拿板子打你的屁股,打得你坐卧不安。改了,改了,改更前瞻一些,要不我用另外一个ID投你囧。
先说你那个“三克油”,这个东西说白了没有任何实战价值。
1)只能室内用。“羽人部队”用旋翼机渡海,海面有横风。而且满大街的士兵都戴钢盔,这个飞起来还嗡嗡嗡,等听见苍蝇叫伸手格一下就成了。
2)对付“高雄特快”?台湾各山脉,最高峰大约在海拔3100米以上,小飞机的飞行高度会在这个海拔左右,“三克油”这么轻小的飞行器,放出来就跟流沙一样,根本操控不住。
第二,中国高精技术密集的军民产品,最近有接连的失误。首先是航天三连败;其次是胡塞武装用中国产岸基反舰导弹打美舰,三打三失,而原先打沙特舰一点问题木有。这里面有一个可能性,是中国的产品直接装了特殊渠道搞来的美国芯片,真到关键时刻美国用电子信号启动了芯片的后门。这确实有可能是乔良,戴旭,张召忠,房兵们突然集体“引刀自宫“的原因。只要这种可能性存在,就只能对歼-16/歼-20们从图纸开始,顶层排查,还怎么拿来战?我并不是完全怀疑这些高精尖平台已经被下蛊了,但用比较简陋,肯定不需要高级美国芯片的”高雄特快“,当作备胎,如果歼-20能战最好,小飞机是锦上添花;万一歼-20有疾,至少小飞机还能掩护一下,且战且退。
第三说说高狙。您儿子这钱花得不值,高狙就算是SAKO TRG M10,13000美刀到顶了,这也就是镶了钻石的摩托罗拉手机,跟iPhone12没法比了,现如今子弹可以制导了,再磨叽那个枪法,就是顶层一小圈子老炮自娱自乐,没有实际价值了。
此篇仍为演义,在演义之前,我们先拿一节课交代几个背景资料
(一)
1)早在2018年,国产“涡桨-9”涡桨发动机已经装备翼龙-2察打一体无人机,并出口阿联酋,在国外参加实战。歪果仁用起来不心疼,敢造,涡桨-9连续工作20小时,这倒是我们自己都没在实战环境下实践过的。可惜的是涡桨-9起飞功率500KW,与美军MQ-9配置的TPE331-10还有差距(起飞功率为671KW),不过中国已经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公开了AEP80涡桨发动机,它的起飞功率达到800KW。
按理说武直-10的国产涡轴发动机(1600KW)过关后,由涡轴改涡桨比较方便,但考虑到武直-10都来不及交货,发动机生产厂家显然还顾不到涡桨这一头。不管怎么说,能有AEP80,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了。
2)2020年3月23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宣布,10年内裁掉所有的重装甲和架桥部队,包括坦克军官(职务代码1802),坦克士官(1869),坦克列兵(1812),坦克维修兵(2146),共计12000人。节省的资源用于扩编两栖轻装部队,导弹部队和无人机部门。
3)美国空军仍在不紧不慢地推进OV-X计划,并且把唯一的喷气候选机型(蝎子)也剔除了。在一个挑战性不那么大的战场环境里,由“涡桨动力+螺旋桨”推进的,二战画风的反暴乱小飞机,在噪音/出动率/运营费用各方面都优于喷气式飞机。在利比亚,阿富汗,埃及,也门,伊拉克,阿根廷等国,空军都配备了这类战斗用飞机。
4)中国陆军的陆航部队,是以直升机为主的兵种,到2008年满500架直升机,到2016年8月满1000架。美军的陆军和陆军国民警卫队,加一起90万人,直升机4000余,平均45架/万人;俄军的陆军28万,空降军4.5万,拥有直升机1200架(这些直升机隶属空天军,用时再调),大约近40架/万人。假如中国陆军达到俄军的标准,直升机总数必须大大超过3500架------这还只是数量。
质量上讲,目前陆航“看得上”的,也就是武直-10(强发动机版),直-20,直-8B/G。这些新机型,目前在部队里占比小,工厂也无力大批“下饺子”,所以,只能等,按目前的交货速度,没20年完不成“翻新”任务。
5)2020年5,6月间,中国高原边境吃紧,6月15日两场”手谈“,互有伤亡。平时解放军在高原不宜屯聚重兵,而西部边境管控,最好“以兵势凌人,不战而屈敌”,一旦有事立刻把筹码压上去,逼退对手。目前能马上上去增援的,是动用民航运力后,运送轻步兵(空降兵部队),数小时内在高原机场降落,再野外机动。但重装部队,不得不先用铁路运到终点站,然后用坦克拖车把坦克和重型步兵战车通过战略公路拉到战区附近,再下了拖车,下了公路,集结进入野外前沿,这个过程需要2-3天。在6小时(伞兵到位)和3天(合成旅到位)之间的空档,陆航突击旅是上不去的,因为真能在高原飞的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列装得不多(2017年洞朗危机那会儿,一架武直都没有)。
6)以美军为参照,美军除去空军以外的各军种,现役的直升机部队主要是:
A)陆军:配属于10个作战师(第1骑兵师、第1装甲师、第1、2、4、7、25步兵师、第10山地师、第82空降师、第101空中突击师)的10个师属航空旅。美国陆军的野战部队(Combat maneuver organizations)就是这10个师+第三骑兵团。
B)2个独立的航空旅(第12、16旅)。
C)美国国民警卫队陆军: 8个航空旅。国民警卫队陆军的全部野战部队也就是8个步兵师(28,29,34,35,36,38,40,42)。
D)“陆军后备队”所辖的直升机队。
每个陆航旅都有细微差别,平均看,拥有130架左右的直升机及数十架无人机,大致分为两种旅(标准旅,加强旅)。
“标准旅”(如配属第1步兵师的航空旅)辖:
旅部、旅部连(HHC)、攻击侦察营(阿帕奇攻击直升机/ATKHB)、突击营或连(黑鹰运输直升机/AHC)、一般支援营(运输直升机、救护直升机等)、骑兵(侦察)中队与综合支援营,指挥航空连(CAC)。
“加强旅”(如第12航空旅)有两个攻击侦察营,支援/保障单位也更多。
以美国101空中突击师为例,员额1.5万人,下辖:
三个机步旅IBCT,
一个师直炮群(航空机动类)DIVARTY:M777超轻型155毫米榴弹炮162门,6门/连。
一个航空突击旅CAB:也有说分为101,159两个航空旅,但只有一个总旅部,我们还是当它是一个旅吧。
一个后备旅。
全师装备有200架UH-60黑鹰,150架CH-47,120余架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平均出动率为80%。其中:阿帕奇负责蹚路;“黑鹰”直升机被定义为“突击运输直升机”,冒着枪林弹雨,携带全副武装的步兵快速突击;CH-47运输直升机则紧随其后,在刚开辟的(相对安全的)空降场,吊放重型装备/输送人员。全部运输机动员起来,按80%算可以一次出动280架,同时运载4个步兵营或1000吨物资,树梢高度(7米—30米)飞行速度150公里/时(想来蔚为壮观)。
单说这个空中突击师下辖的突击旅CAB。它有4个攻击侦察营(84架阿帕奇),2个突击营(112架黑鹰),一个中型运输直升机营(32架CH-47);此外还有一个指挥航空营,一个侦察中队,一个综合营,一个地勤营,这4个单位共配置了15架OH-58D,32架UH-1Y,另52架不同型号的侦察直升机(其中约20架无人机)。这一个旅的总数,是327架直升机,确实抵2个旅。
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UH-1Y中型通用直升机约180架、AH-1攻击直升机约180架、M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约250架、CH-53E/K重型运输直升机约143架,没有阿帕奇。
