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忙总再现江湖了 -- 大山猫

共:💬393 🌺2710 🌵2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太好了

把你身边的土地情况跟大家讲讲吧。我一年总有一段时间在田间跑,看到的情况整体是非常不乐观的,土壤长期的高强度耕作、污水的灌溉、工业污染物的污染、其它问题(如我认为草甘膦等除草剂的长期高密度使用对耕地有大的不利影响,这个是个人观点,我查不到数据支持,没人做我国耕作模式下的长时间、大尺度的调查和实验,我一直在想如何设计实验,呼吁科研人员在大田进行长期实验,确定其影响)等都对耕地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包括肥力下降、粘性下降造成缓慢沙化和水土流失、透气性和蓄水性能下降等诸多问题。

请参考2014年,国土部发布的 “关于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的公报”,见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1412/t20141217_4297895.htm,其中提到我国土地经过这些年的耕作有诸多问题,如“三大”,中低产田比例大、耕地质量退化面积大、污染耕地面积大。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粗放的耕作方式,特别是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耕地质量的退化,目前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0%以上,南方土壤酸化,华北平原耕层变浅,西北地区耕地盐渍化、沙化问题也很突出;全国耕地土壤点位污染超标率达到19.4%,南方地表水富营养化和北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西北等地农膜残留较多。

另外,东北土地经过多年耕作也发生了退化,黑土层正在逐渐变薄。据农业部统计,目前东北大部分耕地黑土层厚度由开垦之初的80~100厘米下降到目前的20~30厘米;土壤中有机质由开垦之初的3%~6%下降到目前的2%~3%。

再请参见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http://www.zhb.gov.cn/gkml/hbb/qt/201404/t20140417_270670.htm,大量的土地被重金属等污染,这种地块面临着废耕修复,就是种了粮食,谁敢吃?

我不知道动不动说增产百分之多少的底气从哪里来。农业受气候的影响非常大,就算生物技术育种、常规育种、新型化肥等能够对粮食产量提供一定支持,我认为如果不给耕地给予足够保护,仍然以现在的速度和方式破坏和污染耕地,几十年后,起码我们自己的粮食产量真的是大问题。增产需要的成本真的太高了,不是说说就能增产的。

通宝推:我还有事,桥上,
家园 有些问题我真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一、耕地质量问题。

现有高产耕地,根本不存在肥力下降问题,而是不用化肥就根本没肥力的问题。从来不存在施用化肥造成耕地质量退化这件事,现有高产良田你不用化肥试试。

二、农民耕种品种问题。

对农民来说,是否高产并不是第一选项,是否能赚钱才是第一选项。我不知道袁隆平的杂交稻是谁在吃,反正我们这没人吃。而且从总产量来说,我国的粮食生产已经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需求,这导致粮价不可能升高,低规模的种粮无利可图,这才是制约粮食生产的根本因素。

三、污染问题。

其实就是农用水源问题,这个确实问题很大,而且在最终产品上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寄希望于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从而改变这种情况了。

所以,实际上,你所说的内容放在三十年前,也是一样的。但我们的粮食产量不还是越来越高吗?

家园 不会越来越高

不知道你所在的位置,不好评判。但是全国一盘棋来看,未来的产量不会越来越高,以前的迅猛发展,粮食产量和发展给了太多人飘忽的感觉,有这种会越来越好的感觉正常,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如今对农产品的药物残留、重金属残留等一系列的标准加上去以后,今后很多的田块都要废耕修复,包括一些一定程度沙化、保肥能力下降的天地,这会造成可耕地的绝对值减少。当然会有新耕地开垦出来,但是能有多少呢?不能乐观啊。

全国大范围来看,耕地质量退化的问题是实际存在的,是不争的事实。只不过如果你在的地方耕地比较好,年年上化肥,年年产量差不多的话,根本感觉不到,比如报告里面的1-3类田块,但是这类田块非常少,全国也就那么几亿亩。

我同意你说的农民对品种的选择,我到任何地方都先找种地的聊,其实农民想法很简单,第一看有没有钱赚,第二看种起来省不省事,然后在两者之间活动取平衡。现在农民解放了,很多人根本不在乎产量,种上就走,熟了来收。最在乎的我所见的只有东北的租种户(几百、上千亩种的),向去年天气给力,大丰收,效益就好。

粮价上不去原因太复杂,不愿多说,根本原因是国家不能让主粮价格太高。但是有苗头和趋势,是已经出现有机蔬菜、大米、面粉的概念,你去超市看看那个价格吧(就是猫爸虎妈里给小孩吃的蔬菜那种,他们还没给小孩吃有机大米,也很贵)。如果未来放开,准许商家标记所有农产品是否上过化肥、打过农药,那么这类产品价格会继续高歌猛进的。价格上不去有国家原因,国家每年都出台主粮保护价,因此是个伪命题。

我国的粮食生产已经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需求更是个虚假现象,每年进口多少粮食可以去查数据,很容易。

在全国耕地的现有整体条件下,未来的产量可以这么估计,将2000年到2014年的产量做平均,未来每年产量在这个基础上做5%的上下浮动,主要是看不同年份的天气原因。这个是比较乐观的算法,要是国家发力要修复土地、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耕地保有量继续下降,那么产量再减。

做土壤修复的研究者有福啦,看到的消息说,从今年起会有大笔的经费投入到这个领域。

家园 北京可能确实有一点与地方上不同的风声的

可惜好些年没去过

抽空找几个熟悉的人打听打听

前阵子听几个人说,在北京看风向,路子都是奔着收入扁平化走的。具体怎么样,语焉不详的,我不是很清楚。

远离中心就是不好啊。

不过长住那里还是算了,那种大街上卖烤地瓜的都会嘱咐你一声为老百姓说话的环境,容易让人忘记自己是谁。

家园 请问有链接吗?

请问有链接吗?想了解了解

家园 一时不好找,建议到douban看讨论,另外有全集

一时不好找,建议到douban看讨论,另外有全集

http://www.douban.com/group/542139/?ref=sidebar

外链出处

家园 没做过百里侯是硬伤

从团系直接去做省级领导。河南艾滋村的事他装聋作哑,当时只觉得他应负责任,现在想明白了实在是他无能。

家园 中国还有一半的人困在土地上,哪来的内需不足?

自然资源价格快高,被人掐了脖子,才是根源。

家园 又是你老兄,现在是世界原材料大降价好不好?
家园 西方市场需求也萧条好不好。中国是靠差价赚美元进口原料

关键,这2个定价权都不在中国手上,中国赚的是差价。原料大降照样有办法玩死人

家园 你大大高估了苏联贷款的作用。是不是被温铁军误导了?

在苏联停止对中国贷款后,中国中央的技术官僚主导工业化的组织形式就出现了问题:中央无力继续“一五”的模式。结果是“放”:让地方搞企业。

苏联给中国的经济建设贷款总共十几亿。中国每年财政收入是几百亿。

家园 苏联贷给中国的不是卢布

而是与一定卢布相对应的“物”,是中国没有的或稀缺的“物”。这个“物”既包括实物,也包括技术和管理。你说重要不重要?

家园 ‘技术和管理’是贷款?

实物来说50年代后期一年的进出口额都是几十亿。

家园 当然算
家园 那是你定义的。

发动大跃进时苏联还没有撤走专家。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