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的未来-崩盘还是涅槃重生 -- 达萨

共:💬77 🌺718 🌵2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我去啊

难道他们就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别的不说,最起码,多读书,多学习,对自己肯定有好处吧。

便是改变不了自己的,但是一个人学的东西多了,那你掌握的知识多了,最起码的还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们,让他们别在想自己这样把。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要是有知识,那他的孩子们将来肯定要更好啊。

如果他们这样混,自己一个人也就拉到了。

从你写的这些东西里面,他们还有自己的下一代啊。

难道他们乐意自己的下一代就想他们这样吗?

也许我只在国内带过,从来没上外面的世界瞅瞅。

家园 我觉的您说的这句

“其实就是中国社会从集体价值观比较强变得个人主义价值观比较强了,”

应该是西方人把中国人给带坏了。

或是说,西方人就是这样的个人主意价值强,他们看中国人集体主意看不惯,把已经是坏道冒烟的东西,传给中国人了。

家园 为什么要遗憾?

没有效率,被淘汰是好事啊,何况本来就水平低。与此类似的,苏联经济更是应付战争的布局,结果它自己就先完蛋了,不用敌人费一枪一弹。

家园 所以才说:在我们这习以为常的东西在他们那是稀罕物

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些,就像我们习惯了平等。

哪位跳出来高调特权一下下就会被骂死(还记得”我爸是李刚“吗)。

可是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特权是堂而皇之的存在,甚至不允许被质疑。

质疑这种特权本身就是有罪。

家园 科研体制确实重要,我也不知道应该咋样,只是探讨

美国科研强大是不是因为美国有强大的实用主义精神,我其实不知道。但我觉得现在的中国也许正因为是一个比美国更崇尚实用主义的国度,所以才不重视科研原创。

这个问题太大了,我不知道从哪儿开始分析,呃。胡乱说说吧。

中国其实并不是个有科研传统的国度,这话很多人不爱听,但历史似乎告诉我们就是这样的。中国重视工而不重视理。虽然在历史长河里,工的地位并不高,但理更是没有地位。建国后,特别是最近这30年,工的地位大大加强,但是理依然是没有地位的。

而我所说的科技停滞,其实指的是基础科学方面的停滞。要说应用科技,现在远远谈不上停滞。就像三体二黑暗森林里写的,人类被智子锁在量子力学了,但是工科方面的创新即应用科技依然在发展——正是应用方面的发展,让人以为科技没有停滞。

现在就像智子锁地球一样,应用科技在发展,但基础科学已经停滞了。应用科技的发展,让地球人特别是中国人以为科技爆炸依然,但实际上,科学已经停滞了。

为什么讨论这个问题?一来,因为当中国走上地球第一这个宝座时,必须担当起发展科学的重任,这不是山寨就可以的了,所以我们必须找到好的科学发展机制;二来,没有科学原创,即便中国走上第一宝座,也坐不稳。

中国人在明白原理后,做得相当好,即中国人是非常好的工程师,这正是陈经等人乐观的理由,但是这远远不够。

中国继续发展,并登上世界第一宝座,还需要有“暗夜点火”的能力,而这个,是中国没有的。不仅现在没有,在历史上,能系统地创造一门科学的能力,中国也没有。中国的科研历史,其创造发明是以“点”的面目出现的,而不是以“面”、以“体”的形式出现的,即中国的传统科研是没有体系的。

究其原因,我觉得有两个:一来,中国人更喜欢工,更不愿意探讨其中深层的理,所以中国有四大发明,却没有相应的工程学,更遑论数学、物理、化学了。

二来,一旦某个中国人开始想“理”了,则八成会把“理”字理解为“玄”字,即中国人在搞“理”的研究时,要么过“实”,变成工了;要么过“虚”,变成“玄”了,现在这个问题依然存在。

现在中国是个太实用主义的国度,所以理科在中国依然不受重视,而没有理的发展,科技依然会停滞,山寨也依然是所谓的法宝。

现在中国还有一些非理性的思潮在暗涌,这个思潮是反工的,但并不会导向理,而会导向玄学,比如现在对中医的某些讨论。

中国人太实用主义了,所以即便人造子宫之类的东西科技含量也许不太高,也不会出现在中国,因为实用主义的中国人认为,有几亿女人的肚皮即可,哪里需要人造子宫?或者从社会稳定意义上否定人造子宫,或者根本不会想到生育可以流水线化。

我觉得这个远不是引进好的科研体制可以解决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也不知道,所以我才觉得应该研究一下前三十年的科研体制,毕竟那时的暗夜点火,比现在更多。

