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1980年公款吃喝200亿? -- tanhuan

共:💬163 🌺1422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别人跟你说东边来了个喇嘛,你说西边来了个哑巴

争论200亿300亿没啥意义,这事主要看屁股坐在哪里。

家园 饿死上千万的责任群体和公款吃喝200亿的群体重叠度很高。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小商榷

我没有查资料,所以不敢讨论对错。但就这句:“折算一下,如果80年的餐饮业像2015年一样发达,那么80年的餐饮业收入刚刚可以达到200亿”商榷下:餐饮占比的变化未必总是上升的,即使该行业越来越发达;但是其他行业的发展速度可能远远高于餐饮业。

80年代初,饭馆吃顿饭在个人消费中可是个大事,对于我来说几乎是生活不必须支出的99+%。因为那个年代大家还不大会玩,也没什么玩的条件,哪怕市一级的干部,腐败也就是吃个饭,吸烟喝酒。那会卡拉OK都没有,电影票很便宜(一碗豆腐脑钱)。所以餐饮业占比很可能远远高于现在。所以在直接的统计出来之前,只能存疑。

家园 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200x年,科研单位,一个院士主持的实验室。有个从机关下来的女干部到我们这,算是给实验室搞行政。当时就把大家骇住了。那个时候我们还是在食堂争论两块多拉面里多一块肉少一块肉的阶段。这位买接待领导视察的茶杯,都是三位数价格;就连放在杯子里的茶叶扣都是几十块钱。然后接待一个外宾(住三天)上来就买来个上万的咖啡机放旅馆房间,之后咖啡机就不知去向了。那经费花花往外流,老板实在受不了就把她请走回机关了。临走时她说我在你们这里半年少挣两万块钱。这事让我们对机关人员的能力颇有了解。

通宝推:甘丹,龙牡,学菩提,老老狐狸,桥东棒棒,
家园 我说事实很重要,比立场重要
通宝推:豪哥的江湖,
家园 存疑就好。
家园 200亿重要,但对事实的态度更重要

对事实的态度,反映了认识世界的态度,反映了三观,反映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果你认为80年就有200亿,89年才340亿,那么你怎么能认识到80年代的风气是一天天变坏的?按可比价格,80年代的风气应该是变好了才对啊!说明至少在80年代,随着改开的深入,腐败得到了遏制?

所以,我觉得这还是有意义的。

另外,我国教育大量引入民办教师是文革期间,当时是农村小学公立教师去教中学。民办来教小学,拿的是工分。改开之后的问题是公社解散后,他们的待遇没有得到保障。所以,举例的时候要小心。

通宝推:豪哥的江湖,
家园 愤怒和我说200亿不准确有关系么?

我当然知道网上讨论,屁股第一,事实第二。可惜我无法接受啊,我愤怒也改变不了事实对不对?就像你们如何愤怒也没法把200亿塞到80年的腐败官员胃里。

如果愤怒,不如去考证一下具体的数字,哪怕是间接证据也好过胡德平的胡言吧?

大V们的信誉已经没了,左派其实信誉也不多了,为什么?

通宝推:acxp,
家园 胡德平不会把屎盆子扣在自己老子的脑袋上

这是一般人对胡德平是一个理智人的基本判断。人民日报这种日人民的报纸也不会把屎盆子扣在自己或同类的脑袋上(我这么说它不是喷它,而是它莫名其妙地在微博上把从不骂人的我拉黑了)。

至于胡德平数据中的谬误,也许会有,也许会把1986年的数据记成1980年的数据,但这样的错误无伤大雅啊。80年代中国经历了剧烈的通胀,相差几年, 数据翻个倍, 翻几倍都有可能。但不影响大家对邓胡作非为的认知。

另外,餐饮业是服务业,不计算进工农业总产值。 GDP是统计数据,计算的是增加值,机关食堂根本就不会把相关消费计算进GDP,就算进GDP, 也就是食材采购,相当于公允价值的30%而已。一般私营餐饮业根本就不会进那时的GDP统计。

其实根据人日的数据倒推,1994年,小平死的(此处有谬误, 实际是小平老年痴呆,彻底退出管理)那一年,1000亿公款吃喝,按照年11.3%的增长率倒退,1980年是200亿左右,倒是符合邓派官僚一直吹嘘的经济增长率。

人日写东西,肯定有一些数据来源的, 甭管准不准,起码人家有所依。你不能靠一些简单的推断就打断人家的整个证据链。

就算80年的吃喝没有200亿,只有120亿,我没有义务替小平一脉擦除这个尘埃,因为有更大更多重要得多的事情要做。我不知道自己归在哪一派,但我不替小平辩解不会降低我得社会评价。

最后说一下左右。我是理工科出身,几十年的政治立场变化了几次,不以右喜,不以左卑。一直按照我的事实认知,按照我对人民大众的利益依归,按照我本人的利益依归来臧否人物, 但从未捏造数据,歪曲数据达到自己的目的。

通宝推:吴用,棋人鲁大耍,梓童,阴霾信仰,老老狐狸,起于青萍之末,
家园 小平是97年死的吧,果然是张嘴就来

另外,还不能说?一说就打破了你的证据链了?连证据都不稳固,还链啥啊?拿89年的数据来说邓时代腐败不行?非得要80年的数据?