7)目前解放军陆航有15个航空旅(13个集团军+新疆军区+西藏军区),其中2个为空中突击旅(配属中部的83集团军,南部的75集团军),据说归空军管的”第十五空降军“也有一个突击旅。普通的陆航旅,武装直升机完成反坦克、空中侦查、火力支援任务,运输直升机在安全空域搞搞运输,陆航旅自身不配步兵,不涉及地面战。空中突击旅,则自己有个步兵营,用特制运输直升机搭载本部步兵遂行立体作战,在武装直升机和地面火炮的支援下,在交战第一时间里,以超低空直接空降形式,把步兵投放到火线,针对敌核心目标实施斩首打击。
在解放军空中突击旅里,对接的是:武直-10外加武直-19(对标阿帕奇),直-20(对标黑鹰),直-8B/G或者叫直-18(对标CH-47)。这就是解放军空中突击旅这么少的原因------新机来不及造。而且直-18也不如CH-47力气大,CH-47能一次吊运一门M777榴弹炮外加150枚炮弹。
假如一切如意,解放军的陆航空中突击旅,当然就是踩着美军的脚印,慢慢再多攒几个。但目前有三个拦路虎:产能,经费,时间。
就是说,不考虑各种外部压力的紧迫性,就算给足了钱给足了时间,产能出不来(以前研发上欠账太多,研发要尊重科学规律);或者就算不考虑钱,给足了钱给足了产能(扩线),时间又太紧迫(遥望阳明山)。
同时,直升机又有它的局限性:速度慢,作战半径小,飞行高度低,故障多。此外,直升机是没有任何滑翔能力的,无法借力,就靠机械产生的巨大力量,硬把自己拽在半空,整个飞行过程中,始终是高噪音高震动(机件易损,机组易疲劳),也不如固定翼战斗机能做出像鸟儿那样的轻灵动作躲避敌火力。
主宰天空的是什么?是风。任何固定翼飞机,哪怕是滑翔机,都是可以乘风破浪的小姐姐,很多情况下可以追求“机风合一”;但直升机基本上要跟一切流动空气拧巴,所以直升机除了不依赖跑道的优势以外,其他性能都逊于固定翼飞机。
8)以涡桨发动机为动力,带动螺旋桨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飞行的飞机,迄今比较高速的是:
A,图-114,最大速度874公里/时,它拥有4台(每台11000KW)NT-12涡桨发动机。大功率涡桨发动机要充分发挥效能,必须有相应的大尺寸螺旋桨,因为飞机本身“身高”和螺旋桨的桨叶加工成本这两个因素的限制,每台大功率发动机一般会装同轴反桨的两个螺旋桨,图-114就是如此。
B,XF-84H,单发单桨。1997年急死你世界纪录里记载是1002公里/时。但这个数据有争议,首先是在National Museum of the United States Air Force的官方纪录里(这帮军队工科男比急死你的地方上文科生要靠谱)最大速度是837公里/时;其次,这个飞机飞起来后的不稳定性,是公认的。另一个选手是在P-51机身上改装的比赛飞机,这架飞机叫Precious Metal。
军用量产的P-51D最大起飞重量5490公斤,装一台罗-罗的Merlin发动机,1111KW,一付4叶桨,桨叶直径3.4米,最大速度708公里/时;Precious Metal改装了一台罗-罗的Griffon涡桨发动机,2400KW,此时单单一付3.4米的桨已经不够用,所以改装了共轴双桨,每付桨3片桨叶,还改装了机翼等等细节。这架飞机已经参加了几次比赛,操控稳定性和安全性基本过关,但还没有来得及测试出自己的最大平飞速度,就于2015年9月因事故烧毁了。
C,意大利的Piaggio P180 Avanti 系列,双发双桨,740公里/时。有2台加拿大的PT6A-66B涡桨,每台630KW,最大起飞重5490公斤。这是一款很成功的载客商务机,速度与Cessna CitationJet相当,但运营费用低于喷气式商务机。意大利军方也在使用这款飞机,甚至改装为无人机。
(二)
美国的非空军军种,战斗飞行单位不允许拥有固定翼战斗用飞机,这是规矩。所以即便A-10在美国空军里一直是后娘养的,空军也不会同意把它们划归陆军。
但中国的陆航要灵活很多。首先陆航接收了一批固定翼的运输机,在具备场站/地勤条件后,又接收了空军的强-5机队。但强-5是落后于时代的产物,强-5之后呢?
中国陆军大批装备喷气战斗机,即便是L-15B这种轻量级的,或者J-7的各种魔改(包括枭龙)这类廉价型的------这也未必是可操作的选择。因为第一,中国空军与陆军之间的门户之见,还是明显有的,比如空军的航炮宁愿选择23毫米,也不会与陆军小高炮(25毫米)通用,这是空军刚师从苏联时候引进的”传统“。陆军如果大批订购低规格喷气战斗/攻击机(jet F/A),不但恶化与空军的关系(战场需要时人家不来了),分散紧缺的全军资源,而且陆军自己也不容易伺候好这些飞机,使用起来又互相重叠浪费。其次,喷气战斗机费用大,对跑道的长度和硬度的要求高,无法外场维护,所以喷气战斗机适合空军集中统筹,后方屯聚,不适合随陆军野战部队任意机动。
但同时,拥有固定翼对地攻击机,对于解放军陆军又是非要不可的。首先,陆军目前的远火打击,依赖地-地导弹和远程火箭,但单枚太昂贵,长期消耗性战争,打不起。能代替它们的低成本方式,就是轰炸机群。假如是打击精度要求不太高的“面打击”,用无人轰炸机群,配上如今“脑子”还有点浑的AI,是近未来的最佳选择,所以有巡飞弹等等新事物出现;假如是攻击单个”低价值点目标“,与其用地-地导弹“零敲牛皮糖”,一两架低空突破的攻击机,说不定是更好的选择。其次,中国陆军自抗美援朝以来,一直注重在“不依赖空军的空中保护/火力打击的前提下独自作战”,甚至发展出了变态的野战防空火力。但各种野外机动防空系统的缺点,一个是非常贵+地表行走速度低;一个是为了维持机动性,单车的弹药储备少/火力持续性弱。因此,削弱对方优势空军的另一个方式,就是牵制其空军的注意力,迫使对手昂贵的四代机用于严防死守,为该国地面部队提供与以前一样品质的全空域保姆服务, 从而分散其有限的对地打击能力。这种骚扰敌空军的平台,必须是“陆侦-20”这样的隐身小型攻击机。
简言之,陆航的固定翼战斗机部队,可以考虑同时向两个极端发展:一,小而精良的隐身攻击机,专门溜进去捡漏/斩首,打完就跑,敌方的F-16找不着它,F-35A找得着但追不上它,或者一追会被引进口袋阵,被歼-20围殴。二,大批量/经济适用款,能在前线机场长期“插队落户”的,涡桨+螺旋桨的小型攻击机(淘宝机)。
接下来我们的演义,就是小型螺旋桨攻击机部分了。
今天,陆航面对的困境很简单:我要这三款直升机,越多越好,越快越好。厂家说,“多/快/好”的订单我也希望拿啊,不过那就不能省了。军委说,没那么多钱,得“多快好省”,省字为纲,其他,呃,一个不能少。
陆航也懂“谈判的艺术”,就说:那不如这样,大家让一步,你军工口让五毛我让一块。武直-10是7-8吨级直升机;直-20载人数应该与黑鹰类似,也是步兵10名左右。那你们军工给我们开发一个类似武直-10吨位的固定翼攻击机,一个能载10名伞兵的固定翼运输机,都能在600米以内的简易机场跑道滑跑起降,这两类飞机比直升机要便宜多了,我们可以order个全家桶,打仗时我们陆军自己多受点累,随大部队推进时,蛙跳开造前线机场。
军委一合计,这个可以有,不过你们陆航要去叫上海航,联合增加订购数,才允许立项------你们还嫩点,海航比你们鸡贼。海航乘机要价,说吾们参加“联合订购”也可以,不过要修改指标,滑跑起降距离必须低于150米,大哥吾们075的甲板才200来米是吧?
