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当年北京常见的东欧-苏联产公共汽电车 -- 潮起潮落

共:💬35 🌺169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嗯嗯,发点东欧福利

PRIVATE公司的头牌一堆又一堆的东欧妹纸、近年连泥轰都收罗了好几个~~

随便拎几个出来

捷克的 Abigaile Johnson\Jana Cova\Sandra Russo

匈牙利的Sophie Moon\Rosa Caracciolo

家园 五岁前,最讨厌看到ЗиС-155那生气愤怒的前脸儿造型!

所以每次周末从托儿所接回家,我总会偷着溜去马路边儿捡一兜儿的小石子儿坐马路牙子上,来来往往的任何车辆我都不管,唯有见到ЗиС-155驶过来,不由分说的冲上前去堵住就是一顿狂扔雨砸!

整完了贴墙跑人!头几次砸的还真爽

还好,那时的车速都不快,而且驾车人跟现在相比都是有良心的紧张型,嘿嘿。。。

直到有一天被蹲守的大人捏住了胳膊。。。

大人怒问:“为什么要打公共汽车?”

我边挣扎边暴跳如雷的哭嚎着:“为什么这个公共汽球(没整明白公共汽车和公共汽球的发音区别)总是在生气?!

“哇。。。。。。”被拖着泪奔交到了俺爹妈手中。。。。。。

此举奠成了我在大院儿里的终身笑柄!!!

去年回国探访大院儿的长辈们,仅存的他(她)们还会贴着我的脸先謔戏的称呼我:

“公共汽球,”然后才是。。。。。。

今天看到ЗиС-155,怎么觉得这老爷爷的脸儿会那么的亲切呢?!

哼!等老子有了钱,ЗиС-155咱一次买两辆,一辆供着捧着,另一辆轻轻砸着爽着。。。。。。

郑谢潮爷勾起的话题

家园 北京真有这车啊?几路呢?
家园 回秉潮爷:不在北京,是在俺乡内嘎达
家园 这就是相对论的时空验证!
家园 你这么说是纯粹拍脑袋

还是有什么依据可查? 或者网上的数据有错误,你掌握实际数据?

匈牙利

产业GDP比重 农业3%、工业32%、服务业64%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0年估计

总计:1900亿美元

人均:19,000美元

捷克

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1年估计

各产业GDP 农业: 1.8%, 工业: 39.6%, 服务业: 58.6% (2012 est.)

总计:2849.52亿美元[3]

人均:27,062美元[3]

家园 看清楚了,层主写的是当年

意思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年代,50到80年代,不是指2011年

家园 工业都卖了

比如斯柯达发电设备相当厉害,大批出口东欧苏联,曾是中国同行的山寨对象,当时斯柯达还可以制造核电设备,等到苏联没了,就没市场了,最后这部分业务被韩国斗山重工收购了。

捷克Aero是华约中级教练机指定生产商,L29和L39各造了三千架,苏联完了以后,企业被多次转卖,这二十几年来Aero的教练机产量加起来都没超过一百。

跟苏联混,这些国家还能留下点民族产业,跟欧洲混,呵呵。。。

当然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肯定比苏联时代好,无烟工业也能创造GDP嘛,据说AV女优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捷克,匈牙利,东瀛。。。

家园 他可不只是说当年

还有“现在却沦落到只能出口小姐”。

人均2万美元上下的GDP都靠小姐来的?

家园 哈哈,童年记忆中的“大1路”、“大4路”

从公主坟到天安门的最佳选择

家园 楼上的兄台您不要激动,GDP跟工业实力关系不大

西方的GDP体系经过不断“与时俱进”,已经蜕变成了一种数字游戏,甚至沦为一些二流国家的遮羞布,营造出了虚假的优越感。

典型的国家有土耳其这样的逗逼,靠着调整汇率把人均GDP撑到了1W多刀,然而实际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

就是这么破的国家,新疆还有一大群msl觉得土耳其比中国发达。更有意思的是,新疆市面上流通所谓的土耳其造家电,全部是中国制造的贴牌产品。

我如果把话说尖刻一点,说土耳其1W多刀的GDP都是靠借贷撑起来的,估计您又不乐意了。但实际上,土耳其的GDP跟希腊的GDP性质是一样的(不愧是邻居,得的病都一样),靠外国借款来维持表面的繁荣,内部都缺少实体工业的支撑,是虚幻的泡沫。

第二,2013年,土耳其的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其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遭到质疑。首先,土耳其经济仍严重依赖外国资本,2013年的一系列事件表明这会严重影响土耳其经济未来的发展。其次,土耳其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借贷刺激的私人消费和房地产投资推动的,而不是工业投资推动的,这导致了土耳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脆弱性日益增强。最后,不稳定的货币体系、日益上涨的物价和失业率使得土耳其的经济问题雪上加霜。

您既然问我捷克2W多刀GDP是怎么来的,那么您有想过希腊的2W多刀GDP是怎么来的吗?希腊有什么像样的工业来支撑起自己国家的光鲜经济数据呢?

