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原创】统计改开后四次裁军的收获 -- 2313234454dfsd
可参见当时日本媒体对于阿部规秀之死的描述,就算是当场毙命,很多日军将领的死法在日本军方和媒体的嘴里仍然像裹脚布那么繁琐,非得面向东方磕个头,对天皇说几句才能咽气(前面还会激励部下等等,反正拍成电影没几个小时完不了)。强烈怀疑有些被传中国军队击毙,然后日军史料称调回本土,没几年就挂了的,其实也是早死了,不过就是不肯爽快承认而已。萨苏之前提到的那个在上海中炮的日本王族大佐,估计也是这种情况,只是中国军队当时不知道而已。
几乎每一个都是英勇无畏,壮烈慷慨,一律身陷重围,犹大呼酣战,被创数十处,手杀百数十敌,可以拍三个小时的电影。。。。。而实际上真实的过程嘛,大概就是“死于乱军之中”甚至“自相践踏而死”六个字罢了。
本来就很难分清楚,要是一直扯传承,说不定能扯到清朝去。
空降兵对中国而言,有两个优势:
快速机动——现在基本做到24小时内机动到中国任意周边地区,这对目前极度缺乏机动兵力和机动能力的中国陆军而言,极为重要,这是保持对东南亚和台湾威慑能力的重要战略预备队。
空中突击——师建制的敌后空降,这个能力据说不怎么样,伊尔76飞机少。
抛开能力不说,师建制的敌后空降(必须配合正面的双线作战,否则难以成功),现代战争条件下,除非对方弱到随便蹂躏,可以完全掌握制空权,否则,除了送,还是送。可是,都掌握绝对制空权了,还玩空降这种花架子干什么了?正面早就崩盘了。
目前,这个作用对台湾的唯一意义就是威慑,逼迫台湾无法集中精力反击登陆作战,必须预留相当大比重的预备队在后方防止15军空袭腹背。
实战中,空降最大的威胁不是师建制的大规模突击,而是营连级的战术空降,小巧灵活,作战任务是敌后骚扰、破袭、渗透、阻断。这个任务,陆航可以实现相当大一部分,尤其在中近距离的战场范围内,中低空是陆航的天下。
因此,空降两大作用。快速机动会随着陆军自身机动能力的提高而失去作用,空中突击会随着陆航、空地一体和制空权的成熟而失去作用。
否则,怎么解释二野系统会保留这么多部队,而曾经战功显赫,编制最大的三野被裁的只剩下3个军了?注意,31军是有特殊原因而逃过被裁的命运。
12、16军能完好保留,为什么了?
其实,按五个大山头来划分是不准确,因为现实是大山头套小山头,又经过了不断的裁军,缩编,混编,还有半个多世纪的利益演变,军一级的山头不像原来泾渭分明。但师旅乃至团一级,山头传承是非常确定的,有清晰的传承脉络。
以下完全是个人观点,欢迎批驳,勿骂:
1、完全看历史传承与战功,也许三野是差点。二野本身就是从主力红军发源而来的,三野主要是新四军部队,再早是南方游击队,只有原山东军区部队来自主力红军,比传承比历史要差一点。比战功的话,二野也许歼敌数量不及三野,但硬仗多,战功其实更大。而三野的历史歼敌数字最大的时候是渡江后,那时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大多一战即溃,有些部队的歼敌数字已不能体现其真实战斗力。
三野各部后来多驻南方可能也是被裁多的原因,因为陆军的重装甲部队肯定要多保留,同样裁军,还开着62轻坦的部队肯定比开99、96的危险(从换装和节约军费角度看,老旧装备多的部队当然更有裁的理由)。总不见得和英国人一样,裁得坦克都没几辆,甚至以后都不要坦克了。
参加朝鲜战争的部队少,外战战功比不过二野四野也是一个原因。中国最大的假想敌,近几十年和未来几十年一直是美军,当然要留下对美胜绩高的部队(虽然有些部队只是倒霉没去朝鲜,否则没准打得更好,但历史没有假设)
2、再说个有点地域歧视的理由:官场上南方人一般干不过北方人,而一般人的看法也是北方人比较能打,南方的部队打不过北方的。载军时决策者会不会有同样的想法,来自南方的部队和现驻南方的部队就会比较吃亏。
3、而且,你们看裁军不能光看军级单位,团级单位和主力连队才是解放军战斗力的基石。有些军是裁了,可1/4、1/3甚至一半兵力得以保留;有些军番号还在(或者说军部还在),可麾下部队也不是没裁减的。现在再纠结于谁是几野的人,未免可笑了点。毕竟原本18个集团军里也许哪野都有部队在。
4、非要扯谁来自几野,三野可占大便宜了。除了国民党海军起义部队,整个海军几乎都来自步兵第30军和第35军(包括海军领导机关最早也都是华东野战军的人),岂不是海军全是三野的人。现在裁的全是陆军,空军的庞大机群也在收缩(主要是原二代机太多了,大批退役后几乎不可能按原有数字换成三代机四代机,除非无人机也算),只有海军一直在扩军,那不就是三野的部队又发展壮大了?以往几次裁军,海军好象也一直是只多不少的,那按照山头因素说,三野陆军部队吃点亏也正常。
129师。129师的主力是原红四+部分红一。
按你的理论,20和27都不应该裁,要裁也得裁12和16。
其实,我说的不是简单的战功和资历,而是政治实力和政治格局。这才是二野系统弄成仅次于四野的根本原因。三野上头一直没人,备受打压,被裁本来也是理所应当。我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会是1998-2003-2016这三次对三野下重手?
