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笨狼认为公布粉饰后的登月照是欲盖弥彰 -- 迷途笨狼

共:💬70 🌺105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的回复替我批驳了某个胡搅蛮缠者,那位一直信誓旦旦说……

1、你的回复替我批驳了某个胡搅蛮缠者,那位一直信誓旦旦说用的是70毫米胶卷

NASA数字化处理的底片一般不会涉及上色问题,当时带着的底片就有120和135,黑白,彩色之分,120装在不同的后背里(120的哈苏)135胶卷用在Nikon相机上。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NASA的照片有1:1格式哈苏拍的120和3:2格式Nikon拍的135。我有幸见过哈苏公司编辑的用于宣传演示的幻灯秀,内容就是NASA在太空里拍摄的底片的拷贝底片(包括一部分登月计划中拍摄的照片),用几十台幻灯机阵列投影到十多米见方的银幕上,现场观看还是非常震撼的。”

2、请教一下,黑白影片上色需要多长时间?个人认为肯定比处理图片麻烦得多,99年学过非线性编辑,成绩优,即使从没涉及过黑白影片上色这块,难度高低还是很容易判断的,photoshop调色可不是一般的慢

普通、负片扫描仪十几年前就接触过,速度不算慢,高清扫描所需时间长,但别忘了技术进步和价格差别,nasa肯定不会用几百甚至几千块人民币的便宜货!

你说的——“当然,就算是这么慢的扫描速度扫描8400多张底片也不需要11年时间,网易新闻里也只是提及NASA是从2004年开始重新扫描Apollo计划中拍摄的底片,并不能说明直到今年放到Flickr上才扫描处理好,为什么拖到现在才放到Flickr上,并没有解释原因,但把这个作为造假的理由就太过于主观了。

这个只好智者见智了,我的看法不是严重官僚就是造假,后者可能性居多

第二个问题,迷途笨狼主要质疑的是NASA处理照片花的时间太长了,其中有猫腻,也就是造假。并且拿出了电影胶转磁(数字处理)作为参照对象来证明自己的论点。首先,电影的胶转磁(胶转磁是胶片电影数字化的通用名称)的设备和扫描相机底片的扫描仪完全不是一回事,胶转磁设备及相关工作参数请参照(http://www.crifst.ac.cn/c/cn/news/2011-09/29/news_133.html),通俗点说,大致可以把这套设备理解成用全自动的高速数码电影摄影机翻拍电影胶片,即便以2K(2048×1556@24P,每帧画面2048×1556个点,每秒24帧)的精度,处理速度也是非常快的。相对而言,用于处理相机拍摄的底片的扫描仪运行就太慢太慢了,不说虚拟滚桶电分设备,就以相对操作简单快捷的桌面型底片扫描仪来说,扫一张6×6cm哈苏相机拍摄的底片,以16位色彩,4800×4800点,TIFF格式,所耗时间一般也是以十几分钟为计算单位的。加上选片,清理表面灰尘杂质,装片等前后期的工作,所耗时间只会更长。所以说这二者是没有可比性的。当然,就算是这么慢的扫描速度扫描8400多张底片也不需要11年时间,网易新闻里也只是提及NASA是从2004年开始重新扫描Apollo计划中拍摄的底片,并不能说明直到今年放到Flickr上才扫描处理好,为什么拖到现在才放到Flickr上,并没有解释原因,但把这个作为造假的理由就太过于主观了。NASA数字化处理的底片一般不会涉及上色问题

3、我想问一下穿着至少150公斤的服饰戴着厚手套拍摄会怎样?尤其时间有限还要干别的任务时(需要走动),会不会像你说得这么轻松——

“哈苏的胶卷相机我直到现在都在用,其中用于登月的型号里,SWC和553EL两款我都有,其体积和重量并不比尼康的135 F型(也用于Apollo计划中)加马达重多少。至于拍摄数量,以哈苏的A70大容量后背为例(后背尺寸大约7.5×7.5×8cm),一个胶卷后背容量是160张底片(柯达专门特制的薄片基底片),对于把相机固定在胸前的“摄影师”而言,一天拍掉几个后背太容易了,更多的时候他们可能还有意识地省着拍。”

4、月球光照比西藏强还是弱?既然老兄是摄影专家(我仅仅算是接触过),请教下西藏比内地光照强还是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美帝也自造军用大镜头