至于东欧是欧洲妓女的主要来源地,这个结论似乎已经变成我脑海里的常识了,以至于我一时之间无法给出精确的数据,不过可以给您看看下面这些资料。

苏东剧变后捷克成欧洲妓女重镇 妓女走廊长60公里

本文节选自《中欧访感》

作者:裴毅然 原载于《检察风云》2011年14期

在布拉格住了两晚、布达佩斯住了一晚,对两个前社会主义国家也有了一点对比性感觉。其实,一过境就感觉到差异了。捷匈二国海关、旅游景点、酒店招待的服务态度比德奥差一大截,看不出对外国游客的真诚欢迎,只有例行公事的“对付”。这种态度,全车国人当然熟悉之至,相视莞尔,尽意会。看着一张张表情紧绷的脸,怨怒大于满足,一望而知:这儿的人幸福度明显少于德奥。“苏东波”之前,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在东欧人民眼中都是“资产阶级奢侈品”,与我们一样“以贫为贵”。1956年“匈牙利事件”,950万人口中150万被起诉,上百万送入“古拉格群岛”。他们也有个人崇拜,著名的崇拜语与我们“文革”时差不多:“风儿停止了呼吸,好让人们听清拉科西(第一书记)的讲话。”

捷匈二国生活粗放,节约理念很差,很像中国的大咧咧。入住布拉格的第一晚,发现房间很大,是个套间,很有气派,与德奥二国的小巧精致对比鲜明。但布拉格旅馆房内设施十分粗糙,工艺很差,尤其卫生间水箱不能关闭,白淌一夜,既干扰睡眠也浪费资源,十分心疼。次日出游前,我特意向旅馆前台服务员说明情况(本人英语尚可)。晚上回房,发现滴水还在继续,再上前台反映,直到睡前,仍无维修工上门。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九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千万的匈牙利,竟是中国小商品在中东欧的集散地!华人在布达佩斯开辟出规模庞大的“四虎市场”,所有中国百货服装均因便宜而大受欢迎,日客流量三四万人,一时成为欧洲最大批发市场。大批华人涌入淘金,据说中文报纸就有十几份。

东欧经济比俄罗斯发展要快——船小好调头,只是东欧诸国走市场经济毕竟时日不长,人民生活还达不到西欧水准,捷克人均工资两万克朗(六七干人民币),每月伙食须两三千人民币,住宿则须四千。但东欧教育全程免费,直到大学毕业。18岁后找不到工作,可领政府失业金。

欧洲的性工作者多出东欧(包括俄罗斯),连中国也不时能看到东欧女郎的身影,原因当然还在于她们国家的经济基础。否则,她们叉何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2003年,我就闻知捷克成为东欧妓女集散地,捷克警方曾突袭400多家妓院,这种冲击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色情业在捷克完全合法化,政府登记收税。以切布镇为中心的德捷边境,有一条60公里的“妓女走廊”。下午,坐在布达佩斯多瑙河畔饮酒小憩,一时飘过衣着暴露的女郎,目挑语引,职业特征十分明显。

后听说捷克妓女经常前往德国莱比锡市政厅“工作”,萨克森州两位知名政治人物涉及性交易丑闻。甚至有人提议在布拉格市中心为妓女立青铜雕像,命名“放荡的长凳”——裸露私处正为坐在长凳上的客人服务的妓女。起初,这尊雕像被确定树立在红灯区德沃夏克区,遭到邻近居民强烈反对,他们将雕像称为“妓女纪念碑”,要求政府禁止在该区树立这一“耻辱标记”。由于地点问题未得解决,作者只能将雕像树在布拉格市郊自己工作室的门前。结果,“长凳”立即成为当地一大景观。