陆航一听差点晕过去,体验了一把“被联合订购F-35的终极崩溃之酸爽”。陆航对于投掷火力密度的暗黑系嗜好-----这是专业术语,就是尽量多扔几个“没良心弹”------那是打小坐下的病,150米?我们还是回去等直升机吧。
眼看这事儿要黄,二院出面揭榜,说这么无厘头的本子,也就是我们能拍。我们呢,比八一厂是浪了点,不过比芒果台那要正经多了。
陆航一看,还废什么话你们赶紧的,拿方案,也不留你吃饭了,回家干活去!想不出来给我拉出去毙了。
肖爹回来嘚不嘚一说,哼哈二将开始替领导想辙解套。
这类战场小飞机,经常要低空穿越战场,会受到毒刺导弹的严重威胁。应对的主要方法,就是飞海平面高度时,该飞机的最大平飞速度,提高到600公里/小时以上。对于地面徒步步兵来说,一个视野开阔的野外战场,由于受地球曲率/战场烟雾闪光的限制,前后地平线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十几公里。如果小飞机从一头切入,高速通过,从另一边消失,大致需要1-1.5分钟。一个步枪兵在枪林弹雨伴奏的屁滚尿流之间,猛然看到小飞机,反应过来,隐蔽好,招呼战友站位掩护,自己则建立火力通道良好的发射阵位,摘下肩头的毒刺导弹,打开口盖,上肩,等瞄准元件通电预热,开始瞄准------这个过程,假如是台湾草莓兵,铁定要超过1.5分钟。毒刺的射程只有7公里,即便小飞机只飞离发射者4公里外导弹已经射出,小飞机已经有摆脱导弹的机会。
涡桨动力的小飞机,能不能这么快?上一节说了,做得到。但所谓陆军自己开辟临时机场,基本是占领敌方机场或者征用可用的民间高速公路。夺占敌方正规跑道是不可靠的,很大可能敌军放弃机场时已经破坏了跑道。征用高速公路,如果在本国境内,可以在修路时留出战备跑道,加厚加固,但出了国就不能指望了,只能靠找到可用的现成普通国道。所谓可用,就是公路够长够宽够直。而路面的硬度,就只能有啥用啥,临时加固。这就限制了飞机的总重量,因为飞机起飞时还好,降落时再怎么温柔,机轮刚触地时的冲击力道还是很大的,越重的飞机越有可能犁开路面,从而机毁人亡。
其次,一架飞机的“滑跑起飞距离”是这样定义的:从零点起跑,到150米终点时,飞机不但离地,而且已经爬高到15米以上(7层楼)。
5吨级的涡桨小飞机,起飞距离在150米以内,是有先例的,就是OV-10系列,据说美军飞行员曾飞出过“78米即起飞”的纪录,在两栖攻击舰上也安全起降过。但是这款双尾撑,平直机翼,厚机翼翼型的飞机,已知最高速度是460公里/时,要大改后 突破600公里,也不太容易。
总之,首先飞机不能太重(太重对跑道就挑剔,万一大批飞机同时归来,排队挤一条跑道降落就惨了),其次要优先保证600公里的高航速,接下来还要面对“防弹装甲,武器挂载量,短跑道起降,航程”这四个互相矛盾的要求,似乎这事情又回到鹞式攻击机的老路上去了,那造价和地勤维护要求又突破上限了。
俩刁民嘀嘀咕咕了几天,拿出一个“锯箭杆”的方案。
(三)
二院总机要室。
本嘉明站在大屏幕前:“我们先归纳一下各方的要求。首先是甲方的对口落实客户,陆航,陆航的痛点就是四个字,够多够快,因为万一打起来之前没拿到飞机,陆航要吃大亏;其次是甲方财务中心,就是军委,痛点就是要少花钱,其他细节只要陆航和海航过,军委就过;第三是第二落实客户,海航,海航其实没有刁难陆航,它唯一的要求就是自然滑跑距离在150米以内,其他技战术指标都听陆航的。因为海军未来的主力舰就是万能舰,由于电磁炮的功率要求,万能舰的吨位必定在055大驱以上,而即便按055的舰体尺寸算,设计一个160米的全通甲板也OK,更不要说更大吨位的各种舰体。所以假如我们搞出来了,海军可以在所有万能舰上同时配备电磁炮和有人5吨级舰载机,从海军发展的大局出发,我们也只能任劳任怨。
“最后我们的一揽子方案是这样:陆航在现有全直升机的单位(陆航航空旅,陆航空中突击旅)之外,另开小灶,设置‘特别纵队(特纵)’,每个特纵下辖两个旅,一旅是空中机动旅,二旅是辎重旅。一旅的结构类似于美军空中突击旅,全旅配置250架固定翼小飞机+6架直-20+8架喷气式战斗机,总的购置和运营费用(全寿命费用),占一个‘全直升机的陆航空中突击旅’的50%左右。
“二旅有工兵营,后勤营,伞兵营,防空营。总的购置和运营费用占一个直升机空中突击旅的30%左右。这样一个特纵的总费用,是一个纯直升机空中突击旅的80%。作战时,二旅的工兵营负责利用战场一切现有条件(夺取的敌机场,征用的高速公路等等),快速建设简易机场,交付给一旅。随后一旅把自己的‘尾部部队’,即‘后方支援营’,临时拨给二旅;而二旅则把伞兵营,交换给一旅,与一旅的突击营协同出动。同时,全纵队所有的零碎小单位,包括医疗,三防,电子战,财务司务,机务维修,辎重兵站等等,凡是妨碍一旅轻装行动的,都临时归并在二旅的后勤营,留在后方,随用随叫。
“假如一旅单独出动,不携带伞兵营,就是一个陆航航空旅的作战能力,可以临时搭载友邻机步师/旅的步兵,运送到该师防线后方的简易机场机降。假如一个‘特纵’全员出动,就是一个航空突击旅的作战能力,可以搭载自己的伞兵,在敌后环境跳伞作战,相当于美军用直升机机降步兵作战。
“这样,我们已经满足了陆航和军委各自的关切,那么剩下海航的要求怎么办?从陆航的角度说,战场小飞机要越强大越好,被‘150米滑跑’禁锢住,对于作战不利。对于工兵营来说,修建150米的跑道和修建1100米的跑道,无非是土方量的差异,施工难度差别不大。因此我们打算这样解决:从特纵一旅的结构图可以看出,一旅将会装备多款固定翼小飞机,其动力水平大致分三档。在攻击侦察营,我们将配置一款150米即可起飞的小快灵侦察飞机,这款飞机将满足海航的需求。海航要想得到这款超短距起降飞机,必须同时支持我们的一揽子计划,就是也支持陆航对其他各款飞机的采购。当然,假如海航要为它自己的驻岛礁部队配置其他800米起降小飞机,也是欢迎的。”
金保尔坐在台下第一排,支额沉思:“工兵部队临时修建简易机场的能力,评估过没有?这是容纳250架飞机的基地啊。”
“报告首长,我们以抗美援朝前夕,在丹东修建的‘八三三工程’,即大孤山简易机场工程为参考。这机场完成了1500米X40米的砂石夯实土方量,在上面铺设德国产的跑道专用钢板,供师级单位的米格-15机队使用。其他还需要施工的附属项目有滑行道,机库,围墙,排水渠等等,在仅有民工和500挂马拉大车的条件下,历时 1.5个月完工。今天‘特纵’要建设简易机场,一般一次建设2个,每个机场有1100米X25米跑道一条,两个机场相距不远,一旅的主力机群在两个机场间随机转场,以免被敌军盯准偷袭。机械施工设备武装起来的二旅工兵营,能得到其他陆军部队和地方上的支援,最快一个星期内完成不会有问题。”
“好,一旅的战斗力,如何切实评估?”
