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刚刚看了些前东德和苏联的段子,偶然想到的! -- 我还有事

共:💬195 🌺852 🌵5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所谓社会主义比不上资本主义的消费

那是和剥削全世界的少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相比。

去掉欧美日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前苏联的消费水平在全世界也是靠前的。东德更好。

人类认识到社会主义从根本上优越于资本主义,是需要过程的,要经过几次反复,也需要资本主义矛盾进一步发展。

现在连希腊这样的国家都可能从西方俱乐部中被排挤出来。连美国民主党的预选中,都有社会主义者作为重要候选人。这就是形势在起变化。

通宝推:高中三年,
家园 实际上,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恶性”在缩小。

最近这几十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的金融海啸、现在的希腊等等,都没有出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种大萧条甚至引发帝国主义之间战争的状况。

这个事实是否可以说明信息技术的革命同样可以减缓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程度。

家园 你举的例子说明不了什么。

老板的所谓剩余价值除了他的个人消费外,只要他不埋起来,不管是存银行,还是买股票债权还是买房建厂,都是要投资嘛。投资是为了满足未来人们更大的需求。所谓的经济危机,实际就是预测与后来的现实不匹配(一般都是过于乐观),产能过剩,债务危机什么的就来了,于是预期逆转,不投资了,经济收缩。

这当然是市场经济的病,而且应该是不可避免,但不是什么绝症,因为人的理性永远是有限的,永远不可能准确的预测未来。同时也要相信人的理性也是有一些的,不会一条道走到死。

所谓的计划经济,实际就是指令经济,其根本问题是剥夺了全社会人员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就是中央那几个人决定一切,这无异于让几个人的大脑代替全体人的大脑,失败是必然的。有的计划经济迷可能也看出了这个问题,所以把希望寄托在超级计算机(现在又有互联网)上了,希望超级计算机能解决这个问题,但很遗憾,计算机是人造出的东西,其逻辑都是人赋予和设定的,虽然可以比人算得快、深,但终究是人意识的映像,一样是会犯错的。更何况,如果计划经济的最终结果,就是人被机器操纵,这是那门子的人类解放。

家园 对付经济危机,有两个扬汤止沸策略

三十年代大萧条之前的时代,这两招都没用过。到那之后才开始用的。

第一招:凯恩斯主义,加强经济保障和社会福利,扩大需求;

以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学对经济危机是反对政府介入的,认为这是剔除不合格或者不好的企业,足够好的企业才能存活,有利社会进步。后来发现不行了,人要吃饭,失业者没法等你洗牌完成,到经济危机结束人家早就饿死。怎么办?抢,把你资本家全宰了,还有社会主义共产党等着接收这帮人呢,这是帮敌人扩大力量。所以采用扬汤止沸策略之一:

最后那个包子铺破产了?其他包子铺老板拿出一部分利润,当做失业救济发给破产包子铺老板和员工,保持一定的购买力,让购买力不足下降的慢点;

同时去盖点水坝,高速公路啥的,创造新的需求,让失业的人有工资可拿,促进经济危机恢复或延后其发生。

第二个扬汤止沸策略:去抢别人的包子铺购买力。

我美国这里买包子的人不够?那我就去抢你中国的包子铺购买力,让你中国人买美国包子,不买中国包子。那样我的需求就不会不足了,包子都能卖出去,做更多也能卖出去;不过你中国经济危机会爆发得更剧烈,甚至就是天天闹危机,企业破产,就业岗位丧失,资源贵金属外流。

这样仍然不能解决经济危机这个问题,只不过是把经济危机推给了别人,让别人替自己倒霉。美国在蒋介石败北之后哀叹“我们失去了中国”,失去的是什么?不是盟友,是几亿人的大市场,这么大的包子铺够多少美国人吃的?

