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整理】中国人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 西安笨老虎

共:💬18 🌺10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整理】中国人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30多年过去了。。。终于承认了

1,屠呦呦,今年85岁;2,她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3,她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3,2011年,屠呦呦曾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家园 非常非常开心,实至名归
家园 多谢2011年Lasker奖给我们warmup

不然生物狗,学霸,才俊们,恐怕统统不知屠呦呦是谁。

挖出2011年的两篇文章。

New Scientist 2011年访谈

饶毅等2011年对这段科学史的综述(美国访问饶毅个人博客被墙?? 再试试这个外链出处

我对上面New Scientist的Phil McKenna的那篇访谈印象深刻。

1. 开宗明义把这段科学发生的时间置于时代政治背景下, 实际确是如此,也仅仅如此。不回避,也不纠缠,我觉得是西方媒体涉及到那个时间段的叙述中少见的中性。

2. NIH的Louis Miller 和 Xinzhuan Su 从文献档案中(好像还包括TG 523计划的会议记录)挖掘出这段科学史,非常有专业精神!

3. 屠呦呦的应答也很赞!有对科学的热情,有科学家的使命,还有对家国的朴素感情。

这个成就年代久远,那个时代也已经过去,但是希望中国生物界的少壮派有所传承。中国生物医学界从此走进炸药奖!

p.s.

1. nua河友2011年帖子里这篇新浪转载的广州日报记者何涛的文章也不错。抗疟药物项目参与者称屠呦呦一人获奖不公平 题目非常标题党,但内容上正反双方的信息比较充实,而且正反双方也并没有撕逼, 即便反方在2011年时就给NB委员会写信。成果来自哪些众人参与,屠奶奶得奖又为什么当之无愧,讲得比较清楚。

2.Miller&Su_Cell

3. Miller&Su_Cell_Chinese

通宝推:陈王奋起,
家园 大的应用研究需要组织,

不是仅有创新就够了。

家园 法无定法

美国前赴后继的几波向癌症宣战的过去式和现在进行式颇堪玩味。

上世纪40-60年代,受曼哈顿计划伟大成就激励,癌症化疗鼻祖Sidney Farber和影响力爆棚的科学活动家慈善家 Mary Lasker (对,就是Lasker奖的基金会创始人)极尽公众舆论和政府游说之能事,力推定向攻关性质的programmatic research,要创造癌症领域的曼哈顿计划,以不问机制,不管黑猫白猫,能杀癌细胞就是好猫的大刀阔斧的精神,1954-1964 10年间,试了82700种化合物,115000种微生物发酵产物,17200种植物提取物,小白鼠们为此以每年100万条生命做贡献。现在我们知道,针对癌症这种人类自身细胞发生变异的产物,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比谁死得更快的毒杀疗法,单独作用基本是死路一条。

而恰恰是领导曼哈顿计划的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OSRD)主任,MIT工程学出身的Vannevar Bush, 在1945年给杜鲁门的题为“科学,无止境的前沿”(Science the endless frontier)的报告里,力主战后大力发展无固定指向,开放式的,以拓展新知为目的的基础科学, 因为 It provides scientific capital. 1950年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SF)在此背景下成立。

颠覆传统放疗化疗疗法的癌症靶向疗法的最先的两个标致性药物,Genentech 的Herceptin 和 Novartis的Gleevec, 都是先由药物公司的研发部门最初原创,但是在应用前景不明,且市场收益不看好的情况下,要被药厂断资砍掉的时候(Genentech要停掉针对Her2的抗癌药,是因为当时其他几大药厂在抗癌药上均以损失惨重告败;Novartis对针对慢性髓细胞样白血病的药物不感兴趣是因为这种病在欧美只有每年几千人的患者群),由医学院里合作研究的医生教授偏执坚持才得以最终成功的。

以上科学八卦取自《众症之王---癌症传》(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 The Biography of Cancer).

通宝推:watomi,陈王奋起,
家园 狠狠扇了京虎子一记耳光

rt

家园 我表达得不够精确,

在还没有方向或者方向错误时自然不行。所以对组织者有很高要求。而没有方向时应该不属于标准的应用研究。

家园 开始都是信心满满志在必得的

哪里会认为没有方向或方向错误的?那也都是左一个听证会右一个听证会论证出来才上马的。

押宝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立项者的判断力和执行力。对组织者来说,在政策有明显侧重的前提下,恐怕也要多少三心二意一点,不能把所有的蛋放在一个筐里

家园 肯定取决于决策及组织者的水平

而且肯定有不少人走的是死胡同,即使青蒿素,那么多人参加,真正有成就的也不多。

另外,听证会之类的我并不看好,那是勾心斗角的地方,不是正经讨论的地方,曼哈顿显然没有那么多听证会。

家园 屠老师的奖和印度拉曼的奖的对比

这药的成功说明的是当时社会的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能力

光有一个屠老师,这个药根本就不会产生

没有一个科研体系,组织能力和工业基础,这是不可能的。

屠老师的这个NB奖和印度拉曼的NB奖的区别就是屠老师这奖是一个具备准工业和现代组织能力社会才能得到的奖。

家园 除了最终的药物成果,更重要的是科研体系人才和大环境

即使没有立刻成果,但是只要体系人才和大环境的成功,成果只是早晚和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情

家园 失败的比曼哈顿工程大的都有一打,但是这GDP是真的

没有存到瑞士银行,都在国内GDP了

家园 还有一点,

即使有组织,也会失败,但无组织就不会失败吗?相比较而言,我认为还是有组织更合理,至少不在于别的,在于无组织的话,有些地方根本不可能涉及。当然,只是涉及重大的应用项目,要有好的组织者,为研究者提供支持。不涉及基础研究。但是这种重大的研究方向,涉及国计民生,必须要有国家的支持,否则不可能成事,如曼哈顿,如两弹一星,如杂交稻,以及其他重大品种,如青蒿素,如高铁,等等,已有的还有大飞机及发动机,芯片,等等,这是在位者的责任,不可轻忽,与什么创业创新无关。

家园 小国的话无组织的失败是可控的,有组织的失败会更惨重

无组织好比是分散突围,黑了南方有北方;有组织的失败很可能被包了饺子

当年日本押宝第五代计算机啥的失败了,现在的计算机工业似乎乏善可陈

当年国力弱钱少,大会战很消耗资源,为了政治目的搞,两弹一星、大庆、青蒿素这是成功了的,我相信有一些是失败了的,但大家也都不记得了,谁老记着走麦城呀

现在我还是倾向于搞搞会战的,如今国力上来了,钱也多点儿了,资源多了嘛,锻炼队伍交学费也能接受了,不过现下科研的混混、学阀都不少,可是人心精神上又不如了,也是没办法呀

家园 什么叫为了政治目的搞

两弹一星是为了国防,大庆是为了经济,青蒿素是为了医疗卫生,什么叫政治目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