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献丑原创】回望毛泽东之--回望“大跃进” -- 起于青萍之末

共:💬34 🌺30 🌵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说的太好了,而且要健全制度,关键是对每一个公民的民主教育

现在的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真是令人担心,其实,往往是这些下层子弟最终会掌握未来的政权,因为这些孩子具有比城镇子弟更强烈的动机,更坚忍的毅力。

家园 遗憾的是,现在仍然没有一个好的民主启蒙制度或机制
家园 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会更专制

看看大鸣大放时的右派和文革中的造反派所代表的群众基础就知道没有毛泽东,他的战友们会把中国带到什么方向上。十七年可能不是四人帮所说的一片黑暗,也决不是走资派们所标榜的一片金光。

家园 第三朵花,我送的
家园 这倒怪了,民主气氛没被消灭却反而会更专制?我听不懂了
家园 有斗争才有妥协,民主才从中产生

毛那套不过是变相的帝王权术罢了

毛死了,党内那么多派别,谁能够占统治地位?谁也不能。谁还敢随便搞批判打倒?不占绝对优势者肯定要提防别人为了防止被轮流收拾而联合起来先把你给收拾了。

谁也没法把别的派系斩草除根,最后只能协商妥协,以当时的民主气氛,最后还是很容易达成平衡的

难道不会比毛时不时搞运动的铲除异己强???

家园 不能一杆子打倒一船人呀

右派的问题.不否认当时有人是乘机想反击一下共党, 但大部分提意见的人,其实是希望帮助共党改正缺点的.

造反派的问题就更简单了, 要是没有老毛这个神站在后面让大家互相揭发炮打司令部什么的,你到可以看看,谁能有什么群众基础

家园 青萍兄写得好啊,为什么不把庐山会议也写一下呐?

收点臭鸡蛋怕什么,回去弄点葱花炒一下,倍儿香。

给大家提供另外一个视角也好。

感觉青萍兄的思路很开阔,纵横捭阖,好看。

家园 原创辛苦,花之
家园 主席又不是女娲

他能发动群众,却不能无中生有。

家园 老毛是反专制的。

尽管他自己是最大的专制者。这二者并不矛盾。

你继续思考。

家园 【原创】回望毛泽东----彭老总的庐山事件与李锐的庐山事件

回望毛泽东----彭老总的庐山事件与李锐的庐山事件

  1959年夏,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中央跑到庐山干什么去了?纠“左”嘛。纠“大跃进”急躁冒进,经济发展失衡的“左”。

  彭老总庐山上书,导致了一个三输局面,由于上书使纠“左”变成了反“右倾”,纠“左”失败,导致了建国后第一个灾难性的后果;毛泽东因此不仅折损了名望,还由于灾难后果对吏治系统的正当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彭德怀也因此饱受磨难。

  “大跃进”之错,并非毛泽东一人之错,这在共产党内是有共识的,“大跃进”之初,并不是毛泽东一人脑子发热。邓小平也说:除了陈云、周恩来等少数人还冷静外,我们都脑子发热。

  可奇特的是,现在披露的史料,我们都只看到了毛泽东脑子怎么发热的,其他人脑子是怎么发热的都讳莫如深。这样一来,彭老总的上书好象就是直冲毛泽东而来,彭毛之争就变成了个人意气之争,个人恩怨之争,毛泽东处在上位,自然是以势压人,令人讨厌了。这一点在李锐的《庐山会议实录》书中给人的感觉尤为明显。但是,如果细细琢磨,事情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

  把彭总上书放到当时共产党的政治生态环境中去考察,似乎并不仅仅是因为逆毛那么单纯。彭总为什么要上书呢?披露的史料多少都有些矛盾之处:

  在上书前,彭总认为:开了十多天会,味道不大,谈的都是一般性问题,听不到思想性问题,小组会上不好讲,准备写封信,让毛主席讲一讲。

  信送出去后,彭总估计:一是可能会找我谈一谈,可能会找常委们开会研究一下,也可能印发,印发出来可能要伤一些人,印发也好,刺激各地都作检讨,有些话重了,不过重了可以刺激一下主席,。

  59年7月23日,毛泽东第一次炮轰彭总的信后,彭总辩解说:主席,我这封信是写给你参考的,怎么印发了?

