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辽人忧地,活命的父母官毛远新 -- otto

共:💬93 🌺1164 🌵2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把张志新当年做过的事,你今天在重复做一遍

看看你的下场会不会比张志新好多少

家园 来来来,咱说个近事

前几天台风横扫,山东寿光在台风影响下,几个水库同时泄洪,造成下游惨重损失。。。。。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应该早就知道要来强降雨,为啥不早把库容腾出来调峰呢?

家园 文革期间谁主政辽宁

前期是陈锡联,陈三两。第一书记兼革委会主任。第二书记是曾绍山。小毛是革委会副主任。

73年底老陈上调中央。按惯例中央应指定新一把手,但这个职位一直空缺。曾仍是第二书记,小毛仍是革委会副主任。这样谁是一把手就微妙了。

当时小毛还有一个职务:沈阳军区政委。也就是说小毛级别比曾高。中央意图很明显,公开宣布一个三十出头的小年青为党政一把手太显眼,而实际上就是让小毛主政。

曾绍山也很知趣,理论上主持省委工作,但在其位不谋其政,类似于文革前的陈云。

75年9月小毛到了中央,中央随即把曾绍山提为第一书记兼革委会主任。

所以,海城避震和张志新事件,不论好坏都得记到小毛的账上。这才是历史。

家园 水库是私人的了

蓄的水养的鱼都是钱,万一提前泄洪又没有大雨到来,资本家就白白损失了。。。

至于憋到大小便失禁再泄洪,导致下游损失惨重,一句话就打发了:我抗了那么久,实在是抗不住了。。。。

这样非但无过,还是有功之人呢。

不过这种玩法,死别人不死贫道,大家都玩得溜熟的时候,国家就完蛋了。

家园 仅凭常识说说

对于寿光洪水,我的信息渠道就是媒体的公开报道,所以很多细节都不清楚,只能凭借一般的常识说说。

先说一下寿光上游三个水库的基本情况,百度来的,没法保证完全准确。

冶源水库,又称巨阳湖,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弥河上游,1959年建成;上游控制流域面积786平方公里, 总库容1.955亿立方米, 兴利库容8370万立方米。除灌溉防洪外,库内养鱼年产22万千克,亩产水平居全省大型水库之首。

淌水崖水库位于九山镇宋家王庄村南, 总库容600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400万立方米,上游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

黑虎山水库,控制流域面积为190K㎡,总库容为5646万立方米。

再说一下降雨情况:

2018年8月18日12时-20日09时降水量(毫米) :市区264.6羊口190.7双王城213.7稻田181.6田柳188.1台头299古城240.2纪台239.2洛城254.7化龙275.8营里248.9上口194留吕147.5孙家集250.4田马232.4文家250.2侯镇143.6,全市平均229.5。

今年累计平均900.2,较历年(414.7)偏多485.5。2018年8月18日12时-20日9时:临朐222(最大五井319.8)青州260(最大东高346.6)昌乐228.6寒亭170.7安丘183.6昌邑132.6诸城82.9高密75.1。(8月20日15时发布)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兴利库容:正常蓄水位至死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称为兴利库容,即调节库容。用以调节径流,提供水库的供水量。

简单的说,水库都存在一个死水位,在这个水位以下的水是放不出来的,只能靠自然蒸发或者水泵抽水才能减少水位。调节径流、迟滞洪水要靠兴利库容来解决。寿光的上游的那是三个水库的兴利库容估计合计不超过1.2亿立方米,黑虎山水库没数据,按一半库容算的。

受台风影响,寿光及周边地区不到48小时降了平均230毫米的暴雨。三个水库上游流域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三个水库短时间内大概要承接上游来水约2.3亿立方米,超过三个水库兴利库容的约1倍。三个水库只有把所有死库容的水也提前抽干,才能容得下上游来水。