罗大接过话:“金主任,我们对标阿帕奇。先说反坦克火力,因为岛上敌军有M1A1。按美军在第一次海湾战争的经验,一架AH-64D最大起飞重量10吨,能携带16枚AGM-114 Hellfire,从而攻击16辆坦克,“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命中精度为96%,每营编制21架阿帕奇,按整备率80%,任务执行率75%(即去掉“因天候被迫撤销行动”等等意外因素),两项合计出动一次,成功找到敌集群的概率为60%。在45分钟内,搜寻打击100公里纵深内的敌装甲车辆,全营21架X 60% X 16枚导弹,可以攻击202个目标,按摧毁率70%计,预计摧毁141个目标。一营攻击敌装甲集团时,二营在美军火线后方约20公里处的‘前方弹药与油料站’补充弹药和油料,刚补充完弹药与油料的三营则在向攻击地域运动中------如此轮流,保持攻击的连续性。据美军试验,采用三个营滚动攻击方式,在24小时内可出动2-3航次,摧毁敌850--1300个装甲目标。我认为,美军这个攻击方式,有其危险性:第一,当时伊拉克军太弱,没有像样的战场防空能力,被阿帕奇任意宰割,这种场景在今天不可复制;第二,由于直升机航程短速度慢,因此火线补给站仅仅在火线后20公里,这在今天也是不可想象的,况且即便在当时,为了切实保卫这些补给站,美军不得不分出大量其他资源,在周边和空中建立防护网。如果我们改用小飞机,首先前进机场可以离火线较远,因为小飞机的作战半径大,速度也是阿帕奇的3倍,这样就不需要大量的机场保卫部队。其次,小飞机的出动率比维护繁复的阿帕奇要高得多,只要换飞行员,人歇飞机不歇,按‘基隆走廊环岛作战法’,从福建沿海高速公路上的战备跑道起飞,飞过台湾海峡(140公里)到达高雄上空,不停顿沿山脉北上330公里到达台北市,作战15分钟,绕基隆郊区出海,再飞150公里回到大陆,总行程610公里,大约要飞2小时,加上作战15分钟,回到大陆后补给,换飞行员,再南下330公里再次出海------这样计算,由于备便时间很短,24小时内至少可以出动5个航次。一旅配备的涡桨动力作战飞机,按动力值分三档:不到1600KW的羽量级飞机;2000+KW的轻型机;2400或3200KW的中型机。其中2000KW以上的两档,一旅共配置108架,每架飞机都可以携带最少16枚AKD-10反坦克导弹,40公斤/枚(美国的AGM-114为46公斤/枚,二者的性能接近)。由于小飞机的24小时出动航次数比阿帕奇多,一次可出动108X80%=86架,敌人一个旅3个阿帕奇营满打满算全出动,只有63架(而且每机组需要2人)。因此,从对地攻击战力/对战损和机组疲劳的忍受能力衡量,我方均胜出。
“再看费用。配置最简单的AH-64A,2007年卖给美军的价格2000万美元/架;带长弓雷达的AH-64D,2010年卖价3500万美元,今天外销价大约5200万美元。台湾2012年买30架,6700万美元/架;摩洛哥2019年询价买36架,已经涨到1.18亿美元/架(当然摩洛哥买的时候,配件会多储备,服务合同也签长期约)。即便按美军友情价算,一个标准航空旅:
AH-64E:34架,共20.2亿美元;
UN-60M:56X6=3.36亿美元
CH-47:16X40=6.4亿美元
OH-58D:10X10=1亿美元
UH-1Y:10X26=2.6亿美元
外加其他比如车辆,机务维护,观通等等设施,一个美式标准航空旅的静态购置费就超过40亿美元。这里阿帕奇我们只计入了34架,事实上美军现有编制并不止。
即便换做解放军航空突击旅,我们粗略估算一下:
武直-10(“涡轴-9H”发动机款):34X1.3=44.2亿人民币
直-20: 56 X 0.35=19.6亿
直-18:16X0.5=8亿
武直-19:15X0.7=10.5亿
武直-11:10x0.28=2.8亿
这样一个旅,总购置成本略低于100亿人民币。 (这个组合,在美军是航空旅,在解放军很可能已经是突击旅档次了,这里只是没有计入一个步兵营的装备费)。
如果拿出80%来设置一个‘特纵’,就是一旅预算50亿人民币,二旅预算30亿人民币。50亿人民币采购250架小飞机,(不计弹药油料)均价2000万人民币,够不够呢?应该说还差了点儿,但如果看一个纵队80亿预算的总盘子,还是扯得平的。”
金主任往椅背上一靠:“我们且不论费用的比较,单单比较战斗能力,你说的特纵有这几个短板:一,没有外军的管理/战斗经验可供借鉴。二,直升机的空中突击旅,能把普通步兵机降到战地,也能在危急时把被围的步兵和伤员用直升机解救出来。你使用伞兵,是因为你的小飞机无法在敌后自由起降,而伞兵的训练费用比步枪兵昂贵,被投放后无法再接回。而且伞兵落点的范围大,无法迅速集结作战。简单说,你其实就是一个缩微的空降兵作战行动。”
肖占兔凑过头来:“一个营伞降,规模也不小了。”
“我是说跟15军比。老营长你这不是在抢空降军的军功嘛。你看一个营级伞降,降落场要多大?跟机降比,怎么快速收拢作战?人家早就有一套了,开发新增战斗力,也要考虑友军的反应嘛,交叉一点是可以,不宜过界嘛。”
本嘉明站起来回答:“使用经验这个角度看,其实一个纵队,就相当于二战期间的一个苏联空军前线航空兵的‘空军集团军’。苏联空军在卫国战争初期遭遇极大损失,但他们仍然有4个优势。第一,德军,日军以及后来的以色列空军犯了同样的错误,太追求通过偷袭和突袭,把对方的飞机摧毁在地面。如果只是一国对一国的短期战争,这样偷袭是有效的,但从二战开始,每一次稍大规模的战争,都有背后的大国卷入,某支空军仅仅被消灭在地面,意味着飞行员都完好无损,接到新机即可参战。苏军当时就是这样,尽管初期的损失使得苏联空军掘地三尺挖尽潜力,只能凑出1200架飞机保卫莫斯科,但还有一万名飞行员在眼巴巴等新飞机。第二,苏联有巴库油田,燃料/润滑油供应远远好于德军。第三,苏联有高加索工业区和英美盟友。第四,苏联有斯大林。
“斯大林根据战争初期巴甫洛夫等大区司令员级别将领的糟糕表现,拨拉开一大票空军大将,任命诺维科夫为空军总司令。诺维科夫接地气,他把空军定位为‘单线作战,支援步兵作战’,整个战争期间,空军和军工,只专注做这件事,不跟风发展战略轰炸力量,不发展海军航空兵。首先,他把逐步恢复中的空军分为两部分:一,前线航空兵,每个方面军(集团军群)至少配一个空军集团军。二,大本营预备队,自己手握一部分兵力,随时支援首要方向。其实陆航现在的兵力分配方式,跟他是一样的。
“其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诺维科夫发现红军飞行员的一个缺点,这也是所有战斗机飞行员永远的缺点,就是当你同时面对一架敌战斗机和一架敌运输机时,小伙子们肯定去追逐战斗机。使尽洪荒之力把战斗机干下去,才是骄傲的事迹;干掉一架可能是装伤员的运输机,这不算本事,政委可能表扬你,战友们会看不起。红军用纪律修正了这一态度,而德国空军仍然维持着‘骑士只挑战骑士’的传统,这使得苏联空军在随后的巴库大空战中,虽然个人格斗技术仍逊于德国飞行员,但从战果看,达成了作战目的。
“第三,诺维科夫非常重视飞行员以外的作战要素,比如卡车对于战斗机的重要性。这听上去有点荒谬,但德国空军在莫斯科战役中,出动率锐降到不足50%,就是因为卡车都被冻住了,弄得前线空军缺乏配件,无法修复飞机。
“总之,苏联‘空军集团军’在二战中的丰富战斗经验,是我们必须汲取的宝藏。在直升机产能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在台湾方向随时有事的局面下,我们不应该拿着一大把预算,看着国内一大批车企无工可开,还能坐着干等。假如我们能在4年后组建出3-4个纵队,陆航就有底气了,陆军就有底气了,解放台湾,海军帮不上忙也无所谓了。
“至于说到伞兵的回收。目前我军的建设方向其实很单纯,就是为了统一,有什么其他方向的战略目的,统一以后再说。这跟苏联空军在二战中的态度是一样的:先把国土上的侵略者赶走,再想什么战略轰炸机,卫星和无敌火箭军。而在统一之战中,一,假如采用‘高雄走廊战法’,直升机部队是不能胜任的,因为穿越山谷对直升机群很危险,航程也不够用。二,统一之战,战则必胜,把伞兵先投下去,3天内全面打赢了再把部队接应回来就行了,以台湾草莓兵的现状,台湾这座牌坊,踢一脚就会倒的,只要我们踢得到。至于下下一次战争怎么用伞兵?将来的事将来再说。”
金保尔侧身看着肖爹:“我说这会议调子有点不对啊,这帮顽主儿对领导就这么说话的?”
