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死亡起源 The Origin of Death -- az09
先不干活了,认真学习下。
实在没有耐心了。
感受野,功能区,层级控制
所谓感受野是这样一种东西,就是当一个细胞被激活,兴奋起来后,它会抑制周围的细胞。感受是一种兴奋和抑制同时起作用的机制,一个信号引起的,不是单一的反应,而是周围一整片区域的反应,中央兴奋,周围则受抑制。它最基本的表现就在感觉细胞里,比如视网膜上,某个视神经细胞感受到光信号,兴奋起来的同时,会抑制周围的细胞,也就是周围看起来变暗了。而两个相邻细胞同时感受到光信号,会互相抑制,不如单一细胞感受到那么强。这种感受野机制,就会形成一个显著的效果,就是对边界敏感,对对比敏感。视觉上,我们会对轮廓很敏感,还会人为的添加一些边框。
所有的感觉细胞都是基于这样一种感受野机制在运作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等都一样,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光是最底层的感觉细胞,在更上层的处理细胞层,也同样是以这样一种感受野模式组合起来的,也就是当一个细胞兴奋时,会抑制周边一片细胞的兴奋度。这就可以引申出对认知模式的一个认识,即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是基于对象之间的比较进行的,对对象模式的认知,非常强烈的依赖于对象之间的差异性。比如我有两个笔记本,我对它们的认知,会通过它们配置的高低,屏幕的大小,哪个更轻薄,哪个速度更快,等差异性内容来认知,而对那些一致的东西,比如都有屏幕,都有键盘,都有USB接口,都能充电,都有电池等等,基本不会意识到,这就是认知强烈的取决于差异,而不是共同点。
当然,认知模式里,似乎还有组合和拆解的能力,就是能将一些部件组合成一个整体进行认知,或是将一个整体拆解成一些部件来认知,不过我不知道这是基于怎样的一种神经机制,所以就是不知道。
而功能区,就是指由神经皮层构成的功能区,一个功能区,就是一片皮层区域,负责一项功能,原则上,就是一个功能对应一个功能区。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功能,并不是表观的功能,或者说心理学上的功能,而是神经层面,物理层面的功能区,由神经系统生化机制所产生,表观功能,或者说心理学功能,则可能是由一系列生化功能所组合形成的。
比如说记忆功能,在研究中,就已经知道了,跟好些皮层功能区有关,比如海马区,前额叶等,破坏相应的功能区,会导致记忆功能的缺失。
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记忆功能和记忆内容,就现在所知,记忆的内容是遍布全脑的,也就是破坏脑的任何一个区域,都会导致某些记忆的缺失,而记忆的能力,则依赖于一些关键功能区,这些关键功能区完好,就会保有健全的记忆能力,而若是关键记忆功能区受到破坏,记忆能力就会有缺陷,甚至完全丧失。所以记忆能力是一种功能,由功能区来保障,记忆的内容则是一种形式,按信息组织,存放在脑的各个部位。至于记忆究竟是怎么存放的,还是个有相当大疑问的问题,当然,记忆功能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同样有着很多疑问,现在大部分还不清楚。
功能区之间的连接,则是由神经投射来形成的,这种投射一般都是单向的,一个功能区也会向复数个功能区投射,而不仅仅是一个,同时投射的信息量和内容,是可能有差异的,因为投射的神经束,许多时候都是不一致的。在反复的投射后,有可能形成投射回路,也就是投射出去的信息,在经过层层的投射处理后,又回来了。但这种回路一般非常复杂,投射回来的信息区,也会与最初的大相径庭,总之,基本不存在简单的双向投射,或简单的投射回路,比如A投向B,然后B再投回A,或者是A投到B,B投到C,C再投到A之类的。这种简单的投射一般不存在,反正我记忆中没有。
而这种信息投射,在意识层面,就形成了信息并行处理的过程,大脑能够同时处理一个信息的不同部分,然后汇总起来,同时有了潜意识过程,一些并没有意识到的内容,也在进行处理,并且在某些条件下,会涌现出来。
至于是什么样的机制,让一部分内容显现在意识表面,让另一部分进入潜意识中,也就是并行处理过程,到底为什么一部分成为意识,一部分成为潜意识,则回答是还不知道。
然后是层级控制,层级控制,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功能区投射形成的,一个就是皮层本身的分层结构,大多数皮层都是多层的结构,虽然有一些老皮层是只有单层结构,但新皮层都是多层结构。在多层结构,一般新形成的细胞层,会对旧的细胞层进行信号控制,也就是进行信号处理,而在功能区中,也往往是老皮层的功能区向新皮层的功能区进行投射,一个投射的大体方向,就是旧脑向新脑进行投射。最新演化出来的细胞层和皮层往往具有更高的控制级别,而就神经信息的处理,其基本的机制,必然是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
