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架空战史:斯大林在基辅会战前后的考量 -- silencsrv

共:💬35 🌺1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总结发言:保住莫斯科的三大功臣

首先是天时,那年西伯利亚的寒流提前到达莫斯科前线,德军淬不及防,冻得鼻涕哈拉。

其次是特工佐尔格,他在日本给莫斯科发了最后一份电报:日本近期不会进攻苏联,而是南下进攻中南半岛,奇袭珍珠港。得到这个消息后斯大林立即把远东苏军主力调到莫斯科前线稳定战局。

第三就是西南方面军坚持,不但吸引了中路德军主力南下,为莫斯科重整防御争取时间,而且还消耗了对方大量兵力。整个基辅合围期间,德军损失了二十万左右的军人,几乎都在战前入伍的精锐军人。德军每次都能大规模围歼苏军,但精锐军人的消耗却越来越多且难以补充。随着战事日渐推进,德军军事素质下滑越来越明显,切尔卡瑟合围战时德军素质已经下滑到不可接受的地步。

家园 好象有一些问题。

1。1941年12月4号以前的气温并不特别低。而12月5号苏军就开始反攻了。

外链出处

2。整个1941年远东苏军只调动了8个步兵师和3个坦克师。《关东军与苏联远东军》145页。

3。德军1941年6月到12月阵亡人数是22000,51000,52000,45300,42400,28200,39000。基辅会战的伤亡并没有特别突出。

外链出处

家园 不是寒流的问题

秋冬之间那段阴雨天气影响了路面状况,德国的机械化部队速度减慢了,给了朱可夫布置临时防线的时间,基辅会战确实影响很大,那条临时防线的部队有不少是由民兵甚至军事院校学员组成的。

家园 记得有个地方说过苏联人也没有足够橡胶,用软木做轮胎。
家园 即便是德军拱进莫斯科,接下来的冬季战役中也很难守住

很多人喜欢谈基辅,但在基辅之前有个斯摩棱斯克会战,双方打成了血肉磨盘,但我觉得那才是双方真正的实力的较量。

以前战争的艺术中mars谈过这个问题,如果不攻打基辅,而指向莫斯科,非常可能再次打成斯摩棱斯克的顶牛血战模式。而且拉长的侧翼会暴露在西南方面军的面前。打下基辅,从而能够将几乎所有的精锐坦克部队集结起来进攻莫斯科,并且在进攻的头两周内几乎将苏军近百万的武装力量消灭,俘虏67万,伤亡二十余万,这个战果已经足够好。但接下来,德军已经丧失了进攻锐气。最多也就是拱到莫斯科,而苏军不会因为莫斯科失手就放弃战争,斯大林已经做好了打到底的准备了。以11月德军的表现来说,他已经失去了发起凌厉攻势的能力,而进入战壕,使得战争变得持久又是不可接受的,况且莫斯科这个战果似乎触手可及,那么冬季战局的悲剧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苏军如果前面不是输的太多,失去了太多的训练兵源和资源的话,在冬季战局中德军要更吃亏。

那么再往前溯源,那就是德军企图采取的通过突然袭击和一系列快速的会战击败一个具有良好动员能力和极大资源的大国的战略是错的。波兰和法国若是充分动员,其实也不会失败的那么迅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