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左传》人物事略07:楚熊通——王薨于行 -- 桥上
我不赞成《通志·氏族略》的地方就包括用后世的世家宗法制度来理解当时的情形,包括“姓为宗统,氏为分派”这一类有意无意把“姓”与“氏”混淆的提法。在我看来,“姓”在当时没有统的意义,好比姜姓,有戎有华,统不到一起,而“氏”在当时也不包括所有同“姓”的人分派,或者毋宁说“氏”只包括嫡系一线,这是和后世的宗法制度大不相同的地方。
古代父子都在名字里带同样一个字一般是不行的,这里有个避讳的问题。(除非是特定宗教特指词汇例如"之",例如王羲之和王献之。当然日本人就不讲这套了。反而是父子一般有个字相同。)。如楚国王室几十代人都带“熊”字,只能用这是王室的氏来解释。
根据《史记 楚世家》的记载
熊霜元年,周宣王初立。熊霜六年,卒,三弟争立。仲雪死;叔堪亡,避难於濮;而少弟季徇立,是为熊徇。
从这里可以看出,熊严四子的名字依次为“霜,雪,堪,徇”。但这里没有改名的问题。盖“伯、仲、叔、季”是排行。所以大哥就叫熊霜、小弟就叫熊徇。熊是王室子弟没有被分封出去前的氏。
《史记 楚世家》也给了下面几个例子:
若敖二十年,周幽王为犬戎所弑,周东徙,而秦襄公始列为诸侯。
二十七年,若敖卒,子熊坎立,是为霄敖。霄敖六年,卒,子熊眴立,是为蚡冒。蚡冒十三年,晋始乱,以曲沃之故。蚡冒十七年,卒。蚡冒弟熊通弑蚡冒子而代立,是为楚武王。
若敖,霄敖,蚡冒都是其号而不是其本名。其本名反而是熊仪、熊坎、熊眴(这几人的顺序和名字在楚简上不同)。这进一步证明,楚王室的氏是熊。
我觉得当时的避讳制度与后来未必一致,何况是楚国。而且改名之事是很明显的,是从弃疾改名熊居而非改名居,我觉得这个证据的效力还是比较强的。
《庄四年传》:
四年春王三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将齊,入告夫人邓曼曰:“余心荡。”邓曼叹曰:“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若师徒无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王遂行,卒于樠木之下。令尹鬭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zhā),营军临随,随人惧,行成。莫敖以王命入盟随侯,且请为会于汉汭,而还。济汉而后发丧。((p 0163)(03040101))(018)
我的粗译:
又过了九年,我们的庄公四年(公元前六九〇年,周庄王七年,楚武王五十一年),春王三月,楚武王简选部队出征,向出征部队发放了戟等兵器,准备进攻随国。
在将要为出征在宗庙报告先君进行斋戒前,楚武王进入内宫告诉夫人邓曼说:“余心荡。(我的心“荡”得厉害。)”邓曼叹道:“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先君其知之矣,故临武事,将发大命,而荡王心焉。若师徒无亏,王薨于行,国之福也。(看来“王”的寿数到了,满了才会“荡”,这是上天的规矩。先君已经知道这个情况,所以在即将发布出兵命令之前,让“王”的心“荡”了起来。这回出征要是部队不受损失,只是“王”一个人去世,那就算我们这个“国”交了好运了。)”
于是“王”(楚武王)出征了,还在途中,“王”就死在了“樠木之下”。随同出征的令尹鬭祁和莫敖屈重并未慌乱,仍然下令整修前方的道路、在溠水上架桥,把部队开到了随国城下扎营。随人害怕了,前来求和。莫敖假称奉了“王”的指令,进入随国与随侯举行了盟誓,并约定过些日子这位“王”还要在“汉汭”与随侯会面,然后才宣布撤军。
等大军渡回了汉水西面,这才发丧举哀。
一些补充:
杨伯峻先生注“授师孑焉”曰:
孑,戟也。戟为戈矛合体之武器,柄前安置刃以刺,旁有横刃可以勾啄,兼有勾与刺两种作用。以戟授与军队,则楚军此刻始参用戟也。
《黄河流域的青铜文明》p237:“戟:一种合戈与矛两种兵器功能为一体的兵器,柲顶为矛,其下有戈,既可前刺,也可横击与钩杀。(朱凤瀚. 1995. 中国古代青铜器.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65)商代戟是戈矛分铸,西周时则多将戈矛合铸成一体。(杜迺松. 1980. 中国古代青铜器小辞典. 北京:文物出版社. 62)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兵器消耗加大,使得西周盛行的戈矛合铸的戟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而又改回分铸式。这样即使损坏了其中的一部分,可以用新的替换,而不用更换整件兵器,经济实用。……”
下面是一件江西省博物馆藏商代青铜戟的图片,出自中华博物网《商 青铜勾戟》,上面没有矛头:
下面是一件戈矛合铸的西周青铜戟的图片,出自《鉴赏讲堂之青铜兵器29》(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丁孟):
下面是两件河南博物院-楚国青铜艺术馆藏春秋-楚国青铜戈的图片,这种戈如在柲首加上矛头则变成了戟。这两张图片均出自《2013年8月郑州行之一--河南博物院楚国青铜艺术馆》。