也就是脑内信息的处理,本质上就是层层叠加的正负判断,是或非,对或错,喜爱或厌恶,熟悉或陌生等等等等,由于心理判断类别太过丰富,肯定是无法举全的。这跟感受野的结合,就能形成一个认知判定的大体模型,也就是接受信号后,通过对模式边界的判断识别,来构造认知模型。
不过这些判定是基于感官,或者说基于输入信号而定的,就是那种常见的反射弧系统,但这套系统,再怎么延伸,也只能对心理学上的情景人格负责。所谓情景人格,就是我们人是会针对环境,来调整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在父母面前扮演的是儿女的角色,在孩子面前则扮演父母的角色,这往往是很不同,无论是行为还是语言。在图书馆里,我们会将自己设定成安静的阅读者,在给朋友庆祝生日时,会将自己设定成一个喧闹的庆贺者,总之依着各种场景,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人格。
而这些人格是需要协调的,前一天闹的再疯,第二天还是要去上班的。不能到了单位就把家里的事都忘了,或是去了游乐场,就把工作都忘了,那样是人格分裂的。一个健全的人,是有能力协调这些不同的表现人格的,但这种协调能力,到底基于怎样的神经机制,还说不清。从广义上说,逻辑能力也是这样一种协调能力:苏格拉底是人,人都会死,所以苏格拉底会死。这么一种推导过程,也是一个协调过程,或者说追求合理性的过程。
当然基于上面所说,功能基于功能区的情况,可以猜测,这种协调能力或是逻辑能力,是基于一些生化功能区的功能。就我现在的观点,假如我们能把所有功能区都搞搞清楚,再整合起来,或许我们就能对人类的意识大致是些什么东西,有个具体的了解了。不过现在对功能区的认识还很少,研究主要集中在记忆功能,学习功能这么几个方面,对其他部分研究很少。而即使是这几个主要方面,也说不大清,究竟记忆和学习都是怎么实现的。
然后话又说回来,猜测始终仅仅是猜测,就我的经验来说,这个世界往往比我们最初想象的要复杂,但同时的,又往往存在某种异乎寻常简洁的形式来描绘这个复杂的世界。
就是一些零星的知识和观点,因为不成系统,也不想发主题,就回帖吧。
嗯,就算催更吧,感觉楼主很久没发帖了。
什么是最小自我意识?了解清楚了什么是最小的,才有可能进一步。
因此,说婴儿没有自我意识是明显错的。婴儿肯定是有比较小的自我意识。不过,可能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
我来抛个砖:最小的自我意识,恐怕就是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记忆和分辨。
看到一本类似主题的书。
感谢楼主给我打开一扇窗,看到了很多原来没有接触的东东。我不是生物专业,最近看了不少东西,并开始Keto Diet.
我感觉其实很简单,“我”的范围就是:受到伤害后自己感觉到痛楚,的范围。由此也才有自“我”保护,不单是人类吧。小孩子逐渐学会认识到自我,也有很大程度是从疼痛或者不适感觉到的。
衣服,车子,这些东西受到伤害,我们感觉不到自身直接的感官痛楚,所以那肯定不是“我”。心疼也是“疼”。。。我就呵呵
特殊情况下,截肢之类,“我”的范围可以在操作后变小;移植之类,“我”的范围可以变大。
另一种更狭小的“我”的概念,可能就是意识所能产生的范围了。也就是能使自己保留意识的部分,在前面说的那个物理范围的“我”之内。这种情况下,“我”或许可以只是一个大脑。。。
- 待认可未通过。偏要看
无知,还是愚昧,或是所谓的“信仰”?
如果种群通过自然选择,而采用了个体死亡方式延续族群,生物圈是否也有演化过程中因为某个物种永生而导致崩溃的事情,导致生物圈被淘汰?
这个设计用工程观点看,就是编译开关嘛,程序员也会在代码里加一对编译开关:linux下激活哪一段,windows下激活哪一段
不得不再次感谢作者!特别是引用出处如此详尽。
有一个问题。作者说:
为什么说“一个被拥有‘自我意识’的我们”?
作者认为自我意识是被叠加到人的个体身上的,还是说,我们自身,也在潜意识中被这个意识添加了“自我意识”的内涵(也许它不一定存在),故而也外延扩展到其他动物个体?
有点迷惑。
不得不再次感谢作者!特别是引用出处如此详尽。
有一个问题。作者说:
为什么说“一个被拥有‘自我意识’的我们”?
作者认为自我意识是被叠加到人的个体身上的,还是说,我们自身,也在潜意识中被这个意识添加了“自我意识”的内涵(也许它不一定存在),故而也外延扩展到其他动物个体?
有点迷惑。
另外,作者的思想实验很有启发啊。
如果把自我意识,就是对“我”的感觉扩展到无限宇宙,也许就会有崭新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