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犹太王国亡国记 -- 赫克托尔

共:💬107 🌺91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犹太王国亡国记

最近翻了翻《圣经》,发现前587的犹太王国灭亡,不像我以前想的那样,只是新巴比伦雄狮踩死犹太蚂蚁,而是有着深刻的大国博弈背景。就在犹太王国灭亡的20年前,犹太王国还颇为兴盛,即使不是光武中兴,也是同光中兴,然而米吉多一败,犹太王国也跟我大清甲午战败一样,被对手捅破了纸老虎,原来是只会“驴怒蹄之”的黔之驴,在20年内灰飞烟灭。本文就说说犹太的亡国历程。

时间表采以威廉-奥尔布赖特(William F. Albright , 1891—1971)的为准,例如耶路撒冷亡国定在前587年。

本文的最重要参考书是《圣经》,所以除了约定成俗的译名,如犹大(Judah)转译为犹太(Jew)之外,本文的译名尽量参考《和合本》圣经的译法,如亚述皇帝辛那赫里布(Sennacherib 681 B. C.),称为西拿基立。

参考书目: 《希伯来圣经》

《历史》,作者:希罗多德

《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

《剑桥圣经史》

英文维基

通宝推:柴门夜归,ranktend,脑袋,摆一碗,大山猫,fungi,桥上,yizhu,关中农民,为什么不可以,testjhy,朴石,五藤高庆,胖老猫,lilly,indy,被明月兮佩宝璐,寒冷未必在冬天,澹泊敬诚,mezhan,决不倒戈,睡午觉的手艺人,浣花岛主,陈王奋起,老老狐狸,kiyohide,方恨少,飒勒青,胡一刀,一刻馆皆様,
家园 犹太王国从分裂开始就注定了被灭

就那旮旯点地盘还分裂成两家,周边大国哪个不是觊觎已久?

家园 雄文预订,先收藏着
家园 灭亡是肯定的,罗马也逃不掉,强弱都完

但是何时亡,怎么亡颇有偶然性。如果约西亚能战胜尼哥,或许犹太就成了新兴帝国。如果继续祖宗的传统,做个人畜无害的脚垫国,再延续百十年问题不大。

家园 【原创】以色列及其分裂

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吧。大卫家阿,自己顾自己吧。于是,以色列人都回自己家里去了。

《圣经 旧约 列王纪上》12:16

犹太王国的前身是以色列王国。西元前1000年左右,大卫建立大卫王朝,大卫之子所罗门在位期间达到鼎盛。不过即使在所罗门的黄金时代,以色列依然是个小国,版图约等于现在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的总和,约15万平方公里。所罗门的以色列能成为中东有声有色的国家,固然来自自身的发展和繁荣,也与国际大气候息息相关。

以色列人出埃及前,东地中海世界笼罩在两个超级大国——埃及、赫梯的阴影之下,他们之间爆发了人类第一场有详细文字记载的大战,卡叠石之战。然而卡叠石之战后不久,一股来历不明的海上民族(sea people),席卷了东地中海,在他们的打击之下,盛极一时的埃及新王国土崩瓦解,陷入长期分裂和纷争,赫梯帝国举族搬迁离开了故土,不知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圣经》中长年与以色列人冲突的非利士人(Philistine),似乎就是海上民族的一支,直到大卫王朝建立,以色列人才最终制服非利士人,成了当地的主人,即便如此,非利士人也将其族名留了下来,此地以非利士人之名叫做巴勒斯坦(Palestine)。如果非利士人确实是海上民族的话,以色列大概是唯一在海上民族入侵中获利的国家。