可民用完全比不过德,日。

成本高几个量级的军用卫星镜头和民用手持相机镜头比,太掉价了吧。

家园 自己查查vcd\dvd\宽银幕电影清晰度再来好一点

自己查查vcd\dvd\宽银幕电影清晰度再来好一点

宽银幕电影清晰度离不开胶片摄影机呈现的线对数

再问问专业人员廉价的标准镜头和昂贵的进口变焦镜头清晰度差别

家园 怎么又扯到电影上了

VCD/DVD 全片才几百的分辨率,能跟照片比?那分辨率是存储容量限制,跟光学系统无关。谁家的数字相机都是照片分辨率远高于拍录像的分辨率,存储限制而已。

而且NASA的数字照片扫描怎么也是从洗出来的照片扫描来的,他们用的相机底片是6厘米X6厘米的,洗出来的照片多大我不知,但给人看的怎么也比底片大吧。而且相机也用的是‘廉价’的标准镜头。

至于数字电影分辨率,看这链接

电影分辨率

是数字化的底片分辨率,但估计也是制式问题,否则也无法解释35毫米的和70毫米的达到同样分辨率。在70毫米‘底片’上的分辨率2.6英寸对应4096点,1575点/英寸,大致也跟 1800 dpi 相当了。

家园 【讨论】怪我没说清楚

1,带上月球的哈苏相机用的确实是70mm带孔胶卷,但拍的画幅同样是6×6cm。因为70mm胶卷在中国使用极少,口头一般都以120代称,类似情况也发生在220胶卷上。70mm带孔胶卷,220胶卷,120胶卷其实是三种胶卷,但国内一般都以120统称之。

2,黑白电影上色并不是一个普遍的情况,实际上,这种情况只流行于上世纪中的几个时期。您知道,电影实际上是一种工业,当一种行为没有市场需求时相关的技术是不会得到发展的,黑白电影上色直到市场需求消失时解决效率的方法仍然是用更多的人,采用流水线生产的方式人工在电脑软件中上色,如果黑白电影上色有足够的市场需求,以现在电影后期软件的能力,其效率将是非常高的,可能需要做的是选择一些关键帧作处理,而大多数工作软件都将自动化完成了。需要指出的是,黑白照片上色在早至上世纪初就很成熟了,但仅限于在黑白照片上,而黑白底片上色在底片数字化之前是不存在的,在数字化后的黑白图像中上色原理和操作方法与当年黑白电影上色是类似的,只是单张的照片在上色过程中没有高效率化的生产需求,技术和技巧的发展方向是往更精细化,更拟真化等方向。就效率方面而言,电影比单张的黑白图像更高。

关于底片扫描设备,很遗憾,这也是一个趋于没落的行业,坚持到现在仍在生产的品牌屈指可数,在扫描速度上一直都没有多少改善,因为扫描速度并不是底片扫描仪这类图像扫描仪的技术追求的方向,实际上一些底端的办公扫描仪倒是在扫描速度上比图像扫描仪快多了。

NASA把登月时期的底片数字化上传到Flickr其目的应该不是为了回应所谓的登月造假话题,因为没有相应的需求和动机,倒是这个话题可以帮NASA取得更多关注,为他们从“老板”那里取得更多经费提供一些帮助。

3,哈苏相机在广告宣传中提到过当年登月的哈苏相机几乎没有改装,以此来彰显其产品的优秀品质。实际上,哈苏相机为了方便航天员的使用,还做了一些技术上结构上的修改的,比如,快门改装在手柄上做成扳机状方便戴着宇航服手套时使用,把外置取景器结构简化,出瞳距做的更长,方便航天员戴着头盔时取景,把一部分相机直接固定在航天员胸前,以便航天员解放出双手做其他工作,同时也不影响拍摄,开发出能自动过片的500EL型相机……等等。具体到穿戴着厚重的宇航服是不是影响拍摄,我没这样的经验,实在说不上来,但是用数十台相机,众多的航天员在这么多次的登月中拍摄几万张底片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我看过一个资料里提到飞船返回时为了减重,相机都是抛弃的,只把底片盒带回来,也从侧面证明当时带上去的相机不止一两台。

4,地球和月球相对于到太阳的距离可以近似看作等距的,二者的表面的受光强弱的区别最大影响因素是大气层,在接近天顶区域时的月球在地球拍摄时曝光一般在1/125秒,F11左右(ISO100度)拍摄在地球表面阳光直射的地表曝光也差不多在1/125秒F16左右(ISO100度),二者可以认为是相似的。至于西藏和内地作比较,当天气情况一样时,两地的光线亮度也是类似的,只是现在内地雾霾现象较多,给人感觉内地光照亮度没有西藏强。在西藏只有拍摄一些特殊的照片时曝光时间比内地明显要短些,比如对波长较短部分可见光更敏感的湿版底片。

