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架空战史——曼施坦因有没有尽力救保卢斯? -- silencsrv

共:💬56 🌺159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40年苏德就在罗马尼亚境内为油田爆发过冲突

规模不大但影响很大。我手头的资料提及苏德战争爆发时“由于政治上的原因”德军不能从罗马尼亚进攻,导致南线攻势从一开始就不平衡,多半是双方较量后的妥协,罗马尼亚不能驻德军。

家园 割地,就是现在的摩尔多瓦
家园 国外有个人写过书

架空过这种情况

家园 其实古德里安就是这个想法

43年他当装甲兵总监就这个态度,他要求把43年整年生产的坦克都放到东线,组建几支装甲预备队来防御苏军进攻。但希特勒执意发动库尔斯克会战,好容易恢复元气的德军装甲兵有赔进去了。

家园 古德里安这个总监根本没法当

德国当时新型坦克的产量只有一个月三四十辆,古德里安的要求是对苏休战一年积累些坦克否则无法组建装甲部队。苏联怎么会给他这个机会。对比一下苏联,仅T34,二战时生产了约四万辆,这还是早期大面积溃败,连其诞生地,乌拉尔工厂被德军占领过情况下的产量。以产量论他这个总监在苏联那边连劳模都未必能评上。

家园 总监估计精神分裂了

要求是对苏休战一年

他那时候应该要求再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第二版。

家园 投个草。元首这个词在德国奥地利都没什么人公开叫,

除了在希特勒最喜爱的老城Linz一些老人私下聊天的时候才会称元首。

家园 挑个错

德国人从来没到过乌拉尔山,那已经快到欧亚分界线了。德国人占领了哈尔科夫和斯大林格勒的坦克制造厂,这是确实的。

家园 这个。。。。。太苛责了吧

好像第三帝国的兴亡里,也是这么称呼的。

记得当时的争论有几个:第一,是否应全力拿下莫斯科;第二,是否应全力拿下斯大林格勒;第三,是否应全力拿下巴库油田。

各有各的理由,莫衷一是。

还有观点说,应该及早媾和才好,在东线见好就收。然后全力南向,拿下埃及,截断大阴帝国和其印度奶牛的联系,然后振臂一呼,殖民地风起云涌,彻底搞死约翰牛,欧洲就是消化的问题了。

不过,权衡利弊,下决心,这中间的变量太多了,最优解是什么,现在也说不清。也许将来超强大的虚拟游戏,可以一试。

家园 古德里安当然不是神经病

只不过有些方面的巨大劣势,迫使他只能去指望一些白日梦而已。

家园 最优解是民族性

日耳曼人和俄罗斯人不能撕破脸,一旦开战就是谁征服谁的问题,半途媾和只是推迟最后的摊牌。二战结束前的100年里,欧洲问题的终极解决,只能靠一个单一的欧陆强权去驱逐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德俄联合不可能同心同德。所以要么德胜,要么苏胜,希特勒和斯大林都不幻想彼此间中途媾和。

日耳曼人同俄罗斯人一样,是受英法歧视的。日耳曼人的悲剧,就在于每当他试图单单征服一个相邻大民族(比如法兰西,或者俄罗斯)时,必然会陷于两线作战(普法战争那次,普鲁士以小胜大,根本没敢想征服法国,所以得到英国谅解)。只要有必要教训日耳曼人了,欧洲其他大民族都会放下恩怨团结起来。

其实更早前,拿破仑也享受过这个“待遇”。总之,在店小二之国的掺乎下,在欧洲大陆,谁努力谁出头谁优秀,谁就死得更快更难看。从欧洲历史的300年一个周期看,西欧社会风气今天变成这个样子,跟这种严酷大环境下,杀光了所有有血性的法国人德国人,有极大的关系。英国(和后来的美国)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凌驾于欧洲大陆之上的野心,几百年如一日地压迫,终于掰断了欧洲大陆各民族的脊梁。

设想一下,假如中国近旁有这个英国,中国恐怕也早已亡国灭种了吧,谈何民族独立和自决?今天的德国有自决的权力吗?

俄罗斯因为苏联是二战的战胜国,还残留一点“刚性”,不愿意苟且。如果今天中俄反目,那么30年后,世界上除了美国,其他所有种族都不记得还曾有过“民族自尊”这么个奢侈品了。

苏德战争的本质,就是欧洲大陆总决赛,只许留下一个强权。虽然杀得很惨,但最后还站着的那个,必然是英国无力征服的那个,是欧洲大陆最后的倔强------既然已经放了这么多血,好歹要有个结果。一个大陆,一个大陆文明体系,必须要有个“脊梁民族”,当仁不让撑起一片天,捍卫本地区的各种利益和文化地位。今天的欧洲,恰恰没有这个“大哥”。

所以欧洲大陆各国的悲剧,不在于同时有了希特勒和斯大林------这是偶然的,常态是有英国这个恶邻,英国永远是欧洲的“乱源”。英国衰落后美国又接替,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只要英美这股势力还在,西欧诸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不可能彻底缓和,互相当成亲人。只有英美都衰落,而且德国崛起为欧洲第一强国,英法俄才有可能又站在一起。

通宝推:海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