《圣经》记载所罗门的正妻、王后是一位没留下名字的埃及公主。埃及在对外联姻方面有个传统,只娶外国公主,不嫁本国公主。例如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帝国和解之后,娶了几个赫梯公主,却没嫁本国公主去赫梯。这位公主的父亲是谁争议也很大,核对埃及法老名单,只能从大分裂时代(c. 1069 BC – c. 664 B.C.)的第21王朝和第22王朝中寻找。这个时期埃及群雄并起,诸侯割据,西边的利比亚人,南方的努比亚人(今苏丹境内),都跑来分一杯羹,分别建立第22和第24王朝。即使埃及天下大乱,单个诸侯的国力也不逊色于以色列,这位埃及公主的父亲,攻占了耶路撒冷西北的基色(Gezer),“用火焚烧,杀了城内居住的迦南人,将城赐给他女儿所罗门的妻作妆奁。”(《圣经 旧约 列王纪》9:16)。

如果《圣经》的记载正确,说明这位法老的力量颇强,嫁公主给所罗门的目的是,既谋求和平和援助,也警告所罗门不要轻举妄动,别以为埃及天下大乱就能浑水摸鱼。

大约在前931年,在位40年的所罗门驾崩,以色列的黄金时代骤然结束。如果一定要从中国历史中找个像所罗门的皇帝,我认为是晋武帝司马炎,所罗门、司马炎治下的帝国貌似繁荣昌盛,其实暗流涌动,他俩尸骨未寒,各自的帝国便分崩离析。

从摩西出埃及,到第一个国王扫罗(Saul)的数百年间,以色列人的政体大致上是共和制,谁本事大谁做大头领。即使做了国王的扫罗,也是由大祭司撒母耳(Samuel)膏的,不是民选也是神选。大卫作国王,同样是大祭司撒母耳膏的,总之王位并非来自血统,而是自身的能力和神选民举。所罗门的王位固然来自父亲大卫,但他继位也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所罗门靠手腕,才暂时压制住有数百年历史的共和传统。

所罗门死后,其子罗波安(Rehoboam, 932~915 B. C.)得到家族所在犹大支派的支持没有问题,但要获得其他支派的支持就难了。为了争取北方支派,罗波安来到北方以法莲山区的重镇示剑(Shechem),请求当地长老们的支持。出自强大的法莲支派的耶罗波安(Jeroboam I, 931~910B. C.),利用这个机会,带头向罗波安提出请求:您的父王所罗门给我们的赋税负担过重,若是能有所减轻,我们就可以奉您为王。罗波安拒绝耶罗波安的提议,请愿代表们大失所望,纷纷表示“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吧。大卫家阿,自己顾自己吧。”英国革命前,请求国王查理一世减税的英国议员们,见国王拒绝减税,以“各回各家去吧”为口号,发动革命,诛杀国王。

于是北方10个支派起义,拥立耶罗波安为王,以示剑为首都,仍然叫以色列王国,后来迁都到撒玛利亚,未来耶稣口中的撒玛利亚人,就得名于撒玛利亚城。

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为了弥补财政窟窿召开国会,讨论增税问题,国王和议会谈不拢,议员们引用“各回各家去吧”,造了国王的反,发起英国革命。

罗波安只保有南方两个支派,便雅悯支派和大卫家族所在的犹大支派,仍然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由于犹大支派远比便雅悯强大,罗波安的王国以犹大命名为为犹大王国,罗马人称犹大(Judah)为犹太,所以犹大——便雅悯人被称作犹太人(Jew),这个王国因此也叫犹太王国。

从此,以色列进入南北朝时代。

所罗门时代统一的以色列王国,也抵挡不住一个埃及诸侯的攻击,南北分裂的以色列更不行。前927年,《圣经》中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埃及法老、第22王朝的建立者、利比亚人示撒(Shishak, Shoshenq I, c.943~922 B.C.),攻占耶路撒冷,这是大卫定都耶路撒冷以来,圣城首次被外敌攻克。王宫和第一圣殿内的财宝被洗劫一空,连所罗门的金盾牌也被法老抢走。在此之前,以色列王国除了与周边弱小民族撕逼,与埃及级别的超级大国一直和睦相处,从此,以色列南北朝都卷入了超级大国纷争为主旋律的大棋局中。

