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长征5号遥三刚刚发射成功,火星探测和载人登月有望顺利推进 -- 逍遥蜀客

共:💬128 🌺1015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作为一个每天骑40km的自行车爱好者解释下

这个和飞机的静稳定道理很象,飞机的升力点在质量点的后面,当有气动扰动,就造成飞机向扰动方向转向,平衡掉飞机扰动。自行车由于装前叉的头管后倾,这样头管的延长线(前轮转向轴)在前轮上的点在前轮触地点的上面,当你受到横向扰动左倾比如被人推一下整个车和人左倒,前轮接触地面向上支撑点在头管轴的右面,地面支撑力和头管向下的重力将轮子和龙头自动向左转,由于你在向前运动这样自动就变成左拐利用离心力抵消了向左摔倒的力,这就是自行车稳定骑的奥妙,关键是头管后倾。当然头管延长线和前轮交叉点离前轮着力点不能太远,不能左拐太大,所以前叉一般还向上弯曲,调整两个点的距离以调节自行车运动特性。

家园 苏联火箭没有仿V2

美国人俘虏了冯布劳恩本人,如果说美国不仿V2,肯定没人信。虽然苏联人让被俘虏的V2团队复制一枚V2,打打看怎么样,结果苏联人看不上。后来美苏火箭的确走不同的路子。

信息革命在美国出现,并不意外。因为革命之前,美国的计算机,从软到硬,从学术到工业,已经全面领先了几十年。他不革命谁革命?所以预测人工智能革命,还是要看跟人工智能相关的学术和工业,从现在开始,哪家投入更多并且哪家产出更好。这不必然是美国,当然也不必然是中国。

家园 简单来说,转动惯量的自持性

一个例子就是陀罗

【留空,争取慢慢填空】

家园 看上去倒像是粮仓不断起火

每个总统上台后几个大承包商借机把项目砍了,这样做不出来也死无对证了,反正下个项目还是自己的。

通宝推:北纬42度,
家园 奥巴马要星星,NASA就去给摘

奥巴马要登陆小行星,NASA算算进度,奥巴马2016年下台前载人飞船最多只能在近地轨道转悠,没什么合适的小行星可以登,于是乎NASA里的一帮马屁精竟然要用无人飞船从深空抓一个小行星到近地轨道。这事没能干成,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载人飞船进度实在太慢,这都2020了还没能载人呢。

老川这个2024年必须登月,很明显也是下台前必须干成的拍脑袋项目。俺就奇怪,那些总说中国长官意志干扰科研项目的人怎么都没动静了呢。。。

家园 苏联R-1导弹就是仿V2的,还有提高版R-2

R-2还送给中国参考,R-2实物运到北京当天,一堆高级将领都去看,钱学森现场讲解,有人问技术资料还没到呢你怎么这么熟悉?钱学森回答到:这就是V2的山寨版,V2我在德国美国见得多了。这下老帅们都对钱学森佩服得五体投地。

中国航天也是从仿造R2开始的,东风1号导弹就是V2的中国山寨版,但在钱学森的带领下也走了自己的路。

家园 不是,俺说了有人在轮子上装了反转的陀螺

可以完全抵消掉轮子的角动量,照样能骑。。。

家园 "物理上至今还没弄明白"

这本身就不是一个纯“物理”问题,

因为人在骑,不断有输入,纠偏的输入

家园 R2就是看上去像

苏联人用R1验证V2,然后用R2证明自己比德国人强得多,利用V2团队的目的就达到了。给中国R2挺慷慨的,提高加强版,不用从头学起。

家园 中苏都是以后没走V2的路,但工程上都先拿V2练手

看来山寨V2对于发展航天工业是个很好的起点

家园 可是如果骑得慢为什么就倒了呢

自行车弄明白原理是可以发nature science的

家园 布劳恩团队无疑是领先英美苏的

布劳恩团队的格勒特洛普(Gröttrup,好像是系统控制和制导方面的专家)战后被苏联人搞去帮科罗廖夫设计火箭,他们搞的 R-1就是仿造德国的V-2.

布劳恩团队的火箭项目受到英美苏情报部门的关注,似乎英国了解最多,但没有告诉美国很多。苏联人知道的也不少。在纽伦堡审判前,布劳恩被关押在卢森堡的时候,苏联人通过内线把雇佣意向转达给了布劳恩。

战争期间布劳恩的研究无疑是领先英美苏的。起码英美顶级火箭专家都不能帮助情报机关搞明白V-2火箭燃料,起飞控制的许多问题。说明如果让他们设计同样射程的火箭,他们可能会用固体燃料造个巨大得多的火箭,而且解决不了发射稳定问题,也解决不了重返大气时提前爆炸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Tags): #布劳恩
家园 可以不输入

运行到高速后可以靠惯性运行很久,直到速度衰竭,如果这个问题真的无解,代表经典物理在自己擅长的层面其实也是无法自洽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