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1970年到2019年50年的数据看美中贸易战究竟为何 -- jent

共:💬199 🌺1917 🌵57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要是我没搞错,您应该是中专毕业
家园 多谢老兄提供资料,收藏了,有机会找到上海以及其他省年鉴,

看能否补完整,对比一番。

我举得几个例子,王洪文64元那是文革前夕的工资,当时他已经工人转干部了,国棉17厂保卫科干事,但离他成为中央领导还早得很。据说他当副主席时上海每月给他15块钱的补贴,他收了,装信封里,一直没动。文革中涨工资应当,记得71年对老二级做了调整,吴桂贤应当不在那次工资调整范围之类,老兄所谓“既然当到中央领导了,下面‘老家’当然把你的工资在本级别里拉到最大”,有点脱离时代背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了。

78年平均工资56元,不等于每月到手56,应当还有些统一/不统一补贴、以及加班费之类,加起来,平均收入到手的超过60应当是没问题的。

我贴的豆瓣那个上海、香港工资收入、生活支出对比的资料,作者提到他家几个亲戚,工资70,加补贴75。

王洪文66年保卫科干事工资64,除了71年,77年8月全国又对17级(八类地区工资100元出头)以下的职工大面积调整过一次工资,从这个角度看,陈王帖子说的“同时期我父亲在上海,普通职员,72元”真没啥可质疑的地方,陈王父亲,当时已经是人到中年了。

国务院关于调整部分职工工资的通知

(1977年8月10日 国发(1977)89号)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决定调整部分职工的工资。这是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党集团的又一个胜利成果。

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根据“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逐步改善群众生活,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一条基本方针。建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贯彻执行了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并且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多次调整了职工工资,举办了职工集体福利事业,使广大职工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是阻挠、破坏调整职工工资,反对改善职工生活的罪魁祸首。近几年来,他们竭力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破坏革命、破坏生产,使我国国民经济遭到了极大的损失,国家财政困难,市场供应不足,从根本上破坏了调整职工工资、改善群众生活的条件。他们还疯狂反对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因此,我们在一九七一年调整了部分职工的工资之后,一九七四年和一九七五年两次制定的调整职工工资计划都未能实现。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国民经济和国家财政情况开始好转,党中央就决定调整职工工资,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广大职工的关怀。

一、这次调整工资,要贯彻毛主席“关心群众生活”的教导,体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调整的重点是工作多年,工资偏低的职工。增加那些人的工资,要根据其政治表现、劳动态度、贡献大小和技术高低,由群众进行评议,经党委批准。

二、整工资的范围是:

1.一九七一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一级工,一九六六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二级工,以及同他们工作年限相同、工资等级相似的企业干部和商业、服务业、文教卫生、国家机关等部门的职工(相似级别仍按一九七一年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执行),表现好的和比较好的都调整工资,表现不好的缓调。缓调的人数,一般不要超过这部分职工人数的百分之十。缓调的职工,满一年后再重新评定,转变好的可以补调,补调增加的工资,从批准补调之月起发给;表现仍不好的不再补调。

2.除上述两类人员以外,对一九七一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其他职工(不包括十七级以及以上干部和工资相当的其他干部),也调整一部分,调整工资的人数,不得超过这部分职工人数的百分之四十。调整时,要优先考虑贡献较大,工作多年,工资偏低的生产、工作骨干和科研、技术人员。上述百分之四十的调整面,按省、市、自治区计算,由各省、市、自治区革委会掌握。是否留机动数,由各省、市、自治区自行决定,但不得突破上述百分之四十的调整面。

通宝推:acton,
家园 当时买电视机好似要凭票。

我家买的16寸黑白金星电视机是七百多元,应该是84、85年间买的。

没过多久,邻居家就有香港亲属的从广州捎回21寸的日本彩电回来,听说是广州友谊华侨商店用外汇劵买的,不记的是东芝还是日立的去了。

家园 对。我家好像是83年前后买的,12寸成都牌

好像300多。彩电也是成都,89年参加贴水储蓄买的。

家园 88年的物价印记

当年甲鱼15元一斤,桂元大概35元一斤。

走私香烟,良友2.6元一包,希尔顿3.6元一包,万宝路,剑牌是6.8元。

穿着方面,老人头是36O元一双,平版梦特娇是220一件,伊力夹克360一件。

89年正好在广州当兵,印象中和内地最大的差别就是市内的高架桥,另外还有宾馆,第一次进中国大酒店觉得很富丽堂皇,可能我们湖南离广州近,其它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那年头还有个停薪留职,我母亲大概是83年办理的