所以,寿光洪灾主要是天灾,也可能存在人祸的成分,但占比不会太高,后边我在详细解释这一点。这样的降雨量,已经超过了水库的调节功能极限,洪灾必不可免。从寿光的地形看,周边都是山区半山区,正处于盆地底部,这样的地形无疑会加重灾害程度,当地损失惨重绝不仅仅是上游几个水库泄洪造成的。

再说说可能的人祸的问题。现在网上已经开始质疑是上游水库为了养鱼或者私蓄灌溉用水,没有及时腾库容才造成下游洪灾。这个观点基本站不住脚。

第一,蓄水养鱼问题。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你们到水库或者江河边的鲜鱼馆吃的鱼,99%不是出自旁边的水库或江河,差不多都是人工养殖的,和城里市场卖的鱼都是一个渠道来的。原因很简单,水库虽然能养鱼,但捕捞成本高,饲料利用率低,所以很少有人直接在水库养鱼。一般都是在水库或江河边挖鱼塘,抽取水库或江河的水养鱼,由于鱼塘里鱼的密度非常高,投喂饲料、捕捞都非常方便,鱼的生长期也一致,这样才能产生足够收益。这个道理和现代化的养鸡场一样。即使在水库里养鱼,一般也要用网箱。上面的资料里提到,冶源水库库内养鱼年产22万千克。按照每千克10元计算,库容近2亿立方米大型水库,养鱼年产值才220万元,这22万斤鱼要从库里捞上来,估计光人工成本就得几十万,可见库内养鱼效益之低。算这个账就是告诉大家,为了养鱼而不愿腾库容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在水库边鱼塘养鱼只利用死库容的水就完全够了,不需要冒着巨大风险私自蓄水。

第二,私蓄灌溉用水问题。要说这个问题,先要说清楚水库是怎么运行调度的。寿光上游的三个水库,正好是大中小型各一个。我记得1亿立方米以上是大型水库,1000万立方米以上是中型水库,1000万立方米以下是小型水库。大中型水库的运行调度,特别是汛期运行调度,一般是由省防总直接负责的。汛期前,省防总会下达指令,规定每个水库的蓄水量。私自蓄水,第一是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地方政府和水库管理部门一般没人敢这么干的;第二在技术上也不具备可能性,因为水位监测现在是使用自动设备,数据直接上传省防总甚至国家防总。另外,现在农业用水价格极低,出库价甚至只有几分钱,没有几个人会因为这点儿利益去冒丢乌纱帽甚至掉脑袋的风险。

最后说说这几个水库到底发挥了作用没有,从实际效果看,应该是发挥了作用。新闻报道提到有两个辅警在抗洪救灾中牺牲,没有提到其他人员伤亡,只说财产损失严重。由此可见,这三座水库起到了削减洪峰、迟滞洪水的作用,为下游群众撤离争取到了宝贵时间。如果没有水库,很可能上游洪水直接倾泻而下,群众连撤离的机会都没有。至于有人说,为了寿光下暴雨,上游水库还有泄洪,这纯粹属于没长脑子。上游同样在下雨,入库水量大增,不泄洪最终的结果就是垮坝,垮坝的后果大家去查查75.8大洪水就知道了。

最后的结论;雨量小时,水库能够拦截洪水,避免人员财产损失;雨量大时,水库只能削减洪峰、迟滞洪水,减小人员财产损失。水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不到48小时内下230毫米的雨,几乎没有人员伤亡,这已经是值得称赞的奇迹了。

通宝推:acxp,三笑,繁华事散,
家园 你又想当然了

1971年8月,毛主席针对三支两军人员不尊重不支持已经成立的地方党委问题,作出最高指示:“地方党委已经成立了,应当由地方党委实行一元化领导。”到1972年8月,三支两军人员就完全撤回部队了。

这中间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913,之后的1973年底,又搞了八大军区司令对调。结合历史背景,才能看明白很多事情。

