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关于扶贫免费教育医疗讲讲消费与积累的大道理 -- 陈经
建国这么多年!我们出了几个大牛。
2001-02数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德国的数据
Public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as % of GDP: 4.6 % (5)
中国的数据
Public expenditure on education
as % of GDP: 2.1 %
这是公众教育花费支出指基础教育不是全部教育经费
Science & Technology
德国数据Researchers per 1,000,000 inhabitants: 3 222
Expenditure on R&D as a % of GDP: 2.6
Researchers per 1,000,000 inhabitants: 3 222
Expenditure on R&D as a % of GDP: 2.6
中国的数据Researchers per 1,000,000 inhabitants: 633
Expenditure on R&D as a % of GDP: 1.2
这是技术科学发展经费
常规讲是指高等教育经费
两样合计,德国7。2,中国3。3
单比较基础教育经费德国4。6 中国2。1是中国的一倍以上。
得诺贝尔奖当然是好事,但和国计民生没有太大的关系。你不会认为中国在20-40年代的经济和科技成就比80-00年代更大吧?
花之.
讲科研能力当然是看排头兵的指标。关键是出被世界认可的成果。要突破。不是关起门来说我强的。也不是凭二流人多。
看中国政府的公报上,R&D是《xxxx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公布)里头的,教育经费是《xxxx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里头的。
而正是“全国教育经费”的目标是4%。
第一次知道R&D是指高等教育经费。
摘一段政府的东东看看:
德国很典型,确切地说西方高教基本都借鉴了德国洪堡的理论,科研高教是一体。研究所是高校的基本单位。研究所根据教学任务,科研任务申请经费。硕士以上很多事情是带工资的这笔钱就是典型这笔经费里面列支。读博士最典型基本都带工资。很多博士生头衔的同时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担任助教头衔。在科学院的则承担一部分科研任务。一般都是教授的科研课题的一部分。所以说是给老板打工拿工资的。
正好华虎与晨枫讨论起来二三十年代的科学环境与现在的科学环境的不同。借机塞点私货。链接出处
不爱吱声提问:
中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仅仅是时间美化了记忆?
为什么在那个艰苦的岁月中国能拥有一所让人一想起来就觉得群星璀璨、纯洁神圣的高校。而经过了怎么多年,院系调整,合并,用钱堆,却没有一所。。。
论学术气氛,学术自由度,目前中国学术界远不如从前;论治学态度,如今的学者有点愧对先人。。。
[URL]
老兵帅克说:
以前的学校是做学问和培养人才的,现在的学校则成了官本位商业社会的一部分,怎么会有学术气氛?
我所出身的南开大学,从我入学那年到现在,历年的学生,且不要说学术能力了,敬业精神是一届不如一届,偷奸耍滑、总想着如何不劳而获的却是越来越多,让我看着这些师弟师妹们总是叹气。
也许,这些年走的路全是错的?
衲子说:
无论是西方的还是在49年以前的中国受教育的知识份子[注:两弹一星的元勋们也大都是在49年前受的教育]大都有一种荣誉感(可以类比军人, 如一直在飞, 的那种荣誉感), 一种风骨, 一种贵族气质. 这不是'虚'荣, 而是切切实实地反映到他们的行为上, 比如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不计较物质享受, 不齿于坑蒙拐骗的作为,等等. 这可以说是基本的noblesse oblige (贵人行为理应高尚). 举个稍微远一点的例子, 俄国十二月党人被沙皇流放西伯利亚. 他们的妻子、上流社会一些出色的夫人们,她们抛弃了一切,心甘情愿地追随丈夫去西伯利亚,尽管没有任何人放逐她们。 她们为了忠于理想(爱情)而藐视困苦的物质生活. 这些贵夫人的行为,即使不拔高到可歌可泣的程度, 也应该至少是大大高于平均水平的. 我们建国后的宣传有意地将穷人富人脸谱化, 似乎所有富人都不劳而获, 为富不仁, 是可耻的寄生虫. 其实, 为富不仁的富人当然是有的, 但为穷不仁的穷人则恐怕更多. [打住,不展开谈了] 建国后的历次运动几乎将这种可贵的精神脊柱给打断了. 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 高居庙堂的人不讲道德, 不讲信义, 不择手段, 那自然从上到下都是小人得志, 不择手段的人得志. 这是一种逆向淘汰--精英被淘汰掉了. 这是造成现今道德滑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俗言道:"三代人培养一个贵族." 很有道理, 希望到我们的下一代社会风气会回归正常吧.
MacArthur说:
政府不能干预学术届... 老蒋那会儿即使教育部对于大学的影响也是极其有限,有限几所大学崇信的却都是学者治校。现在呢,全部是官僚治校,学者教授们反而要俯耳听命于官僚... 能有什么文化氛围?
基础教育开支?
中国2003年是3.3%,(01-02的)日本是3.6%,德国4.6%,英国5.3%,美国5.7%。
基础教育开支加上R&D开支?
中国2003年是4.6%(3.3%+1.3%)。
政府的工作报告每届政府都这么说,这种八股先生还是不信的好。
这个数字可疑的地方是,我国人口统计中儿童的出生率早就是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个“普九”大跃进却显示每年增加10%的孩子进入普九人群,就是说,每年都有已经弃学的孩子又回到了学校,这个比例高达学龄人口的10%。我不知道是我混,还是发表这个报告的人混!这个明显是骗人吗!
绝对到不了!毛主席从棺材里爬出来我也不改口!
我家乡的情况是,家长看到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怕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即花一笔巨款,又“耽误”孩子打工挣钱盖房娶媳妇,根本对孩子上学不怎么花心思,这个情况下学习不太好的孩子基本就放了羊了,这在农村是普遍现象,这个大背景下初中生比例还提高了?从塞内加尔偷来的吧!
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到处是卖花看车帮着照看生意的小女孩儿,别说遍布乡村鞭炮厂、污染严重工厂的童工,只要心没有瞎,哪怕眼瞎了都看得见!
说的火气大了些,不是对您!
先声明一下,对政府的工作报告的可靠性,俺可不作保证(俺也不配啊)
2000年,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比1995年的36.2%增加了一倍多,平均每年增长近10个百分点。
这个数字可疑的地方是,我国人口统计中儿童的出生率早就是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个“普九”大跃进却显示每年增加10%的孩子进入普九人群,就是说,每年都有已经弃学的孩子又回到了学校,这个比例高达学龄人口的10%。
这个俺觉得是您理解错了,覆盖率达到85%是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覆盖到了85%的人口地区。(怎么定义的,俺也不知道)
另外,比率再高也架不住基数大啊。您算算就知道了举个例子,中国的文盲比例再发展中国家里算好的了,可还是有8500万文盲(15岁以上的)。
补充一下,我老家是苏北,我ld家是山西,都是穷地方,但从那里的情况看,教育普及绝对是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