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图摘】新旧版水浒连续剧对照 -- 西柠

共:💬39 🌺26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喜欢祝延平的武松,其实又岂止武松而已

书中的武松,因为古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小说的发展程度,虽然总体上很让人赞同,但在某些小节上,却太显得冷酷无情。经过编剧的剪裁,扩容,那一部武松,拍得的确近乎是完人了,那种英雄侠义,那种豪气天生,那种怜小扶弱,当年看过这部片子的人,都几乎到现在还记得当年的形象。与其说我们记住的是祝延平,不如说是祝延平代表的当年的那整部武松,有时候,演员在这方面的确是占便宜的。

家园 尚记得那时候的广播剧《水浒》,里面的主题歌也相当不错

到如今只记得一句了“这是咱,穷汉们的血和泪”,如果不看演员,单单故事而言,这一部比央视那部的剧情合理得多了

家园 央视版水浒是央视电视剧中最好的

它强调了水浒这本书的悲剧意义,不惜篡改原著,比如说林冲的死。它极好把握了人和命运战斗,妥协,但终于失败的悲哀。可能和李希凡有关系吧。尤其是看到宋江像狗一样趴在地上觐见皇帝,你很想上去抽两巴掌。想到了毛主席说的,水浒好就好在投降。其实不管你像条狗,还是像英雄般战死沙场,结局都是一样的。这个世界没有出路,水浒告诉我们。

家园 说起这个就来气,新版武松简直应该枪毙

那个家伙小时候肯定没有打过架!!!他连打虎基本动作都做不对:大家如果有印象的话,他骑在老虎脖子上,腰板纹丝不动,全凭那条瘦瘦的小胳膊不停地挥啊挥,就象小鸡扇翅膀!!!

同学啊,拳头上的力发自腰,腰眼不使劲,你把膀子挥折了也打不疼老虎地...

家园 经典啊。

记得当时对祝延品的这招“锁喉”颇多同学模仿,课间打架都是互相锁,呵呵。

家园 凭记忆给兄台挑个刺,大家一起回忆回忆。

旁边那位可不是什么施恩,兄台可能走眼了。我对当时演施恩的演员,感觉还是到位的。旧版武松的导演好像是杨柳青,就是演在施恩府上的那位老管家。

家园 给八年前的帖子献花

这批西西河友好像淡去也有六七年了。人生,有几个八年?

几位当年讨论央视水浒不足,如果今天看到后来拍的“新水浒”(蘑菇头宋万,1米78的宋江,1米9的林冲,1米7的武松),不知道作何感想?恐怕是一蟹不如一蟹, 不断刷新下限吧...

家园 徐浩峰说武生。

徐浩峰了不起。武侠小说在金庸古龙后又创一派

外链出处

戏曲界的传统是,武生学的“武”是两套,两套武可以相互促进。一套是戏台表演体系,一套是真打的狠手,因为旧社会戏班天南地北地巡演,遇上流氓滋事,武生得出去打。八九岁开始学戏,老师会故意放他们出去打架,从小培养敢打的意志。

专业练武术的,三分练七分养,一般是一天练功两小时,最多三个小时,往往还隔天练。三个小时,也是五分之一做抻筋拉骨的伸展运动,五分之一做放松肌肉的散步。

如果集中训练,练得多睡得更多,一天四觉。

早晨四点练功,练到六七点,睡到十点,起床后打拳到十二点,再睡午觉,下午两点起床,一半打拳一半做伸展运动,或出门遛弯,走到下午五点再睡,睡到晚七点——叫黄昏觉。

七点到十一点,一半打拳一半闲着,想想拳理,跟师父聊聊,十一点前上床,睡到第二天早晨四点。练拳要调气血,越娇气越好。

学戏耗不起时间,练戏台上的武,就忙得不行,剩下点时间赶紧练江湖打架的武,练了这个再练那个,拿彼此当调剂。

专业练武是能睡就睡,专业学戏是熬鹰似的不让睡,一天到晚不停,把青春精力逗出来,所以有“三年把式(练拳)打不过当年戏子”的说法,头三年,练拳的往往打不过学戏的,因为你一天最多练三小时,他一天最多睡三小时,进步能一样么?

王道无近功,大器必晚成,过了三年,预期的效果出来了,练拳的才能赶超。

家园 旧版水浒里演宋江的不是鲍国安,是李雪健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