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5G能干什么? -- 铁手
硬造出一些既要无线又要超低延迟的移动应用,希望渺茫。
难道需要来回举报吗?大家看看我回的字,是不是有些人先说那些不好听的话?如果这种歪风不制止,只能是让大家都不按照他们的路子去发言。
又要大带宽,又要超低时延,又要无线。
无人驾驶说了很多年了,也是这样的呀,要求还更高。
就算是最简单的云办公或者云游戏而言,不管是什么终端,PC也好,PAD也好,手机也好,统一接入这个网络,也不受地理限制,都可以使用自己的私有数据,这些不需要端管云协同吗?现在4G能够做到吗?
不许纠缠不清。
这一条超好:过去就算了。
------
你不必回击,举报他就好。
不宜互怼,增加别人的业绩。
5G技术爆发点还离得远。
现在推行这些,都是面向专业化,附着于专业队伍,提供的锦上添花式技术方案。
这和阿里推行的车间炼钢大数据控制类似。
本质上都是想劫掠现有工业专业人员的成果,提供不了太多的增量收益。
这说明技术使用,依然有很高的门槛。
我认为爆发点是为人服务的自主机器人,升级版的智能电动车。这才是未来的家庭必须的耐用大件,集成了所有前沿。
运营商手里那张面向个人用户的网络是公网,企业、政府、军队手上的是专用网络。专网用户自己有独立的频谱,相比公网有一些特殊的需求需要定制,比如安全性、大连接数量、大上行带宽、低延时等等。以前专网主要是一些小的设备商或者是专门做专网的设备商在做,要么是2G的技术要么是WiFi,大设备商没有太关注这块市场。4G时代后期,几大设备商开始逐渐进入这块市场,比如各地的政务网。到了5G时代,工业用户要成为和个人用户并立的一级,大设备商以5G技术进入专用网络市场是必然决策。这是既定方向,华为被制裁只是加速了这方面动作,并不是转向。
市政、警务、地铁、机场、铁路、电力、国土安全都有自己的无线专网,工业5.0更离不开无线专用网络,现有的网络和技术实际上并不能满足客户需要。这个市场可以说是一片蓝海,不光大型设备商在进来,运营商也会借助5G切片进来分粥。
工业上我实在看不出来,5G比可靠线缆混合少量辅助Wi-Fi,能好多少。
我唯一能想到是,产品或者生产是在独立移动中。
但我无法想象,这对低值品有普适性。
费用和时间精力,我身边还有刚放弃2G转4G的,无它,每月48已经算负担了,而且用不到。
网上的世界和现实不同,现实中还是看实体经济,现在能吃饱但还做不到吃好。
主要原因有两个
1.单独组网成本较高,不如采用公用网+apn专网模式进行。
2.终端用户不习惯携带两步部设备,能用一个解决最好。
几年前开始建设的1.4ghz政务宽带专网基于4G技术。政务网主要是大量上传视频的需求,要求支持上行大带宽,而公网的个人用户需要下行大带宽,这两个需求有冲突,所以有财力的都会自建独立政务网,财力有限的可以接入运营商虚拟专线。这个情况对5G的企业用户商用模式也有参考意义,对价格敏感的企业用户会是运营商的目标客户,对性能和安全敏感的会倾向于自建网络。
哪些企业应用适合5G落地,这是好问题
看了一些设备商和运营商的企业应用案例,什么无人挖矿、无人机盘库之类的,有强行堆砌技术炒作的感觉,作为样板的传播价值大于实际意义。实际落地可能会是渐进的。最近有个南京地铁5G专网的应用案例,在列车上安装大量传感器,数据通过5G上传服务器实时监控车辆参数,5G系统同时作为信号系统的备份。这个可能是更自然的落地方式:从低成本传感器大规模部署开始,验证了5G企业应用的可靠性并且体现出优势以后才会慢慢进入核心的信号和控制领域。
地铁可是高投入。
这和我说的不矛盾,5G暂时看不到有效,低成本的大规模应用情景。
无线部署传感器比有线部署成本低多了,而且很多时候根本没可能专门为几个未必那么重要的传感器布线,更不用说有时候根本布不了线。一旦大规模的传感、控制器件部署起来,海量的信息传递起来,量变是要产生质变的。
成本方面楼上河友也提到了,一方面,运营商提供的虚拟专网就是低成本选项。另一方面,随着产业链成熟,整体成本必然大幅度降低。先追求有用,在高价值场景落地,让产业链成熟起来,示范案例搞起来,让成本降下来,扩散到更普遍的应用场景。
适合TD5G的上下行可定制带宽分配。
养猪等类似。
5G的最大需求来自于8k视频的上传,传统的定点光猫加WiFi背后是基于10GPON的,上下行本身严重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