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156项工程最失败的项目—包钢,投产后连续亏损17年 -- 乾道学派
整篇文章就是胡说霸道,因为凤凰还有香烟,照相机等很多其他品类都使用凤凰,大量销售。
至于凤凰自行车的质量,凤凰的电镀质量一向是最好的,当时还有永久和飞鸽, 但凤凰绝对排名第一。 内销的自行车都是铮光闪亮,一点瑕疵都找不出来, 何况外销自行车呢?
产量大了,肯定会有瑕疵品出现,但这要用PPM来表述。以偏概全是一些人的一向手段,很简单, 不揭批四人帮,自己就成了三种人,要坐牢的。
王洪文连人民大会堂宴会后的残酒,都要“依靠职权”,强行按照市价买断,这本来是当初揭批王洪文的材料,到你这儿对不上了。
少数激进派这么说是有可能的。
这部分内容不像造假,当时还没有‘不揭批四人帮,自己就成了三种人,要坐牢的’的压力。
现在的产品质量问题,基本是态度问题。哪怕是高精尖产品,虽仍可归为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在这30多年里,技术能力的发展还是受到了态度的制约。
过去外贸是政治任务,打点十二万分精神做出来的。 内销没有问题,外销反而出问题, 蹊跷啊。
本来就有一大堆老外用这些质量问题来赖债,套路多了。见风就是雨, 对于这种孤证, 最多是存疑。
一篇文章已经出了两个明显错误的地方,讲的其他东西,可信度自然极低。
结果一张照片把他现了原形, 一个小胖墩。
沈这种人在邓时代没有吃苦头的,十有八九要顺应邓一派的要求编排故事。
至少被树成了批邓代表人物,文中明显是帮自己洗刷责任,当然要把别人说得坏一点
......当时主管经济的副总理李先念专门批示自行车三厂要“限期解决”。
“刚刚抓质量没几天,就停了。”8个质量攻关组全部解散。沈德出还记得,王洪文提拔起来的当时的上海市委副书记王秀珍亲自带队来工厂,“......,向我们宣布根本不用改进质量,因为王洪文说了,谁说质量有问题就是攻击上海,是往上海100万产业工人脸上抹黑”。王秀珍的报告传达下来:“攻击自行车质量是假,攻击文化大革命是真。”
当时供电不正常,结果自行车厂九车间自动调整班次,搞了些灵活时间,有“弹簧班”、“交叉班”什么的,结果在一季度全上海工业生产值下降的时候,九车间产量反而增加了7%。
1976年4月,九车间的情况被上海市领导马天水发现了,马虽是“文革”前的老干部,但一直和王洪文等人保持密切关系。他说:“我们发现太晚了。”觉得可以把九车间树立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典型。沈德出还记得,九车间的人被要求写了一个又一个的报告,到市委去参加试讲,但是总是被退回来。说不要强调怎么灵活地避开停电,明确说要强调“批邓”——“我们车间人傻掉了,只能说自己觉悟不够。”
市委亲自出马,九车间本来组织的“抓革命促生产大会”,被改成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大会,结果电影厂、报社、电台、电视台都来了,从4月到7月,这里来了700多个单位参观。一直宣传这里是“与邓小平对着干的典型”。
沈德出在一次小会上说,讲讲克服困难搞生产就够了,拔太高了不好吧?没想到被人汇报上去,结果厂“革命委员会”找他谈话,让他进学习班。“不许家里人看我,只许他们一天送两顿饭。好在我根正苗红,最后说我是思想落后,把我放了。”放出来后他才知道,九车间已经成了全国闻名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典型,7月份的全国计划工作会上,上海向国务院和李先念等人开炮,27炮中,有两炮是关于九车间的。“当时大家就很震惊,觉得很荒谬,那时候已经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大家早已经没有政治激情了,没有人觉得这值得骄傲,只是不敢表露。”果然没等三个月,“四人帮”就被粉碎了。
“沈德出在一次小会上说,讲讲克服困难搞生产就够了,拔太高了不好吧?没想到被人汇报上去,结果厂“革命委员会”找他谈话,让他进学习班。“不许家里人看我,只许他们一天送两顿饭。好在我根正苗红,最后说我是思想落后,把我放了。”放出来后他才知道,九车间已经成了全国闻名的“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典型”
你就信了?
批文革不能这么不努力啊
小时候我家有两辆自行车,一辆是我爸的男式凤凰二八,另一辆是我妈的女式二六飞鸽,两辆车用足了二十年。从未听说什么反动标。质量上是凤凰好一些,飞鸽修理的次数多些。当然文哥那些年我爸在家时间少,文哥后又审查两年,劳动改造累犯了心脏病后就不能骑自行车了,我哥上高中后就归他骑了。所以使用上是飞鸽更频繁,故障当然也就更多,记得我妈这辆飞鸽什么都驮,买菜买粮食,送我上托儿所,上医院看病,连买柈子(烧火用的木柴)我妈也是用这辆飞鸽往家驮,柈子都是破成胳膊粗细的木块,用麻绳捆在车座和车梁上,只能推着走。我妈在前面推着走,我在后面跟着,有松脱掉下来的我就捡起来塞回去。要是松大发了就哗啦一下全散了,只好重新捆,一路到家要掉两三回。这辆飞鸽坏的最多最难修的部件是手闸的钢丝尽头那个疙瘩,最吃力的位置,经常断,那时候修车也没现在这么方便求工厂里的工人师傅把钢丝头编成个疙瘩,再点个焊,感觉终于结实了,用了几个月,某天一用力捏手闸,咯噔,又断了。后来这辆车归我骑以后,我因为这个手闸摔过无数跤,还撞过树,冲下沟,跟别人撞车,好容易对付着上完高中,它才退休。
你们这些年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