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网站停站换新具体说明
- 按以上说明时间,延期一周至网站时间26-27左右。具体实施前两天会在此提前通知具体实施时间
主题:【原创】外蒙至尊——哲布尊丹巴法王【续】 -- 京华烟云AMIP
确实,当得知喀尔喀请求内附的消息后,朝廷里有人提出,不如趁此机会把这些难民都吞并了,让他们统统变成帝国直接统治下的臣民得了。但康熙却不同意,认为这样太缺德了,即“不忍乘其厄”,他下令把这几十万人统统安置到内蒙边界地区暂住,同时调来大量牛羊帐篷,给难民们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
除了明面上的道义因素以外,皇帝其实考虑得相当深远,他后来总结这段历史时说,当时如果不许喀尔喀人内附,那么外蒙古“必皆沦入于厄鲁特”,到那时噶尔丹的势力能膨胀到何种程度,就无法预知了。
康熙深知准噶尔决不肯善罢甘休,为此他已经做好了与噶尔丹全面开战的准备。皇帝完全明白,“允其内附而恩养之,噶尔丹必假此衅端,与我朝媾难”,并且强调,接纳喀尔喀的决策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非漫然而为之也。”
事实证明,康熙的决策极其英明。在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一年之中清廷就接纳安置了数十万喀尔喀难民,康熙实行的赈济、安抚政策,有效地增强了清朝对蒙古民族的吸引力,漠北喀尔喀蒙古对清朝的向心力急遽增强。后来,人们通常把这一年,看做是外蒙古正式臣服清廷的时间标识。
喀尔喀蒙古人的亲戚,当年南迁到内蒙的喀尔喀左翼或称内喀尔喀人,是最早被清朝前身后金政权征服的蒙古人之一,他们早在努尔哈赤时期便向后金称臣纳贡。原来的喀尔喀左翼迁走后,一部分右翼人移民到河对岸填补了空白,他们便成了新的喀尔喀左翼,最后竟然发展的比本家还好,清初喀尔喀蒙古三大集团中,土谢图汗部和车臣汗部都属于左翼,只有扎萨克图汗部是右翼。
到了皇太极时期,满洲人击溃了蒙古帝国最后的正统皇帝——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将元朝留下的传国玉玺收入囊中,皇太极及其子孙从此自诩为成吉思汗当然的继承人。尤其是公元1636年,以林丹汗之子额哲为首的数十位内蒙古王公,一起向皇太极宣布效忠,他们还给自己的新大汗造了个蒙古头衔——博格达车臣汗,“博格达”蒙语为“天”,“车臣”则是“聪明、智慧”,正好与他的汉语尊号“天聪”汗相对应。
为加强满蒙联系,爱新觉罗皇族与蒙古贵族世代联姻,其中最突出的无疑是科尔沁部,其首领家族与统治西藏的和硕特汗国系出同源,都是成吉思汗大弟弟哈萨尔的后裔。科尔沁部涌现出孝庄太后等著名清宫后妃,而许多满洲公主也嫁到了蒙古草原。当年,外蒙古三汗也派出了外交使团携带礼物访问皇太极的宫廷,受到热情接待,清朝从此将其视为“北藩”即北部属国。
顺治时,内蒙古各部都已归附,不过外蒙古虽然和清朝来往不断,还经常以“朝贡”名义派出使团(其实他们更像是贸易商队,不仅沿途做牛马毛皮生意,回来时还能从清廷得到大量礼品财物),但这种联系更多地是出于经济目的,目的是得到与内地做边贸生意的特权。为了获得更多赏赐和贸易许可,喀尔喀王公们名义上接受了清帝的册封,但前者并非后者的真正下属,外蒙与清朝之间的纽带十分脆弱,双方经常爆发小规模冲突,关系并不稳定。
如今,随着喀尔喀王公们的正式臣服,满洲皇帝终于被除了卫拉特之外的蒙古人,一致承认为成吉思汗、忽必烈等诸位蒙古大汗的合法继承者,所有蒙古贵族们被要求延续自古以来的传统,将自己的忠诚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博格达汗(博格达Bogda,蒙语意为神、圣或天,合起来就是‘天可汗’)。