对于小毛任沈阳军区政委一事,我存疑。虽然网上有这个说法,但我更倾向于小毛任的是辽宁省军区政委,或者当时沈阳军区是设多个政委的,小毛只是其中之一。以小毛的资历,担任大军区政委,似乎不够合理。如果有权威证明资料,你可以告诉我。

家园 水库鱼10元每千克太便宜了吧,100差不多
家园 有些史实有误,曾绍山才是货真价实的沈阳军区政委。

文革开始时,陈锡联是沈阳军区司令、军区党委第二书记(赖传珠任第二政委、第二书记时,陈为第三书记),宋任穷以东北局第一书记身份兼任沈阳军区第一政委、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赖传珠59.10接替周恒时,是任沈阳军区政委、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宋任穷到东北后,改任第二政委、第二书记),宋这一职位更多代表党对军队的领导,并不具体分管军区的事儿,66年曾绍山接替病逝的赖传珠由军区副司令升任军区第二政委、军区党委第三书记(排在陈锡联之后),曾才是货真价实的管军区事务的政委。

67.5,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潘复生(原黑龙江省委任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黑龙江省建设兵团第一政委、东北局书记处书记)兼任沈阳军区政委。潘复生身在冰城,这政委也是名义上的,算是地方党委的代表,管不了太多军队的事儿。

这期间,沈阳军区有三个政委:第一政委宋任穷、第二政委曾绍山、政委潘复生,虽然宋任穷在沈阳军区的的职务68年6月才正式被免,但在中央67.8.6作出“东北局停止对东北各省市领导的决定”后,宋这个第一政委、第一书记就是虚的了。

珍宝岛作战前,军区班子只有我、政治委员曾绍山、副司令员唐子安、江拥辉、肖全夫、参谋长汪洋、政治部主任李伯秋7人,第三政治委员潘复生兼任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主任不参与军区工作。由于人员少,难以适应准备打仗的需要。1969年8月,经军委批准,调整充实了军区的领导班子,我仍任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曾绍山任政治委员、第二书记,潘复生兼政治委员。——《陈锡联回忆》

68年5月,辽宁成立革委会,陈锡联任主任,毛远新进了革委会班子。

71年,重建辽宁省委,陈锡联任第一书记,曾绍山任第二书记,李伯秋、毛远新等进了班子,当时,陈锡联是辽老大,党政军都是一把手,曾是名义上的二号,但工作重心在军区。

73年底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陈锡联离开辽宁,李德生接任,但李未在地方任职。

陈调离时,总理召集辽宁班子开会,会上说过,以后辽宁省委就由毛远新负责,但这事一直未见正式的中央文件(狐狸个人猜测,是被主席拦住了。九大以后,主席对身边亲属任职拦过多次,提升任命一个省的主要领导和进班子不同,肯定需要主席认可)。

1973年底,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李德生调任沈阳军区司令员,但不兼任辽宁省委的工作。1973年底辽宁到北京参加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会的是陈锡联、曾绍山、毛远新。会后,周恩来总理明确指出,在陈锡联调离后由曾绍山临时代辽宁省委第一书记,由毛远新临时主持辽宁省委的日常工作。周总理还说,这个事情要经过政治局讨论报毛主席批准后才能决定。但周总理的这个指示以后一直没有形成中央文件,因此当时辽宁省委的排序仍然是曾绍山代理第一书记,黄欧东其次,李伯秋第三,杨春圃第四,毛远新是副书记位居第五位。按照党内惯例,凡事以文件为准。——苏铁山《在历史大背景下的张志新案》

按排位,曾绍山是省委1号,而且李德生精力全在军区,他也可以腾出部分精力了。

远新军籍一直保留在空军。74年初,远新被任命为沈阳空军部队政委,但时间很短,2月就改任沈阳军区政委(可能有人会以为是为升正大军区级做的过度台阶,这其实是不了解当时的干部管理)。从旧例看,多有地方党政干部兼任大军区、省军区、军分区政委、第一政委的,但很少有地方干部在作战部队兼职的,沈空当时是作战部队,如果远新保留地方职务 ,兼任沈空政委就很不合适了。关于远新这个沈阳军区政委职务,我认为还是地方党委代表,潘复生(67.5-71.9)那种性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远新和潘复生一样,是兼政委而不是兼第一政委/排名第一的政委。