我也推测一下,喜欢用80年数据的人大概是想替邓辩解吧:1989年名义GDP是1980年的3.8倍,公款吃喝只有1.7倍,所以邓时代反腐得力啊!

你拿94年数据做线性倒推,得出80年200亿,只能说明了你缺乏数据解读能力——因为事实是改开后风气是一点点坏下去,而不是一直那么坏的,你简单倒推就把这个过程抹掉了。而这个过程才是能更好说明改开的副作用和哪些反腐措施没用的。

用数据,但不审视数据,更不解释数据——你这理科出身好多年不用了吧?

另外,胡德平的原文你肯定没看过,看过就知道人家可不是拿着当屎盆子用的。

通宝推:豪哥的江湖,
家园 一个200亿就把你的80年代初大部分干部是好的抹了
家园 对不起,我记混了

小平94年老年痴呆后彻底不管事情了,97年去世,我记混了。您开心就好,我对小平的这些狗逼倒灶的事情不感兴趣。

家园 1980年饭店以及菜价信息

1) 1980年,当时的商业部长王磊在丰泽园饭庄吃饭未付全款,菜价为124.92元(两次吃饭总和),而他只付了19.52元。此事被揭发后,处理的结果是中纪委通报批评王磊,赞扬揭发者对不正之风的斗争,《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发表了通讯《敢于向特权挑战的人》,并配以社论《改革者,鼓起你的勇气!》

2) 哈尔滨地区:到了1980年,随着市场的恢复,中国人的价格概念复苏了。饭店按照政府指令调整10几种菜的价格,当年的一盘边白肉从过去的一块钱调整到九毛钱,回锅肉从过去的一块钱调整到九毛五分,红烧肉从过去的一块两毛五调整到一块一毛五·····

3)长春地区:1980年11月11号,长春秋菜大会战正式开始,这是全市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市政府负责人向记者发表谈话,向全市市民交代今年秋菜的供应原则:一个是大白菜每斤二分七厘,100斤就是两块七,这是价格;每人暂时供应80斤,这是量,每人80斤。最关键的是供应方式和如何防止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当年的原则是先保证居民,再保证集体食堂,各个单位都统一领取菜票,拿着这个票去指定地点购买,当年市委市政府要求各级干部,已经买到菜的要把菜票交回,暂时没有买到菜的,也不要到商店去抢购。对于那些没有买足80斤的居民,要调查摸底,确定人数,实行分组发号。

4) 北京地区:1980 年9 月30 日,北京诞生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家个体餐馆——“悦宾餐馆”,因为当时所有的餐馆都是国营的,粮油、豆腐还要凭本儿、票儿计划供应,一家小小餐馆的营业竟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店主人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自己在开业第一天用了36元钱买了4 只鸭子,做的几道菜全是鸭子菜,而短短数日,来餐馆吃过饭的就有72 个国家的大使和74 家新闻单位的记者。

5)1982年,全州统一安排熟食价格,焉耆县、和静县、和硕县、博湖县、库尔勒县、轮台县、尉犁县油条每公斤1 元,花卷每个(成品重量160~170克)每个0.07元;且末县、若羌县油条每根0.09元,花卷每个0.06元。

6)1980年《佳木斯市饮食饭菜价格》。里面根据当时原材料价格(如豆油0.814元/斤、一等猪肉0.994元/斤、鸡蛋1.09元/斤),统一制定饭菜价格(如馒头0.055元/个、滑溜肉片1.15元/份、拔丝苹果1.00元/份)。

7)南京大学食堂:那时的饭菜价格如下:早餐3—5分钱,可以吃稀饭、油条和米糕等;午饭0.12元—0.15元,可以吃半斤米饭和很不错的一个菜,晚饭0.1-0.15元就可以了,一天的生活费是2.5角至3角钱。一个月需要9元钱,会过日子的仅助学金就可以维持生活了。这里不妨把我能够记住的几个饭菜价格罗列如下:大米5分/斤,白面8分/斤,各类米糕点1-1.5分/个,麻球最贵也只有3分/个,青菜3分,家常豆腐8分,大排青菜1.8角,糖醋里脊1.5角,粉丝肉末8分、大葱炒肉片8分,总之,菜的品种有十几个,5至8分的菜是大众菜。

1980年基本上全国饭店一个肉菜是1元出头。丰泽园可能贵一些。

通宝推:tanhuan,
家园 1978年中国餐饮业营业额55亿元

1980年中国大陆食品制造业产值500亿元。

查了半天才找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