正所谓“穷则搁置争议,达则自古以来”。当时正是清朝最发达的时期,身为汉人的天子,同时又是蒙古人的博格达汗,自然要展现一下泱泱大国拉风的气度,于是乌兰布通战后的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皇帝在原来蒙古帝国三京之一的上都多伦遗址(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川),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命令内外蒙古各部必须参会。这就是有名的多伦会盟,与会者包括外蒙古土谢图汗部、扎萨克图汗部、车臣汗部,以及内蒙古四十九个旗的几乎所有王公。
博格达汗认为,对于刚刚归附没有规矩的外蒙野蛮人,“宜训以法度”,于是大展排场,不仅带来了十六营各种兵种的护卫队兼仪仗队,还有从北京专门运过来充场面的四头大象。清廷要求蒙古王公们只能在御营五十里之外驻扎,不得进入哨卡之内。
在盛大的阅兵式上,全身披挂威风凛凛的康熙,数落了喀尔喀蒙古此前“扰害生灵”的诸多不是。再世西门庆土谢图汗又惊又怕,他当众承认错误,痛心疾首地带领属下们不停磕头。为表忏悔,土谢图汗在清廷实力派大臣索额图等人的监督下写了认罪书,就这样经过博格达汗的调停,扎萨克图汗部接受了对方道歉,两家的恩怨就此揭过。
为了震慑这些桀骜不驯的蒙古人,清军特意展现了出了强大的武力。康熙皇帝不惜亲自出马,史载弓马娴熟的他在阅兵场连发十箭,竟然有九支中的,让一向以射术自诩的外蒙王公们颇为惊服,不由得叹曰:“神武也!”。随后包括骑兵、步兵、炮兵在内的诸多兵种,于多伦举行了规模庞大的军事演习。
按照康熙身边的法国传教士张诚的记载,在这次演习中,清军出动了上万骑兵,一千两百名步兵,以及五百名炮兵和七十门大炮,步兵和炮兵在中间,骑兵分列两翼,排成的阵列长达十里。震天动地的隆隆枪炮声中,许多蒙古人面如土色,据说土谢图汗本人吓得悚惧失态如坐针毡,恨不得当场找个地缝藏起来,可以说康熙完全到达了预期的训诫效果。
正所谓打一巴掌揉三揉,一张一弛方为文武之道。多伦会盟中,皇帝宣布,根据大家商量的结果,自己决定赦免土谢图汗犯下的罪孽。被土谢图汗杀害的扎萨克图汗之位,则由后者的弟弟继承,喀尔喀三汗都封为亲王,由朝廷颁发册文和汗印,即委任状和公章。从此以后,外蒙贵族们废弃了从北元时代遗留下来的“诺颜”、“济农”、“珲台吉”等旧蒙古头衔,代之以满洲形式的亲王、郡王、贝勒等名号。
此外清廷还为他们独创了一些颇有蒙古自己特色的爵位称呼,比如亲王、郡王之前都加上“札萨克”之称,再比如公爵(镇国公、辅国公)之下并非汉式的侯伯子男,而是一到四等台吉,这些爵位后来也同样适用于西藏贵族。
为表优待,蒙古王爷们基本上都是世袭罔替,也就是俗称的“铁帽子王”,而满洲王爷们除了极少数外,按规矩都要一代一降级,直至成为普通宗室。史载这些新任命的王爷、公爵、台吉们脱下皮袄换上清朝的官袍,按照主子定下的规矩,学模学样地对康熙“皆执臣礼”。
皇帝于会盟中公布了一个重大决定——按内蒙四十九旗的范例,将外蒙古划分为三十四个旗,具体行政管理制度参照内蒙古执行,各旗的参领、佐领等行政官员则由朝廷任命。这就意味着,外蒙古从此由黄金家族的私人领地变成了帝国政府的行政辖区,王公们则从世袭领主变为皇帝委任的地方官,喀尔喀再也不是独立的政治实体。
一年之后,清廷又将历史形成的喀尔喀左右两翼的行政格局进行了变更,改为左中右三路,土谢图汗部为中路(也称北路),编为17个旗,车臣汗部为东路,编为12个旗,扎萨克图汗部为西路,编为8个旗,共三十七个旗,比原来多给了三个旗的编制,这里的“路”,也就是后来“盟”的雏形。
为期六日的会盟期间,康熙几乎天天宴请蒙古王公并给予诸多赏赐,他们吃喝玩乐外带拿,高兴的不亦乐乎。不仅如此,皇帝还特地带来了多个文艺演出团体,席间表现了大量杂技和木偶等节目,看得人目不暇接。
这场春晚般的绚烂盛宴里,孤陋寡闻的外蒙王公如同乡下人第一次进城,他们纷纷表示,要是早知道这样,俺们就不在荒漠草地瞎折腾,早点来大汗身边享福多好——“圣主如此深仁,臣等恨归顺之晚耳!惟愿圣寿万年,俾臣等仰沐洪恩,长享太平之福”。最后,当康熙起驾回銮时,蒙古王爷们跪送于道路两旁,“依恋不已,伏地流涕”,应该已经心服口服。