北朝以色列比南朝犹太更加地大人多,自然条件更好,但是,看看耶罗波安上台的过程就知道,北方各支派还保留着浓重的共和传统,根本谈不上对王室的忠诚,既然耶罗波安能作国王,别人也能做,特别是宗教界对政权影响极大,经常通过意识形态的影响,操控国王的废立,导致改朝换代不断,政局不稳,国王们很难有所作为。例如耶罗波安及其子共统治了两代人、24年,被篡位夺权。从北朝建立起的50年间,北朝经历了3个王朝,5个国王。直到暗利(Omri, 885~874 B. C.)继位,北朝才有了第一个比较长命的王朝,但暗利王朝也只有4王、44年。

南朝地盘小点,又多是贫瘠缺水的山区,但一直由大卫的后代统治,政局相对稳定,加上国小力弱,人畜无害,超级大国们看不上眼,反而活的比较长。

几乎与以色列分裂同时,前934年,亚述皇帝亚述?丹二世(Ashur-dan II , 934~912B.C.)继位,亚述帝国走出黑暗时代,进入新亚述时期(Neo-Assyrian_Empire),开始东征西讨,迅速成为以色列的最大敌人。

通宝推:吴下小石,南寒,桥上,bayerno,决不倒戈,五藤高庆,gschen,澹泊敬诚,红茶冰,浣花岛主,老老狐狸,
家园 犹太王国一直没有解决好宗教和世俗统治者之间的矛盾

完成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变,周边强国的宗教集团都是从统治者对外扩张中获得好处,和统治者穿一条裤子,犹太国世俗统治者权力越大,那些先知就在社会上唱反调,宣称上帝会惩罚贪婪的他们,而这些先知又不知道怎么抵抗外敌,只能祈祷上帝帮忙,这样的国家有内聚力才是搞笑的,真要爱国就该推翻那些不合格的统治者。就像后来基督教盛行的罗马帝国崩溃时那样,基督徒们巴不得罗马帝国灭亡,他们自己的修行一点不会受到影响。等到犹太王国灭亡这些公知先知目睹民众惨遭更大的虐待束手无策,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异族统治者的慈悲上了,所谓的但以理之流不过是波斯的狗腿子,把异族统治者扔过来的骨头yy成上帝的安排。后来的犹太独立起义里头这些先知没起到什么领导作用。

通宝推:联储主席,
家园 可萨犹太汗国升起!

家园 能否解释以色列、犹太、犹大的区别?
家园 【原创】上帝的剃刀

那时,主必用大河外赁的剃头刀(razor),就是亚述王,剃去头发,和脚上的毛,并要剃净胡须。

《圣经 旧约 以赛亚书》7:20

亚述(Assyria)与巴比伦一样,最初只是个叫亚述(Assur)的小城邦,供奉同名的亚述神(Ashur)为保护神。按《圣经》的说法,亚述人的祖先是诺亚的长子闪的次子亚述。

亚述在两河流域北部,现在的伊拉克北方重镇摩苏尔周围,亚述地区介于北面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东面的伊朗高原和南边的两河平原之间,海拔比较高,降雨量更大,山区能够放牧,因此农牧两宜。相比之下,两河中下游的巴比伦尼亚地势平坦,气候干燥,黄沙漫漫,靠两河灌溉才能住人,因此巴比伦尼亚是比较单纯的农业区。

此外,亚述东、北两面都是山区,山里的猎人和牧人经常南下两河闯荡花花世界,亚述首当其冲,经常被劫掠、破坏。为了保境安民,亚述王经常要起兵进山讨伐,追赶山林之中的盗匪,将防卫线扩展到群山之中。这到后来形成一种模式,每年夏收之后,亚述王都要领兵进山,追赶山中的部落,占领山口要塞,扩大防卫范围。亚述的勇武好斗,与它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不无关系。

前19世纪末,沙姆什?阿达德一世(Shamshi-Adad I,约公元前1813~前1781年在位)征服了亚述各城邦后,自称四方之王,开创了古亚述。然而古亚述帝国遇到了另一个新兴强国,汉莫拉比(Hammurabi,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统治下的古巴比伦帝国,汉莫拉比武功强盛,迫使古亚述帝国称臣纳贡。