还有个办法是横跨两个策略的,两个策略都要用,那就是发动一场战争,政变也算。

二战带来的大量就业和订单以及取得的国际地位让美国迅速繁荣,一直强大到了现在;日本朝鲜战争时期得到大量战争订单,很快扭转了战后一片萧条的经济局势,用了差不多10年就复苏了。

信息技术是策略一,用新技术扩大需求,延后经济危机。1990-2000靠策略二夺取苏联东欧的需求续命,2001年左右的IT革命又延后了几年,一直到2008。

东南亚经济危机是策略二,日本广场协议也是策略二,以前支持智利皮诺切特政变杀死阿连德,还是策略二。

家园 你举的苏联的例子,实际就是企业缺乏利润约束

东西功能老不改进?因为不能通过市场及时知道使用者的需求,工厂不知道改进功能和质量问题。

老排队?往往不是没东西,而是东西不能及时出现在需要东西的地方,苏联就是。

这里皮鞋堆成山,那里排队抢皮鞋买不到;运来了还不想要,花色品种陈旧不如进口货;

哈萨克斯坦肉食成堆,冷库搁太久都臭了,其他地方买肉排半天队;

海参崴远东一带化肥厂年产50万吨化肥,可是当地一多半用不完,也不知道卖给中国或朝鲜,只好搁到坏掉。。

赚不赚钱都差不多,差的,无非就是上级批评,把厂长扯了,然后就没有了。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你做的不好,就是别人赚钱的机会,你花色品种陈旧,那我品种时髦的就赚钱。你亏多了,那就市场淘汰,关门倒闭。不用什么小红花之类的宣传教育,而是现实直接教育,这最管用。

正如你所说苏联数学很牛逼,也想了很多种计算模型来算运输和供应以及生产的问题,但结果然并卵,所以说不是苏联人傻、不努力,而是整个机制就是一个空想的产物。

家园 关于人类社会的两种经济模式。

1、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不完美,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所以才有这么一些西方经济学流派。

资本家追逐利润,这是一个理性的行为。有了这个前提才会出现兄台说的策略一、策略二,正也是有了这个前提,我觉得将来也会有策略三、策略四等等的出现。

否则,如果出现非理性的疯狂行为,比如资本家不再追逐利润、甚至不关心自己的死活,那将是全人类的完蛋,就像二战中德国也制造出原子弹。那时,大伙也没必要讨论什么经济模式了

2、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现在在全球实践的不多。理论水平更是停滞不前,很多都还停留在马克思所提及的最初的工业生产模式中。

比如,兄台认为科比收入大大超过工程师就不行。俺不能赞同这点。

在旧的计划经济理论模式里,对艺术、娱乐、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方面做的非常粗疏。所以,可以想象,在计划经济的模式里,生活会是多麽的无趣

换个角度想,付钱给科比和工程师的老板有多少是傻逼,如果某人不能给他创造更大的价值,他又怎么会付给某人更大的工钱。

还是那句话,资本家追逐利润是一个理性的行为,否则,这类资本家很快就会变为打工仔。

家园 你还是没明白我说的是什么。

老板的所谓剩余价值除了他的个人消费外,只要他不埋起来,不管是存银行,还是买股票债权还是买房建厂,都是要投资嘛。投资是为了满足未来人们更大的需求。所谓的经济危机,实际就是预测与后来的现实不匹配(一般都是过于乐观),产能过剩,债务危机什么的就来了,于是预期逆转,不投资了,经济收缩。

再说一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在于,社会总需求不足。你促进投资,增加需求,整体的需求仍然是不足的,十个人抢九个椅子,椅子永远是比人少,你把椅子和人都增加了,还是少;因为要想不少,必须资本家拿出全部剩余价值来买下所有东西,但这是做不到的,只有计划经济才行。

所谓的计划经济,实际就是指令经济,其根本问题是剥夺了全社会人员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就是中央那几个人决定一切,这无异于让几个人的大脑代替全体人的大脑,失败是必然的。有的计划经济迷可能也看出了这个问题,所以把希望寄托在超级计算机(现在又有互联网)上了,希望超级计算机能解决这个问题

你还是理解错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不是“计划了的经济”,是共有制经济,就是不能让个人垄断生产资料谋私利,生产资料由全民共有,生产资料带来的资本增值由代表全民利益的政府统一分配。并不是几个人蹲在家里计划一下“XX生产多少,XX运到某地”就是计划经济,你说的和我说的不是一回事。