后人认为,多伦会盟的历史意义极其重大,不仅标识着外蒙彻底成为了清帝国的一部分,而且消除了以往历代中央王朝都难以避免的北方少数民族边患,此后无论是准噶尔还是俄罗斯,都无法突破喀尔喀蒙古这个清朝助手的阻隔。“本朝不设边防,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坚固的屏障延续了一个半世纪之久,直到鸦片战争后才黯然落幕。
这套国防格局,用康熙自己的话说,就是:“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我没必要修长城,外蒙就是我的长城!如此豪气,至今仍让后人感叹万千。
对于为外蒙归附做出最大贡献的一世哲布尊丹巴活佛,清廷自然不会亏待。多伦会盟中,康熙将哲布尊丹巴的座位与土谢图汗、车臣汗和扎萨克图汗三位世俗领主并列,多次接见他并勉励有加。随即,清朝正式册封哲布尊丹巴为“呼图克图大喇嘛”,以官方名义授予其统管喀尔喀部宗教事务的权力。就这样,凭借着自己在蒙古人中的巨大威望和帝国朝廷的鼎力支持,哲布尊丹巴终于成为仅次于达赖和班禅的黄教第三号活佛,宗教地位虽然略逊于两位教主,但做为外蒙古最高法王,其政治势力却远超老二班禅,几可与老大达赖分庭抗礼。
哲布尊丹巴活佛系统的主寺,是位于蒙古帝国旧都哈拉和林的额尔徳尼昭。它很可能是外蒙古第一座真正的固定寺院,此前的所谓佛寺大都是随游牧民逐水草到处迁移的毡房寺院。额尔徳尼昭也是一世哲布尊丹巴出身的土谢图汗家族之家庙,于十六世纪晚期由他们的先祖阿巴岱始创,主要建筑材料便是利用哈拉和林遗址上的石头砖块——公元1370年和1387年,明军两次攻克这座蒙古旧都,哈拉和林遭到彻底毁灭,后虽经数次重建也难成气候,渐为一片废墟。
在准噶尔入侵期间外蒙人整体向内蒙逃亡,额尔徳尼昭也受到准噶尔军的严重破坏,蒙古人归后来对它进行了修复扩建,最终发展成一座拥有六大僧院和数千名僧侣的庞大寺院,并不比黄教六大主寺小。
不过,哲布尊丹巴并不常驻额尔徳尼昭,他一般住在外蒙古的政治中心库伦,也就是今天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因而也被人们俗称为“库伦活佛”。据说多伦会盟后,一世哲布尊丹巴与康熙过从甚密,成为后者的主要宗教顾问。每年的“木兰秋狝”(清朝在华北与内蒙交界的秋季射猎活动,因在木兰围场举办而得名,其实主要目的是与蒙古贵族们联络感情,相当于满蒙贵族的定期大联欢),皇帝都会邀请哲布尊丹巴参加,然后一起回京城过年。
由于外蒙古与木兰围场距离遥远,哲布尊丹巴不可能老把时间耗在路上,因此事实上,他从此常驻在热河(今承德)而非库伦,很少回到外蒙。
【待续】
满清建立柳条边,禁止汉人开垦东北,就是他们认为那是满洲人的地盘,以后在中原呆不住,他们还要回去的。他们还禁止汉人开垦口外的草原,就是阻止汉人进入蒙古人的地盘。
清国的设计就是部落/部族化的,满洲,蒙古,中国,西藏,回疆都是清国的并列的政治实体。
和英法殖民帝国是一样的。只是后来形势不同,结果不同罢了。
近年来美国的《新清史》搞的轰轰烈烈,许多国人也被信服了。
以哈佛教授欧力德(Mark Elliott)为首的《新清史》领军人物,都曾经在中国留学,并得到中国的满语专家真传。 他们不但熟悉中文和文言文还具备了直接阅读新老满语档案的能力。
而中国本身因为种种原因, 满语人才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 所以美国的《新清史》专家们在满语档案研究中取得了跟中国专家平起平坐的话语权。
美国专家们的结论就是俺大清是一个老牌的帝国主义(不过后来破落了,被新兴的帝国主义打败了), 是一个不折不扣地大帝国。 这个论述本身没有太大问题,
但更年轻的一批美国历史学家,也就是《新清史》2.0这批人把这个论述延伸了, 就是说现代中国以恢复俺大清疆土为目的, 完全地继承了俺大清的帝国主义和对帝国边疆的殖民主义立场。这个就让历史研究和当代地缘政治联系起来了, 意识形态的味道就很重了。
要打倒这个思路是需要深厚的历史功夫的。
西欧的联合君主国是建立在平等国家的基础上的,大不列颠的英格兰和苏格兰是平等的两个主权,有两套政权体系.并不是苏格兰人拥戴英国国王这个法人,而是拥戴英王这个个人.苏格兰人并没有对英格兰纳土.因此它是二元君主制,英王在英格兰和苏格兰都有统治机构.