肖占兔:“那还不是嫌领导磨叽么,呃算我没说。还反了你们几个啦!赶紧赶紧的,把设计图都亮出来,大伙儿还等着去食堂开饭呢,抬个腿就办了的事,磨叽个屁。”
罗大接着开讲:“我先把刚才说的,归纳一下。
“首先,武装直升机的作用并没有被替代。直升机在基地起飞时,往往保持在100米高度,到达战场后则下降到7—30米高度,潜行接敌。在这样的高度活动,直升机可以避开云层,即便水平能见度差(大雾或黄昏),直升机也能凭借低速度的优势,摸索前进;同时,这样的贴地飞行,无论雷达/红外/光学/目视,各种敌方地面步兵的侦察手段都不能有效预警。而我们这里说的战场小飞机的活动高度,则在100—1000米之间,飞机升限数据普遍在8000米甚至更高,以便拉队伍上高原作战;而且小飞机的平飞速度是武直的3倍,更适合大纵深包抄。这两者的使用空域/任务是不同的,可以互相重叠但无法完全接管对方的擅长项。
“其次,小飞机的全寿命费用,是对等打击能力的武直的1/3或稍多。具体说,陆航特纵所配置的各类小飞机,其定位不论是侦察,护航,对地攻击,运送伞兵,每款的静态购置费在单架2000万---5000万人民币之间,可以多养一点,也经得起损失。
“第三,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美军101空中突击师的‘左勾拳’蛙跳行动,完美体现了高性能武直在基本无抵抗和无干扰的‘降维打击’中,对落后自己一代的(非信息化的)装甲部队的歼灭能力。但这次表演,恰恰也从侧面证实了197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对于战场(反装甲)小飞机的讨论是对的,小飞机战法是可操作的。因为在科威特和伊拉克的沙漠里,不需要直升机群树梢悬停埋伏,那圪塔就没有树!换句话说,假如当时101师是一个或几个特纵配置的话,基本也就完成任务了,而费用要节省2/3。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台湾的反登陆准备。台湾抵抗统一的远程战斗手段还是有一些的,比如巡航导弹,隐身导弹艇等,但这些数量都太少,真正的大戏,是我军渡海到达台湾岸线前70公里海面时,两军全面接火,台军才有较大规模的反制兵器可用。
台军预计,我海军会以071船坞登陆舰抵前到离岸40公里的海峡水面,释放野牛/野马气垫登陆艇和其他水面登陆艇/两栖战车;
而075小平顶则在离台湾60公里处,起飞舰载武直,为航渡部队护航。
此时,台军先用射程45公里的‘雷霆-2000’车载集束火箭弹攻击071:
再以原本用来反装甲的陶-2A车载导弹(射程7.5公里),截击航渡部队:
同时以车载,舰载,肩扛,坦克发射等方式的毒刺导弹(射程4.8公里)阻截武直。在我军武直被击退后,台军坦克,比如M60A3勇虎,或者M1A1,以及可能会新采购的108台M1A2,会高速前出到遭受登陆的滩涂,列队集火射击。
“台湾海峡宽处也有400公里,靠武直自己飞跃海峡作战,如果只选海峡最窄处,那么台军可以预设火力诸元,密集覆盖,形成不可飞跃的火海。如果我军选宽处横渡,虽然令台军较难预测,但大大增加了飞行/作战强度,对不惯海战的直升机和飞行员都不利,将不得不动用075为中继平台,而战舰自己面临被雄-3导弹攻击的危险。台军的毒刺导弹虽然数量不太大,但是是新款,导弹先冷发射离开发射筒,在空中点火,这个设计使得台军步兵可以躲在室内,从窗口发射,而不必担心背后的尾焰,从而大大增加我武直部队的危险性。
“而战场小飞机没有这些困难。环岛飞行作战,不考虑在大陆一侧的飞行里程,对台飞行是一个C字半圆,低空进入,贴山脊北飞,低空接敌作战,然后入海低空飞回福建北部,整个行程按低-低-低模式,单程续航力(含作战20分钟)1000公里已经够用。转换到高-低-高的标准作战半径,有600公里左右就行了。面对毒刺导弹,由于小飞机速度快,飞行高度高,更便于预警和规避。而且台湾的毒刺导弹并不多,即便我军死打硬扛,用小飞机和无人诱饵机真真假假混杂攻击,耗尽敌一线部队的导弹基数,在敌人获得补给前,也能结束战斗。
“由于小飞机必须大规模地在外场------即简易临时机场------准备起飞,我们主要使用涡桨发动机为动力,适当辅以小推力涡扇。为简化后勤,涡桨发动机集中使用WEP80(800KW),WJ-5E(2000KW),WJ-6C(3800KW,也是舰载预警机动力),WJ-9(500KW,用于运输机)。”
肖占兔肖院长的女秘书过来,把文件夹分送给第一排的首长们。
金主任仔细看了三页彩色打印的飞机效果图,与旁边的助手耳语几句,抬头说:“那你们先从给海航同志们准备的,起降滑跑距离150米以内的几款说起吧。”
台上,本嘉明站了起来:“为海航准备的是飞黄-8:
和巨灵-1:
一个攻击一个运输,搭配使用。
首先我介绍一下,整个系列里,作战和侦察小飞机,均以‘飞黄’为代号;运输机,以‘巨灵’为代号。陆总传过来的意见,陆军自家的飞机,不必用猛禽作为研发阶段的代号,最好用走兽名称,比如古代神驹。飞黄虽然名气不大,辈分高,是黄帝一统炎黄二族时的坐骑,中国最古神兽。我们脑补了一下,大概长这样:
“飞黄-8,以美国CONVAIR的MODEL48为原型,当时这个样机与OV-10A竞标失败,但就设计水平而言不输给OV-10系列,自然起飞滑跑距离控制在150米以内。由于这是一架低成本大量配备的小飞机,我们给它固定配置了一门50毫米航炮,每次出动可发射16枚炮弹,毕竟发射穿甲弹比发射AKD-9反坦克导弹要便宜,这就是一个飞行的特大号左轮枪。选用50毫米口径的第一个原因是,该炮借鉴了二战中德国在HENSCHEL HS129B3对地攻击机上安装的50毫米BK5(或37毫米BK3.7)反坦克炮和英国的40毫米维克斯S型航炮。我们这门炮发射的射速不算快,后坐力经过处理后,‘飞黄-8’这样的小飞机可以承受;第二个原因,我国在与外国进行各种军备谈判中,一般国际惯例,把75毫米以下陆军火炮列为小口径炮,50毫米仍然在小口径范畴内,未来各种军备限制谈判中,可以灵活处置。”
坐在金主任身边的助手停下笔来:“维克斯S型航炮装备了英国飓风式战斗机,其第6飞行中队参加了在1942年5月至1943年5月的北非战役,这款航炮机件动作可靠,打击效果超过了之后取代S炮的空射火箭弹,因为是拼刺刀式的目视直射,打得比较准。但大口径航炮有三个缺点,一,射速慢,每分钟打不了几发;二,口径有限,不能击穿坦克正面装甲;三,炮身沉重,比如你这门炮,炮重在1200公斤吧?这就占用了飞机的装甲载荷。在二战这样规模的总体战中都没有广泛采用的大口径航炮,为什么今天又启用呢?”