对于这种代表性质的兼职,没啥级别可言,谈不上升官或者降级。

75年,曾绍山任省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由军区第二政委改成政委,党政军一肩挑,成为名正言顺的辽宁1号。

在沈阳军区,75、76期间,同时有3个政委:曾绍山、毛远新、王辉球,曾绍山无论是排名还是影响力,都是第一位的。

远新在省委、省革委会排名都不算靠前,但他的特殊身份和总理73年底会上的交代,远新的实际话语权、影响力要比排位高。比如,论排位,李伯秋在远新前面,但论影响力,远新比李伯秋大,当然,无论远新还是李伯秋,在辽宁,都是曾绍山的下级。

余汝信:《陈锡联回忆录》的弦外之音

通宝推:otto,
家园 天气预报不靠谱多少年了,这么大雨概率更靠谱

天气预报不靠谱多少年了,这么大雨概率更靠谱

翻翻50年代《耕云记》,就知道这些年气象局滥竽充数者黑了多少钱

家园 谢谢你提供的数据。

防总肯定要求汛期腾空库容,实际没法彻底执行。一方面水库要卖水; 另一方面发电水头高一点多出力就是钱(三峡都能自己搞出靠额外水轮机发电的小金库);还有养殖业也不能把库水位降到死库容那里。

谢谢你提供的数据。 我们可以反推出压根没提前腾出库容来。 总来水2.3亿, 兴利库容如果有1亿,洪峰会被削掉, 如果河道近年没有变窄, 下游河道里水面不会高过河堤(河道行洪能力应该是历史上没造成大灾害的大洪水流量.) 报道里村民房屋进水深1米左右, 河道泄洪要超出堤岸近2米了 (jiading村庄和河堤平行,推论来自于这两天村庄内水退了) 。 所以这个河道泻洪量应该有水库库水的叠加,就是说,看到来暴雨了才开始保坝泄洪,比来多少水泻多少水要多。

家园 哈哈

对主席的话断章取义抹黑主席正是庙堂之上或是他们圈养的御用文人

家园 李实那个沈阳军区政委是兼任

不是一般理解的军区top2司令政委那个政委。沈阳军区的政委是曾绍山。同期在大军区兼任政委的还有赵紫阳,刘建勋,江谓清等人。

家园 引进设备技术和引进资本是两回事

不然就没有走资走社的问题了

家园 我军政委从来都是实权人物,没有名义上的,兼职政委也是政委

政委可以不过问军中具体业务,但军队大事比如调兵必须经过政委。没有小毛这个政委同意,李伯秋就调不动沈阳军区一兵一卒去救灾。

地方军区政委经常由地方党委一把手兼任,不是说政委是地方在军中的代表,而是中央赋予地方官以军权,便于在类似抗震救灾情况下指挥军队。党指挥枪,这是个原则问题!

中央让小毛兼任沈阳军区政委,就是默认小毛是辽宁一把手。

军中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兼任政委当然是有级别的。潘复生也不是摆设,人家是中央军委委员。

小毛这个沈阳军区政委货真价实。沈阳军区开国将军一堆,正式场合都得向这个小年青敬礼。

小毛的沈阳军区政委一直兼任,直到怀仁堂事变。以主席联络员身份兼任,您说这个职位重不重要?

狐狸老兄一向史料丰富。但解读还需下点功夫。

家园 这4个人都不是大军区第一政委

我军双首长制度,只有第一政委才跟军事主官平级。兼任不兼任无所谓。

文革期间兼任大军区第一政委的还有张春桥和韦国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