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宁南山的新文章,不知道算不算一个标志事件? -- 审度

共:💬88 🌺558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不要?

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人民的要求,你的意思是GCD里的那些生活还不错的先烈不应该带领泥腿子闹革命了?

家园 不是不要,是总想自己最好的最好的,不最好就不满意,宁南山

文章大略看了下,很重要一部分就是自己孩子上不了最好的学校,买不到最好的房子。

家园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家园 今天的时局和法国大革命前确实很像
家园 感觉他说的都是大实话

他讲房价高是政府有意限制卖地的面积,另外他还说靠行政手段来限制某个城市的人口数量荒唐之极。

还有现在内地的城市发展都是学香港那个模式,其实以前很多人就说过。

家园 反过来更是恶政

目前房价问题很大,这个算是多数人共识吧。就土地问题,是不是开放供地就能控制住房价?很好玩的是,宣扬房价必须涨最大声的是房地产商,宣扬必须要开放供地的,也是房地产商。

关于城市人口数量,事实上,现在就是户口问题,人身基本上没什么限制。那么不加引导和控制,人来了,怎么保障各项民生问题?任由自生自灭?

我对宁文的现象认可,对其方法不认可。

以下吐槽:我觉得呢,好多时候,得站直了,抬起头。看问题,千万别陷入一个模式:好事呢,是人家比你好;坏事呢,是国民特性。这样讨论不了问题,只不过发泄而已。

通宝推:白玉老虎,
家园 叹息

有理想,有欲望,当然没问题,否则社会也进步不了。

很多身边人,一边说学校作业重,一边节衣缩食的各种班;一边说公办学校教学死板,一边倾尽全力的把孩子送入严酷的私立名校。不知道这是乐观主义呢?还是悲观主义。

政府公共事业的归政府,个人的选择,就别赖人家了。

家园 拉倒吧,袭来出来,中产就要大逃亡了
叹息
家园 你这是不接地气,你有小孩上学就明白了

现在不是80年代的小学

家园 哪不接地气呀

接得很。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算是政府不力吧。那么个人自已选择倾力为孩子争最好的条件,就认。别说现在教育界乱七八糟的了,就是最理想的条件下,教育资源也不可能完全平等,优质资源永远希缺。

说白一句,对所谓中产知识分子来说,现在的教育问题,有他们造的孽。鼓吹快乐教育,鼓吹优质私校,他的有份吧?骂共产党骂公有制骂得起劲呢。刚吃上两碗饭,就忘了脚两脚泥了。

回到宁的举那个例,恶毒点说,到时孩子不知能不能赚回那四百万呢。更恶毒的说,到时经济环境万一不好,是跳楼还是不跳好呢?换个角度,搞间差不多的学校,九年额外投个九十万请私人教师一对一,怎么也差不了吧?我知道这么说很不好,但是,理智点,别什么都要最好才满足,依据实际情况,人生路漫漫呢,节点很重要,过程要更重要,一进名校万事如意,不现实。

至于意图进名校识名友,也是说句恶毒的:自己实力不够的话,无非就是送过去当人玩物,被吃得渣都没有的可能性不低。

世界不是那么完美和理想的。

通宝推:雄阔天,
家园 关键看最好以外的选择

如果最好的以外都是粗制滥造,非常不堪,就不能怪大家挑剔。

家园 有一个大前提我在这里基本没看到有人提过

那就是产业集中的问题,随着工业发展产业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地理空间上面全国产业集聚到几个地方,时间上面上下游集聚在一起,全行业只剩下几个大的企业,中国目前靠产业政策和各地补贴压着,可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上面这个集聚已经开始加速,在这个前提下再考虑放开土地限制才能能明白宁文章背后要说的东西。在产业集中这个过程中,非产业集中地的中产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本地能提供中产收入的工作萎缩,可是搬到产业集中地的成本却很高,如果看不到这点是无法理解放开城市人口限制的原因地。

家园 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

---------------这个总结的多好啊!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现在的主要问题其实是就是不平衡。很多普通老百姓都是努力工作,怎么在你这里就成了只求的小资了?大家有享受物质生活的需求,大众有更大的消费能力,中国经济才能健康发展啊,不然为啥要大力培育内需市场?我们还要以出口为主要导向吗?现阶段更重视平衡一点是不是能促进更充分的发展?

拿房地产来说,房地产已经严重透支了民众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影响了其他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国大多数人没有要求住顶级别墅;大家只是希望房价稳定,年轻人不用把双方父母的积蓄都拿出来用来付首付,然后做几十年房奴。你觉得现在的房价疯涨(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正常吗?不就是地方政府转移财政风险,和房地产商一起吸老百姓的血嘛。房地产已经严重透支了民众在其他方面的消费能力,影响了其他实体经济的发展。

教育方面,又有几个父母要求自己家的孩子要上清华北大?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各种教育政策后果就是阶级固化。你教育考核标准就这样(我不觉得这考核标准有什么不好,换别的标准的话,一般老百姓就更要洗洗睡了),教育怎么减负?学校教育减负了,老师少布置作业,上课时间少,很多内容不许讲;那只好拼家长的财力和精力,为孩子报补习班了。至于没有财力和精力的家庭,那就散养吧,寄希望自己的子女是天才。我们这边都希望幼儿园大班老师能教孩子一些基础拼音和数学,但是这边政府明令禁止幼儿园(公立的)教这些(可以教认数字,不能涉及写),有些家长就只好给孩子报学前班。

家园 单位几个附属小学,都不错。一个更偏重素质教育,一个更偏重

单位几个附属小学,都还算不错。一个更偏重素质教育,一个更偏重一点分数。大多数搞工科的同事偏向孩子上后面一个。。。。。

听说省政府那边对口的更好的小学,平时作业和考试题目比俺们这里的附小要难。。。

教育资源不可能公平。但是现在的很多政策不知道是要缓解不公平,还是加剧这种不公平。

通宝推:西安笨老虎,审度,
家园 名校有时能上,也不能去上。

只是这些拿到入学资格的家里对此都语焉不详。

也不是虚伪吹牛,肯定是根据孩子的条件,衡量过得失,要是没第二选择,还是得去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