同行者中有—位英语很棒的新加坡人,经与捷克人闲谈,告知嫖客多为德国人,因为捷克比德国消费低一半。多数妓女拿不到多少钱,有时多达80%的嫖资流归老鸨、皮条客或黑手党。加上安全和性病,很多妓女生活悲惨。

但东欧教育倾向英美式,提倡愉快学习,不强求做听话的好孩子。他们从小接触政治,中学生就开始参与政论,评头论足,大学生则会盯上各路人物的竞选纲领了。小处见大,一个国家的情况总能在一位位国民的身上体现斑纹。

捷克工业当年的骄傲,斯柯达汽车,早就被大众收购了,现在的捷克,唯一能让世人记住的,似乎也只有风情万种的捷克女郎了。

家园 首先呢我没有激动

其次呢我也不关心希腊的GDP,或者其他的什么国家的GDP。 我不是搞经济的,也没做过调查,不随便评论我不熟悉的领域。

我的问题是你言之凿凿的“匈牙利,捷克当年都是工业强国啊,现在却沦落到只能出口小姐“ 究竟只是随口一说的"脑海里的常识了"呢还是有什么依据。

批判需要的是数据,调查,而不是个人"脑海里的常识",或者吸引眼球的标题。我似乎有那么几个东欧的同事和朋友,所以很有些怀疑你的结论。东欧的经济似乎除了小姐以外还有些别的东西。当然这些人大概都是被“美欧刻意的宣传攻势所抹去“记忆的那一类,所以很希望你拿出数据来证明这些国家的2万美元上下的GDP都是泡沫,或者来自与小姐,等等。

家园 我到网上找了一个2009年的捷克经济情况分析,给兄台看下

链接: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qWutEFi 密码: v3mx

摘一段

捷克主要进出口商品

捷进口商品主要为:石油和天然气、计算机、机械和交通设备、医药产品和器械、电话机、计算机和辅助设备、通讯设备、铁矿石、家用电器等。

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和运输设备、钢材、玻璃制品、木材、轮胎、家具等。

我大概浏览了一下,捷克的工业在某些领域有一己之长,但是就整体面貌而言,很难称得上是工业强国,特别是与他曾经的地位相比,这种工业实力的衰落就更加明显了。

我说捷克沦落到“只能出口小姐”确有偏颇,但我提到的捷克九十年代的转型毁掉了自己的工业,这个观点大体还是正确的。

家园 布拉格的旅游业十分发达

2个月前去过一次,到处倒是汇兑店。另外,我住的旅馆在城郊外面一点点,就已经感觉城郊很破了。物价普遍是巴黎的8折,应该算是很贵了。没法深入了解,但是我觉得旅游业发达到这个程度,应该是工业不行的一个侧面证明吧。虽然巴黎的旅游业世界第一,但毕竟巴黎还有那么多赫赫有名的研究所和大学~

家园 【原创】不完全是东欧剧变的结果 小国今后的日子会更难过

事实上,二战一开打,原本的这几个东欧工业强国不是被吞并就是成了纳粹的盟友,在其后的战争中损失惨重。而冷战时期,又被苏联控制,与其原有的技术、资金和配套、出口市场西欧西欧基本上断绝了关系,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产业升级。

另外,现在不是手工作坊就能造飞机的年代,小国要搞高端工业更加困难了。别说各种发动机和机床,就是好一点的钢材可能都要依赖进口,所谓国产也就是拼装。就算发达国家不封锁不卡你脖子,关税和运费一加,哪有竞争力?电子设备的问题更严重,原本造工业产品,根本没有电子设备这一项,现在很多工业基础不错的小国,能自己搞软件,但硬件就没办法了。东欧的人工成本相比亚洲又要高很多,在全球市场根本不会有竞争力。能吃吃以前的老本就不错了。

别忘记,在二战前东欧工业在世界上还排得上号的年代,即使是苏联的工业也不怎么样(虽然现在也不怎么样,起码军工还行),中国根本就是农业国。至于日本(含韩国)也就卖点质量差的垃圾货。西欧和美国的配套市场原本可以说是东欧独占的。现在呢?

昨天看了我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年底发射的新闻,感触更多了。寻找和研究暗物质粒子,对物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可成本多高,一颗卫星就是一亿美元(这还是中国造价便宜的结果)。小国别说掏不起这钱,哪有能力研制和发射卫星?可预见的将来,连科研都搞不成了,只能彻底沦为大国的附庸。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