“因为技术确实进步了。50毫米加农炮的智能炮弹,可以激光末端制导,打得准了,射速低一点就值得忍受了。而且我们要击穿的,不是敌主战坦克的装甲。请再回放一次台军反登陆作战画面,
陶-2A导弹的载车是悍马车,在滩头台军事先浇筑了炮位,由混凝土胸墙三面环绕,登陆前我军以火炮和火箭弹覆盖敌阵地时,炮位是空的。等我军开始航渡,台军载车从秘密洞库中开出,驶入炮位,对海面射击。飞黄-8贴海低飞接近滩涂时,用50毫米穿甲弹先击穿胸墙,然后摧毁悍马车。50毫米炮的炮管长达2米,炮弹出膛的初速570米/秒,平射最大射程5500米,大于毒刺导弹的4800米,虽然射程小于陶氏导弹,但由于在5500米外飞黄-2的影像很小,一般步兵在战场条件下的目视分辨距离在2500米以内,用光学设备搜索低空,视野又太狭窄。而飞黄-8是动打静,攻击的是敌方刚刚暴露的新入驻火力点(早期已暴露的火力点都用火箭弹和巡飞弹扫干净了),只要肉眼判别非平民,即可攻击,当然更有优势。”
助手仰面沉思:“海航需要的是能普遍适用于各型全能舰的载机,因为在海上,得到我方其他作战力量的支援是非常不容易的,海军远洋作战,必须要独力支撑,一机多用。这样配置重炮的小飞机,倒是满足统一作战的需要了,以后再用,恐怕没有太大的用处吧?”
罗大不乐意了:“我们二营原来就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高炮团,老底子就是陆军的,当然站在陆军的立场想辙儿。能给海军这一款就不错了。好嘛,150米,张嘴就来,我们陆军本来好好的事儿,差点给他截胡嘛。”
金保尔实在是绷不住了,我太难了,他拍了拍助手的后背:“同志们,刚才我们迟到了,所以进场时为了不打扰大家,没有介绍一下,这位是刚刚上任的海军航空兵参谋长戴蒙同志。”
咣当一声,罗大的文件夹掉在了地上。本嘉明和罗大赶紧蹲下收拾,一边收拾一边抓狂。
罗大:“你当年设计这舞台的时候不是留了个洞吗?”
“你拉倒吧,那是给文工团演出用的,冯提莫钻得,就你那老腰,比Eason只粗不细。”
“Eason是谁?档案科的?”
“泌尿科的。对啊,我看土遁无路,尿遁有门。”
讲台后面,一左一右伸出两只胳膊:“报告!”
肖爹一拍桌子:“报个屁告,不准,自己给我憋着。这一到关键时候就掉链子。宗派思想,山头主义,我今天偏就不拦着你们,就看你们小农思想能落后到什么程度……”说着转头找秘书:“哎李进步,你赶紧的,到我办公室那小柜儿里,把那罐最好的龙井拿来,给戴参谋长泡上。对了还有你打铁原探亲给我捎回的冻梨,也带过来,给客人尝尝。”
戴蒙站起来给大家转着圈敬礼:“同志们好,我初来乍到,金主任嘱咐我少说多看……”
金保尔打趣道:“哎我可没有说错啊,你不开口还好,戴蒙同志你要一开口说是海航司令部来的,那大家反而认为你骗人么,哪有这么年轻的领率干部么。”
肖爹感慨:“是啊是啊,年轻人上来啦,这么打仗,赢面就大啊。保尔你看我们当年上战场,那都是几岁啊?”
戴蒙笑笑:“军委要求我们参加这个项目,拉郎配是好事情,拉郎配正好搞事情。陆航的同志可能认为我们是来添麻烦的,可是我们给项目组添的这个麻烦,对于海军航空兵部队突破旧框框,也是很大的契机啊。所以从我们海航的山头主义讲,从海航的小农心态讲,这个麻烦,我们是添定啦。”
金主任一摆手:“对,就说我工作的这个部门吧,我们是面对全军,谋破局谋创新,不能有山头主义。但同时,我们也鼓励各位一线的同志,从本部门的实际出发,畅所欲言。比如这个项目,陆军原本的想法是,只要能早日给我这些飞机,能给我这些新型战斗力,要我出苦力,修800米的跑道也好,修1000米的跑道也好,我认了,知足了。海军的同志一来,好嘛,直接裁到150米,能不能办到呢?大家都是二营的老人儿了,8分钟到8秒钟,我们又不是没干过,全营一杆枪,闯一闯试一试嘛。就算大多数款不能达到150米,能因此达到450米,550米,那都是进步嘛。小农不小农,革命要成功么。”
肖爹冲台上吆喝一嗓子:“那钻猫儿洞的,都给我出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现在作战任务变化啦,海航的要求加码,你们赶紧应变。”
俩货躲在讲台后面猜石头剪刀布,本嘉明输了,只好先站起来:“戴参谋长,您看我们还有机会吗?”
戴蒙忽然觉得脖子后面有点发冷:“又不是要你陪我一起爬山,我怕什么?”
金主任没接到这个梗:“好啦好啦,大家继续。本嘉明你接着说巨灵-1。”
“好,巨灵-1滑跑距离也是150米级别的,全机载员6人,除飞行员外,可载5名伞兵。纵队的一旅有个突击营,共有三个连,全营合计9个突击中队,每个中队11架巨灵-1,全旅共99架。每次按出动率70%计,每中队可以确保出动7架甚至8架,足以携带一个排的伞兵。特纵每到一地,前进机场的跑道是按1100米建的,即便被敌人破坏,断成几截,只要能抢修出150米,突击营就能强行起飞,把一个营的伞兵送出去,在(后方基地)二旅的喷气式战斗机赶来护航下,继续执行原定战斗任务。
“我们构思的这几款小飞机,比起以前的各种方案,有了新变化。首先,我们不再拘泥于涡桨-9(500KW)这一种涡桨发动机,而是尽可能选用更大功率的涡桨动力。其次,由于时间紧迫,我们必须确保在3年或稍长的时间里,把新机型搞成功,所以优先借鉴了曾经在西方军队中服役过的机型(尤其是我们能搞到实机和大修手册的);退而求其次,最好也是国外已经飞过实物原型机的。这样,很多更加创新更加超前的,还停留在图纸上的设计理念,我们只能先放弃掉。
“这里,我建议我们临时更改会议议程,我和罗大先把各款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思路,然后供与会人士投票,选出自己满意的搭配,配成套餐。或者哪个设计都不满意,提出自己的新建议。最后统计投票结果后,聚焦重点机型,再继续讨论。
“所有这些机型中,动力值在1000KW以下的羽量级攻击小飞机,将来都会改装为无人机,先当有人机用,其实是给新飞行员练手的。我们重视的,是动力在2000KW以上的飞机,这些飞机带弹量大,装甲厚,航程大,升级潜力高,将是未来陆航的中坚力量。
“开始的第一款机型,我还想再说说飞黄-8。
我仍然认为这是一款简单而美的小飞机,动力1600KW,功能简洁。50毫米炮弹对于53吨的勇虎坦克和62吨的M1A1固然无效,但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将来的全‘轮甲化(大八轮)’地面部队,还是很有威胁的,你盯着它的胶轮打就OK了。如果把这款低成本/信息化的小飞机当作‘飞天蚂蚁’,组成空中的蚂蚁雄兵,散聚无常,流动作战,任什么强国都会很头疼。
“接下来按顺序来。
第一款‘飞黄-1’,借鉴了南非的AHRLAC,单座,动力为一台800KW涡桨,两台110KW级活塞发动机,共1000KW。由于活塞发动机的升限限制,这架飞机只能飞到8000米高。它的特色,是在飞机腹部,有一个模块化的吊舱,每架飞机事先准备好多款不同任务的吊舱,需要出哪类任务,临时改装对应吊舱即可。由于动力只有1000KW,它的带弹量不大,作为侦察机使用。