通宝推:寂灭,重耳,
家园 战争在中国大陆上发生的机会很微了,除非大部分中国人大脑短

路了,将来的碰撞,除了收复台湾,应该基本上都会在大陆外部发生。全球化导致绝大部分国家都不再存在独立完整的工业产业了,更何况原来地方的重复小工业布局

家园 深有同感

我甚至觉得现在中国的思想和舆论实质上的自由和放纵程度超过了无时无刻不在对比的美帝,我们的公知和学者在讨论问题的范围和推导出的结论这两个方面完全没有禁忌,不像美帝从社会生活到学术政界都存在的“政治正确”底线。

家园 只能挺过一次危机当然说比较遗憾

虽然都是针对战争,但是方式不一样,经济布局不同,苏联是在经互会不同成员之间条状分工,断了全死;中国是各地区块状独立,多了好几条命。所以面对休克震荡链条断裂的表现不一样,让中国能多活一次。

比较遗憾是因为,现在就一条命了,再来一次类似冲击该咋咋。

家园 笑死

市场经济才有充分竞争,东方不亮西方亮,没有谁都能活下去。而计划经济是重复建设,而且还没有效率,而且还有捆绑着一起死的危险。而且苏联完蛋的最根本原因是经济不行(并且诱发了许多其它矛盾),民品在国际市场上完全没有竞争力,是傻大笨重的典型。

笑死
家园 建议你看看有效产权的概念,至少政委讲官办诸侯经济你该看过

学不会从机理上分析而是背诵市场就是好,计划就是经济差就不要笑了。竞争的前提是足够有独立有效产权的竞争者。

苏联让芝加哥小子们操刀搞500天休克,流动性失血导致产业链全断又不是秘密,你倒是和西方自由派经济喉舌一个调调了。

市场经济也有多种状态,忘了从自由竞争到卡特尔到康采恩吗?

高级的垄断体很有竞争力,日韩经验就是先封闭计划的搞出垄断财阀然后出口导向换汇,那是种面向出口的计划。

但是甘蔗没有两头甜,这时候效率上去了,多样性和竞争下来了。要改变情况可以选择反垄断和拆分,反垄断手段就是行政干预。计划经济也可以人为隔离环境培养多个竞争者。

国家边界本就是人为的,一个区域分割成多个国家每个内部搞出一套链条,和一个国家各个区域间存在壁垒保护出多个链条,对竞争的效果能差多少呢?韩国那样举国搞几个大企业又有多市场成分了,这不是计划与否的区别,是进出口策略的区别。

家园 F大大概忘记了令狐计划了

re: 自己没有扎实班底,只有一群僭妄小人捧着,就要把各个旧领导打掉,把干才换成哪些只会吹牛怕马的小人,四面树敌,回头必然是墙倒众人推的。

胡总不折腾,隐忍,才是真心中华之幸。

------------

F大大概忘记了令狐计划了. 把陈良宇、薄熙来这种有才干的,换成令狐计划这种只会吹牛怕马。

胡总不折腾,那是折腾了半天,快把自己折腾死了的缓兵之计。胡总拿下陈良宇,然后推“小岗村 土地流转”。 把一帮喜欢要饭,不喜欢干活的安徽乞丐村小岗村,包装成土地流转的模范样板。

花了几十个亿,先帮小岗村建马路建下水道,然后每家建一栋小洋楼。

然后胡总兴师动众去视察一坨镀完金的狗屎小岗村,顺便推土地流转。

因为反对的声音太大,胡总位子不稳,缓兵之计不折腾。居然骗了无数的人。

家园 小岗村现在发达了?

我回合肥老家怎么没听说啊,这么大的事情,安徽早就应该传开了吧

家园 花!下文是邮电部的责任
家园 胡知不可为就不折腾了

他不保令狐。。。

家园 小岗村最起码家家都有别墅住了

http://lvyou.baidu.com/xiaogangcun?fr=note

搜查百度“小岗村 现状”,这是第一张图片。

宽阔的大马路,家家户户统一的小别墅,话说当乞丐当到这个份上,也算是乞丐中的战斗机了。

小岗村有何特别之处 胡锦涛为何要去考察?

http://phtv.ifeng.com/program/hwdzb/200810/1007_1943_819469.shtml

这是2008年,胡总去小岗村考察的新闻。里面有一个游客的采访,那叫一个不要脸。

[B]游客:农村改革以后,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看过这个介绍,小岗村的面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B]

小岗村挂职村支书沈浩英年早逝 胡锦涛表示哀悼

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9/11-09/1954652.shtml

为了把小岗村这个狗屎蛋毒药包装成灵丹妙药,安徽省二00四年初,把沈浩从安徽省财政厅被选派到小岗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12dd40102dvxa.html 从1978年至今,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一直是主流媒体宣传的农村改革开放的主要典型。官方媒体在报道中绘声绘色地描述说:20多年来,小岗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草房被瓦房和楼房取代;黄泥巴小路被宽敞的水泥大道替代,村小学、自来水、电灯、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都在小岗村出现;彩电、冰箱、摩托车等高档生活用品已进入农户家庭,成片的葡萄园已进入盛果期,……小岗村正在阔步迈向小康!  

