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香港结局一点预测 -- 百年
经济方面打打停停,翻脸或翻书,美方两派来回折腾。港府明表忠心暗放纵,用资金撑住反方。
让这边犹豫不决,经济困顿,延长之后,所有选这边的都对上面立场能力失望。港人不用说,怎么都是被抛弃,民主派被抛弃是以后的事,眼下是这里的先被抛。宣传没用,动手不敢。
两方站在前面摇旗的都少,这边少得多,在香港范围内实力更是差得多。
应该是中资和所有中资合作方,开始统独甄别,一棍子打死。但是用经济手段都无法在内部达成一致,怎么找外援。
资本都看着呢,合作风险大,观望为上,也许反了才有好处,因为内部两派输赢未定。这里输了不是输,东山再跪,另立新朝。
你看大陆除了记者会上抗议了一嘴,有看到人大或国务院出来哼一声吗?
哼一声林郑就可以借坡下驴辞职而去,兔子就是不给她这个机会。
秋后算账机会有的是。现在就是要摁住林郑坐在这个烤架上堵火气。
一国两制只是起点,可有人把一国两制搞成了终点,什么都不能变那就错了。主要是态度问题,其次是水平问题。内地天天喊改革,一河之隔就忘了改革,搞改革是要推动的,接收以来人家也在听其言,观其行,二十几年你不动作,人家就行动了。
完全被殖民地思维和西方思想所绑架,自以为“专业多元”,其实就是个无脑执行机器,稍遇点事件就原形毕露。曾经奴才当得很爽,自己当家了反而是六神无主。
因为很多腐败分子的财产可能在香港,或通过香港转到国外。
怎么会轻易放弃?
林郑如果在台上按步就班,应当没多大问题。但是这样就是温水煮青蛙,所以推林郑上位的集团心有不甘,这才会有事。他们是主动求变的,我们不让她们的试探攻击轻松的退回去(你若想撤回,就可认为你严重失职和重大错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时间有利于我们,所以对方才会放这招。董当年下台,我们损失也不小,所以才有司法、教育的沦陷。
现在林郑想退,个人其实很好办,但其背后的势力要认可,续任的人员中央派,前面的屎你们要背走,下一任仍是我们的人。林郑可能被起诉,让中央给护身符,得有对价给出来,不给,林郑大概率得去坐牢,以后谁还愿意配合他们(国泰变脸、港大副校长离职可能就是对方目前给出对价之一)。所以他们还在一边谈,一边打,若在以前,蟹帝大概率会妥协,目前的包子一般不太意愿理论,打坏了正好一国一制。
放弃是战略,归中南海考虑,战术方面可以细化一下。
经济烂了确实会消停很多,但是这帮人毕业即失业,也是个不稳定因素,旅游业?前景不看好,端菜洗碗也消化不了这么多失业人群,况且戾气化解不了,他们会偷偷往菜碟里吐唾沫(还记得台湾的这个梗不?)
该有个事让他们忙起来,逸则劳之疲惫之,不能闲出坏水来。扎塑料花?送西北去植树造林?(也得防着他拔苗毁林)
今日之事就是当年23条立法不成,董建华背锅下台的重演。
林郑推逃犯条例本身就是为中央火中取栗。结果中央一见香港民情沸腾,国际岛内势力勾结起事,就又像当年一样退缩,将林郑作为替死鬼定在前面扛雷。
如果当年23条立法事件,中央能力挺董建华促成。林郑尚有信心死扛到底。可是眼见中央面对香港旧态复萌,又要临阵退缩拿行政长官顶罪。
林郑只能自救,想办法找途径平息民情。
所谓林郑接英国外长电话,正是中央长期以来对香港的逃避主义,投降主义逼迫的结果。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黑记被侠客岛点名:
2017年9月,新上任的特首林郑月娥宣布设立香港网媒采访申请机制,只要媒体有两个人,通常是一名编辑、一名记者,每半年发行一次“出版物”(所谓出版物没有审批标准,随便印几张纸都可以过关),就可以申请成为合法网媒,采访所有政府活动及出席大小记者会。
私下去见暴徒,还被人录音
然而,有传媒取得林郑月娥出席前日闭门会议上的录音,林郑当时指得悉很多人希望彻查警队滥权,行动有否违反规则等,但警务处对此建议抗拒很大。此外,林郑月娥又指现时3万多人的警队对政府处理目前乱局尤其重要,作为行政长官难以贸贸然影响警队的工作。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她是典型的事务官的思维方式,做事情只知道就事论事,缺乏全局高度和坚定信念,遇到挫折就会摇摆不定,希望左右逢源。
其实整个香港都缺乏合格的政治人才,我看也就大汉奸肥黎“看得清、够无耻、有手段”,够得上政客的标准。其他反派(如李柱铭、陈方安生)和建制派诸位都是格局不够、手段不足,成天围绕着一点小心思和私利打转转,不提也罢。
从废青上街的第一天起,香港的繁荣以及高度自治的基础就己经不存在了,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用香港人自己的话说,狮子山精神已经死了,周星驰电影里的那个香港已经死了,你们认为是送进病房,我看到的是进了太平间。香港未来就三个结局,要么基辅化,要么在一国两制的名义下受到大陆的严厉管制,要么东莞化,成为珠三角的垃圾堆。
如果你是国内的既得利益者,要用香港通道干些见不得人的事,你自然会希望香港依旧回复到以前高度自治的状态中去,但是,不管你过去做过什么,未来要做些什么,还有河里有香港利益或者通过香港办事的朋友们擦亮眼睛认清现实,香港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事只是确认了这个结果而已,大家应该早做准备,不至于等到大逆转发生之后又手足无措。
2015年6月初后市场开始下跌,我是公司里第一个断言牛市已经结束的人(当然,股灾有点出乎我意料了)。
一直以来,中央态度就是全力支持她通过条例,建制派在投票前都没有要反对的声音,哪里来的甩锅之说?
就算当年董建华,那也是所谓“自由党”在临投票之际忽然倒戈,导致没有足够票通过《23条》,才不得已撤回的,建议你回去好好看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