“至于‘飞黄-2’,就是阿根廷普卡拉攻击机的翻版,动力1600KW,单座,涡桨发动机舱的尾气口做了红外抑制处理。这款飞机的优势在于,我国与阿根廷关系良好,可以充分借鉴普卡拉的实机,因此新机项目的及时完成有保证。
“第三款‘飞黄-3’动力值最低,只有800KW,双座,主要作用是侦察和携带地面指挥官升空观察战场形势,以及由后座飞行员操控伴飞无人机。
“第四款是‘飞黄-5’,这是借鉴英国的最后一款螺旋桨舰载机(WESTLAND WYVERN),装一台2000KW的涡桨-5E,共轴双桨,机体设计简单皮实,可以考虑选为特纵的主力战机。
“下一款’飞黄-6‘,同样是涡桨-5E,它的特色是串连三座。三座舱的螺旋桨战场飞机,一直在飞行员中有这个呼声,由于螺旋桨飞机无法跟喷气式飞机比性能,因此多数时间不是冲锋陷阵,而是长时间留空巡逻/侦听/反潜等等,很多现代化的电子设备,最好有两个后座操作员配合操作。
这款飞机,电子支援的能力很强,尤其便于从空中协调/指挥地面步兵小分队的巷战,是一个简易的空中指挥所。
这款飞机的缺点是起落架为后三点式,这与现代军用飞机通用的前三点式不协调,对于飞行员临时换飞机飞,有不小的困难。
“第六款是‘飞黄-7’,使用三台800KW涡桨,全部为后推式螺旋桨,两台在机翼,一台在机尾。这3台发动机呈等腰三角形布局,互相间隔很远,在低空作战中被地面火力或近炸防空导弹同时击毁2台以上发动机的可能性很小,战场生存力高。这款飞机的缺点是由于有尾部螺旋桨,飞机降落时仰角不能太大,否则机腹的腹鳍会擦到跑道,这也需要特殊训练的飞行员。
“运输机而言,我们有三款。第一款是巨灵-1,已经介绍过。
第二款是巨灵-2,就是俄罗斯苏-80的早期军用版设计。苏-80采用2台美制涡桨发动机,我们改为用3台800KW国产涡桨,一次能运送伞兵22名或小型卡车,降落时如果一触地就倒桨,用螺旋桨倒转充当刹车作用,那么在460米距离内就可以停稳。它的缺点是升限只有7500米,上高原有点勉强。
“第三款是运-12加强版,使用3台涡桨发动机。
“除以上各款是‘纯螺旋桨推进飞机’外,我们也有螺旋桨+喷气混合版的设计。假如海航确实对飞黄-8不尽满意,那么我们可以把‘飞黄-9’提上来作为重点项目。
“飞黄-9由一台涡桨-6C(3800KW)充当主发动机,产生的功率通过两根传动轴,平均地分配给4个螺旋桨。
同时在机背还有一台WS-11发动机,提供1.5吨推力。这款飞机的设计明显比上述各款要复杂,为了确保及时完成/成功完成项目,我们降低了设计难度,不追求垂直起降,而只追求150米内滑跑起降。因此飞机起降时,4台螺旋桨短舱不是倾转90°,而是倾转40°到75°之间,视可用跑道的长短和载荷轻重而定。WS-11发动机的作用有两个,第一,平飞时提高飞行速度,增强作战性能。第二,起降时提供稳定的水平推力,使得飞机机翼各空气舵舵面可以发挥操控飞行姿态的作用。这款飞机,比美国MV-22等追求垂直起降的倾转翼飞机要容易设计,使用时也更安全。几年时间里攻关攻下来,还是有把握的。附带说一句,涡桨-6C是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发动机选项,这发动机已经完成了海军款的改进,如果海航选用‘飞黄-9’,后勤上更加便利。”
还是回来先说几段时事八卦吧。
(一)
美国两攻舰“好人理查”号,还有没有救?
我看木得救了。军舰的管损是非常成熟的体系,尤其经历过二战的美国海军。美国海军谨慎到什么程度呢?任何军舰的动力油(重油)一旦不足一半了,立刻补给。因为燃油不足,舰可以漂在海面不走,但大量的子系统要维持运转,还是需要电能,这千万省不得。
美军大小平顶的飞机库的自动化管损系统是这样的:
理查号烧成这样,大量浓烟却没有爆炸,上图中的灭火系统显然无效,说明船内燃烧的不是库内储备器械(比如飞机),而是机库板壁后的夹层里,烧的是缆线。这么烧法,第一,舰体应力框架很大可能受损。第二,缆线延烧不可避免。光这两条,这船就不能也不必修了。
(二)
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如何?
很困难,但不是没办法没活路。
中国面临的困难,是:不但没增长,还退步了。我说过,中国经济就是“骑自行车过独木桥”,没有增长,没有一定速度的增长,很难保持平衡,容易摔,但,不等于一定摔。
中国后退一小步,外国后退三大步。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用小王吊出了人家的大怪,不吃亏。
中美关系,长远看必须合作,只能合作。但这个电视连续剧算它一年一集,也至少还要拍300来集,如果集集和谐夫妻,还有个屁的收视率?间中峰回路转,剧情反转,打一打,大家就甘心了,知道自己真实的分量地位了,生活也不那么平淡,挺好。
中国伊朗很可能签一个为期25年的合作协议,未来再加入的大概会是俄罗斯等数国。就是说,布热津斯基最担心的“中央岛中俄伊朗三联立”,居然在他没闭眼前就实现了,那美国历届总统之猪,已经罄竹难书了。这个事情,跟苏莱曼尼遇刺案,应该有直接关系。
这个25年,加上后续惯性,差不多到2050年,就是中国“第二个100年(2049)”。2050年,普京98岁,习老总97岁。
说完中期(25年里,中国与美国的多重竞争很难退烧),说近期。中国近期的困难,主要是两个:一,就业。二,财政平衡。
只要就业基本解决,“以工代赈”,一,老百姓就有饭吃;二,维持教育普及率和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不坠,就可以蹲过这个冬天,徐图后事。
就业,分为“社会就业”和“非社会就业”,前者就是鼓励社会企事业单位多招人,不裁人,还有就是“人间烟火”;后者就是临时性启动国家级项目。
这第一种呢,很花钱,因为社会就业跟当地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工资给少了,人家生存不下来。但这种就业机会融合于当地社会,相当于种树,培育好了,活一棵是一棵,有长期效益。
第二种,暴力救市,相对省钱,但时效短。一,国家招收大量劳动力,到异地劳动(罗斯福新政),虽然付市场价的报酬,但劳动地点不在城镇内,这一份工资,在工地的劳动者花不完(消费条件有限),能间接支持在老家的家人的生活,从而减低城乡政府对养活他们家人的民政负担,一个岗位解决几口人的生计。二,恢复“基建工程兵”,入役的兵员,领的津贴比社会务工人员要低一些,但集体生活,对他们的生活服务比较完善,服完兵役有退伍待遇。这么多人招来,干什么呢?活儿有的是,首先是洪灾后的救灾,恢复民生(这次洪灾,解放军几乎没有大批出动,精兵政策后一遇边境有事,救灾无兵可调是个原因);其次就是大抓全国农田水利和城市内涝的精准根治,这些项目加总应该有20万亿人民币的工程量;第三,在完成了第二点(补欠账)后,前瞻性改善现有地貌,比如鄱阳湖,要不要疏浚挖深?按常规湖面面积3000平方公里,挖深1米,可以新增湖水容积30亿立方米(三峡水库库容390亿立方米,鄱阳湖增加区区30亿,抗洪时根本不够给的),这个移土堆山,是多少土木施工量?