公元前16世纪,来自伊朗高原西北部的胡里特人,迁徙到两河流域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建立起了米坦尼王国(Mitanni),征服古亚述。公元前1350年,中亚述的创始人亚述?乌巴里特一世(Assur-uballit I, 1363~1328 B.C.)联手赫梯打残米坦尼,亚述由此摆脱了米坦尼的枷锁,获得独立。这时的中亚述实力还有限,中东的主旋律是埃及、赫梯争霸,趁着两强无暇东顾的机会,中亚述灭掉苟延残喘的米坦尼,成了两霸之外的小强。

前11世纪,叙利亚的亚兰人(Aramean),也叫阿拉米人,在海上民族入侵的压力下,东迁进入两河流域,终结了中亚述的独立。《圣经》说亚兰人是诺亚长子闪的第五子亚兰(Aram)的后代,与闪的次子亚述的后代亚述人是近亲。亚兰人的另一个分支留在叙利亚,成了后世叙利亚人的祖先。《圣经》中有句很突兀的话,“我祖原是一个将亡的亚兰人,下到埃及寄居”(《申命记》26:5),似乎以色列人也是亚兰人的后代。

亚兰人对两河流域的统治,持续了200年,亚述随之进入黑暗时代。亚兰人的统治时间不长,最大遗产是将亚兰文从地中海沿岸带入两河流域,凭借易学好用的优势,逐渐流行开来。甚至在波斯帝国建立后,亚兰文成了波斯帝国的官方文字之一,大流士的贝希斯顿石刻上的三种文字中,就有亚兰文。

随着亚兰人占了地盘转入定居,入侵的锐气被安居乐业的小日子磨平,亚述逐渐恢复元气。在亚述?丹二世(Ashur-dan II , 934~912B.C.)的统治下,亚述又成了一个二流强国。按亚述王表,亚述?丹二世的儿子阿达德?尼拉瑞二世(Adad-nirari II, 912~891 B.C.)是新亚述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前901年,阿达德?尼拉瑞二世正式向亚兰人宣战,经过5年的艰苦奋战,亚述赢得最终胜利,亚兰人对亚述的威胁基本被解除,形势逆转为亚述压着亚兰人暴打,直到170年后彻底灭亡亚兰国家。

新亚述帝国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以战养战的国策,北攻乌拉尔图(Urartu),南征巴比伦,西征叙利亚的亚兰和以色列南北朝,东伐伊朗高原上的米底。阿达德?尼拉瑞二世的曾孙撒缦以色三世(Shalmaneser III, 859~824 B. C.)继位时,新亚述已经发展成中东最强的国家,没有之一。

在不断的扩张战争中,亚述形成了一些很有特色的政策。帝国习惯于将被征服民族集体拆迁到亚述周边,一来方便就近监控,二来增加亚述直接控制的人口,在亚述人外出作战时,由外来的被征服者种地交税和服徭役,不至于影响帝国的经济生活。

亚述人很热衷铭刻石碑,记载、夸耀皇帝的文治武功。在亚述人眼里,任何抵抗他们侵略的人都是叛军,其领头者要接受剥皮的惩罚,人皮包在柱子上示众。首领们之下的俘虏,要么砍掉胳膊腿、鼻子耳朵手指,要么被活活烧死;之后首级被割下来,挂在全城各处的树技上。亚述人以喜悦的心情刻写这类描述,为亚述留下残暴好杀的恶名。可以说,亚述帝国是第一个实行国家恐怖主义的国家,用屠杀来震慑其他国家和民族,减小下一步侵略扩张的阻力。

撒缦以色三世继位时,巴比伦江河日下,埃及群雄割据。以色列的南朝,一如既往的由大卫家族统治,北朝以色列在暗利王朝的治下有声有色,迫使犹太王国沦为附庸。以色列南北朝都忙于抵抗北方的叙利亚亚兰人的入侵,打得相当热闹。

