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建议中央不再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 上海公社
在邓死后的改开官方文宣里面,把邓号称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父”的比比皆是。官方拔高已经到了不要脸的程度了,什么黑猫白猫摸石头,先富后富有盼头,改革开放吃饱饭,都是小平带的头。市场经济,都是邓的命根子,就是改开新贵团结在邓派周围的那杆大旗。
当然,我以前驳斥过类似观点的,就不多说了。比如说,伊法治国民宗委:恰恰在邓十年,经济退步最大
另外,不是能花钱到市场上买东西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个巨大庞大无比大的经济体系,就邓小平那帮连资本主义都理解不了的封建官僚权贵主义追随者,他们理解不了什么叫真正的市场经济的。
实际上,中国真正的市场经济是毛建立的。
邓的“贡献”,不过就是短短几年的寅吃卯粮超前消费而已。
不过呢,无论如何,无有再左,作为公开网站,总会是要受到新闻审查的。有这勇气,敢曲折委婉的直接从根子上否定邓,敢于砍旗,已经很不错了。
要鼓励嘛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改开以来,底层向上流动的案例比比皆是,比例也是建国以来最高的,这要在几十年前有多少普通老百姓敢奢望自己的阶层能往上走?那时候一个村一个县都没几个大学生。那个普通人最羡慕的就是那些能吃上国家粮的人,现在呢,还有多少比例的人会羡慕那些吃国家粮的?
现在社会舆论上的普遍焦虑是中产阶级难以更进一步升到资产阶级那个层次,普通人要想晋升中产阶级,认真读书考上大学就能大概率地成为或者接近中产阶级的生活水平,而且很多不能读书的人,只要脑子活,肯闯荡社会,好多自己做生意也富起来了,没看到现在的人普遍都家家有房有汽车了么,完全不是你说的那个“底层再无翻身之日”的说法。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以前的高中大学搞扩招,出来的懂理论但是轻实践的大学生太多了,结果一线高素质产业工人供应严重不足,影响了中国产业的进一步升级。这种教育改革确实有导致阶层固化的风险,但是这个政策以后会不会就一成不变我没你那么悲观。
再说如果以后中国的产业上去了,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会大幅增加,工人质量上去了,产品的质量做工也更有保障,走成德国那种模式也不是不行。关键就是要确保50%的分流要真的基本以学生的素质来决定。剩下的就是大家来竞争了。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资本主义以资本增殖为目的,但公立医院应以治病救人为目标,不以挣钱为目标,于是不符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价高者得为分配资源的原则,但公立医院却应以病人的病情需要分配医疗资源,于是又不符合市场经济。正是因为公立医院本身的理念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逻辑相左,中国医疗才会产生那么多矛盾。按资本主义的逻辑,把医疗当作单独的经济部门来管理,如果医疗部门本身不去追求利润,则资本不能增殖,必然亏钱。虽然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医疗在理论上应该能延长全社会劳动者的总体劳动年限,从而间接带来社会总体产品的增加,即使按资本主义视角在全社会层面上也是可以赚钱的。但是医疗资源分配要服从市场经济,为“价高者得”“权重者得”的少数人服务,成为教员批评的“城市老爷部”,导致劳动大众得不到足够的医疗资源,那么就无法在社会层面上建立起“医疗—恢复生产力—社会财富增加—扩大医疗投入”的正向反馈,反而会陷入普通人缺医少药看不起病——政府因为获病劳动力无法恢复生产损失了收入从而削弱了投入公立医疗的能力(不谈意愿)——公立医院资源不足以病养医——普通人更加看不起病——这样的恶性循环。
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解决办法无非两种:要么回到社会主义,让公立医院这只脚穿上公有制的鞋,真正从为全社会整体利益服务的角度分配医疗资源;要么就是在医疗系统“深化改革”,把公有制时代遗留下来的公立医院这只脚给砍了,顶多维持低水平当作维稳,给能资本增殖的私立医院让出空间,彻底穿上资本主义的鞋。
教育行业也是类似的逻辑。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