超级计算机,互联网不是用来算一个“完美的计划方案”的,是用来及时反映市场需求的,说白了,就是及时的告诉你某些事情。

苏联没这个东西,只好用数学模型和社会心理学来推算某某地要什么东西,要多少,要生产多少,没办法的办法;结果是怎么算怎么错,空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就是发挥不出来。农轻重比例失衡,除了高层战略错误之外,问题还是得回到不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上来。

所以需要互联网和购物平台,全国性物流快递系统,让工厂和商店知道需求是什么,朝哪里开发改进商品,哪里缺货哪里多余,而且是及时知道;在不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也能及时反映市场需求。

家园 市场经济是十个人抢九个椅子,但这怎么啦。
家园 十个人抢九个椅子,

椅子永远是比人少,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竞争,优胜劣汰。市场经济就是要淘汰最后的那个企业,所以社会生产率才会不断提高。如果真是十个人坐十个椅子,还还怎么选?

理想的市场经济,就是要永远保持十个人抢九个椅子的状态,一个被淘汰后,如果立刻形成新的十个人抢九个椅子状态,那就没任何问题。在理论上,只要相信需求会不断扩大,永不停止,那么这个过程也是稳定的,不会发生断裂,你可以仔细想想。

当然现实,无法这么准。所谓的经济危机,就是偏离过大,不是十个人抢九个椅子,而是可能出现五十个人抢九个椅子,萧条后,又是一个人座五十把椅子。

家园 你仅仅讲了一小部分事实

但是计划经济这方面却很滞后:

东西功能老不改进?因为不能通过市场及时知道使用者的需求,工厂不知道改进功能和质量问题。

老排队?往往不是没东西,而是东西不能及时出现在需要东西的地方,苏联就是。

这里皮鞋堆成山,那里排队抢皮鞋买不到;运来了还不想要,花色品种陈旧不如进口货;

哈萨克斯坦肉食成堆,冷库搁太久都臭了,其他地方买肉排半天队;

海参崴远东一带化肥厂年产50万吨化肥,可是当地一多半用不完,也不知道卖给中国或朝鲜,只好搁到坏掉。。。

先不说这些信息是真是假,但是无效的生产,不就是没生产吗?有什么区别?现在吃不到饭,现在就要饿死,无论这个人多有能力以后会怎么样荣华富贵,都没什么用。

而且这部分信息远远不是全部的事实。请问苏联的面包什么时候管够过?另外,资本主义能生产的东西远远多过于苏联式社会主义(注意限定语)所能生产的东西,这也是事实。

家园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当然就是“计划了的经济”,

我不知那本书不是这个意思。你后面是公有制经济的定义,请不要偷换概念。

家园 有些需求永远都不可能提前知道,只有靠市场反映出来。

最明显的就是,有些需求是市场需求,而不是消费需求。

比如,互联网和购物平台的确能解决商品消费需求的平衡问题。然而,现在有淘宝、天猫、京东、苏宁......到底需要几个购物平台?这个谁知道。

也许有人会说,这属于生产资料类,公有,保持一个就行了。可是,没有京东、苏宁、唯品会等等的竞争,淘宝会做得这么好吗?

这一点可以看到,社会总需求不足虽有浪费的坏处,却也有“末位淘汰”的好处。

只九把椅子,十人来抢,干的不好的就被淘汰呗。

家园 这种竞争

也可以是可控的竞争,而不是彻底的自由主义的竞争

家园 不明白你眼中的苏式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

苏联刚成立的时候,一战二战之间苏联是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体,至少这期间没有哪个国家人民的劳动积极性能和苏联比。赫鲁晓夫以后逐渐停滞,这个不假。从这个角度而言说赫鲁晓夫以后是修正主义,对错不论,和此前确实有差别。

家园 不明白你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资本主义体制下,人的消费水平是分层次的,所以他能很好的解决物质的分配问题。

你的意思是供给也是分层次的?先不说这个对不对,为什么供给一定要分层次呢,消除供给上的分层次是否可以成为解决方案?

那么社会主义体制下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