写这些只是希望能对您的质疑登月造假工作有些参考作用。直接一点说,就是老兄您的质疑聚焦在这个问题上攻击方向有些偏了,建议还是换个方向试试。

通宝推:刹那芳华,shinji,
家园 免得读者被无知者或者装傻者带到沟里

让读者们思考下胶片摄影机镜头清晰度而已,免得读者被无知者或者装傻者带到沟里

vcd270线,dvd600线,应该是英寸/线对,胶片拍摄的电影可达5000线(而且剪辑多了或再copy或放多了会下降),换算成毫米/线对至少190多,胶卷没问题,镜头不好怎么表现得出来?

用成熟胶卷(一般卖的是不成熟的,快到期才成熟)+好的相机+好的拍摄环境,配合好的扫描仪,据说可以实现4000-5000万像素,对应线对数是多少?霉菌卫星是多少

镜头加工,定焦比变焦容易,标准的比非标准(广角、长角)的容易,更大光圈相对不好加工,居然还信誓旦旦2米多的卫星长焦比专业相机清晰,你是来捣乱的还是当绿叶的?

家园 欢迎专业人士前来助阵

以前我发起的一个47页长贴可惜被屏蔽了,只有极少数人能看到,那个讨论更精彩

连上这个,什么时候肯专门花几周弄篇独立文章就完善了,在反方有组织捣乱下争取读者够了。

1、3、那家伙直接说163引用的35mm胶卷是假的,没加月球上拍摄当定语

十几年前买了架海鸥4b二手相机,想用工装装135胶卷体验大镜头效果,结果在暗袋里怎么也弄不好。气得我拽出来曝光阳光下练了一下午,在暗袋里还是无法操作。后来光圈摔坏就不了了之了

120胶卷“宽度为61.5mm,长度为81.5-84mm的胶片,没有暗盒”,背面是屏蔽纸,厚度少说是35mm胶卷2倍,不用特制的160张一卷肯定又大又重

哈苏相机为了方便航天员的使用,还做了一些技术上结构上的修改的,比如,快门改装在手柄上做成扳机状方便戴着宇航服手套时使用,把外置取景器结构简化,出瞳距做的更长,方便航天员戴着头盔时取景,把一部分相机直接固定在航天员胸前,以便航天员解放出双手做其他工作,同时也不影响拍摄,开发出能自动过片的500EL型相机……等等。具体到穿戴着厚重的宇航服是不是影响拍摄,我没这样的经验,实在说不上来,但是用数十台相机,众多的航天员在这么多次的登月中拍摄几万张底片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我看过一个资料里提到飞船返回时为了减重,相机都是抛弃的,只把底片盒带回来,也从侧面证明当时带上去的相机不止一两台。

传说中登月人数是有限的,尤其第一次,就两个人,既然已经作了专门改进,也就没必要一人多带几台,照片中也没体现,一台怎么也得1斤多,还占地方

2、黑白电影上色仅限于少数经典影片,上色本身以外的东西才头疼,譬如询问当年拍摄时所有道具的颜色等细节。国内这方面似乎没看到什么好的案例,我认为是技术没跟上,否则现在这么多资金,上彩的老战争片一定很精彩。上世纪末好莱坞技术成本能做到30万美元/部(90分钟?),国内的不搞几部经典的估计有难言之隐,因此不认可阁下说的——

黑白电影上色直到市场需求消失时解决效率的方法仍然是用更多的人,采用流水线生产的方式人工在电脑软件中上色,如果黑白电影上色有足够的市场需求,以现在电影后期软件的能力,其效率将是非常高的,可能需要做的是选择一些关键帧作处理,而大多数工作软件都将自动化完成了。

4、“

只是现在内地雾霾现象较多,给人感觉内地光照亮度没有西藏强。在西藏只有拍摄一些特殊的照片时曝光时间比内地明显要短些,比如对波长较短部分可见光更敏感的湿版底片。

本主题部分回复中很清楚,测光体验是在90年代山东,那时空气比现在好得多,尤其山区。

大气层反射和吸收热量超过抵达地球的一半,光照据某位反方说只流失15%,即使如此相同入射角月球光线肯定比西藏最好天气强半档左右,不用说常见的少云天气

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在接近天顶区域时的月球在地球拍摄时曝光一般在1/125秒,F11左右(ISO100度)拍摄在地球表面阳光直射的地表曝光也差不多在1/125秒F16左右(ISO100度),二者可以认为是相似的。