海军我有点糊涂。
你说海军领导机关全是三野的人,似乎不太可能。海军领导机关是在北京组建的,萧劲光不可能用华东海军的人。
张爱萍跟王宏坤那可以是一辈子的敌人和对头。
海军建军日是以华东海军成立日起算的,但华东海军后来都转到东海舰队 去了,第一任海军司令并不是其组建者张爱萍,而是萧劲光,为此张爱萍牢骚了一辈子。
要真如你所说,海军领导机关全是三野的人马,张爱萍的海军总司令位置不可能被萧劲光占了。
2012-12-04 10:29:00 来源:解放军报
张爱萍于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布成立海军,随即带着李进、黄胜天、张渭清等13人,轻车简从,从靖江渡过长江到达江阴,筹建人民海军。陆续到达的还有三野教导师师部及一个团、苏北海防纵队和野司侦察营等部队。后来又将30军和35军及其军部,计10000多人调归海军。
既然官方承认人民海军成立于白马庙,岂不等于承认是三野创建了人民海军?北京的海军领导机关是后来组建的,但最初的海军就只是华东军区海军,全三野系。以后的北海、南海舰队也是在华东军区海军的基础上成立的,是由华东军区海军调入人员为主筹建的。
再看以下内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初步决定,组建人民空军的任务交给“四野”。考虑到“三野”下一步承担着解放东南沿海岛屿和解放台湾的任务,国民党海军舰船和人员大多分布在华东,这些船和人是组建海军不可或缺的因素,国内主要造船厂又分布在上海和华东地区,是建设海军重要物质基础,遂将组建海军的任务交给“三野”。
海军成立日是从白马庙(有中央军委的批文)起算,张爱萍一直以为自己是理所当然的海军司令(资历和功劳都10分足够),后来萧劲光在北京组建海军领导机关是毛主席钦定的,如果不出意外,其主要人马应该是未南下的四野和井冈山系。
估计这也是张爱萍一辈子恨死毛主席的原因所在。从他回忆录看,改开后他对286和其他元老更不满,反倒对毛主席前30年做法有所理解,但人不能否定自己两次,尤其是到临终前再一次解剖自己的灵魂。
从正常的逻辑推断(地理位置和山头),华东海军应该全体转入东海舰队(否则意味着华东海军领导层集体搬家到北京),可能少部分高级将领被抽调到北京海军领导机关去了,一江山岛战役就是张爱萍组建的华东海军的初试啼声。
就海军成立日而言,不是一个单纯的谁先谁后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妥妥的政治问题,是在争“排排坐,分果果”,我就看过一个文章,讲TG最早的海军是胶东军区成立的。
从事后的结果而言,海军成立日算给张爱萍,就是一种中央的平衡术。因为张爱萍一直在闹意见,搞上访。(此处注意,海军成立日是在1989年3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算在张爱萍头上的。)
目前的消息看,原师旅下属的炮兵团都在拆分重组中。
二野在解放战争初期上党战役、邯郸战役打得不错,但内战开始后,三野无论硬仗还是歼敌数都要胜二野,并且到三大战役前,应该是冠全军的。先是苏中战役七战七捷,为中央制订战略提供新思路;后面是首歼整编师(26?);首歼快速纵队(装甲部队?);首歼准兵团敌军-莱芜战役;首歼王牌师-74师;首歼兵团级敌军-豫东战役;首次攻占重兵城市-济南战役,为三大战役打开序幕,也坚定主席在东北关门打狗的决心。
当然二野有二野的优势和特点,无意象有些军迷挑起争斗,但象你这样对解放战争过程并不熟悉就下结论,还得多斟酌。
你好好看看我的全文意思,再下结论。二野、三野的作战史和面对的不同敌情,你了解多少,就在这乱喷?到此为止,懒得再回复了。
这几次裁军被裁撤的原三野部队可全是几十年驻扎在北方的,24,23,20,27。
我查过正式出版的几个野战军的战史,三野是歼灭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武装的冠军,四野是剿匪的冠军,而二野则是总成绩的冠军,三野没拿到总冠军吃亏就在华东地区没多少土匪可剿,这方面一下子比四野二野差了一大块。
是一个苏联笑话:问,将军的儿子能不能当元帅?答,不能,因为元帅也有儿子。大概是为了讽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官僚世袭阶级固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