而英格兰作为法国国王的附庸时是对法王称臣的,在大陆的英王领地仍然处在法王统治下,而不是英格兰土地,是纳入到法王的体系中的.但英格兰的土地是在法王统治之外的.因此在英国和法国都还是一元君主制.
奥匈帝国也是在匈牙利的反抗下由一元帝国改成二元帝国.
清帝不是联合君主,而是蒙古王公臣服的对象,蒙古实际上是纳入到中央王朝不再有独立性了.因此清也是一元帝国,把清帝称为量和君主是用西方历史来套中国,中国号称"天无二日",从来没有过联合君主.
中国的一国两制由来已久,其中两制中有一方含有联合的基础,而一国的内涵是彻底融合。
中华帝国以国家论,民族、地区可以居其次,但经济类型很重要--农业文明和草原文明,农业文明一直吞咽不下草原文明的人和地区,所以长城屡毁屡修在历史长河绵延不断;而草原文明却能一国融两型,鲜卑族创下的隋唐前的北朝,辽金元,直至这个大清,中华帝国疆域能强力扩张的都在这些农业与草原文明并举的时代。
草原的部落群体,其政治结构的确有平等联合的含义,这也是大一统农业帝国多数搞不定草原的原因之一吧,而出身草原的草原与农业两用型帝国在吸纳农业文明统治制度后,能展开另一空间,利用自身懂得部落联盟草原生存的经验,能容纳包含进草原上适用的统治结构,因此横跨两界开疆拓土成功概率就大。唐朝太宗帝是天可汗,清朝是博格达汗,一帝两称谓不仅是民族语言意义上的,也是两种政治系统的体现,这些王朝时期的确不需要长城,长城成了内城。
但也要付代价,那就是帝国结构两元化,疆域控制程度不统一。这块肉是吃进嘴了,吞不吞得下可就看您后续手段了。唐安史之乱之后,有着大量鲜卑成份的唐统治阶层不得不向汉族地区与汉族精英层内缩,只有一统的地区才靠谱,联盟盟主的皇冠大多最先失落。百川汇海前提您有海的容量,要没那金刚钻就成洪灾了,趁早收了海纳百川的心,玩不了。
中国大一统帝国的总体结构,在两制后一定需要也必然发挥作用吸收融合两制,不然它就稳定不了。而且后面的消化吸收才算中华一神功:云贵元朝开拓明朝消化吸收,青海清朝开拓清中期吸收,西藏元首开、清再开,毛泽东时代吸收,新疆开拓那可追到汉朝(农业文明中最能开拓的就数汉武帝,全世界估计也数一数二了),隋唐再来,清吸收。开两制的有开拓之功,后一统的有融合之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前无后,两手空空。
中国这个过程和西方的王室贵族的继承联姻的差别就在这儿了。西方类似联盟不融合,中国先结盟后面一定要融合。西方出于自身文化传统有意无意重视帝国两制的前期特征,忽略以后历史的融合过程,并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轨迹。
总之,天可汗与皇帝拥有的是两份家当,而中国路径的真正奥秘在于:属于皇帝的当然是皇帝的,属于天可汗最终要变成皇帝的股份,最后改朝换代,属于皇帝的都归皇帝,因为皇帝和天可汗一体。做到的叫融合成功,做不到,那皇帝就只能出汗了。
就象发动战争是为了和平,这个弯绕得有些大
跟蒙藏因为没有清帝而不承认属于中国正好相反。内地军阀有一定实力便开始兼并战争,蒙藏则无此意愿。如果内地军阀不是有个统一情节,日后恐怕不是这么容易统一的。后来的争执主要是谁当头,而不是不承认统一的中国
本来蒙古和满清的关系更加紧密,皇室成员多有蒙族血统,清军南征北战也有蒙族身影,而西藏差的远了。而且蒙古还没有西藏那样统一的领导核心。可最后西藏能留住,蒙古却不能,不能不让人感慨就算分裂势力也有高下。如果英国也这么一意孤行矢志不渝的让西藏独立公投,西藏也难说。多亏西藏跟俄国不接壤啊。新疆的民族复杂,又是中国直辖地区,都有过危险,这背后好像也有苏俄的关系。
想想还是不纠结于历史了,反正现在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了,哪这么容易变的,历史上怎么了,就算历史上独立的,现在是就行了
外蒙能独立还不是有苏联撑腰,这爷俩通过对日战争早拧一起了,对蒙开战比收拾武器落后的藏兵难度大很多,还要和苏联翻脸.西藏要独立只能靠自己,怎么扛得住?
还是说你也觉得英国人还是比俄国人讲点道理的。
打得过打不过的,西藏脱离中央政府是在一战前吧,那时候英国占世界领土都快一半了,比俄国能打多了,打德国不一定赢,打那时候的中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