  主流媒体的宣传,回避了一个最顽强的客观事实:水泥大道、村小学、自来水、电话,还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等等,都不是小岗村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的,而是由政府、企业和社会等无条件地施舍给小岗村的!——当地政府出资建立了村口的“大牌坊”,江苏省张家港市援建了水泥大道,安徽省出资建自来水供应系统和村办学校以及通到村里的柏油路,凤阳县电信局免费给家家户户安装了电话(不幸的是穷农户们打不起电话),家家户户都拥有的彩电和小岗村专用车全部由企业和社会赠与(只知自私自利的小岗村人,不知道爱惜集体财产,将卫星接收天线装制两个“大锅”翻倒在招待所院内,任其锈迹斑斑。),安徽省财政厅赞助5000元买物品发给村民过春节(每户一般发一桶油,当年18家按手印“分田单干”的村民每户发两桶,再加一条烟,分地时的生产队正、副队长严俊昌、严宏昌两位带头人除两桶油一条烟外,多补一箱酒),……。

  因此,主流媒体对小岗村的宣传报导同事实大相径庭!  

  对于小岗村的实际现状,非主流媒体描绘出来的完全是一幅“江山依旧,旧貌犹存”的令人愉快不起来的画面:  

  1. 2004年被安徽省委组织部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担任党委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沈浩(安徽省财政厅副处级干部),在向安徽省委领导如实汇报小岗村的发展现状时说:小岗村这些年几乎没有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前“贫穷落后”,现状是“温饱有余”。  

  2. 小岗村村民严宏俊(当年按血手印分田单干的18名发起人之一)深有感触地说:“分那一亩二分地,现在只能管温饱,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家里地靠留下的老弱病残人也照料不好,不是荒废着,就是廉价卖给私企老板。村民想干什么都不成,迈不开步子啊”!  

  3. 陈桂棣、春桃夫妇在《中国农民调查》一书中曾经总结说:改革20年后的小岗村只有8个字可以形容——“江山依旧,旧貌犹存”。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3flX4zJYfiJV4Mvq28iuvMSVaY6d6PBb6-NnLOMJyyfVVlp7hXTW6L0cO11KmObMUar5k0TjvP7UMemQscsRCq

自私自利的小岗村村民,把从安徽省财政厅下派的沈浩,当成了财神爷。不顾沈浩家有90多岁的老母,有妻子女儿要照顾,强行把沈浩留在小岗村,并活活累死在了小岗村。小岗村之丑恶,简直是令人发指。

沈浩的意外死亡,经公安部门现场勘验初步判断为猝死,沈浩心脏不太好,与积劳成疾有一定的关系

2004年2月,沈浩被安徽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担任村党委第一书记。一个多月,沈浩把全村108户跑了两遍,摸清了小岗的家底。

修路——沈浩干了来小岗的第一件大事。修路的日子,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3个多月后,路修好了。一算账,整整省了20万元,全村劳动力每人挣了1000多元工钱。

不久,沈浩又干了件大事——保护村集体财产。属于村集体的20多间房屋被几户人家强占,多年无人敢过问。沈浩不怕难,敢碰硬,钉子户终于被拔掉。

沈浩还争取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开辟了直通合肥的长途汽车线路,创安徽全省由一个村发往省城班车的先例。2006年春节前,26户住房比较困难的农民都住进了16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

三年任期一瞬即至。2006年秋天,村民们一合计,带着一封按下了98个红手印的信找到省委组织部和财政厅,“小岗村人舍不得他,小岗村需要他,离不开沈浩……”最终,沈浩选择了留下。

2008年9月30日,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胡锦涛来到小岗村考察。当得知沈浩是由村民自发按手印留下来连任的村干部时,总书记鼓励沈浩说:“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

2009年秋天,第二个三年任期又要到了。想留,小岗村的父老乡亲让他牵肠挂肚。想走,离家6年,太长了……90岁的老娘让沈浩牵挂。第一次决定留任后,沈浩就把女儿沈王一送到了老家萧县读寄宿中学,让沈浩牵挂。妻子王晓勤盼望着夫妻早日团聚,不同意沈浩留任。沈浩耐心劝慰:“让我再干3年吧,让大家富起来。”“沈书记!走,还是留?”红手印,还是红手印!186位小岗人要留住他们致富的领路人。 2009年冬天,67个红手印把第一书记永远留下

沈浩在去世前的10多天曾给人说,胸口最近总有点不舒服,哪天用B超检查检查。“心力疲倦、口干舌燥、浑身无力、特别累……”这些词在沈浩的日记里频繁出现。

一坨狗屎,就是这样先镀了一层金,然后,由胡总出面,当作灵丹妙药,让我们中国人吃下去。

胡总,那是一个想强迫我们中国人吃屎的家伙。

通宝推:我们的田野,forger,陈王奋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