下面是春秋“王孙诰”戈,1978年淅川县-下寺-楚国墓地M2出土:
下面是春秋-楚王戈,1978年淅川县-下寺-楚国墓地M1出土:
杨伯峻先生注“令尹鬭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曰:
令尹,楚官名,相当后世之宰相,《楚世家》陈轸对昭阳之言曰,“今君已为令尹矣,此国冠之上”可证。顾栋高谓桓六年武王侵随,其时鬭伯比当国,主谋议,不著官称。十一年有莫敖为尊官,未有令尹,至庄四年令尹与莫敖并称,嗣后莫敖或设或不设,且或又设左司马与右司马。而令尹以次相授,至战国时犹仍其名。其官大都以公子或嗣君为之。除道犹开路。《战国策西周策》云“除道属之于河”,《韩非子说林下》“除道将内之”,《吕氏春秋去宥篇》“姦人除路”,高诱《注》云:“除犹开通也。”梁,桥也,此作动词用,修筑桥梁之意。
“楚”——“大”推测位置为:东经112.53,北纬31.12(大、疆郢、大郢、福丘,钟祥县-冷水镇东汉水拐弯处,桓六至庄七,庄十八至庄二十)。
“随”推测位置为:东经113.20,北纬31.75(安居镇及其北面的安居中学之间,中心范围在安居镇与北邻的杨家湾一带,经粗略踏查,遗址大约南起溳水北)。
“樠木之下”(杨注:樠音门,又音瞒,又音朗,松心木也。《传》文未言卒于何地,或言今湖北省-钟祥县东一里有樠木山,亦名武陵,因楚武王卒于此而得名,见《大事表》及《清一统志》;或谓今湖北省-应城县南有樠池,楚武王卒于樠木即此,见《明一统志》,恐皆不可信。),楚武王卒处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3.1,北纬31.8(“随”西不远,“涢”北)。
“溠”(杨注:溠(zhā),音乍,亦曰扶恭河,亦曰洑恭河,源出随县西北鸡鸣山,南流注于涓(涢?)水。),“随”西“溠”、“涢”两河交汇处推测位置为:东经113.19,北纬31.74(安居镇西)。“”、“涢”两河交汇处推测位置为:东经113.36,北纬31.71(随州市-曾都区西南部)。“涢水”源头下之水库推测位置为:东经112.80,北纬31.63(双河镇南偏东)。“梁溠”处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3.2,北纬31.75(“随”西,安居镇西北)。
《汉语大字典》溠zhā:水名。源出湖北省-随州市西北,古代东南流会水,又南流入涢水;后河道变迁,与水分别入涢水。《说文水部》:“溠,水在漢南,荆州浸也。”《左传庄公四年》:“令尹鬭祁、莫敖屈重除道、梁溠(zhā),营军临随。”杜预注:“溠水在義阳-厥县西,东南入郧水。”《水经注涢水》:“有溠水出(隋)县西北黄山南,迳西县西,又东南,水入焉。……下流合溠,溠水又南流,注于涢。”杨守敬疏:“今溠水出栲栳山,即黄山,在随州西北一百五十里,接唐县(镇)界……会贞按:今溠水东南流,於随州之西北三十里入涢水,与注违异。盖下流改道,古当於州西北折东与今浮缨河(水)合,东南入涢。”
“汉汭”(杨注:汉即今之汉水。杜《注》谓汉汭即汉西,此时楚尚未有汉水,楚在汉水之西,随在汉水之东,孔颖达《疏》谓“莫敖既与随侯盟,且又请随侯与楚为会礼于汉水之汭,而后还楚。”(若会于汉西,则楚军已济汉矣,似与下文“济汉而后发丧”句意不调,恐不可信。疑汉汭当今钟祥北境汉水偎曲与他河会合处。水偎曲处曰汭。)),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2.6,北纬31.2(钟祥北境汉水偎曲与他河会合处)。“济汉”之处我估计其位置为:东经112.6,北纬31.1(“大郢”东)。
下面是楚武王薨于行相关地点天地图地形图标注:
后来楚国还有一次也实行了与此类似的瞒天过海之计:
秋七月,楚子在城父,将救陈。卜战,不吉;卜退,不吉。王曰:“然则死也。再败楚师,不如死;弃盟、逃雠,亦不如死。死一也,其死雠乎!”命公子申为王,不可;则命公子结,亦不可;则命公子启,五辞而后许。将战,王有疾。庚寅,昭王攻大冥,卒于城父。子闾退,曰:“君王舍其子而让,群臣敢忘君乎?从君之命,顺也;立君之子,亦顺也。二顺不可失也。”与子西、子期谋,潛师,闭塗,逆越女之子章立之,而后还。(《哀六年传》(p 1634)(12060401))(110)
————————————————————
楚武王南征北讨,最终死在战场上,按后世的说法,也可算是马革裹尸而还了。这是楚人这个武装集团的特征吧,后来的楚王如庄王也多是带着队伍打遍了天下的,“王薨于行”——死在战场上的楚王就还有一位,即上面的昭王。
楚平王当王之前的名是弃疾,芈姓,当王之后的名是居,熊氏。楚国几大贵族基本都是芈姓,实际上跟楚王本就是一家,但他们就只能氏屈,景,昭。感觉这个跟日本皇族的情况类似,源家、平家实际上跟天皇是一家,但只有天皇有“无姓”的特权。
巴人的标志性武器就相当有性格——柳叶剑,无剑格且可投掷,一个人可以带好几把。
大概那时候还是大家扎好了军营出来列阵,对攻,巴师既然没有崩溃,那仍然各回各营,明天在原地重新打过,连打4阵不带换地儿的
不然一退一进连退三阵,这阻援的地儿也离城太远了
或者终于快退到城边上了,楚人看不下去了才来?
当年联军伐商的时候,巴国的部队就是打前锋的
《史记 楚世家》一开始就说的很明白:
另外,古代女从姓,男从氏。楚国嫁出去的公主都是以芈为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