家园 你的无知真让我震惊了

拜托DVD/VCD的线数是整个画面高度的总线数,哪是什么每英寸。

专业拍电影的镜头能跟普通相机的镜头比吗?成本差多少啊,当然有本钱加工精度,设计水平高了。

侦察卫星本身动辄价值数亿美元,你跟我谁它的镜头会比便宜上万倍的普通家庭相机成像质量差?!你逗我吗?

家园 【讨论】老兄有怀疑精神是好的,建议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了解

您与其他网友讨论的跟帖我大致浏览了一下,两个非相关专业的人讨论起来有点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的意思,为了控制话题的讨论范围,不致于讨论中把初始的讨论焦点完全淹没,我就不参与了。

关于整卷胶卷的厚度(希望我没理解错您的意思),您既然使用过海鸥4B相机,并且还试图把135胶卷装进去,应该接触过120胶卷和135胶卷,您说的120胶卷厚度至少是135胶卷的两倍,我理解您说的厚度是指胶卷自身的厚度,而不是整卷底片的直径。确实,一张120底片加衬纸的厚度是比一张135底片厚,但是您忽视了一卷135胶卷长度大约在170cm,比一卷120胶卷的84cm长出整一倍,相应地,反映到135的胶卷盒直径是24mm,如果加上出片口凸起部分,达到27mm。120胶卷最大直径是24mm,只计底片和衬纸的緾绕厚度是21mm。A70的胶卷盒我手头正好也有,结构类似放大的135胶卷盒,量了一下,直径是39mm,加上出片口凸起部分是51mm。柯达公司为登月特制的底片正是为了能把更长的底片容纳进A70后背的胶卷盒才使用了超薄的底片,请注意,A70装70mm胶卷是和135胶卷一样没有衬纸的。

每次登月行动具体带了多少台相机我没有找到NASA的资料,但显然超出了人均一台。我的依据如下,据我所知,哈苏公司为NASA登月计划改制的相机装有不同镜头的就有多部,有38mm,60mm,80mm,250mm等。NASA网站上公布的第一次成功登月的照片中能看到不同焦距拍摄的照片,说明带的相机肯定超过两台,在一些照片里也能看到登月的航天员固定在胸前的哈苏相机,说明拍这些照片的航天员手上至少也有一台相机,另外月球车上安装了几台相机,一些照片上能看出是月球车上的相机拍的,登月舱内也留有几台相机,从一些登月舱向外拍的照片可以看出,轨道舱内也留有若干台相机,一些月球表面的照片是用轨道舱相机拍摄的。这个问题可以通过NASA公布的照片本身就能分析出不止一两台相机,主观地判断没必要多带几台相机是不合适的。

我为您粗略地介绍电影工业的一些资料是想指出您把电影的黑白影片上色和黑白图像的上色作对比是不恰当的。因为二者制作流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完全没有可比性。至于您不同意我关于黑白电影上色效更率高的看法,由于我举的也一个基于现在电影后期软件的现有技术而推测的可能性,您大可坚持您的观点,但我建议您去了解一点电影后期制作软件。

国产黑白电影之所以没有出现上色再发行的情况,没有什么难言之隐,就是发行公司不看好这个市场。在电影市场如日中天时期的美国上世纪90年代也玩不下去的黑白影片上色在中国更没人敢玩了。就目前来说,技术上真没有什么障碍。

关于底片曝光数据的问题,内地,西藏,月球表面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可以认为是相机的测光系统容易被“骗”。这里涉及到一些测光的原理和理论,您可以选择接受我的结论,或是您去了解一些测光的理论后再作判断。

家园 很高兴跟专业人员探讨摄影知识,欢迎深入探讨

很高兴跟专业人员探讨摄影知识,欢迎深入探讨

1、个人体验(洗出照片为准),手持135相机配标准镜头,拍静物1/30秒不抖很容易,1/15秒就难说了

双镜头120单反难度肯定稍微高点,调整好呼吸1/30秒问题不大

单镜头120本人没接触过,不过学习时提及比双镜头的复杂笨重,尽量配三脚架(教材提到过基辅88、哈苏500),宇航员所用相机图像很清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果是普通120,相同张数重量是135的4倍左右,160张一卷重量是普通135胶卷30多倍,超薄型的不详,肯定轻得多,但也是好几卷135重量,加上相机……