前851年,撒缦以色利用巴比伦内乱的机会,获得巴比伦的宗主权。大概就在此时,另一个西部闪族部落——迦勒底人(Chaldea),趁着巴比伦尼亚的动荡,迁徙到巴比伦的东南部,对亚述帝国称臣纳贡,200年后,他们成了亚述帝国的掘墓人。

在库尔德地区发现的撒缦以色的石碑记载,前853年,撒缦以色率领大军西征叙利亚,互相厮杀数十年的亚兰和以色列暂时团结起来,加上叙利亚、迦南地周边小国们,拼凑成“沿海十二王”联军,由叙利亚大马士革亚兰王哈达底谢(Hadadezer)领衔,以色列王亚哈(Ahab, 874~853 B. C.)排名第三,提供了1万步兵和2000辆战车。两军在叙利亚北部的卡卡(Qarqar)会战。石碑以撒缦以色的口吻,自称大获全胜:“我用剑杀了他们的勇士一万四千人,这个平原实在太小了,以至他们的尸体都无法躺倒,埋葬他们的尸体耗尽了广大乡村的土地,我用他们的尸体在奥伦特河上架了一座桥”。话虽如此,撒缦以色在战后撤军了,明显是没占到便宜的自吹自擂。

虽然亚述方面肯定夸大了联军的兵力,依然可以看出,暗利王朝的以色列颇有实力,尤其是战车数量,超过其他11王的总和。此役在《圣经》中完全没有记载,而且亚哈时代的亚兰王叫便哈达(Ben-hadad),石碑上是哈达底谢,相比之下,库尔德石碑的记载肯定更可信些。

《圣经》记载,亚哈曾与亚兰王便哈达大战两次,第一次大破亚兰,第二次战败,中箭身亡,成了唯一阵亡的以色列国王。

亚哈死后,以色列王国江河日下,前841年,负责北方战线的大将耶户(Jehu, 841~814 B. C.),从前线潜回,发动《圣经》中最血腥的兵变,杀亚哈的国王儿子,篡位夺权,开创以色列最长的耶户王朝。以色列的改朝换代也牵连到犹太王国,正在以色列洽谈对亚兰防务的犹太王亚哈谢(Ahaziah, 843~842 B. C. 被耶和华抱着)也跟着遇害。噩耗传来,亚哈谢的母亲、北朝亚哈王的女儿自立为王,成了以色列和犹太历史上的唯一女王。

撒缦以色的一块石碑记载,也是前841年,亚兰发生内乱,撒缦以色趁机西征,毁了大马士革周围的果园,并在海岸边接受了腓尼基城邦推罗、西顿的进贡,刚刚篡权的以色列王耶户也过来拜码头,称臣纳贡,不过撒缦以色没能打下大马士革。在另一块黑色方尖碑顶端,刻着耶户跪在撒缦以色面前称臣的图像,于是耶户成了唯一留下图像的以色列国王,从此以色列沦为亚述帝国的藩属国。

然而撒缦以色的晚景不佳,前828年,一个儿子起兵造反,虽然平定了叛乱,但撒缦以色的儿孙们不争气,亚述陷入长达80年的内乱,期间还有一个摄政太后,是西方史家嘴里的赛米拉米斯的原型。

直到前744年,一代雄主提革拉毗列色三世(Tiglath-Pileser III, 745~727B. C.)继位,亚述帝国终于摆脱内乱,振作起来,而且比内战之前更加强大。

《圣经》赞誉强大的亚述说:“亚述王曾如利巴嫩中的香柏树,枝条荣美,影密如林,极其高大,树尖插入云中。……它高大超过田野诸树。发旺的时候,枝子繁多……树大条长,成为荣美……神园中的香柏树不能遮蔽它。松树不及它的枝子。枫树不及它的枝条。神园中的树都没有它荣美。……枝条蕃多,成为荣美,以致神伊甸园中的树都嫉妒它。”(《旧约 以西结书》)