每年交200百元,保留自己的工龄。

我母亲原来单位是市食杂果品公司,就是后面在深交所上市的金果实业。当年我市几百家门店,全是最好的黄金地段,却一下整的发工资不出。而后公司重组前把这些集体制职工全甩了包袱。

家园 XX路男子职业技术学校

毕业文凭比中专的文凭,纸头尺寸大一点点,其他一样。

家园 我父母当时的工资

每人是37.6,在广州某大学,要两人加起来才差不多是陈王父亲的工资了。。。。

如果没有记错,当年工人的工资比普通人高。

陈王还需要解释一个现象:如果当时香港跟内地差不多的话,没有理由出现逃港潮的。。。。

家园 也不尽然

君不见欧猪国家把黑社会,卖淫贩毒都计入gdp了?

家园 逃港的是宝安,是农村。

上海本来就是内地最发达的城市。

王洪文、吴桂贤等六十年代30出头能拿60多,陈王父亲78年能拿72有啥奇怪的?

至于工人工资,其实是不如知识分子的。普通工人,参工后三年学徒,四川这边是18元/月(当年分11个工资地区,每级差距3%,四川工资低,北京六类地区,上海八类,最高是西宁,十一类),学徒期满一级工,一年后二级工(六类地区41.5元),如果技校毕业,没有学徒期,中专毕业就是干部了,行政24级(六类地区46元),大学毕业就是49.5(行政23级),一年后转正56元(行政22级)。当时工人的说法是,知识分子是臭豆腐,闻起臭,吃起香。

另外,陈王可没说当时香港和内地差不多。陈王说的是香港和上海。两者差异大了。

家园 六七十年代上海的普通工资肯定是有六七十的

我是安徽人,当时我父母工厂有很多上海支援来的工人。

他们和安徽工人干一样的活,工资高出一倍(因为他们把上海原来的工资带过来了)。

当然,以后安徽工厂要有调工资的机会,也没有这些上海人什么事了-----因为他们的起点已经高得离谱。

这也是改开前,上海人骄傲,或者说自豪感的物质来源-----当时上海人的生活水平远远高于中国其他地方。

改开后到浦东开放前,可以说上海没落了一段时间。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上海人逃,是逃往美国日本啊!

陈王还需要解释一个现象:如果当时香港跟内地差不多的话,没有理由出现逃港潮的。。。。

拼命逃港是广东农村啊!(其实广州市区的人,当年要逃也是想逃美国的)

比如下面这个--------

一河之隔,生活水平一个天上一个地下。1978年,深圳罗芳村民年收入134元,而河对岸香港的村民每年能赚13000多港币,而那时港币比人民币“值钱”。于是,白天在香港耕作的村民,开始有人晚上不再返回河的这一边;有的人甚至扶老携幼,全家都住在香港。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八十年代大陆人被港台惊呆了是事实

不过现在回想一下,一个重要原因是回国来显摆的港台同胞,本来也是港台的中上层。大陆人接触到,就是港台的成功人士。港台的一般人,大家也不会认识。

和现在同学朋友圈里面,天天晒娃,晒名牌包的就那么几个,是一个道理。

我外婆兄弟姐妹十个,九个在大陆的都是一般人,只有一个去了台湾,她的老公是空军将军,两个儿子留美。

当时她回国,给兄弟姐妹送了彩电冰箱,戒指项链。

但是,那些属于所谓低端人口的荣民,可能也不回国了。大家也不知道他们混得怎么样。

至于中宣部===他们80年代,说什么,有人信吗?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不光是上海,东北也这样。

我师傅从哈量到成量,不到30岁的小出纳,58年工资就70出头。

家园 少了一个零

90年代初外贸公司起步工资每月370元吧。

那时上研究生,本科毕业直接上的国家每月给75元,工作过给的9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