当然,这些工程,都要花钱。这就涉及第二点,财政平衡,量入为出,花的钱大致等于收进的钱,不至于超发货币。哪里来这么多钱?我认为在DCEP全国普及后,国家将从“中产阶层的头部人口”开始,分梯队逐步追溯完税,家财多收入高的,麻烦就多报效一点。同时,针对最高财富的那一小部分企业家,定身量制的“开放公债”也会出台。这种公债类似于大海航时代,甚至英国王室都参与的,对东印度公司等项目的高风险投资,只要这类走出去的项目成功了,回报非常诱人;如果失败,那就是国家承担一半,民间投资人承担一半,风险和收益,大家有份。
中产阶层(手工业工匠,职业经理人,会计师律师,演员等等),他们将交出的税,是不会有回报的。高净值的富N代购买“开放公债”,是有回报(同时也有风险)的,当然这是自愿,你可以不买,不过一旦你不买,估计小粉红和国税局都不太高兴。所以将来有“化腾号歼-20”,“马云号轰-20”,“华为号052G”,那都是可能的,不是说他们捐的飞机,是超额购买了公债,表彰他们,附赠冠名权。
“中国-伊朗协议”是什么?就是SHOW HAND。
二战中,德国的失败,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在苏德战争初期,希特勒不愿意对德国社会总动员,不愿意让德国人民觉得奶酪没有了,孩子都上前线了。这一点,我们不久前陪同大哈瑞兄复盘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就很清楚,当时如果德军再多1.5到2个步兵师,结果就不同了。
现在同样。中美交手这两年,很清楚,以美国积累的软硬实力的底子,中国假如仅仅依靠国家意志,依靠央企,去打开“一带一路”,跳一跳去摘果子,难度极大,失败概率极大(这就是那些牛逼智囊们的所谓“十万个没想到”)。美国目前的态度很清楚:你快收手,收了还有一条命,不然我真出手,哼哼(其他美国自己也肝儿颤,不愿意下场子)。
现在中国就是千里跃进大别山,狭路相逢勇者胜。假如不能把全社会立刻动员起来,上下同欲全民参与,心无旁骛地死磕,那么温吞拖到底,TG还是会失去政权。所以假如不能总动员,倒不如现在就收手,卷红旗,讨价还价一下,看能不能少缴几条枪。
“中国-伊朗协议”一旦签订,后续是什么呢?首先就是伊朗会向中国采购武器,翻新国防力量,同时大量接纳中国投资。作为回报,伊朗将提供大量石油。中国-伊朗协议,不会影响中国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那么被挤出的,应该是两块:一,其他中东石油,比如沙特的(不要以为沙特一定会反对这个协议);二,在《中美一文本》里,中方承诺采购的美国能源制品。
伊朗石油经巴基斯坦,由陆地管线进新疆,可以避开印度和美国这两国海军在马六甲海峡的扼守。同时,阿富汗(伊朗石油进入中国的第二管线)对中国的战略价值大大提升,中俄挤走“在阿富汗的北约和印度的存在”势在必行。
以“一带一路”为平台的“中央岛共同体”,以前是以海路为主要推手,今后25年可能是陆路为主,等未来国际局势变化后,再回到海路为主的正轨(海路更经济,链接国家更多,长远看必须是第一主动脉)。这就使得“海权陆权兼具”的几个强国,必须重新规划军队的建设重点。
(三)
在欧洲方面,德法明显开始重视陆军的建设(担心美军撤走),讨论“欧洲军”。这反过来也刺激了俄罗斯更倾向于“核武+大陆军”两条腿的建军大政,因为在南部(土耳其方向),西部(乌克兰+波兰方向),西北部(波罗的海三国方向),俄国国防更依赖大陆军而非海军。所以俄军已经叫停了“师改旅”,开始开倒车,旅改师。
一个(集团军辖下的)主力师与一个合成旅的差别,就是一个80公斤级西洋拳击拳手,和一个50公斤级但是练过腿,允许他比赛中用腿踹人的泰拳拳手,之间的差别。俄军更偏爱陆军师,是有其道理的,力大耐力足。同样的,中国陆军要不要部分部队保留师级编制?
现在为了军队管理的一致性,中国野战部队清一色都是合成旅,下面合成营为最小作战单位(单独的一个连无法独立作战,因为合成部队的兵器多,需要人力多)。合成旅很灵活,指挥更有效率,但很昂贵,作战持续能力也不如一个师。这就是一匹大骆驼和一匹小骆驼的差别,小骆驼自带的营养不及大骆驼。用体育项目来类比,小骆驼更适合打乒乓球,而不是橄榄球。
所以,师还是旅,这不是先进和落后的问题,是哪种编制更适合战场实际的问题。
(四)
二战初期,德国陆军的成功,来自于对坦克的集中使用。
第一次海湾战争,美国陆军的成功,来自于对武装直升机的集中使用。
中国陆军在未来,想在中央岛保持陆战优势,我个人的意见,可以尝试对战场小飞机集中使用。
战场小飞机的集中使用,前提是三点:
一,战场小飞机机群,能建立对(阿帕奇为代表)武直机群的打击优势。
二,战场小飞机能与无人远程打击群(包括无人机,导弹/火箭弹)无缝结合,互不取代。
三,战场小飞机的使用便捷性,虽然略逊于武直,但差距不大。
其中最难的,是第一点。由于各种无人远程打击平台,目前还无法对阿帕奇构成比较看得见的优势(除非你去端它的鸡窝,把阿帕奇摁死在被窝里),所以只要战场小飞机摸索出了在空战中随遇随打“打阿帕奇”的战术,而且最好自身还有一定的空战自卫/逃逸能力,能在对方空优战斗机追击时出来走两步,那就有了生存的价值。这个话题,我们会另文讨论。
(五)
中国周边各国的空军建设,未来15年,会是什么面貌?
日本韩国新加坡不用讲了,F-35系列。
台湾呢?我认为有可能买到或者租到F-15。
台军计算过,F-15的日常运营费用,类似于他们现有的法国幻影-2000。由于日本也列装F-15J,台湾还可以得到日本的地勤技术支持。美国直接松口卖F-35A给台湾,基本没可能(F-16V也要到2026才交货),但随着中美关系更恶化,卖F-15是可行的。这里还带出另一个话题,就是台湾新搞的勇鹰教练机,以后再细说。
印度呢?美国卖简化航电版的F-35A,是可能的。
越南呢?美国卖F-16V,也是可能的。
因此,在中国周边的不友好国家,会形成一个“两级台阶”(高级F-35;低级F-15,F-16V)。
中国要踩过这两级台阶,关键有三点:
一,这是最重要一点,歼-31空军版和舰载版的量产。
二,歼-20系列,总列装数量何时超过150架?
三,其他优质兵器(歼-10C,歼-16,俄罗斯进口新机型,体系作战的支援机型)的均衡配置。
再考虑到运-20,轰-20,直-20/直-18等等,必须大量补欠账,尤其是几乎所有平台必须兼顾上高原,那么空军的开销非常大,减轻国家负担的唯一办法,就是出口歼-10给伊朗,出口FC-31给中东一些国家和巴基斯坦。
同一时期,海军的开销也没法省:大小平顶,大小潜艇,弹射条件的舰载机群,万能舰,055……
陆军呢?高原边境时不时紧张,加上对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方向今后要承担的值班任务,可以说,新增列一个集团军,看来免不了。
战略火箭军都还没开口,就委托胡编喊了一嗓子。
大家有什么办法,给国防开支节省一点?
好像要缓过来了
中国跟印度,东南亚干肯定是无人机干活。印度,东南亚别看有点先进武器,但是他们都不成体系,查打不统一,无人机尤其是隐身无人机足够了。
至于对付日韩,其实不是对付日韩,而是对付美国在日韩的基地,日韩的军队其实就是美国第七舰队的辅兵。就是看歼20和055,还有航母的了。当然这是常规战争,核战争就不谈了。
美国企图要利用喽罗消耗中国,就看美国的喽罗能不能顶住美国的白象设备的消耗了。
美国媒体大炒所谓中伊25年协议,说是经济安全协议。可能它还是一带一路框架内的部署,不像美国媒体炒得那么玄乎。现在整个西方政治和舆论环境向敌对中国扭转,媒体炒作中国同一个所谓“邪恶国家”订立政治军事条约,主要还是要妖魔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