上帝将亚述当作惩罚异教徒和不信者的工具,“主必用大河外赁的剃头刀(razor),就是亚述王,剃去头发,和脚上的毛,并要剃净胡须。”在这把剃刀的寒光中,无数国家和民族灭亡。

通宝推:南寒,桥上,关中农民,老老狐狸,
家园 以色列比犹太范围大

以色列是始祖雅各的外号,意为与神摔跤的人。雅各或以色列生了12个儿子,形成十二个以色列支派tribe,最重要的是三个,老三利未,摩西出自此支派;老四犹大,大卫出自此支派;老十一约瑟。

所罗门死后,统一的以色列分为南北朝,南朝拥有犹大,便雅悯两支,其他十个在北朝。

前722年,北朝被亚述灭了,北方十个支派被亚述拆迁走,之后的岁月中被融合掉了,没了。

南朝在前587年灭亡,犹大,便雅悯支派拆迁到巴比伦,是为巴比伦之囚,幸运的是,还没等犹大便雅悯人被融合,前539年,巴比伦被波斯灭了,居鲁士大帝释放巴比伦之囚回老家。

由于犹大支派比便雅悯人多,加上大卫家族出自犹大,这两支简称为犹大人,罗马时代,罗马人称犹大为犹太,于是就成了犹太人。

简单地说,以色列包括所有十二个支派,犹大特指犹大支派,犹太涵盖犹大和便雅悯俩支派。由于其他十个支派没了,所以现代说的以色列人,与犹太人可以画等号。

通宝推:方恨少,
家园 犹太人自己打脸

上帝的一直选民还不如老祖宗的一个分支。

家园 其实....我觉得流散的十支派未必没有融合回犹太的

证据就是:多俾亞傳(英文:Book of Tobias ,Greek: Τωβ?τ ,Hebrew: ???? Tobih )或譯為多比傳(Book of Tobit),屬於天主教和東正教《舊約聖經》的一部份,但不包括在新教的《舊約聖經》裡,在猶太人的重要經典《塔木德》及其他拉比文學裡,它被引用過幾次。這篇書在公元後與其他次經一同被收錄在希臘語的七十士譯本中,並被天主教及東正教接納為正典的一部份。不過,大多數新教教會都拒絕接納本書篇為正典。但有些教會列為次經或視為重要但不屬於聖經的典籍,如英格蘭聖公會的三十九條信綱中亦將此書視為重要的典籍。其亞拉姆語及希伯來文的殘卷有包含在死海古卷之中。

这篇因为被新教 给抛弃了,所以名声不大,但是 第一 在古代 它是全部基督教会都承认的 第二 它对天主教 婚礼 的圣礼 影响很大

为啥说这篇呢,因为 一开篇,就写道:

我名叫托比,这里讲述的是我的亲身经历。我父亲是托比尔,我祖父是亚拿尼尔,我曾祖父是爱图尔。爱图尔的父亲名叫甘比尔,祖父名叫拉斐尔,曾祖父名叫拉古尔。

拉古尔是亚希尔人的后代,亚希尔人是拿弗他利族的一个分支。

在撒缦以色做亚述国王的时期,我在家乡赛斯比被俘为囚。....

这个 托比,就是北部十支派中拿弗他利族的,被亚述人掠走作为奴隶

这篇作为典籍,都已经融合到犹太人的圣经里了(七十士译本就有了),说明北部十支派没有完全消失嘛,最多就是作为支派的谱系瓦解了,但人、还有人对民族的认同仍然保留着

家园 王子这里似乎有个小误。

以色列北方十支派,不包括利未支派,而是由约瑟支派的两个半支派以法莲和玛拿西与除去利未、犹大、约瑟、便雅悯的剩下八支派合而为十。利未支派是专职神职人员,不参与土地财产分配,现代犹太人里,也有一部分自称利未支派。

通宝推:赫克托尔,
家园 这个托比,恐怕得算作撒玛利亚人
家园 你说得对,十二支派要去掉立未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