我一直有个疑问,彭总的上书是要纠毛泽东的“偏”还是借毛泽东的纠偏来纠党内其他人的“偏”。

我感觉,彭总这封信看着像标准的党内路线斗争的态势,所谓的会议“味道不大”,有些问题请毛“讲一讲”,让毛“参考”,有强烈的借毛纠“左”之心,从组织上肃整队伍之意,对事也对人。

看着毛泽东七八个月来又是写信,又是讲话,苦口婆心地劝大伙做“冷锅上的蚂蚁”,彭总写信的时候或许还有替毛帮忙之意,说毛不方便说的话,批毛不方便批的人的味道。彭总挨批后,满腹委屈,至死都没承认“反毛、反总路线、搞小集团活动”我以为是可信的。

 而“大跃进”,虽毛泽东为始作甬者,可涉及人多,牵扯面大,事情初起,就算消极影响已现,调整还来得及,要说失败还早了点。这会儿既不是清算的时候,也不是找替罪的时候。上庐山之初的十八个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团结问题,7月23号的讲话,又讲了一回团结问题。团结的目的当然是继续“大跃进”,只不过想做成“冷静的促进派”,只想对事,不想对人,毛泽东自然要打消彭总这“要检查路线问题”的念头。于是就有了59年7月23日的毛泽东的批“右倾”讲话。

  7月23日毛的讲话,放了不少狠话:什么“始作甬者,其无后乎”、“资产阶级动摇性”、“距离右派不过30里”。。。但对彭总提的意见最主要的基调“基本正确,部分不妥”。本来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其后3天的彭总批评会也说明了这一点。

  批彭的转折是7月23日会后,挨批的周小舟、李锐、周惠与彭、?S扎堆抱怨事件事发和“斯大林晚年问题”的交待,才引起批彭?S周急转直下,以至于事情不可挽回,可这两件事本来跟彭总没什么关系的。

  彭总上书从一个认识问题演变成一个当时说也说不清的“小团体反党、反总路线、反毛”的问题,以至于让毛痛下狠手“对事也要对人”。我看是几个狂傲书生狂悖所致。说得难听点,是周小舟、李锐绑架了彭总,就像会理会议让彭总吃了几十年挂落一样。

  59庐山冲突,首先是毛彭性格所致,毛固然有认准了道要一头走到黑的脾气,彭何尝不是呢?“九个元帅十个大将,没有一个关系搞得好的”不是空穴来风吧?“主席百年以后,谁还管得了你?”,这是帮毛说话还是帮其他人说话?

  其次,是几个所谓“低调俱乐部”的文人搅水,让彭总陷入一种不仁不义,不尴不尬的境地,只好采取除了不承认有非法组织活动外,其他罪名要什么给什么的态度。

  冲突的严重后果是彻底破坏了党内政治生态的平衡,使 “大跃进”纠偏无法按原定的轨迹行进,最终导致了纠偏失败,引起灾难性后果,并影响了此后几十年的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说到文人搅水,不能不提一下李锐的《庐山会议记实》。该书史料丰富,记录细致,是了解这个事件的必读书之一。但我以为该书硬史料(有历史档案记载的史料)真实性应无大碍,但有关于对话、表态之类的软史料上,有不少我是存疑的,随便提两点:

1、 神仙会阶段,毛找李锐、周小舟等谈过两次话,相谈甚欢,以至于说起“上有好者,下必效焉”,毛也不觉杵逆。但以几个人的心性,不告“左营”的御状,实难想像,但如果告了御状,告了哪些人的御状,对事件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这些全不得而知。

2、 李锐书中要坐实毛泽东乾纲独断,书中提供了一个细节:当彭总知道毛泽东纠偏的三封“党内通信”时,提出质疑,这几封通信经过常委讨论没有?

  初读这个细节时,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想了半天,发现是逻辑上说不大通,彭总是较早对“大跃进”消极影响着急的人,而毛是最早在全党发烧时,提出要“压缩空气”的,三封“党内通信”是最早的实际措施之一,彭总知道了三封“党内通信”,不是心情稍安,力促其生效,反而是认为程序很有不妥,是毛个人临架集体领导之上。仿佛彭反对“压缩空气”。这种感觉让人怪怪的。

  诸如此类的细节,李锐的书中还有不少。我们现在知道李锐是要坚决非毛的,因此,在59年庐山事件的问题上,区分彭总的庐山事件与李锐的庐山事件,我以为还是有必要的。河里有人提出,党史研究中有一种活人欺负死人的情况,我深以为然。

家园 支持原创,花

感觉李锐也是个走极端的料

家园 可事实上,老毛不仅无中生有,更能反覆云雨呀

看看各个被搞掉的头头脑脑,哪个没有罪大恶极的罪状和如山的铁证?可结果呢,诚如老刘说的,历史是人民写的

发动群众是门艺术,尤其是神化自己以后,老毛可以说是此中的高手高手高高手呀。

家园 你怎么这么理解呀。

铁证如山才说明他没有无中生有呀。如果没有老毛,中国被这帮老革命统治着只能更加水深火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