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的喀什,我的南疆 楼二 -- 故乡在喀什
上核电是为了工业大发展,不仅仅是电力。
需要移民到新疆。
这个大圈里面,互为仇家的有多少,三角仇家的又有多少。
当年我的家乡东北也有一个设想:就是朝韩日重归于好,整个东北亚以长春为中心,西伯利亚提供能源,东北/朝鲜提供人力资源,整合日韩的技术。整个东北亚成为亚洲的德国。
如今我们搞鹤岗房价全国最低。
就算可行,也是比较长远的事。
现阶段的沙漠光伏发电,估计还是从甘肃一带的沙漠布局,因为输电距离近很多。喀什到甘肃的距离,比甘肃到东部的距离还要远,这是不得不要考虑的问题。
输电肯定要靠特高压,但是特高压已经明显滞后。
“双碳”目标下,西部、北部地区新能源电站装机规模正快速提高,而特高压工程与风光大基地的建设速度相比略显滞后。从建设周期看,光伏电站是3个月至6个月,风电为1年,特高压为1.5年至2年。按照正常的节奏,特高压电网应当建设先行,才能与建设速度更快的风光电站形成“源网匹配”,做到同时投产、良好消纳。过去几年,受疫情、特高压核准滞后等因素影响,电网工程建设进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滞后。已建成的特高压工程外送容量远不能满足清洁能源送出需要,亟须加快建设以提升新能源并网能力。
特高压电网工程滞后原因,除了疫情影响外,交流和直流的技术之争也是重要原因,也是项目核准不下来的原因。
今年国家电网开工的特高压,有两条,都是直流电。一条是陇东送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3月16日,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国家电网陇东送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行舟表示,陇东至山东特高压输电工程提供“特高压+风光火储”一体化送出解决方案,年输送电量360亿千瓦时。工程将促进甘肃新能源在更大范围消纳,也将为甘肃、山东两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另一条是,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月16日,国家电网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拉开了今年电网重大工程建设的序幕。该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电量近400亿千瓦时,相当于湖北省全年用电量的六分之一,将在满足电力可靠供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两个项目,前者近1000公里,后者近2000公里,每公里造价在2000万左右。
未来几年,可能是特高压大干快上的几年。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保安透露,2023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逾5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约4%。“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2.4万亿元,大力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特高压建设有望迎来发展新高峰。
总之,光伏电站建很快,但把电运输出去不容易。
如果技术进步,光电的例如固态储氢之类储点技术成熟,也许新疆也能逐步成为电力的巨大供应地。
高温气冷堆已经投入并网发电了。
储能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如果储能突破了,电力就彻底突破了,短时间内地球上就大体不需要别的能源了。
千把公里就进入人口稠密区了。
玉门更低(我父母的老家)。
南疆不缺水。缺的是水利
再增加大学生和贪污犯、罪犯进去治沙,嘿嘿。
刚刚看了一下气田的位置,原来俄罗斯的天然气田到德国柏林的距离也有几千公里,并不比到乌鲁木齐近,喜大普奔啊。
二,并不觉得铺天盖地的光伏板是未来趋势,这十年搞天然气发电就好了,跟俄罗斯买买买好让俄罗斯打打打啊,里海一圈也有气田,不要老想着自给自足,就是你出酱油我出鸡他出姜葱蒜的生意,不然放新疆干嘛?
三,下一个十年,可控核聚变发电应该可以投产了。
四,远距离输电还是比远距离输气靠谱,超高压输电技术不懂,架空不行就电缆加大加粗走地下,新疆至西安,可以搞个世纪工程,管用一百年。
鄂尔多斯的库布奇沙漠距离北京不到 500km。 而且有巨大的露天煤矿,隔壁在黄河边上的托克托配套有中国最大的燃煤电厂以及直达北京的输电线。
现在华北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就在库布奇沙漠,可以就近利用煤电来平衡太阳能的波动性, 实际上,利用鄂尔多斯的沙漠面积加上风电, 加上本地的煤电和天然气做调峰, 完全可以满足整个华北的电力需求。 比任何黄河以西的地区在经济上都更划算。
新疆的电力,做本地消化可能更合适,(一部分可以远距离提供给东部,作为时间上的互补,日落晚四五小时,可以和东部调峰)。
本地消化的例子就是 中石化库车项目, 太阳能电站发电--电解水制造氢气, 氢气给石油冶炼厂做石油裂解的氢气源,就很合适, 制造氢气可以不需要调峰,有电就制造,没电就不制造,弄几个气罐就可以调峰了。
还有一些本地能源利用的,比如,电解铝,生产好铝锭再运输。从新疆出发,长距离送电确实成本比较高,不过到华北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和俄罗斯--哈萨克商量下, 从西伯利亚的鄂毕河引水到哈萨克斯坦, 交换把阿勒泰的几条出国河流截留在国内。
甚至也可以引入鄂毕河的水。
海水的盐化问题很难办, 北方的鄂毕河 有的是水, 历史上苏联就有引水到中亚的计划。
新疆引水的终点,我认为最好是咸海。
一方面可以给中国干旱的北方造地,灌溉,提高宜居舒适度。
另一方面可以一体化中国北方和中亚的水利,农业和经济。
同时,这样的项目通过"出国",极大的降低成本。
今天中亚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的锅。所以,俄罗斯怎么可能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