带着大头盔、穿着150公斤装备,取景拍摄没那么轻松,还是在说标准而非长焦镜头前提下

2、

关于底片曝光数据的问题,内地,西藏,月球表面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如果说有什么不同,可以认为是相机的测光系统容易被“骗”。这里涉及到一些测光的原理和理论,您可以选择接受我的结论,或是您去了解一些测光的理论后再作判断。”

测光系统、测光点可以骗人,拍出来的照片骗不了人,曝光不足或者过度很明显。关掉测光系统,少云天气可以拍出34张/卷(曝光正常),3-4张曝光不足。

如果晴天、阴天,正光、侧光、逆光等用光区别记错了……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被大气反射和吸收一半略多,反射大约29%

另一位反方说地球大气只屏蔽15%可见光,这一前提下月球光照不比西藏最好天气强就怪了

3、

国产黑白电影之所以没有出现上色再发行的情况,没有什么难言之隐,就是发行公司不看好这个市场。

这不是市场问题,老片本来就定期播出还免费,这是抢救老的历史资料,电影以外老纪录片不少!

4、“

哈苏公司为NASA登月计划改制的相机装有不同镜头的就有多部,有38mm,60mm,80mm,250mm等。NASA网站上公布的第一次成功登月的照片中能看到不同焦距拍摄的照片,说明带的相机肯定超过两台,在一些照片里也能看到登月的航天员固定在胸前的哈苏相机,说明拍这些照片的航天员手上至少也有一台相机,另外月球车上安装了几台相机,一些照片上能看出是月球车上的相机拍的,登月舱内也留有几台相机,从一些登月舱向外拍的照片可以看出,轨道舱内也留有若干台相机,一些月球表面的照片是用轨道舱相机拍摄的。这个问题可以通过NASA公布的照片本身就能分析出不止一两台相机,主观地判断没必要多带几台相机是不合适的。

接受批评,用了几台我有空查一下,当时没关注新闻中这点

月球车上安装了几台相机,一些照片上能看出是月球车上的相机拍的

可否告知怎么个取景拍摄法,穿着150公斤弯腰???

家园 霉菌卫星镜头就是180线对每毫米,你能把它吹上台去?

侦察卫星本身动辄价值数亿美元,你跟我谁它的镜头会比便宜上万倍的普通家庭相机成像质量差?!你逗我吗?

霉菌卫星镜头就是180线对每毫米,你能把它吹上台去?

吹不上去,又不能证明相对便宜多少倍的胶片摄影机达不到,到底谁无知呢

顺便说一下,2万左右的专业相机效果不会比胶片摄影机差

“你的无知真让我震惊了 [ fakeone ] 于:2015-11-17 11:36:38 复:4161415

拜托DVD/VCD的线数是整个画面高度的总线数,哪是什么每英寸。

专业拍电影的镜头能跟普通相机的镜头比吗?成本差多少啊,当然有本钱加工精度,设计水平高了。

侦察卫星本身动辄价值数亿美元,你跟我谁它的镜头会比便宜上万倍的普通家庭相机成像质量差?!你逗我吗?

家园 这数据不是比普通相机高多了

对60,70线对/毫米的单反镜头。。。

也比电影摄影机的高多了。。

家园 难道霉菌登月用的是普通单反相机及廉价镜头?

难道霉菌登月用的是普通单反相机及廉价镜头?

数码时代前海鸥标准镜头200元(长期195)不到,用的是普通光学玻璃。数控还是高精尖的年代,镧玻璃需要进口,材料成本接近整机(配标准镜头?)定价了。

镜头至少分4级——业余、标准、专业、apo(消色差),越好的对材料、机械加工、设计-装配等要求越变态

要是霉菌登月用的相机镜头分辨率才60,70线对/毫米,同期焦距2米多的卫星镜头根本不可能达到180线对/毫米,吹得0.x米卫星分辨率就是胡诌八扯了,这倒符合霉菌的一贯作风。

家园 两个回复发重了,回复在这里

https://www.cchere.com/article/4160904

链接出处

期待继续深入讨论

家园 送花得宝

消费两枚通宝推荐 关闭

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作者,声望:3;铢钱:20。你,乐善:4;铢钱:-32。本帖花:3

赞叹下作者“我来看牛人”。。。说得清晰,易懂。。。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